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设计>环境设计>室外设计>景观设计>

简述自然景观文化的发展阶段

其芳分享

  由于景观内涵的不确定性 ,在地理学家中已经引起了相当的混乱。对不同的观察者而言 ,同一景观意味着不同的事物。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述自然景观文化的发展阶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自然景观文化的发展

  以苏尔为首的伯克莱学派引导人们用发生学方法研究历史文化。美国地理学家、苏尔的学生 Whittlesey首创“相继占用” (sequentoccupance,国内有学者将其译为‘文化史层’) [2 8] 一词,并分别用一个模型和一个实例研究来说明他的相继占用概念。他在新英格兰地区的实例研究中创立了一个形式——阶段序列 :印第安人居住时为从事采集的原始森林;欧洲迁移来的农民把低地开发为农田 ,在山坡草场养牲口 ;现代因经济改变又把它盖上森林(次生)并养些牲畜;他预言第四阶段将以林业为主要活动 [2 9]。在他看来,每一个阶段或人类占用世代都与人类的祖先和后代联系在一起 ,并认为阶段演化是内因作用的结果,类似于一个活细胞的发展和死亡[18]。由于这一概念容易被其他人采纳 ,因而惠氏提出后不久,类似的研究开始出现 ,如 Dodge[30]、Thomas[31]、James[32]。而Alfred H.Meyer对相继占用概念作了最详细、最复杂的描述[33] 。相继占用概念的来源可追溯到著名地貌学家 William

  Davis的侵蚀循环模型[34]。

  苏尔是 2 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地理学家之一。 1925年他阐述了自己的地理概念框架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接着 ,他又花了几十年时间继续研究文化地理。1941年苏尔在 AAG年会上所作的主席致辞中强调:人文地理学即是对人类工程或文化景观的历史 -文化研究[35]。正是他开创了文化地理学的伯克莱学派。他对农业起源和扩散的研究 [36] 和人在改变环境中的作用的研究[37]被视为经典之作。景观的形成和变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找出并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预测景观的未来变化。 S. Passarge曾把区域、人、文化和历史看作是解释自然景观变化的四种“空间动

  力”。斯宾塞和霍华斯 196 3年在“农业区是如何起源的”一文[38] 中对三个近代农业区 (美国玉米带、菲律宾椰棕区、马来西亚橡胶园)的农业发展与文化变迁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结论:在这些文化区形成过程中有六个文化过程在起作用。它们是 :心理过程、政治过程、历史过程、技术过程、农艺过程、经济过程[2 6] 。对这些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划出农业文化区。

  1964年劳滕扎克在研究伊比利亚半岛的景观变化时发现 :半岛的连续性景观

  变化是一个拥有四个变量 (纬度、海拔高度、距海路程和最近海岸的方向 )的函数。这种“更为精确的分析方法为景观学提出了新的方向”,“就是这种创新的方向使得区域地理 (景观学 )成为大多数德国学者的中心旨趣”[39] 。

  由于文化景观主要是由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 ,所以文化景观的变化也主要取决于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不断改变文化景观的格局和过程。二战以后 ,德国地理学家把重视研究社会文化的新地理学叫做“社会地理学”;认为社会地理学的目的在于解释文化景观 ,明确主张景观变迁的主要力量是人类集团的“态度、目的和技能”。

  文化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等方面。在城市郊区 ,由于城市向外蔓延和工业的郊区化 ,原有的农田景观向城市景观、工业景观、交通景观等转化,土地利用由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和工商业用地。王[40] 等通过分析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变化 ,认为景观变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景观内部均质化发展降低了景观抗干扰的能力。钱[41 ] 通过对吴文化区域系统的研究 ,指出吴文化景观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包括 :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变迁、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进步、横向交流。

  从方法上看 ,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景观的变化已经成为国外学者争相采用的方法 ,所建立的空间变化模型包括把生物反馈机制引入空间动态模型和把空间特征引入生态学模型;大多数空间模型都把所研究的景观网格化 ,通过基本空间单元的变化来体现景观的空间动态变化

  文化景观组成

  由于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间内形成某地基本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复合体 ,是

  “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因而文化景观由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因素组成。

  自然因素为人类物质文化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有时自然因素本身的独特组合也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自然环境具有地带性规律,使文化景观的许多人文因素 (如民居等 )具有明显的地带性。构成文化景观基底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貌、动植物、水文、气候和土壤等 ,各种因素在景观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地貌因素常常对景观的宏观特征产生巨大作用 ,影响景观的人文化程度 ;岩石圈是文化景观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场所 ,是文化景观赖以存在的基础。在森林景观、草原景观、乡村田园景观、园林景观中 ,生物因素是文化景观中是鲜明的要素之一。

  构成文化景观的人文因素可以分成两类 ,即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物质因素是文化景观的最重要组成要素 ,指具有色彩和形态 ,可以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人文因素,包括聚落、人物、服饰、街道、交通工具、栽培植物、驯化动物等。在文化景观各组成要素中聚落是最显而易见的 ,它集中反映了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 ,是文化景观的核心。正因为如此,文化地理学者(特别是伯克莱学派的学者们 )已经投入大量精力研究聚落特征,如房屋的类型和结构、方言结构,以及它们与道路网、建筑材料、土地格局、自然障碍、自然资源的关系,其中对乡村类型的研究占据最突出的地位。农村聚落的规模和密度反映所在地的人口密度及人口分布特征 ,也反映民族的生产习惯、区域文化特色、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和农业生产结构[48] 。

  非物质因素主要包括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观、道德观、政治因素、生产关系等。这些因素是文化景观的无形之气 ,其作用不容忽视 ;对它们进行研究,我们就可以透过景观的物质外貌 ,深入文化景观内部 ,使文化景观研究深入到深层机制的水平上。

  文化景观的组成除前述的因素外 ,还有一种凌架于各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之上、可以感觉到但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象区域个性一样 ,是一种抽象的感觉。Jean Gottmann在《欧洲地理》一书中写道 :“……要把一个区域和四周区分开来 ,除了需要突出的山脉或河谷、特定的语言和某些技艺外 ,还必须有一种基于某种宗教教义、社会观念、政治模式(有时是三者的结合)的强烈信仰。因此 ,区域化必须以景象作为基础 ,每一个社区都有它的特具景象 ,一种和它的邻区稍稍不同的标记……”

  文化景观类型

  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者曾把地理学定义为“景观科学”,并认为应主要研究特定区域内景观的形态。他们提出了许多研究计划 ,对景观及其组成进行分类 ,提出标准的分析程序。由于景观构成的复杂性 ,划分文化景观类型的方法很多。例如 ,根据可视性可以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根据人口密集程度、就业构成、建筑物密集程度等可分为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此外 ,还可以将文化景观分为农村聚落景观、人口景观、政治景观、语言景观、宗教景观、建筑景观、流行文化景观、大都市景观等较具体的类型。

  国内已有学者对文化景观划分应遵循的原则作了探讨 ,但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例如 ,金和董在划分江苏省高淳县文化景观类型时采用的划分原则有 [49] :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自然环境、人口密度与分布等 )具有相似性 ;具有基本相同的发生发展过程;文化现状特征相似;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今后建设方向大致相同。董提出划分乡村文化景观类型的五条原则 [50] ,即相关原则、同质原则、外观一致性原则、共时原则、发生演化一致原则。此外 ,有学者将景观分类的原则和 (命名 )方法总结为五点 ,也可供划分文化景观时参考[11] 。

  在划分文化景观类型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不能把划分自然景观的方法套用到文化景观的划分上 ;第二 ,文化景观的划分必须采取定量和主观感知相结合的方法 ;第三,要注意景观要素在组合上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