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范文>读书范文>学习专题>相关知识>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演讲稿(2)

燕燕分享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演讲稿范文篇三

  非常欢迎感谢大家来参加培训班,提两点希望:希望大家要高度重视学习,既来之则安之,认真听课,认真思考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学习和交流,能够学有所获,不仅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而且还要学到今后用得着的东西。

  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着,并按照思想改造现实界。

  这是光辉灿烂的日出。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同志,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一,即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这两句话表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具有排除干扰、统一思想、开拓进取的多重意义。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

  毛泽东同志领导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为以后的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

  “东方风来满眼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 四是路径选择。

  发展有一个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和路径问题。

  路径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展开一点有两类:一类属于动力系统,一类属于条件系统。

  在发展动力方面,一要坚持科学发展,二要坚持改革发展,三要坚持开放发展。

  在发展条件方面,一要坚持稳定发展,二要坚持和谐发展,三要坚持和平发展。

  五是目标指引。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个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

  由邓小平提出和概括、党的十三大确立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内容准确的表述。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共产党为领导,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和主线,以改革开放路径为平台,以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配套、协调的科学体系。

  3、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奋勇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华大地发生巨变,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大幅度攀升,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和扩大。

  谁曾想,30年前,数亿中国人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如今13亿多人民的生

  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谁曾想,30年前,拥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曾是许多人的追求,如今新“三大件”已几经升级,电脑、汽车、商品房等对越来越多的百姓来说早已梦想成真。

  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腾飞?归根到底,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0年,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并不长,但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

  这30年,在中国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恢弘乐章。

  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怎样沿着这条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向前推进呢?我把它总结为要做到“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我们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回顾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取得的新的伟大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着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这十方面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世界舆论可公认的。

  要求入党的同志应为我们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而感到欢欣鼓舞,为我们国家能有这样坚强有为,为民谋福的党中央的领导而感到庆幸和自豪。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面对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侧重于探索和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特征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极重要组成部分。

  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继续回答上述重要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理论成果。

  具体内容包括:

  (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二)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

  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应当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四)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五)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强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

  (七)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

  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八)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九)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

  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十)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十一)提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

  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强调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十二)提出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强调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提出人民军队要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十三)提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

  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强调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

  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十四)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指出党必须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加强和改善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政治、依法执政。

  强调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第五讲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

  我们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

  科学地把握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清醒地认识和自觉地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

  起来。

  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求人党的同志,应当明确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以实际行动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章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指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这段论述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一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三,这个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作长时期的努力奋斗,而不能有丝毫懈怠。

  从时间上说,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明确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正确认识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

  广大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和重大突破,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我们深入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钥匙”。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些都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理论。

  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呢?

  第一,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党的基本理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日益巩固和完善,究其根由来说,最重要的是党的基本理论正确,符合实际的需要,得到人民的拥护。

  第二,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我们党是执政党,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是坚定不移的。

  如果动摇和放弃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地位,必然导致人心涣散,这是十分危险的。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所以解体,具有光荣斗争历史的苏联共产党之所以失去政权并顷刻瓦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理论上、政治上出了问题,这个教训是很深刻的。

  理论上混乱,思想上涣散,行动上必然各行其是,党就会瓦解,国家就会分裂。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概括并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总方针、总政策,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我们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才能使人民富裕幸福,使国家繁荣富强,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政治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顺利前进。

  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我们实行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又一次伟大的革命。

  改革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充分显示出来。

  开放包括对外对内的全面开放,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继承和发展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多更好地利用外来资金、人才和技术,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加快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伟大事业,没有固定、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路,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2)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首先,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少人尚未摆脱贫困的状态。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起来,这个目标就显得更为突出和迫切。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思想。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没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就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缺乏民主传统,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不仅十分重要和紧迫,而且非常艰难。

  民主政治是个发展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只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发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是协调发展、辩证统一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自力更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国家建设的成功经验。

  坚持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我们既不能用自力更生来排斥对外开放,也不能因为实行对外开就放弃自力更生。

  正确的态度是用自力更生精神来搞好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1980年初,邓小平同志在《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说:“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

  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好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提倡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牢记党的基本路线,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全局和根本,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是制定其他一切具体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都把党的基本路线载入党章,这不仅为维护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最重要的准则。

  每个共产党员和要求人党的同志,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国情,总结党领导革命斗争近20年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

197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