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摄影>摄影入门教程>

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技巧(2)

芬琪分享

  单反摄影入门景深技巧

  镜头对某物体对焦时,以物体为中心,从前方到后方的一定距离属于景深。就是说,不光这个物体清楚,它前前后后距离内还能有一些是清晰的。光圈愈大则景深愈长。

  这个景深有什么用呢?景深越浅,那么背景和前景(如果有前景的话,比如人物前面好不好居然有个垃圾筒)就越模糊。这就是著名的“人物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光圈(的F值)越小,景深越浅,效果就看起来越讨好 —— 可以把孩子身后乱七八糟的玩具呀被子呀大人呀,都模糊了。所以,用50mm F1.4的定焦头的自动档,在室内拍照片(这是相机一般会自动选择用小光圈),都应该可以做到人物清晰背景模糊。

  更加详细的关于景深的解释,可以看Depth of Field。

  单反摄影入门曝光技巧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和曝光(exposure)是同光圈相连的两个概念。

  快门速度的单位就是秒。除了拍星星(那个需要好多秒),平常说的就是几分之一秒。比如1/60秒之类的。

  一般相机上面快门的组合就是: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跟光圈一样,每一个相邻的快门值之间都有「一格」(或说是「一档」)的差异。例如1/8跟1/15两个快门相差了「一档」、1/125与1/250也有「一档」的差距。每一段快门时间,都是以倍数的方式在增减,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的时间都是次一段快门的两倍。越大值的快门进光时间越长,相对的让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会越多,快门跟光圈组合搭配起来,就是每一次我们拍摄底片曝光组合。

  咱们平时看到某些镜头就有IS(image stabilizer)(防抖)功能的。为什么要防抖呢?手持相机拍摄时,手会有抖动,如果曝光时间太长(快门速度慢),就会因这种抖动导致拍出的图像不清楚,IS功能就是补偿这种抖动,使手持拍摄时可以用更低的快门速度。举例,某人用某个焦段的镜头拍照时,最低只能用1/60秒,低于这个速度,就会因手抖而导致拍出的照片不清楚,而开启IS功能后所谓“快门速度降低三档”就意味着它可以用1/8秒的曝光时间手持拍摄而能保证照片基本清晰。

  这个快门速度同快门时滞是不同的概念。快门时滞指的是,按下快门之后,具体成像要过一点点时间。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给孩子拍照片,孩子在,比如说,扭头当中。用傻瓜相机拍,自己看着是孩子脸朝自己的时候按下去的快门,结果照片上就是孩子的脸已经侧过去了。感觉就是相机的反应慢。

  单反摄影入门ISO技巧

  ISO的概念十分简单,指的是成像的质量。ISO值越高,颗粒越大,质量越差。有人问了,既然这样干嘛不把ISO干脆就都设得值低低的,质量高高的?

  这个问题貌似简单,事实的含义非常深刻。这个吧,世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所有的好,也都是相对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好”的标准就是人眼睛看着觉得好。如果不是要把照片放大做成42寸的照片挂墙上,那么只要人眼睛看不到的颗粒,就无关紧要。而且,要想ISO低,那么无非就是:光圈值小,快门速度大。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室内。所以,在室内的时候,光圈有限,那么可以适度的把ISO的标准降低一些,这样好歹能拍出不模糊的照片。

  单反摄影入门白平衡技巧

  掌握光圈,焦距,景深,快门,ISO,这几个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拍照片。知道那些基本原理,在练习的时候就不是盲目的乱试,而会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在练习之前,说一说相机配的镜头。

  首先,需要一个短焦(甚至广角)变焦镜头,用来拍身边的人物。这个在出去玩的时候比较有用。我用的就是30D的套头EF-S 18-55mm f/3.5-5.6。

  其次,需要一个定焦镜头。佳能的定焦头比较普遍的有两个,一个是50mm F1.8,80块钱;一个是50mm F1.4,300块钱。性能价格比最高的,莫过于那个80块钱的定焦头。虽然便宜,但室内成像效果好过大多数变焦头(不论几千块的),因为光圈的值实在小。

  第三,需要一个长焦头。我买的是 Canon EF 70-200mm f/4L USM,500块钱,人称小小白的那个。在孩子小的时候,长焦头没有什么用处。即使出去玩,也没什么时间拍照。当孩子大一些,2,3岁开始跑了,长焦头就大大的有用。

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相关文章:

1.推荐图书佳能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

2.2016单反相机入门机推荐

3.单反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学

4.canon单反使用教程

5.单反拍摄之黑白摄影入门技巧

179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