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热点资讯>

2023年三伏天入伏时间表

晓慈分享

传统上,初伏是吃凉茶、中伏是吃龙眼肉、末伏是喝桂花糯米汤的传统食品,可以帮助缓解三伏天带来的不适症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三伏天入伏时间表,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3年三伏天入伏时间表

2023年三伏天入伏时间表

入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入伏第1天:2023年7月11日

入伏第2天:2023年7月12日

入伏第3天:2023年7月13日

入伏第4天:2023年7月14日

入伏第5天:2023年7月15日

入伏第6天:2023年7月16日

入伏第7天:2023年7月17日

入伏第8天:2023年7月18日

入伏第9天:2023年7月19日

入伏第10天:2023年7月20日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

2023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入伏天注意事项大全

1、入伏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2、除了温度之后,需要主要的是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3、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4、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5、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关于三伏天的农事活动

三伏天气最主要的农作物就是水稻的收割和栽种,在这一段时间因为降雨的情况随时会有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天气做不同的措施。水稻正在收割和晚稻的育秧移栽期,育秧播种要做好防晒烫伤谷芽和防雨打,播种应选择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播种后盖拱形遮阳网,大暑前后播种,立秋前后3叶期进行移栽,移栽前一定喷送嫁药,防矮缩病从秧苗做起。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

食疗

1、吃伏叫鸡

农村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的说法,在三伏天要吃伏叫鸡,也就是公鸡,古人认为刚刚会打鸣的小公鸡阳气最盛,有去湿去寒的作用,而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通过吃伏叫鸡可以把体内的寒气、湿气都逼出来。

2、喝姜茶

生姜性温,味辛,有发汗、驱寒、除湿、活血的功效,在三伏天喝姜茶,有很好的排湿气、寒气的效果。

泡脚

脚底穴位非常之丰富,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流通、舒缓压力、帮助体内排出体内湿寒,在三伏天泡脚效果尤佳。

三伏贴

三伏天时身体阳气大盛,毛孔打开,此时使用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鼓舞阳气功效的三伏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冬病夏治、驱除寒湿的功效。

晒背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亦是如此,阳气外散外浮,气血聚集体表,毛孔张开,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同时暑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内寒),我们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和膀胱经,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阳气在督脉中受到围困,去不到该去的位置,人体就会出现“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凉、腿抽筋等。所以,三伏天用晒背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湿气都可以排掉。

    195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