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热点资讯>

今年夏至与端午相连

金梅分享

在中国古代,夏至时节是“阴阳交欢,万物舒展”的时节,也是农民勤劳岁月的开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今年夏至与端午相连,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今年夏至与端午相连

今年夏至与端午相

今年夏至出现在6月21日,端午节发生在6月22日,两节相连,非常少见。今年夏至,出现在6月21日22时58分至7月7日16时31分,时间长达15.721天,时间长度为全年24节气之最。因此,今年端午节,属于在夏至中期的时间范畴内。

夏至又叫夏至节。端午节来源于夏至,端午节又叫“天中节”。夏至当天中午,太阳恰好运行到广州北回归线的上空(头顶),立竿无影。今年夏至和端午节这两天,广州可见立竿不见影的时间是中午12时28分。

夏至与端午节相连,在21世纪(2001~2100年)这100年中,仅出现4次。年份分别是2004年、2023年、2042年和2061年。它们的年份相差,都是19年或19年的倍数。这说明阳历和农历,有着一个大约19年的重合周期。此外,每次农历都有闰月,头3年是闰二月,最后1年是闰三月。

据介绍,夏至属于阳历范畴,每年都出现在阳历6月21日前后,不同年份的日期仅相差一两天。端午节属于农历范畴,它在阳历的日期里,每年都不一样,最长可相差1个月(30天)。在21世纪,端午节的阳历最早日期出现在5月27日,如2039年和2085年;最迟的日期发生在6月25日,如2001年、2020年和2058年。

夏至与端午节是否曾出现在同一天

是有的。民间认为是“龙花会”,是吉祥的年份。1977年,夏至与端午节发生在同一日。我国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莘莘学子的命运。古代还认为,“千载难逢龙花会”。但在21世纪,龙花会仅发生两次,年份在2072年和2091年。

夏至为何要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夏至吃面是有说法的,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在古代的时候,一般到夏至人们都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苍天保佑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这一食俗也流传至今。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夏至前后是麦子丰收、新面粉上市的时候,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过去,人们在这个时候多吃面,一方面是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条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

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说“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医林纂要》说它“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

此外,夏季受凉后往往会出现鼻塞恶寒、头痛身重等症状,煮一碗热面,加些葱白及胡椒,趁热品尝,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夏至吃面的好处有很多,但是吃面也是有讲究的,面要好,但是汤更是要注意,汤的营养更不要忘记。因为面在水煮过程中有很多B族维生素溶解在汤里,所以大家吃面的时候别忘多喝些汤。

所以,夏至为什么要吃面的答案,一是为了取一个好彩头,另外,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的含义。

    194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