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诗词大全>

杜甫在草堂写的诗

书荣分享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那么关于杜甫在草堂写的诗呢?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杜甫在草堂写的诗

  杜甫是世人公认的诗歌“集大成”者,因此获得了“诗圣”的桂冠。后来无数评论者认为杜甫诗歌代表风格为“沉郁顿挫”,这跟诗人伤时感事、敏感多愁的性格分不开,更与诗人一生颠沛流离、落魄潦倒,而又要时时大声疾呼,发出仁者生命的强音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因此,诗人每一个阶段的诗歌创作,都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特征,如前期的“三吏”、“三别”、后期诗情锤炼更为老道的代表篇《秋兴八首》等,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感情特征。而在成都草堂栖居的将近四年的时间,诗人一共创作了二百四十多首诗歌,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水流心不竟”的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恬淡萧散之情让人倍感亲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活脱脱仿佛让人看到一个不问人间事的世外高人,过着遗世独立的隐居生活。草堂诗是诗人屹立于任情不羁、追求生命自由的境界上之心声,由于诗人率性、逍遥、旷达心境,使得草堂诗充满了恬淡的艺术美,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草堂诗中隐逸思想的集中表述

  1、闲适自居的恬退之志

  杜甫是带着避乱的考虑来到成都的。成都草堂落成之际,安史之乱并未平息。不仅如此,蜀中军阀也乘机作乱,国家战伐迭起,内外交困,并无宁日。诗人面对风雨飘摇的时局,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政治的黑暗,想要一番作为而终不可能,于是诗人选择了:“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他在为自己的选择走一条不同于寻常的道路时,诗人于《堂成》所表现心境是欣喜而明丽的: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诗中写到了草堂的规模、样式,草堂前后的景色充满了活泼的生机,诗末,作者还借杨雄自况。

  由陇右至成都的途中,杜甫也一再申诉自己厌倦了礼仪缛节和功名羁绊,意欲回归自适本性的生活:“疏懒为名误,驱驰丧我真。”(《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发同谷县》)也表明了诗人放弃了济世的理想,服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过一种心灵自由的生活。

  草堂的建成,不仅结束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其清幽静谧的环境更为杜甫的恬退归隐提供了实践的理想场所。杜甫之所以卜居在此,原因就是“已知出郭少尘事” (《卜居》)、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遣意二首》其一),在这里,诗人“幽偏得自怡”(《独酌》),再也不用为政局的迷雾而彷徨,所以能拥有淡泊的心态和轻松闲适的心情,享受眼前的田居生活:“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绝句漫兴九首》)

  因为杜甫居住的草堂,远离世俗烟尘,诗人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听来自大自然的美妙音符,加之诗人的心态是喜悦而恬淡的,他的笔下出现了即使是四月梅雨季节阴冷潮湿的天气:“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梅雨》)。诗人却能一扫凄清阴冷的气氛,情怀高迈地表达了自己的想象,“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梅雨》)。展现了“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的傍晚清幽的诗景。诗中白云、茅茨、檐影、流水等美好景物一一在作者笔下呈现。一派恬静、优美而适意的景象,让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感到满足而自在,诗人那颗在世俗中挣扎痛苦的心终于获得了宁静。 “新添水栏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另渠述作与同游。” 表达了诗人向往陶渊明那样归依田庐的生活,诗人在精神上亲近躬耕的陶渊明,使得草堂诗明显的流露出陶诗的旨趣。

  2、淡然物外的“天人观”

  杜甫在成都草堂的诗歌创作,完全是在心境淡泊的情况下完成的。杜甫本是积极入世的儒家诗人,无论是在旅食京华的十年悲辛中,还是在战乱的生死未卜中,他都始终许身社稷,未曾丢掉浮名羁绊。但草堂栖幽后,杜甫像变了个人似的,慷慨济世的心忽然变得淡泊、闲散起来。他在诗中一再陈述自己的疏懒,“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 (《西郊》);连衣裳也懒得讲究:“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田舍》)。在《屏迹三首》重诗人甚至自绘了一副幽栖懒意图:“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竹光团野色,合影漾江流。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杜诗言志》评曰:“夫充无事无营之极致,则虽儿之失学,妇之愁贫,一皆置之不道。而百年之间,惟知戴雨露生成之恩,以自全其天年。浑如醉乡之无荣辱,尚何修饰之文为耶?虽蓬垢终日可也。使隐居者真能若此,斯可谓真隐。而岂绝物鸣高者之所可拟耶?”

  杜甫决定退隐了,就要淡泊明志,真要过隐逸的生活了。在《独酌》一诗中,诗人更言明自己已经完全放弃了做官的欲望:“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草堂成了他效仿陶渊明追求桃花源生活的一种理想生活追求,只是陶渊明的桃园是在现实之外的,而杜甫的草堂是在现实之中的,这里有的是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在草堂生活的这段时间,耳闻目睹的再也不是兵荒马乱的战争惨状、颠簸奔劳的劳碌生活,而是浣花溪边的鸟语花香、万里桥旁的青松翠柏、朋友相聚的诗酒酬唱、老妻孩子的天伦之乐。草堂成了诗人闲适疏放心情的载体,他淡然物外的天人观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沉醉在山水田园的幽隐恬退的生活之中。写于幽隐后不久的一首《为农》一诗,即体现了隐士的自食其力,自耕自养的生活图景: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这是诗人决定弃儒归道的心境的转变的标志。从战乱和流徙煎熬中挣扎出来的诗人松弛了长久疲惫的身心,决意要过朴居为农、偏居一隅的隐逸生活了。虽然志在隐逸是诗人身逢乱世作出的退让之举,但毕竟淡泊人生已成为诗人执著追求的理想生活。此后,表达恬退之念的诗歌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生活情态,贯穿在他与朋友的交往,与大自然的怡情之中。

  在杜甫淡泊心境的独特观照下,草堂内外可谓处处“幽”,景幽、晶幽、物幽、事幽、意幽。真如诗人所言:“长夏江村事事幽。”(《江村》)。草堂诗作中大量的幽境完全是诗人热衷觅“幽”的结果。诗人不仅写“戏笔手札”觅桤,还觅桃、锦竹、松等。访北邻、拜南邻,钦慕的是二人幽居素心之乐:游修觉寺,登丈人山,为的是“山扉花竹幽”(《游修觉寺》)、“丹梯近幽意”(《丈人山》)。杜甫寻“幽”的诗情表现了杜甫在决意隐退后自娱自乐的生活情趣,他愿意在大自然静穆的怀抱中找寻清净的自我,以求达到与自然的亲密无间的的融合。这种努力使得此时的杜甫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亲近自然、关注生命。

  锦江溪流、柴门月色、幽树花香,莺歌燕语,大自然的一切包括最细微的生命都能闯入诗人的审美视线里。像“芹泥随燕嘴,蕊粉上蜂须”(《徐步》)、“细动迎风燕,轻摇逐狼鸥”(《江涨》)、“鸬鹚西日照,晒翅满渔梁。”(《田舍》)。诗人灵动地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悠闲之态。如若没有对生命的深切关注和精心发掘,是不会写出来的。怡情自然,亲近生命,使杜甫在草堂其间写了大量以山水、田园为题材的诗,此时的诗人明显不同于过去那个“白头搔更短”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此时所表现的幽隐心态,说明诗人完完全全地把自己溶入草堂的自然风情中,草堂令诗人钟情、神怡、眷念。

  草堂不仅有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诗人,使诗人的心灵得到休憩。更为可人的是,还有以草堂为中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诗人在后半生的漂泊流徙生涯中尝尽了人情淡薄,唯有在草堂的心是舒展的,也是快乐和谐的。他与挚友严武、高适诗酒唱和、坦露心声,邀清风明月作伴。他的诗名吸引了当时成都的文人,草堂时不时会有慕名而来的客人,有人还主动资助尚未摆脱贫困的杜甫,这让年迈而体衰的诗人感受到了人间情爱的温暖。更加让杜甫惬意的是附近淳朴而热情的乡民,这也是杜甫平时交往的主要人群。杜甫初到成都时,除了有做官的老朋友在经济上支援外,就是邻居们无私地慷慨解囊相助了:“故人分禄米,邻人与园疏”(《酬高使君相赠》)。他们的热情好客,与城市官场的虚伪迥然不同。对于落魄的诗人,他们没有疏远,也没有排斥,而是尽其所能帮助他。他们的亲密、熟络成都已经发展到:“田父要皆去,邻家不问违”(《寒食》)、“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的地步,可见他们的亲密关系可见一斑。偶尔有来访之客,诗人也会收起“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的疏懒之态,热情地招待起客人来了,唠叨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也算是诗人对乡民质朴情感的一种热烈回应吧。

  诗人其他大部分时间就是与妻儿团聚,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不仅如此,诗人还会把欢乐的足迹撒向大自然的更远处,闲暇时他会带妻儿泛江游玩,如“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进艇》)。没有酒时,他也能派小儿子从邻人家赊来:“邻人有美酒,稚子也能赊”(《遣意二首》其二)。草堂绝尘的环境氛围和淳朴的人际关系使得杜甫的隐逸得到了现实的依傍,这相对于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诗人深感陶醉,身心完全得到自由放松。

  3、萧散的桃园隐士形象

  杜甫居住在草堂的日子,一如挣脱樊笼束缚的小鸟摆脱了死板而拘束的官场生活,情怀十分欣畅,正如他在《长吟》中所言:“已拔形骸累,真为烂漫深。”眼下,诗人珍惜的是任情随行的田园生活,并产生了终老于此的想法,想彻底做个隐士了。如:“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春日江村五首》),草堂已经不是乱世中暂时的栖居地,而是可以永久居住的世外桃源了。年老多病的杜甫厌倦了乱世中的漂泊,做好了“卜宅从兹老”(《为农》)的思想准备。诗人已经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儒家终极追求,转向“宅入先贤传,才高处士名”(《春日江村五首》其五)的道家高士追求。

  杜甫的邻居中就不乏退隐的高雅之士。在杜甫草堂的北面居住着一位退休的县令,此人落拓风雅,喜欢诗酒歌赋,常与杜甫煮酒论诗、潇洒畅谈。南面的邻居是一位生活幽雅、充满仙气的人物,他的住所也因此充满了道家的神仙气味:“幽花攲满树,细水曲通池”(《过南邻朱山人水亭》)。杜甫一见之下,便有与之结交的愿望:“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寻”(同上)。与隐者交朋结友,不仅表现出杜甫对隐逸生活的认同,而且也表现出诗人希望超脱烦恼多多的俗世生活,能够六根清净地生活在终南山之巅,身心皆能云游四海。

  杜甫还在诗中把自己比作古代的有名隐士,这一点最能看出诗人是真的在探寻隐逸之路,而不仅仅停留在愿望上。如“黄绮终辞汉,巢由不见尧”(《朝雨》)中,自比于商山的“四晧”之夏黄公和绮里季、辞位归隐的巢父和许由;在“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还应似管宁”(《严中丞枉驾见过》中,自比弃官归隐的张翰、避世山间的管宁。草堂创作中也出现了“道机自露”的诗句,如《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样的得到之语,说明诗人已经完全淡然物外,在如此良辰美景中皈依山林。从杜甫描述自己的隐士生活形象时,我们不能发现他思想上的满足于感官上的愉悦。那些惬意的生活片段,都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幽人独往来的潇洒自得的隐士形象。

  关于杜甫的故事

  公元744年初夏,杜甫与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遂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一带)。次年,二人又同游齐赵,他们一同驰马射猎,赋诗论文,亲如弟兄。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了这首赠诗,可见二人友谊之诚挚。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绝句,也是杜甫用心灵之笔为李白刻划的一幅肖像。它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将李白的风采、气度、品格跃然纸上。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意思是:秋天来临,我们在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没有去求仙,真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啊。“飘蓬”是草本植物,秋枯根拔,随风飘荡。故常用来比喻漂泊无定之人。当时李白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无所归宿,故以飘蓬为喻。“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皆是此意。李白在赠别杜甫的诗中也写道:“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但,仅仅是在学道上无所成就吗?真的是“愧葛洪”吗?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意思是:您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此处“飞扬跋扈”作褒义词用,指李白不拘常规,狂放不羁。“痛饮” 与“狂歌”,“飞扬”与“跋扈”并列;且“痛饮狂歌”与“飞扬跋扈”,“空度日”与“为谁雄”又两两相对,充分突现了李白的傲岸与狂放。末句用反问口吻,更把全诗推向了最高潮。“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李白啊!怎能不傲、不狂!他傲骨铮铮,狂放不羁,而这狂傲之中,又有多少的落寞和不甘!杜甫,是李白的知音!

    397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