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热点资讯>

根据发展原则来填报高考志愿

徐球分享

高考志愿填报学会看懂成绩单,看位次,即省排名,其次,考生位次要进行修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根据发展原则来填报高考志愿是什么意思,高考志愿填报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发展原则来填报高考志愿

根据发展原则来填报高考志愿是什么意思

根据前几年的情况,填报志愿时考生经常会在以下两类矛盾中彷徨犹豫、举棋不定:

其一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笔者认为哪个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你个人的特点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学校层次越高,师资力量越强,学科级别也越高,校园风气会好一些,就业的单位层次也会高一些,出国或读研的机会也大一些。但是踩线进入的学生往往不能选择到理想中的专业。考生如果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将来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那么这一点倒可以不计较,只要学校好就行;不过对有的人来说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他有比较专一的爱好,或者希望今后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成果,那他应该一开始就重视专业,一便打好基础。所以对于考生来说,要视自己的情况决定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防止不顾一切的追逐或追逐热门。而对于中学来说,要从根本上为自己的学生着想,指导帮助他们选好高校、专业,而不是为获得政绩鼓励学生冒险向冲刺。

其二是兴趣优先还是就业优先。考生考大学的直接动因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为就业做准备。于是那些社会需求量大、行业待遇高的专业受到普遍欢迎,门槛线居高不下。然而热门专业总是少数,大量的专业也不算热门,在社会上却仍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一些暂时社会还用不上的专业,由于人类智慧财富的延续性,也必须进行人才的培养和积蓄。近几年的考古、地质等专业报考人数很少,但从相关行业传来的用人信息却十分明确。例如三星堆的考古发掘,据说要挖100年,有经验的考古人员大量缺乏。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提高,那些必须由国家投资才能运作的行业会逐渐兴旺起来。

考大学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它关系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故填报志愿时眼光需放长远一点。如果仅为谋一份生计去念大学,在为自己作选择时将就业放在优先位置,这其实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最后结果也不见得符合你的初衷。一则各种专业的就业行情在不断变化,二则在知识经济社会,信息量的扩张十分惊人,本科所学的只是在社会上很难满足需要,有条件的话要考虑进一步的深造,所以如果不是以兴趣来引领你的大学学习,不是着眼于懂“渔”而是满足于得“鱼”来学习,可以预见,你的学习将永远被动,而且收效不大。

高考志愿填报志愿注意

1、要重视抓早,不要轻视赶晚

很多家长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2、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首先,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其次,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所以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3、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系考生命运和前途的终身大事,可现实中还有些考生及家长跟着感觉走,仅凭想当然、靠道听途说就完成了志愿填报。那应该怎样选择学校呢?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其次,要从学校的内涵上去识别大学。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和课程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因为文理均衡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院士、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这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去向。

高考志愿填报信息收集

包括:

①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当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

②仔细阅读当地当年的招生专刊上刊登的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

③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④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⑤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

(2)报考技巧的准备,包括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专业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确定各批次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并填报好志愿草表。

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三种:高考前的.猜分填报志愿,高考后的估分填报志愿和据分填报志愿。分批次填报志愿的,一般是上述某两种的结合使用。所谓猜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还未进行之前,考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和模考成绩猜测高考分数,据此填报高考志愿。2016年,北京市和上海市采取的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

所谓估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刚刚结束,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考生只能根据对自己高考成绩的估计来填报志愿。2016年,天津市、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5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所谓据分填报志愿(有的地方将其称之为看分填报、出分填报或知分填报),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试分数已经知道,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经知道,考生可以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填报高考志愿。2016年,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广东省、吉林省、甘肃省、贵州省、河南省、陕西省共24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的途径是什么?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有两种途径:填涂志愿卡(表)和网上填报。从目前来看,网上填报志愿的地方已多于填涂志愿卡(表)的地方;从长远来看,网上填报志愿无疑会全部取代填涂志愿卡(表)。

    192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