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逃生急救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演练

炳卓分享

  地震是目前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防震减灾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科学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演习

  当发现房屋开始摇晃时,第一时间就能确知去哪儿躲避非常重要。如果在地震发生前就做好了准备和演习,你和家人就能在察觉震感的第一时间及时、正确地作出反应。防震演习可以让每个家庭成员知道如何应对地震。

  你可以通过在家中进行“地震隐患排查”来寻找地震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你需要做的只是巡视你的房间,设想地震时房中会发生什么,用你的常识来进行预测,找出隐患。

  一些可能的隐患有:

  ★在地震中可能会倒塌的又高又重的家具,比如书架、橱柜,或是定制的组合柜,应当设法固定;

  ★ 可能会从管道上脱离并碎裂的热水器;

  ★ 可能发生移动、扯坏煤气管道或电线的物品;

  ★ 悬挂在高处较重的盆栽植物,有可能脱钩坠落;

  ★ 挂在床上方较重的相框或镜子,有可能在地震中坠落;

  ★ 橱柜或别的柜子剧烈晃动时,柜子的插销可能会松动打开;

  ★ 放置在开放式储物架上的易碎品或重物可能会坠落摔碎;

  ★ 石制烟囱可能压垮无支撑的房顶并崩塌;

  ★ 易燃液体,如油漆及清洁剂,应储存于车库或是室外储物室中(而不是室内)。

  请设法逐个排除这些隐患,妥善安置各种重物,把不妥的重物重新放置。

  ★ 安全地点:最佳安全点是坚固的家具下面或旁边,例如书桌或其他硬质桌子之下;有支撑的拱廊下,紧贴内部承重墙的地方也较安全;

  通过亲身体验如何在安全地点安身来巩固这些知识,对儿童尤其重要。

  地震如何正确避险?

  应对地震策略一:第一时间关闭明火、电源

  地震到来的时候,如果您的厨房里正在烧水或者做饭,可千万要记住必须在第一时间关掉火和电源。

  地震时发生剧烈摇晃,如果家里有明火存在,或有开着的电源,就很容易发生火灾。关闭火源和电源是把地震损失降低的重要因素。

  应对地震策略二:寻找合适的躲避位置

  比较安全的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小房间。暖气管道旁是理想的躲避场所。一来暖气的承载力较大,二来管道内的水能延长人的存活期。

  应对地震策略三:保护好头部

  人蹲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这样的姿势可以在地震时保护好头部,当然,如果您有条件,还应该拿软靠垫护住头部,有条件的话,还要尽可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灰土和毒气。

  应对地震策略四:努力呼救

  地震时如果不幸被压在了废墟里,身边如果有水管和暖气管的话,就非常方便求救。您可以用力敲击管道,声音就能够传出去,这样的求救信号在危急的时刻也是至关重要。地震时自己呼救的声音很难被外界听到,但管道的声音较容易被外界发觉。

  我们介绍的这些防震攻略您可要记牢了,虽然平时我们可能觉得地震离自己挺遥远,但一旦到关键时刻,这些办法也许就能帮助人们保住生命。这些都是地震来临时的具体措施,不过,地震局的专家说,还有一点比这些具体措施更重要,那就是面对灾难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尤其在公共场合,恐慌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混乱,要学会理智地面对灾难。

  其实不只是面对地震,当面对各种灾难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听从指挥都是最重要的。希望我们教您的这几招您都能记住了,让它们在关键时刻给您带来安全和平安。

  误区一:发生地震马上往户外逃

  地震到来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赶快逃到空旷的地方去。可是有研究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的时间里,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

  在以楼房为主的都市里,地震时逃往户外就存在更大危险。因为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都有倒塌的危险。另外,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户外逃,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误区二:躲入大衣柜或其他大型家具里

  很多人可能觉得,一些大块头的家具能给人安全感,地震的时候它们没准能是个庇护所,但真要到了地震的时候,您可千万要离它们远一点。

  地震时千万不能躲到大衣柜里或者其他柜子里。大衣柜虽然结实,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躺着以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时身体的平面面积就加大了,这样被废墟等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大五倍,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灵活活动,所以地震时保持正确的姿势至关重要。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这些做法竟然这么危险。您可千万要记住了,万一遭遇了地震,可千万不要着急往外面跑,也不要躲进家具里,而且千万不能躺着。

  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坚固的桌下或床下;

  ——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

  ——内承重墙墙角;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

  ——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不要到楼梯去;

  ——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被困在室内应如何保护自己?

  震后余震不断发生,你的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等待救援要有一定时间,因此,你要尽量保护自己。

  ①沉住气,树立生存的信心,要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你。

  ②保持呼吸畅通,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

  ③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

  ④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

  物捂住口、鼻。

  ⑤搬开身边可移动的杂物,扩大生存空间。

  ⑥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进一步被埋压。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

  ——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

  ——在商场、饭店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

  ——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

  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地震时在室外如何应对?

  地震时在室外应对措施:

  1、站立于空矿处,不要慌张地往室内冲。

  2、注意上方可能有如招牌、盆景等掉落物。

  3、远离兴建中的建筑物、电线杆、围墙、未经固定的贩卖机等。

  4、行驶中的车辆,勿紧急煞车,应减低车速,靠边停放。

  5、若行驶于高速公路或高架桥上,应小心迅速驶离。

  6、若在效外,远离崖边、河边、海边。找空旷的地方避难。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什么?

  ①先救近处的人。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

  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相反,舍近求远,往往会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②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③先救青壮年。这样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

  ④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有一个农村妇女,她为了使更多的人获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后马上去救别人;结果她一人在很短时间内救出了好几十人。

  震后哪些食品不能吃?

  ①被污水浸泡过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都不能食用。

  ②死亡的畜禽、水产品。

  ③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

  ④来源不明、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

  ⑤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

  ⑥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

  ⑦加工后常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的熟食等。

  怎样建房才有利于抗御地震?

  ①房屋平面布置要力求与主轴对称,并尽可能简单。

  ②房屋重心要低,屋顶用轻质材料,尽量不做或少做那些既笨重又不稳定的装饰性附属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

  ③房屋的高度和平面尺寸要有所限制,房屋之间应适当留建防震缝。

  ④结构要力求匀称,构件要联成整体,要采取措施加强连接点的强度和韧性。

  ⑤墙体在交接处要咬合砌筑,承重墙上最好设置圈梁,并在横墙上拉通。横墙应密些,尽量少开洞,屋顶与墙体应连成整体,预制板在墙或梁上要有足够的支撑长度。

  ⑥建筑材料要力求比重轻、强度大,并富有韧性。

  ⑦提高施工质量,认真按操作规程办事,土坯砖块要错缝咬砌,灰浆要饱满。

  防震减灾必备知识

  1如果你在室内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蹲下,寻找掩护,抓牢——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用双臂护住头部、脸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

  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地震中的大多数伤亡,是在人们进出建筑物时被坠物击中造成的。

  要意识到可能会断电,火警以及自动喷淋装置可能会启动。

  切勿使用电梯逃生。

  2如果你在室外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

  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3如果你在开动的汽车上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靠边停车,留在车内。

  不要把车停在建筑物下、大树旁、立交桥或者电线电缆下。

  不要试图穿越已经损坏的桥梁。

  地震停止后小心前进,注意道路和桥梁的损坏情况。

  4如果你被困在废墟下

  不要点火柴。

  不要向周围移动,避免扬起灰尘。

  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

  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可能的话,请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因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尘并消耗体能。

  5外出避难时

  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6在公共场所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以免造成踩踏事故。

  震后注意事项

  1、检查伤情

  如果有人呼吸停止,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有流血的外伤,立即直接压迫伤处止血;不要移动重伤员,除非有伤情扩大的紧急危险;用毛毯包裹伤员,以保持体温。

  随身携带用干电池供电的收音机,以获取最新的救援消息和新闻报道。

  临海居住的人们要警惕可能会引发的海啸。海啸是地震引发的海浪。若当地政府发布了海啸预警,要意识到危险的海浪正在逼近,这时要尽快撤到内陆的高地。

  不要使用电话,除非伤势严重。

  当附近有掉落的碎片和玻璃碴时,一定要穿鞋。

  2、检查隐患

  尽可能熄灭火苗。如果火势已无法熄灭,要迅速离开家中,尽可能通知消防队,并提醒邻居。

  用干电池供电的手电筒检查房屋。进屋前就要打开手电筒,因为如果屋内煤气泄漏,打开手电筒可能会引起火花。

  检查燃气管道、电线和水管,检查电器的受损情况。如果闻到煤气味,或看到管道破裂,要关掉从外面进屋煤气管道的主阀门。在供电局来你家做安全检查之前,不要再合上电闸。

  谨记:在燃气闸关闭后,必须由专业人员重新打开。不要点燃火柴来寻找燃气泄漏处。

  注意:若怀疑煤气管道泄漏,不要拨动电源开关或使用电器,因为产生的火花会点燃泄漏的燃气。

  如果家里电线受损,要切断电源。如果情况不安全,要离开房屋,寻求救援。

  切莫触摸掉落的电线或受损的电器。

  检查建筑是否有裂缝和损坏,尤其是烟囱与砖墙周围。如果建筑有坍塌的迹象,要迅速撤离。

  除非确定烟囱没有受损,也没有裂缝,否则不要使用壁炉。

  清除溢出的药品、漂白剂、汽油和其他易燃易爆液体。

  如厕前要检查水管与下水管道,确保它们完好无损。

  塞好浴缸与水槽的下水口,以免污水倒流。

  检查水与食物供应。如果水源被切断,可使用热水器里的水或融化食用冰块救急。扔掉所有可能会变质或受污染的食物。

  检查壁橱和食橱, 开门要当心。 注意躲避架上可能掉落的物品。

  紧急状态下, 如需做饭, 只有在户外才能使用木炭和煤气烤架。

  不要驾车,除非情况危急。

  不要穿越受灾区域去看热闹,这样只会妨碍救援行动。为使救援车辆通行无阻,要保持街道畅通。

  谨防余震。余震虽然一般较主震弱,但也足以造成进一步损害,并使建筑物更脆弱。除非警方、消防队或救援组织请求你提供协助,否则请远离受损害的区域。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

  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物资准备

  ★ 水

  每人每天至少需储备3.8升的水,并按此标准一次备够72小时之用。一般情况下,一个活跃的正常人,光饮用水每天就需要消耗1.9升。建议你购买一些瓶装水。要注意保质期。

  除了水之外,还需要一些净化用的药片,比如哈拉宗(Halazone)、高碘甘氨酸(Globaline),但在使用这些药片之前,一定要先看看瓶子上的标签。请向专业人士或医护人员咨询上述药品的使用!

  ★ 食品

  准备足够72小时之用的听装食品或脱水食品、奶粉以及听装果汁。干麦片、水果和无盐干果是很好的营养源。

  ★ 应急灯和备用电池

  在你的床边、工作地点以及车里放一盏应急灯。不要在地震后使用火柴或蜡烛,除非你能确定没有瓦斯泄漏。

  ★ 便携式收音机等

  大多数电话将会无法使用或只能供紧急用途, 所以收音机将会是你最好的信息来源。如有可能,你还应当准备电池供电的无线对讲机。

  ★ 急救箱和急救手册

  在家里和车里准备一个急救箱,同时,备一本由本国红十字会制作的《标准急救和个人安全手册》或类似手册。让你的家人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和人工呼吸课程。

  ★ 灭火器

  在你的家里和车里都要配备灭火器。一些灭火器仅适用于特定的火源——电引发的火灾、油脂引发的火灾,或者煤气引发的火灾等。ABC(多用途干粉)灭火器可安全使用于任何种类的火源。当地消防部门可以教你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

  ★ 特殊用品

  比如药品、备用眼镜、隐形眼镜护理液、助听器电池、婴儿物品(婴儿食品、尿布、奶瓶和奶嘴)、卫生用品(小湿巾和手纸)等家人所需的物品。

  ★ 重要文件和现金

  确保在自动取款机、银行和信用卡系统瘫痪时,有足够的现金可用。同时,保留信用证明、身份证和一些重要文件的复印件,比如存折、保险单和财务记录等。

  ★ 工具

  除了准备一个管钳和一个可调扳手(用来关闭气阀和水管),你要有一个打火机、一盒装在防水盒子里的火柴和一个用来呼叫援救人员的哨子。

  ★ 衣服

  如果你所处的地区天气寒冷,必须要考虑保暖。地震过后你可能无法取暖,要考虑到御寒衣服和睡觉用品。确保每个人有一整套换洗的衣服和鞋子,这包括夹克衫或外衣、长裤、长袖衫、结实的鞋、帽子、手套和围巾、睡袋或暖毯(每人一件)。

    451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