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诗词大全>

描述冬天的古代诗词

小龙分享

冬天是那么的纯净、超然,冬天的太阳在迷茫的晨雾中缓缓展开,显得那么的宁静和遥远,冬天的太阳特别可爱,值得珍惜。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描述冬天的古代优秀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描述冬天的古代诗词(精选篇1)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魏晋] 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作品赏析

[说明]

癸卯岁是晋安帝元兴二年(403),陶渊明三十九岁。敬远是渊明的堂弟,

他们自幼关系亲密,成人后亦志趣相投,感情融洽。这一年敬远二十三岁,

同渊明住在一起,并一道读书躬耕。然而一年的收获不足自给,使他们过着

贫困饥寒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年终腊月之时,渊明写给敬远,以寄托深刻

的慨叹之情。

寝迹衡门下,逸与世相绝(1)。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2)。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3)。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4)。

劲气侵襟袖,革瓢谢屡设(5)。

萧索空字中,了无一可悦(6)。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7)。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8)。

平津苟不由,栖迟诅为拙(9)?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10)!

【注释】

(1)寝迹:埋没行踪,指隐居。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居室。逸:远。世:指世俗。官场。

绝:断绝往来。

(2)顾盼:犹言看顾、眷顾。莫:无,没有。荆扉:用荆条编成的柴门。

(3)翳翳(yì缢):阴暗的样子。“经日雪:下了一整天的雪。

(4)倾耳:侧耳细听的样子。无希声:没有一点声音。《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

注:“无声曰希。”

(5)劲气:猛烈的寒气。箪(doān 丹)瓢:即箪食瓢饮。简:竹编的盛饭容器。瓢:剖开葫芦做

成的舀水器。《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回,指孔子学生颜回。谢:辞绝。屡:经常。设:陈设。箪瓢谢屡设:意思是说,像颜

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日子也很难得,我(们)箪瓢常空,无食可陈于面前。

(6)萧索:萧条,冷落。空字:空荡荡的房屋。形容一无所有。了无:一点也没有。可悦:可以

使人高兴的事情。

(7)遗烈:指古代正直、刚毅、有高尚节操的贤士。

(8)谬:误,谦辞。固穷节:固守穷困的气节。《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

斯滥矣。”

(9) 平津:平坦的大道,喻仕途。津:本义为渡口,这里指道路。苟:如果。由:沿看,遵循。

栖迟:游息,指隐居。《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讵(jǜ巨):岂。(10)契:

契合,指志同道合。别:识别。

〔译文〕

隐居茅舍掩踪迹,

远与世俗相隔绝。

无人知晓来眷顾,

白日柴门常关闭。

岁暮寒风正凄冷,

阴沉整日天降雪。

侧耳细听无声响,

放眼户外已皓洁。

寒气猛烈侵襟袖,

无食箪瓢常空设。

萧条冷落空室内,

竟无一事可欢悦。

千年古书皆历览,

常常读见古义烈。

高尚操行不敢攀,

仅能守穷为气节。

平坦仕途若不走,

隐居躬耕岂算拙?

我寄深意在言外,

志趣相合准识别!

描述冬天的古代诗词(精选篇2)

南乡子 冬夜

[宋]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作品赏析

【注释】:

黄昇是一位著名的词选家,其词如“晴空冰柱”,今读此词,颇有此感。

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遯迹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首词看,即使夜阑人静之时 ,他还在苦吟不已 。起二句云:“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夜,是静极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只有深夜不睡的人 ,方能有此体会 。“稜稜”二字,使人感到布衾硬得好像有稜角一般 ,难以贴体 。至“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二句,词人则把注意力从被窝移向室内:炉中沉香已尽,残灯如豆,昏暗异常,凄清异常 。至“只有霜华伴月明”,词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室外,描写了明月高悬、霜华遍地的景象。五句三个层次,娓娓写来,自然而又逼真。“吟未稳”者,吟诗尚未觅得韵律妥贴 、词意工稳之句也 ,三字写出词人此时之所为 ,可称上片之“词眼 。由于“吟未稳 ”,故觉深夜寂静被子寒冷,香断灯昏;又由于“吟未稳 ”,才觉霜华伴月,碧空无边。而“凄清”二字,则烘托了本文的整个氛围,不贯穿整文,随处可以感到。由此可见,词的结构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

下片词人从自己的“吟未稳”联想到梅花的“睡不成 ”。冰寒大地,长夜无眠,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 。此语奇警,设想绝妙。接下去二句说:“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

这种构思 ,确实是奇特异常;这种格调和意境,确实是空幻的。它非常形象地勾划了一个山中隐士清高飘逸的风采。它的妙处尤其表现在将梅花拟人化。

结句“起看清冰满玉瓶”,跟以上两句不可分割,互为联系,词中句断乃为韵律所限。因为词人关切寒夜中梅花 ,于是不顾自己冷暖 ,披衣而出,结果看到,玉瓶中的水已结成了冰。至于梅花呢,他在词中未提及 ,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蕴意深远,饶有余味。如果词人在词中将梅花说尽了,说梅花冻得不成样子,或说梅花凌霜傲雪,屹立风中,那就一览无余,毫无诗意了。由此可见词人手法之高明。

从整个词来说,晶莹快洁,恰似玉树临风;托意高远,说它的风格如“晴空冰柱”,不是很相宜么?

描述冬天的古代诗词(精选篇3)

洛桥晚望

[唐]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作品赏析

【注释】:

前人有云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题名《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四句诗,都写所见之景,然而前三句之境界与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就在这时,诗人大笔一转:“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人们面前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到这时,人们才恍然惊悟,诗人写冰初结,乃是为积雪作张本;写人行绝,乃是为气氛作铺陈;写榆柳萧疏,乃是为远望创造条件。同时,从初结之“冰”,到绝人之“陌”,再到萧疏之“榆柳”、闲静之“楼阁”,场景不断变换,而每一变换之场景,都与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这样由近到远,视线逐步开阔,他忽然发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感受到极度的快意和美感。而“月明”一句,不仅增添了整个画面的亮度,使得柔滑的月光和白雪的反射相得益彰,而且巧妙地加一“直见”,硬语盘空,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首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与山峦,月华与雪光,交相辉映,举首灿然夺目,远视浮光闪烁,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

描述冬天的古代诗词(精选篇4)

江雪

柳宗元 〔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描述冬天的古代诗词(精选篇5)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作品赏析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187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