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摄影>摄影入门教程>

微距摄影怎么拍

洪华分享

  微距摄影的拍摄对象多为花朵、昆虫.....等较小物体,并且拍摄距离很近,通常仅为20、30mm,拍出来的物件极大,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辨,这便是微距摄影的意义所在。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微距摄影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微距摄影技巧01:花卉的拍摄

  拍摄花卉时,最好选择逆光或侧逆光来拍摄。逆光会让花瓣呈现半透明发光状,呈现特殊的美感,也能在背景营造绚烂的光斑,使画面更加梦幻。

  拍花的时候,单朵会比一簇容易表现。花蕊如同眼睛,是所有注意力的集中点,将焦点放在花蕊上能使整幅照片的重心有效集中、分出层次。如果拍摄花朵的背面或侧面,也可以将焦点放在花瓣、叶片脉络上,使花瓣及叶片的线条成为画面重点。清晨、雨后的花朵上沾着小小的水滴,能让花朵看起来晶莹剔透;找到好的角度,水滴里还能反射出各种色彩。

  微距摄影技巧02:昆虫及小动物的拍摄

  想避免惊扰且行动迅捷的昆虫或小动物,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点。要提高快门速度有三种途径:

  使用大光圈:透光量充足,快门速度自然相对提高。

  调高感光度:Canon EOS 5D Mark III有良好抗噪能力,在ISO 800下都能保证细腻的成像,必要时可透过提高感光度来获得更高速的快门。

  使用闪光灯:有些昆虫体型较长,要捕捉具有纵深感的造型,必须使用小光圈,但透光量与快门速度会降低; 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灯,闪光灯是唯一的选择。

  拍摄昆虫最常用顺光,利用光线直射在昆虫身上,可表现昆虫表面的纹路、质感和色彩,适用于自身色彩丰富、纹路优美的昆虫,如七星瓢虫或甲壳虫类;如果想要突出昆虫翅膀的晶莹剔透,逆光拍摄是最好的选择,可以使昆虫身体边缘变得更加透亮。

  眼睛是生命的灵气所在,拍得越清晰越好。尤其是蝴蝶、蚂蚁这样微小的生物,更要重视对眼睛的表达。

  ▲拍摄微小的昆虫时,要特别注意眼睛的表现。

  EF 100mm f/2.8L IS USM, f/5.6, 1/250sec, ISO 100。

  微距摄影技巧03:微距镜头对焦技巧

  因为镜头结构的关系,微距镜头的自动对焦速度较慢;再加上微距镜头的景深非常浅,相机稍微晃动,或者被摄体小小的移动都会使画面主体跑到焦点之外。焦点须精确到毫米的程度,用人眼来确认是最保险的。从各层面来说,微距摄影都更适合采用手动对焦。

  即时取景,有助于精准手动对焦,Canon EOS 5D Mark III具有即时取景功能,这个功能在微距摄影中非常好用。你可以用液晶萤幕即时取景,同时放大10倍查看焦点,进行精确的手动对焦,在焦点完全清晰时再按下快门,就可以得到焦点完全准确的照片。

  手动对焦还有一些基本操作技巧:如同在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一样,在手动对焦时,由左手拇指和中指持握对焦环,有节奏地左右转动对焦,让焦点在目标距离前后有规律地摆动,并逐步减小波动范围,在准确合焦的那按下快门,并轻微转动对焦环连续拍摄几张,便能尽可能确保焦点清晰。

  在熟练掌握后,运用这种对焦方式就能够很快对焦,提高手动对焦的速度和精确度。不过话说回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即时取景来对焦依然是最可靠的拍摄方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在各种拍摄环境中运用自如了。

  微距摄影技巧04:善用三脚架,避免震动

  微距摄影容易产生震动,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三脚架是必备的。对于微距摄影而言,三脚架能否很方便地降低到地面高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主体的位置都非常贴近地面,同时重心低的三脚架还可以有效减少晃动。

  三脚架要配合快门线使用,以确保最佳稳定性。如果没有快门线,也可以用延迟快门来拍摄,以减少手指按下快门的晃动。另外,Canon相机的IS技术也有显著的防震效果。对于百微而言,开启该功能可以提高2 ∼ 3级安全快门。即使手持拍摄,在低速快门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模糊不清的现象,对于手持拍摄来说防震效果相当显著。

  防震技术并非万全之策,应优先选择使用三脚架拍摄,在没有三脚架或必须手持拍摄时再使用防震功能,并且要记得关闭镜头的防震功能,以免防震功能的主动侦测造成画面模糊。

  以上几点说的都是相机震动。在实际拍摄中,被摄物体的晃动也是造成影像模糊的原因之一,比如室外拍摄花朵时,风吹会造成花朵的晃动,因此须准备防风支架或挡板,以减小风力的影响。

    309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