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园林植物配置应用_川农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川农园林植物配置应用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川农园林植物配置应用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我们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2.重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具体到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几点:
1.重视植物多样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刚。在林木配置中, 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 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 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
自然界植物并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园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方式。这样不仅欣赏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1米高的黄杨球、3米高的红叶李、5米高的桧柏和10米高的枫树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
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观花和观叶植物应相结合。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就是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 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 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很得益。但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总之,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但应先生态,后景观的原则,换句话,师法自然是前提,胜于自然是从属。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
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人类需要怎样的生活环境?理想的住宅花园、公园绿地、校园景观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决定了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怎样的植物景观设计是令人满意的。
安全性
在个人化的空间环境中,人需要能够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心理学家认为,领域不仅提供相对的安全感与便于沟通的信息,还表明了占有者的身份与对所占领域的权利象征。所以领域性作为环境空间的属性之一,古已有之,无处不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应该尊重人的这种个人空间,使人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如古人在家中围墙的内侧常常种植芭蕉,芭蕉无明显主干,树形舒展柔软,人不易攀爬上去,种在围墙边上,既增加了围墙的厚实感,又可防止小偷爬墙而入;又如私人庭院里常见的绿色屏障既起到与其他庭院的分割作用,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又起到暗示安全感的作用,通过绿色屏障实现了家庭各自区域的空间限制,从而使人获得了相关的领域性。
实用性
古代的庭院最初就是经济实用的果树园、草药园或菜圃。甚至在现今的许多私人庭园或别墅花园中仍可以看到硕果满园的风光,或者是有着田园气息的菜畦,更有懂得精致生活的人,自己动手园艺操作,在家中的小花园里种上芳香保健的草木花卉。其实无论在家中庭园还是外面的绿地,每一种绿地类型的植物功能都应该是多样化的,不仅有针对游赏、娱乐为目的的,而且还应有游人使用、参与以及生产防护功能的,参与使人获得满足感和充实感。冠荫树下的树坛增加了座凳就能让人多得到休息的场所;草坪开放就可让人进入活动;设计花园和园艺设施,游人就可以动手参与园艺活动了;用灌木作为绿篱有多种功能,既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和空间,又能挡风、降低噪音,隐藏不雅的景致,形成视觉控制,同时用低矮的观赏灌木,人们可以接近欣赏它们的形态、花、叶、果。
宜人性
在现代社会里,植物景观仅仅只局限于经济实用功能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是美的,动人的,令人愉悦的,必须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热爱的心理需求。单株植物有它的形体美、色彩美、质地美、季相变化美等等;丛植、群植的植物通过形状、线条、色彩、质地等要素的组合以及合理的尺度,加上不同绿地的背景元素(铺地、地形、建筑物、小品等)的搭配,既可美化环境,为景观设计增色,又能让人在未意识的审美感觉中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反之,抓住这些人的微妙的心理审美过程,又会对于怎样创造一个符合人内在需求的环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私密性
私密性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以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人对私密空间的选择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独处,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支配自己的环境,或几个人亲密相处不愿受他人干扰,或者反映个人在人群中不求闻达、隐姓埋名的倾向。在竞争激烈、匆匆忙忙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繁华的城市中,人类极其向往拥有一块远离喧嚣的清静之地。这种要求在家庭的庭院、花园里容易得到满足,而在大自然的绿地中也可以通过植物设计来达到要求。植物设计是创造私密性空间的最好的自然要素,设计师考虑人对私密性的需要,并不一定就是设计一个完全闭合的空间,但在空间属性上要对空间有较为完整和明确的限定。一些布局合理的绿色屏障或是分散排列的树就可以提供私密,在植物营造的静谧空间中,人们可以读书、静坐、交谈、私语。
公共性
正如人类需要私密空间一样,有时人类也需要自由开阔的公共空间。环境心理学家曾提出社会向心与社会离心的空间概念,园林绿地也可分绿地向心空间和绿地离心空间。前者如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区中心绿地等,广场上要设置冠荫树,公园草坪要尽量开放,草坪不能一览无余,要有遮阳避雨的地方,居住区绿地中的植物品种要尽量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观花、观果植物等。这些设计思路都是倾向于使人相对聚集,促进人与人相互交往,并进而去寻求更丰富的信息。
在园林绿地中,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定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绿地离心空间如一些专类附属绿地:医院绿地、图书馆绿地、车站广场绿地等等,这些绿地的植物配置就要体现简洁、沉稳的特征,在性格上倾向于互相分离、较少或不进行交往的特点。在这样的绿地中,人们总是希望减少环境刺激,保护“个人空间”及“人际距离”的不受侵犯。因此,在对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空间属性与人的关系,从而使人与环境达到最佳的互适状态。如:在车站的出入口和广场上可以利用标志性的植物景观,加强标志和导向的功能,使人产生明确的场所归属感;在医院可以利用植物对不同病区进行隔离,并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彩特征营造不同类型的休息区。
环境心理学家指出,当园林不同空间类型作为某种环境类型被人们感知之后,就会以环境意象的形式留在人们的脑海中并形成回忆。环境意象是指空间环境在意识中形成的可被回忆的形象。凯文.林奇(K.Lynch)在《城市的意象》中把它称作“认知地图”。提出“环境意象”、“认知地图”的概念的目的主要在于强调环境特征的易识别性。尽管不同人对于不同环境中的路径、标志、节点、区域、边界等环境要素会形成不同的内容从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但是环境意象总是按照人们易于识别的实际需要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并带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哪怕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意象也不会轻易改变。
植物作为园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与路径、节点、区域、标志、边界等环境意象的形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植物本身可以作为主景构成标志、节点或区域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这几大要素的配景或辅助部分,帮助形成结构更为清晰、层次更为分明的环境意象。
园林植物搭配技巧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生长并生长得好。城镇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和安全,因此这两者都应该受到重视。北方城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常绿树种资源有限,在冬季缺少绿色。因此许多城镇都非常注意常绿树种的引进。
2、重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和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护,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3、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而是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这就需要在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对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则和人们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渲染空间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