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入党思想汇报800字范文
党员的思想修养是在长期的教育和不断的生活斗争锻炼中逐渐形成的。那关于800字的思想汇报怎么写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搜集的入党思想汇报800字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入党思想汇报800字范文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时间过得飞快,距离自己写《入党申请书》已有三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也进行了两次党课教育,并且我也在课余时间里自己学习了党的章程。通过这样的学习,使我对党的认识更进了一层。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认识:
我不得不承认原先我入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母亲也是党员的关系。我总是认为作为党员的女儿,也应该向往和积极加入党组织,向党靠拢。可以说在母亲的影响下我很快成功的加入了团组织,成为了一名团员--党的后备军。也是因为母亲的许许多多言语或行为,促使我认为仅仅做好一名优秀的团员还不够。而是应该和她一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在得知学校给我们机会打入党申请书时,非常积极的响应了。
但是随着这日子的过去,通过对党章的学习,由于党课上的老师与我系党支部先进党员的孜孜教导,我逐渐认识到,我原本想要入党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我想入党不应该只因为一个或两个人的影响,而是因为自己本身对入党有着期待与深深的向往。对于能够最终成为党员感到由衷的自豪。所以,从现在起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有关党的知识;了解党的先进性与优良传统;促使我能对入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这一点,希望党组织能看我的表现。
最后我想谈谈自己的学习情况。因为已经经历了期中考,我们也马上要迎来期末考试。首先,通过期中考试我了解到自己在化学和英语这两门课上的不足。由于原来并不选化学,也由于原来英语基础就很差,使我在进入大学的学习后,在这两门上依然没有什么大的进步,而是原地踏步。特别是化学,期中考试时,我几乎是勉强才及格。因此我想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我会更努力地学好这两门。至于数学,虽然在期中考试中考到了一个较满意的成绩,但期中考后的内容也更加深奥,所以在以后的日子中也不能放松。总之,我会再接再厉的,争取突破自己!
汇报人:xuexila
汇报时间:XX年XX月XX日
入党思想汇报800字范文篇二
敬爱的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道德等各方面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共有的属性和特征。其核心内容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员的党性有其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具体表现是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则应主要体现为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全体党员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而理想境界的实现则要通过每一个党员的努力实践。
在自己学习中,了解到加强理论修养,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认党员是先进组织一员的政治身份,养成严密的组织纪律性;确认共产主义事业是党员的奋斗目标,配置坚定的理想信念;确认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石,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意识;涵育高尚完美的情操;加强作风修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提高谋事、干事、成事的能力和本领。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提高谋事、干事、成事的能力和本领。首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是党的事业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是知识降级时代的要求;最后,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要求。
了解了加强党性锻炼,要有组织教育,更要有自我锤炼,自觉开展党性修养;重视他律约束、更重视自我完善,严格进行党性修养;善于继承传统,更善于自我升华,积极增强党性修养;认定要津涵养“五气”,共产党人进行党性修养的要津是涵养志气、朝气、正气、清气、锐气;澄清是非警惕五种思想亚健康;谨防泥淖做到“五戒”,即力戒软、虚、懒、玩、歪、谨防步入人生的泥淖。
深刻认识到对于党员来说,一个人良好的党性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加入党组织后自然就会提高的,也不是某一时段增强了党性修养后就能一劳永逸的。而是在工作实践中,在长期的教育和不断的生活斗争锻炼中逐渐形成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管所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除了应具备的职业方面的修养,还要讲究思想修养即党性修养,实质是世界观的改造。共产党员的党性归根到底是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修养。因此,我会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在日常活动中自觉地接受党性锻炼,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坚强党性的人。时时刻刻记得光荣总是与责任相连,荣誉总是与奉献相伴。时刻铭记着“进了党的门,就要做好党的人”。
汇报人:xuexila
汇报时间:XX年XX月XX日
入党思想汇报800字范文篇三
敬爱的党支部:
您好!
反腐不避政治局,这种超常规、超期待的大动作,表明执政党在对待党纪国法与至高特权的关系上,选择站在了维护法治的坚定立场,蕴含着执政党执行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绝对性,体现出中共执政决意走上法治轨道的强大决心;而在中央委员会上专题研究十三五规划,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20XX年X月X日,世界再次为中国“震撼”。这一天,中共中央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大老虎”终于浮出水面;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十八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两件大事,其实都关乎同一个话题,那便是法治。
反腐不避政治局,这种超常规、超期待的大动作,表明执政党在对待党纪国法与至高特权的关系上,选择站在了维护法治的坚定立场,蕴含着执政党执行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绝对性,体现出中共执政决意走上法治轨道的强大决心;而在中央委员会上专题研究十三五规划,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它更加表明执政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而言,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性意义。
不过,在赞赏这种超常规动作的同时,亦应看到,中国现行法律从未规定可以对任何层级的高级领导人法外开恩。仅从法律来看,这至少没有超越法律的常规,这种超常规更多指向政治惯性和普遍的社会观念。
中国具有数千年的人治传统,求索法治的道路崎岖曲折。以来,从提出“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新法治十六字方针到十三五规划、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与部署清晰可见。更为可信的是,这种矢志法治的决心在很多领域开始得到践行,诸如反腐“有案必查”对法治原则的兑现,废除劳教对于法治精神的捍卫,司法改革对于法治理念的汲取等等,都预示着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站在了新的时代起点。
中国共产党对于十三五规划方略的不渝信念,源于对法治求根治本优良本质的认同,源于对时代中国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省察,也源于对治国理政历史规律的把握。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并不是最优的统治方案,但却是现实世界中所能找到的“最不坏”的方案,因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和“少数人之治”。无论是破解改革中的阻力与障碍,还是摆脱既得利益的束缚与干扰,无论是走出绝对权力的腐败定律,还是步入权利神圣的时代殿堂,都需要法治在更纵深的层面落地生根。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各种复杂的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逐渐显现,权力的失范与社会治理的失效不断挑战社会公平,与各种“治标”的方式相比,只有法治才是求根治本的良方。选择法治,坚定地推进十三五规划方略,中国梦的实现便有了坚实的根基。
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作为核心议题,必将勾画出未来法治中国的发展蓝图,寄托着华夏儿女百余年来追求现代化的绵绵厚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形式法治的构建更加完备。立足于这种现实基础,中国法治建设正处于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转型阶段。
这种转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于司法机构的独立化运作。以来,审判独立成为司法改革的重点关键词,和最高法均多次提到“要确保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2014年2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时,就提出“要确保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其后,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等多个场合,最高法院院长周强也多次谈及“审判独立”。而今年以来,审判独立的提法更加密集,最高法院领导人在公开场合提到司法改革时几乎都会提及审判独立。有专家分析审判独立将是司法改革方向,还有人解读为中国正在走向司法独立。
欲让法治真正成为党的执政方式,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成为全民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心理、习惯与传统,还会呈现出诸多文化层面的阻力。由此,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也更加呼吁顶层设计,更加要求系统配套,更加强调知行合一。
法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刚开始的构建需要所有侧重。不同国家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选取不同的方向作为法治着力点,进而分化出不同的推行实质法治的进路。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采取的是一种“司法中心主义”进路,强调法院对法治的捍卫、发展功能;以德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主要采取“立法中心主义”进路,强调制定法的权威与规则效力,立法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构成法治大厦的“拱门石”。中国的法治走的也是一条“立法中心主义”的道路,将“有法可依”作为法治系统的首要前提,通过在经济、行政、社会领域急速立法,最终确立起治国理政的规则框架。
但是,在目睹立法如潮的同时,普通民众并没有相应地增长对法律的信心和期望,甚至怀疑“法”的存在。法律为什么实施不下去?制定出来的法律为何不能赢得人们的信仰?中国法律实施过程中究竟遭遇哪些瓶颈?念兹于此,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不得不面对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最大困境:法律体系背景下的实施难题,并由形式法治转入实质法治建设阶段。
基于中国不同的政治体制,推行实质法治依赖司法的崛起,同时也依赖在行政执法的归位,司法与行政执法共同构成一种“执法中心主义”的法治进路,以推动良法得到良好的实施,重塑法治的权威与公信。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执政党的治国理政“总盘子”里,为何对行政体制改革持续倾注心力,为何将司法体制改革置于突出地位予以顶层设计。十八届六中全会《决定》当中,特别强调了两方面的法治改革,一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司法体制改革,两者共同指向法律的实施系统。
指出:“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 而只有从司法和行政执法领域打通法律运送正义的两条“大动脉”,才能为整个法治肌体输送新鲜血液,维系政体和国家、社会肌体的健康。
所以,保障严格执法,克服非平等执法、钓鱼执法、寻租性执法、非文明执法、限制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疲软式执法、非法性执法、滞后性执法等行为,彻底纠正行政执法不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让每个人在司法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方略的重中之重。如此,我们才能从法律大国转型为法治强国。
汇报人:xuexila
汇报时间: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