交通安全手抄报一等奖
交通安全主题手抄报。交通安全伴我行交通安全人人有责。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交通安全手抄报一等奖(8张)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交通安全手抄报一等奖
关于儿童的交通安全常识
道路交通伤害成青少年儿童主要死因之一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18.63万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其中1/3死于乘车过程中。《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17年度)显示,我国当年有2954名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13938名儿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第二大伤害死因,15—19岁青少年第一大伤害死因。
儿童伤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指出,要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以及健康环境促进行动。长期以来,医院高度重视儿童伤害预防工作,通过视频、图文、动画片等丰富的形式,广泛科普儿童伤害预防理念和技能,并在儿童用药安全、家长安全教育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
多方携手共同推进,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
为了降低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十大行动,其中包括法规的制定与加强执法、道路的改进、儿童约束系统和头盔的使用、改进车辆设计、急救护理、儿童行为监护、控制酒驾、提高儿童的可视性以及驾驶员的管理等。
去年10月,我国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首次从国家立法层面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义务作出了具体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今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增强大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意识。
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预防不是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需要公安交管部门、法律部门、教育机构、医学界、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媒体等各方携手。只有大家共同关注,相互配合,从产品安全、法律制度、系统治理、科普宣教等多维度推进,才能创造一个对儿童更友好,更有助于预防伤害的环境。
“一盔一带”降低死亡风险,佩戴技巧不可少
“相比疾病而言,道路交通伤害可以更好地进行预防。”有效的工具使用,比如“一盔一带”,就可以大大降低儿童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在交通事故的碰撞中,降低婴儿70%的死亡率,幼儿54%—80%的死亡率;骑行过程中正确使用头盔,可以降低42%的死亡风险和69%的头部受伤风险。为此,我们希望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促进儿童头盔的正确使用。
那么,家长在为儿童正确使用安全头盔和安全座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5步正确戴好头盔。当发生碰撞时,佩戴合格且合适的头盔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头部。第1步,确保头盔尺寸恰当。通过服装卷尺或用一根绳子,在孩子眉毛上方绕额头测量,能比较准确地获得孩子的头围尺寸,可据此选择头盔标签上对应的尺寸。第2步,通过调节头盔垫或内部松紧调节器,确保头盔贴紧。第3步,调整侧绳,让对扣带在耳朵的两侧面形成V型。第4步,将下颚处绳子调节至能容下家长一两根手指,确保松紧合适。第5步,经常检查调整,以防孩子自行松动扣带等。此外,每次佩戴前,都应进行调试。
儿童安全座椅五大注意。在道路交通伤害中,导致死亡的主因是头颅损伤,而儿童乘客没有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是导致儿童因道路交通伤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是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体重、身高、生长特点,结合家庭乘用车特点选择合适的安全座椅,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提示安装。二是1岁以下婴幼儿,需要使用反向安装的儿童安全座椅。三是一般来说,4岁左右开始需使用增高垫,并要保证安全带的肩带在儿童的肩部,跨带在儿童的胯部。四是注意检查安装是否牢固,方法是两手按住桌椅晃动,前后左右移动不可超过3厘米。五是当孩子体重36公斤以上,身高145厘米左右时,就可以使用成人安全带。同时,一定要让儿童坐在后排。
教育孩子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我们不仅要告知孩子“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更要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如果一方一旦有人打破了规则,偏离自己的“跑道”,就可能引发事故。
正确的做法:
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当人行横道信号灯为红灯时,机动车信号灯一般为绿灯,意味着车辆可以正常行驶通过斑马线,如果此时“闯红灯”,机动车驾驶人很难提前做出预判,更无法及时采取制动。
遵守“左看、右看、再左看”的原则。横过斑马线时,千万不能径直往前走,应该先向左看,确认近处无驶来车辆;再向右看,确认远处无车辆通过;最后再次左看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此外,各位家长还要牢记,低龄儿童活泼好动,在过马路时家长必须抓住孩子手腕,防止孩子突然冲出,引发悲剧。
其实,这个法律规定是有其科学道理的。低龄儿童对复杂的交通环境缺乏准确的认知和判断,骑车上路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更高。
根据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资料分析表明,一个人的发育期通常要满12、13岁以上,才能初步达到最低要求,普遍来说,12岁以下儿童头部重量较大,而胸、背部活动度相对较小,骑自行车时由于车身倾斜、颠簸或急刹车,头向前俯冲容易摔倒;自行车平衡性、稳定性较差,面对马路上车来车往或突发状况,以一般儿童的应变能力,很容易措手不及摔倒受伤。
正确的做法:
孩子不满12周岁,家长应监督、约束孩子不能骑车上路。
如已达到骑行年龄要求,家长也应教会孩子骑行上路的相关规则,如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时,佩戴骑行安全头盔,不要逆行等。
天气转暖,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道路上玩起了平衡车、滑板车等滑行工具,但是,您知道这种滑行工具并非交通工具,是不能在路上玩耍的吗?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道路上不得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事实上,近几年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网红产品如电动平衡车、独轮车、滑板车等,是玩具、器械,它们既不属于机动车,也不属于非机动车,不具有路权,不能上路行驶。
为什么这些滑行工具不能上路?
平衡车、滑板车等滑行工具速度很快,但却没有物理刹车系统,仅靠人体重心来控制刹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不能立刻刹车,极易失控;而且也不具备任何安全保障措施,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后果较重。
正确的做法:
家长要监督、约束孩子不要在道路上使用平衡车、滑板车等滑行工具。更不要带着孩子在道路上进行这些活动。
如果孩子一定要玩耍平衡车、滑板车等,可在相应的封闭场所玩耍,并佩戴保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