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旅游知识>旅行常识>

悉尼出行知识——火车In Sydney

晓晴分享

  碎碎念

  好久不见。不知道你看到这篇推送的名字的时候是什么想法,懵圈和好奇哪个成分更多一些(不过肯定没有推送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吸引人^^)。但是你没看错,这篇合集真的就是陪伴我快两年以来的,交通工具。其实,类似的内容我在2015年10月的时候就在朋友圈发过9张长图的合集,今天回顾从前发过的内容,突然想要再来讲述一下。之后又生活了一年半多,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继「食」与「游」之后,我新开辟了这个板块。本意是关于生活、日常之类的杂记,但是当初没有考虑清楚,为了整齐只能选取一个字。若称之为「杂」呢,总有一种日子过的将就潦草的感觉;其次又太过普通,生活总要给自己来一些仪式感才不会索然无味。然后,我翻到了「纪」这个字。好像,比「记」更正式些,还带有一点收藏的意义。啰嗦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开了一个关于日常的板块,我瞎写,你们不嫌弃的瞎看^^

  来澳一年半有余,每周平均有4次课,此外还有若干次外出约玩、约吃、约逛,所以去city一定会经历一小时左右的旅程。坐火车对我来说完全不是负担,起早赶时间也不是。在火车上我可以完成化妆、补觉、发呆,必要时候还包括做作业在内的各项活动,所以,没有什么损失^^

  这一款应该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新式火车,为了之后的描述更方便,就称它为1号。外观上更加时髦一些,车头顶部有目的地和沿线必过站点的显示屏。蓝底花色装饰的绒面软座,靠背很轻便灵活,因此变换方向轻松不费力。

  这个型号的火车总体还是很舒适的,夏天的冷风不会把人吹到冻僵。还有一点我所喜欢的就是,它的站点显示和语音报站很清晰,和下面的另一种乘务员人工报站的火车比起来体验好很多。有一点不完美的就是靠背有点低,打瞌睡的时候脑袋只能靠着车窗。

  特别喜欢从这个角度拍火车^^

  离车门最近的方便座位有时候可以抬起来,有时候不能,其中的规律我还没有发现;这个是为了方便推婴儿车的奶爸奶妈,还有残疾乘客。

  这里其实想说,澳洲的公共区域对于特殊人群的关爱非常到位。除了个别很小的车站以外,所有车站都有电梯,这是为了方便坐轮椅和带婴儿车的乘客上下楼梯。在车站都有随时准备帮助残疾人的工作人员。如果有坐轮椅的乘客,火车乘务员和车站工作人员会提前联系好这位乘客在哪一节车厢下车,车站工作人员会提前提着连接站台和车厢的坡板等待。人人能够尽量的享受到同等的便利与平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之努力^^

  1号在我经常乘坐的T1 North Shore Line会经常遇到,而下面要说的第二种(2号)就比较随机了。大致的规律是,碰到的概率在每天上午11点左右最高,而且,几乎每次都会延误。所以,大概这是印象分最低的一款车了。后来偶尔去South Line和小伙伴约饭,发现原来南区才是这款车的主场。

  和刚刚介绍的新式火车不太一样,这一款几乎都是人工服务。车头就是一个普通的斜面,无电子显示屏;内部也没有显示屏,报站都靠人工,但是报站的喇叭声音很低,基本要靠自己留心窗外。并且…车窗具有遮光效果,因而透光度和可见度也比较差,如果在晚上乘坐,窗外的情况几乎看不到。

  此外,这款车一年四季的空调都开的无比带劲,尤其在最靠近两侧车窗的两个座位。对于要坐一小时左右车程的我,尽管体质不太怕冷,到最后基本上已经手脚冰凉想去拥抱太阳了。(毫无停顿了码了整整一段吐槽,主观情绪很强烈^^)

  座位质地和花色和第一种一样,但是座位靠背是固定的,遇到乘客多的时候,剩下的座位基本上都是倒方向的啦。不过有趣的一点是,悉尼的火车都是四节车厢是一个单位,两个完全相同的单位衔接成八车厢。这种火车有时候会是两种不同座位类型的单位拼接而成的,也就是说,四节固定座位,还有四节是下面要介绍的豪华座位。

  (这一款没有车厢内显示屏)

  这类火车在Central Coast Express长途线最常见。一样的花色和质地,但是舒适程度更高。除了靠背更高之外,还带有皮质头枕,所以在坐车时候闭目养神非常舒服。而且前排的座位下面还有脚踩架。

  有趣的是,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这类座位还可以做更细的分类。区分方法有两个,其一,切换靠背方向的提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圆形,一种是方形。和2号组合拼接的通常是上图所示的方形的提手,Central Coast线则通常是下图所示的圆形的提手。头枕形状也会分别对应。其二,Central Coast线的车厢内有站点显示屏。上图的就是方形提手+头枕+无显示屏的车厢,下面的,才是另一种(3号)。

  以前还挺喜欢坐这个单人座位的,不会受到旁边随机出现的乘客的影响。

  (这一款有车厢内显示屏)

  上面是一年半以前语言班晚课放学时候的照片。在高峰期中央海岸线会运营八车厢,晚间低峰乘客变少,为了节约成本通常只有四节。看到照片里的白色棒球帽了吗?那个小哥本来正在抬着头出神,看到我在拍照之后迅速低下头。怕我是坏人嘛^^

  又一个角度^^ 这种车子的座位很重,所以想要拎起来换方向需要用点力气。更酷的是,这款车内设有洗手间。具体位置我没有留心^^ 大概每四节车厢会有一间吧~

  下图就是上文提到过的,可以收起来的座位。方便带小孩的父母和残疾乘客。头顶还有行李架。

  除了3号之外,市际火车还有另外一种车型,有我最喜欢的配色^^ 以前会偷偷昵称它小粉,后来再仔细一些发觉其实是小紫^^ 和其他所有火车的蓝、白或者黄色的外观都不同,小紫是银色车体。曾经在晚课放学等车时拍到下面的照片,以为是小紫经过,后来再次分辨发现并不是,暂且称之为5号,留作下一个介绍。

  小紫的外观和下图几乎类似,不同之处就在于上下客门。照片里的门是没有把手的,但是小紫有(我突然决定称它为4号吧,感觉偏爱太明显好过分^^)。4号的车门的半自动的,只能自动关闭,必须手动打开。

  想起当时第一次乘坐4号车,在到站之后,我还傻站着等着开门,突然后面伸出一只手迅速的压了一下门把手,顺势往开门方向一推,门子才打开。还好当时那个乘客帮了一把,不然我就一脸懵波的被带去下一站了。

  继续讲4号。上车之后,会再经过一道门,然后是以下样子的座位。和其他上车就是台阶的火车不同,4号要经过三排如下的座位和行李架才有台阶(照片见下)。

  这一张看起来比我的描述更直观。

  喏,继续往前走一些,就是我最喜欢的视角。

  和其他每一排都是“2+3”的座位安置不一样,4号的座位都是2+2的,因而每个座位更加宽敞一些;同样也有脚踩架,还有紫色的条绒地毯。最开始几次乘坐我还不确定座位靠背能否调整,后来发现是可以的^^。

  4号有视野很棒的车窗,还有可以搭胳膊的窗台。有次在去Central的路上,经过Macdonaldtown站附近,看到窗外的风景很美,没想到拍出来像漫画一样,特别喜欢。

  对于3号和4号这两种市际Inter-city线火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每列火车的首、尾以及中间的两节车厢是quiet carriage,在这里听音乐要控制音量,保持安静。曾经有一次,一位乘客或许不知道安静车厢的要求,用正常音量一直在讲电话;有个大叔悄悄的走过去,示意对方保持安静,那位乘客迅速告知对方情况并挂掉了电话。没想到后来有一次我晚上回家,遇到一个老奶奶特别兴奋的大声边讲电话边笑,纠结了好一会我扭过去,低声告诉她我们在安静车厢,老奶奶还挺不好意思的表示她刚刚知道,也迅速的挂断了电话。感觉…很不错~ 有点需要勇气^^

  5号有好几种类似的车型。外观刚刚已经说过;所以它们都是自动开关门的。凭感觉来说,这类车应该是现役最年长的了吧。

  上车之后的便利座位长上图这样。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倒是觉得运行这么久皮面还可以这么完好光滑,质量很不错^^(我奇怪的脑洞又上线了~)

  楼梯略微有些陡。老式车的平稳程度差一些,在起步和刹车时候上下楼梯需要多加小心;此外噪音也会比较大。同样,车厢内没有显示屏和语音报站,强烈的噪音会把乘务员的播报声掩盖,所以还是要靠自己留心。在火车上,多数时间我是在睡觉的,所以我会在睡着之前设置好到站前3分钟会响的闹钟,以保证自己不会坐过站^^

  第一次坐这个火车的时候也是晚课放学,当时内心会有种害怕的感觉,大概是这种车太老式了,会有一种坐错线路的恐慌^^ 除此之外,由于座位是光滑的皮面,再加上金属色的细支架,全程我都有一种坐在皮马扎上的感觉;或者,在银行或者医院的等候大厅的错觉。

  5号的靠背依旧可以切换方向,而且非常酷。其他车型都是靠背始终保持与地面保持垂直,以靠近过道的扶手底部为圆心画一个半圆就可以;5号车就非常酷炫了,变换方向的时候,整张靠背会以和扶手连接的铁轴为半径翻个跟头,中途靠背会和座位平面平行。翻过来之后,之前贴着座位的长边会成为靠背的上沿。

  有没有被我说懵啊~ 有机会遇到了玩一玩,有点意思。

  5号的变型第一款如下图。这还是很久之前,和我的小伙伴从Central站坐车去Strathfield约饭,很偶然的机会碰到的。那时候正值盛夏,这款车纯靠细窄窄的窗户通风…可以说是非常酷了。我们几个感受了一把如坐针毡的感觉,短短十几分钟,鬼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

  而且,窗户打开的幅度也非常有限…希望让这款老爷爷车早点退休颐养天年吧。

  5号的变型第二款,应该是我唯一没有坐过的,悉尼市区内的火车了。这张照片还是15年10月的时候,晚课放学等车,不经意的一瞥看到完全没见过的座位类型,也顾不上车门关闭的话,大晚上的都不知道会坐到哪里去的风险拍到的。好在在学校那一站停车的时间稍稍长一些,拍完之后立马又跳下来。当时因为太紧张,镜头还扫到了一点点手指尖,好在影响不大,被我裁剪掉了^^

  到后来,最近又有一次在学校的车站碰到,依稀记得和当时是同一个站台遇到的。说明这一款车大概也有固定的服役路线吧,去往我还没去过的郊区。

  除了围绕悉尼市的火车之外,还有一些类型。下图这一种我也不确定它的功能,至少看外观是比较古老的客运列车啦。

  而下图这种,则是连接澳洲各城市的列车啦。通常在Central火车站的1-5站台始发,通往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莱德等城市。当时去墨尔本旅行的时候,我们就住在这趟列车的目的地,南十字星火车站的附近。对于一个火车爱好者来说,还挺想有机会乘坐一下的。

  下图是站在我家最近的车站天桥上拍到的^^ 这两款车的车头也有区别,发现了吗?

  除了客运列车,就是货运列车啦。我在家附近的小站等车时候经常会遇到。货运列车通常都非~常~长,在我面前花五分钟才能从头到尾跑完是常事。装载货物的货箱有两种,一种是装着矿产的不封顶货箱,另一种就是类似下图的封闭式货箱。还有各家货运公司的商标印在侧面。

  货运列车的噪音非常大。我家离火车站大概要步行8-10分钟的路程,在夜晚安静的时候,我可以在房间里听到货车经过的动静。站在铁轨边的那种冲击力就更大了,还会带有烟尘,所以我也不太想去拍它,而是躲得在遮挡物后面^^

  无处不在的涂鸦,自然连火车车身也不能放过。只是好奇,艺术家们是怎么逮住一列火车并且完成作品的。

  悉尼的火车系统会有计划的进行Track work. 原来以为就是进行铁轨的常规安全检修,后来才发现在Track work期间要进行的工作类型非常多。家附近的小站在最近的两次Track work里完成了车站人行天桥的加固工作,还重新上了油漆^^

  这期间往常的火车线路是不运行的,那就要有巴士来代替;并且,工程不会影响工作日正常通勤,所以都是在双休日进行。像车站天桥维护这种大型工程,则要选在有公共假日的长双休日来进行。替代巴士是不用刷卡的,所以照片里的机器被关闭啦^^

  替代巴士的车站指引会在周五早早挂出来,不会让人找不到路。

  除了火车本人,还有一些火车站的零碎。Epping大概是我无法掠过的一站。熟悉的5站台和6站台;一个去city方向,一个回家。还有中央海岸线经过的3站台,以及另一趟往返city的1和2站台。

  (5站台,和1号车)

  Epping站的电梯质感真的特别好,非常像时光隧道的感觉。

  (仿佛时光隧道的电梯,连接1,2,3站台与5,6站台。)

  猛然发现没有4站台!迅速去谷歌了一下,原来是在计划中。哈哈,往返了两年才发现这个问题,有趣。

  还有让我又爱又恨的学校,以及它最近的车站。曾经总会担心附近的安全问题,好在有惊无险。除了有个雨夜,我穿着人字拖被一个有点醉酒的大叔试图搭讪之外,没有什么问题啦。(震惊于当时脚板抓地的力气,怎么会没想到脱掉鞋子跑起来更快呢。)

  还有经常会路过的Strathfield区。大部分回忆都是语言班每日晚课的日子里留下的。无数次以为自己坐错车,吓到紧紧抓着小伙伴一直念个不停。好在,有了很大的成长,除了胆量,还有很多东西^^ 感谢那时陪伴我一起奔跑。

  还有我家的小站。雨天,晴天,安静又有点好看。在站台和天桥上拍了好多天空,云彩的照片。以后离开了这里,我还是会想念它的。

  下图的晴空万里,但是其实在下太阳雨。

  最漂亮的中央火车站。这是15年9月刚刚来到悉尼的时候拍的,然后就设置成脸书的封面,再没换过。不知道我花了多久终于把它的每个广场搞清楚,想起当时每次出站,一定会选择离我们约定地点最远的一个出口。然而现在,大部分规律我能够掌握了,不过最近换乘的时候还走到了一个从来没见过的通道。好在现在不会感觉迷路后的害怕了,反而有点兴高采烈的又发现了新地图^^

  翻看相册的时候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拍的City的Museum和St James车站。

  其实仅仅路过了不超过五次,随手维基了一下发现Museum车站还是遗产名录中的一员,开放于1926年。那种古老的气息很迷人,之后要认真的去一趟^^ 我也是个小怪人了吧。

  这张照片是15年10月,我瑞瑞到了悉尼之后第一次出去玩的时候拍的。那天我们一起去坐轮渡,在海上看到大桥上经过的列车,急急的拍了下来。漫长的岁月和巨大的世界里总有温暖的人陪伴,有你们真好^^

  原以为不会有很多文字能写,没想到啰嗦的写了这么长的一篇。回顾检查措辞和错字的时候感觉很多描述还是有点不好懂,有点绕;不过,多少能够有些感受吧^^ 不论是对于火车本身,还是对于我每天的生活。

  考完试好多天了,但是一天假也没有放;因为考完试第二天我又开始上一门新课了。时间很密集,所以除了上课,作业和休息犯懒之外,就没有很多时间干别的事情了。最近的生活有了一些美好的变化,自己在不习惯和开心之间不断变换。有时候觉得这些是巧合,还是上天给我的奖励呢,我也不知道。不过,还是觉得一直善良和自省自律,总会有好事发生。呐,每天快乐平安^^

【本文作者:Cici(微信公众号:往昔小记)授权转载】

    380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