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棋谱产生的故事
棋谱,用图和文字记述棋局的基本技术和开局、中局、残局着法的书和图谱,按棋种,分中国象棋谱、围棋谱、国际象棋谱、五子棋棋谱等;下面是有关于棋谱产生的故事,欢迎参阅。
人到中年之后,失眠开始光顾。年青的时候挨床就睡着,三十五岁以后,常常是辗转反侧到半夜,头脑仍然非常清醒。这时便会打开灯,拿出一本理论书籍,慢慢地看起来,往往不要三分钟,就会抱着书本进入梦乡。
慢慢地我的书不够用了。虽然因为做文字工作的缘故,我的手头不乏类似的东西,但是书有限而日子无穷,渐渐地,催眠的书籍甚至材料都被我看过几遍了,包括很久以前单位派发的砖头厚的本本,都翻烂了。炒现饭调动不起思维,反而会因为厌倦而格外清醒。于是我开始重新选择另外的催眠工具。
我选择了棋谱。年青的时候,因为考虑到退休后的时间消费问题,我学会了下棋,围棋象棋都会,而且算得上业余高手,所以手头有不少高手的棋谱。于是每每无眠的时候,我就拿起一本棋谱来,很快就会在那些单调的着法演绎中睡去。
去年逛旧书摊的时候,我淘到了一本《李昌镐棋谱》。李昌镐是围棋界的奇人,外号石佛,因他总是面无表情,下棋的风格也是平淡无奇,杀人于无形。他是至今为止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棋手,他对围棋的贡献,只有围棋大师吴清源可以相比。我一直对他的棋很好奇,所以很开心地买了。
但是买了之后非常后悔。现在这本书就放在我的枕头边,但我几乎没有看了,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刺激我的睡眠神经,而不能像其他催眠书籍那样在催眠的同时,予我以助益。
以前我用书籍催眠的时候,虽然主要想法是催眠,但是那几分钟的阅读效率是极高的,看过的东西都记得非常牢固。但是这本棋谱,我看了半年,仍然一局也没有记住。我反复思考其中的原因,终于有所明白。
年青的时候,我看过很多日本作者著述的棋谱。可以说,那才是真正的棋谱。棋谱中所透露出来的棋的理念,以及那种对人的关注,对我影响很大。至于对棋本身的理解,更是匠心独运。
但是我手头这本棋谱太垃圾了。它甚至比单纯收集而不置一词的记录都不如,因为它肢解了那些美妙的棋局。这种垃圾首先表现在作者对棋的理解极其肤浅。他除了会推演几步着法之外,对棋势的把握,对棋理的解读,对风格的评价,根本一窍不通。其次是对棋理的解读根本不着边际,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其能够独步棋坛,根本原因是大师对棋有独到的、高出同时代的理解。可以说,棋手的水平从根本上讲是对棋的理解,即棋理的高下。而我从这本棋谱中,看不到一丝这方面的东西。最后是对风格评价的幼稚。就像人的性格没有好坏一样,棋的风格也没有高下之分,而只有流行不流行之说。而该书的作者居然将李昌镐的棋风吹嘘为最好,其思想水平之次让人无语。
后来我反复思考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结论是,一是我们的作者水平太次了,他们只是业余五段,水平和我差不多,根本不可能对棋有太高明的见解。其次是他们太浮躁,不想下精细的水磨功夫,这从这本棋谱居然收录了几百局可以看出。我年青时读的棋谱,厚厚的一大本,最多讲几局棋,作者对棋局的讲解非常精深,从最基本的棋理讲起,一招一式,都贯注作者对棋的理解,说其是棋道未尝不可。而我们的作者幻想用一本薄书讲几百局棋,能够讲透才怪。
回想起年青时看的象棋谱来,感觉那时候的棋谱又是另外一种毛病,即谈玄,作者往往通过文学语言,把棋局讲得天花乱坠,但对具体着法却一窍不通,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只能逗人一笑而已。
无论是谈玄还是贪多,骨子里都是浮躁。不愿意对细节下功夫,舍不得对基础的东西下功夫,是国民性中带根本性的弱点之一。仅仅一本小小的棋谱,也将这种劣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过棋谱的故事人还看了:
2.中国象棋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