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品牌知识>酒水品牌>白酒>

中国白酒的三大作用

炳卓分享

  作为世界上最早掌握酿酒术的国家之一,中国酒和酒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白酒的三大作用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酒文化-中国白酒的三大作用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首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在这其中就提到了一种食物,就是酒,要说中国白酒,必须要说说酒文化,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白酒文化-中国白酒的主要作用】

  1)要说中国白酒的主要作用,相信大家最能反应上来的就是酒的交际礼仪功能。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相聚,以酒来表达对客人的敬意;庆贺喜事,用酒来助兴,无论是在文静儒雅的东方还是在激情浪漫的西方,尽管东西方人在酒桌上的习惯和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但把酒看作是酒桌上的灵魂,这一点却是东西方人都认可的。酒都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社交场合,而酒也在人际沟通中起到了一种媒介的作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1871年,英国学者泰娄就曾指出,文化是人类社会中“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标准、法律、风俗以及个人的其它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而酒对人的心理状态的特殊影响以及酒的社交媒介功能,使酒和人们的各种生活方式密切交织在一起, 人们借酒强身、借酒消愁、以酒助兴、以酒会友,形成各种文化现象,从而进一步地促使了酒文化的产生。

  2)酒的医药保健功能

  医源于酒”,这从汉字“医”字可以证实,医本作“医”:“医”,示外部创作,“殳”示按摩热敷、针刺以治病,“酉”本为酒器与酒意通,表示酒是内服药。故《说文》云:“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酒所以治病也”据《汉书 食货志》载:“酒,百药之长”。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明确记载用酒制药材以治病。酒最早用作麻醉剂,华陀用的“麻沸教”,即用酒冲服,在现代外科医学中,酒也占有重要地位,如碘酒、牙痛水、痒子水、虫咬水等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发展

  中国酒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追究其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酒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体现着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厚。

  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学会酿造酒,树上的果子掉下来经过天然的发酵,变成酒,人类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类便开始研究酿酒的技术。

  古云:“杜康造秫酒”,杜康作为夏王朝的六世国王,亲自造酒,可见当时人们对酒的重视程度。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由此诗充分展示了夏朝的酒文化。

  商代是一个十分崇尚酒的社会,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酒充满了强烈的兴趣,这可以在考古发掘和甲骨文以及文献记载中得到证实。我们非常熟知的商代最后一个国君纣王,生活极端腐朽,“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从甲骨文记载的情况来看,商代酿制的酒至少有三种即:鬯、醴和醪。鬯是一种用黍酿制并加郁浸泡的酒。郁是郁金香一类的香草。这种特制的香酒,经常用于祭祀。醴是用稻谷加少量的酒曲,经短期发酵而酿成的甜酒。其原料在商代主要是禾(粟),亦即谷子,去其皮为小米。醴酒性味甘美,性平和,所以可多次饮而不醉。醪表示有液体从容器中溢出之状。罗振玉释为酒字,今人多从其说。醪为何种原料所制,目前尚难确指。有学者说为一种用黍酿造而不加郁草浸泡的酒。

  商代被周代灭亡之后,周人认为是因为商人大量酗酒才导致商代的灭亡。《尚书·酒诰》上说,殷商都邑内“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周初青铜器“大盂鼎”上也有铭文记载:“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田(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可见周人把殷人亡国的原因直接归咎于酗酒。为此周人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在全国进行禁酒。他们认为上天造酒不是为了给人享受,而是为了祭祀,并规定周人不得“沉湎于酒”,不得“群饮”,违者处死。包括对于贵族阶层,也要强制戒酒。这表现在周代的墓葬中就是酒器数量在整个青铜器组合中明显地锐减,食器却大量地增加。直到西周中后期,酒器像爵、觚、斝已逐渐消失,基本不见,食器成为青铜器组合中的核心。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农民“早出暮归,强乎耕稼树艺,多娶菽粟”,生产积极性提高,使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物资财富大为增加。这就为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对酒的记载很多:   《论语》:“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诗经·幽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经·小雅吉日》:“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醴,酒的一种,系甜酒。《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酎,重酿之酒,配乐而饮,是说开盛会而饮之酒。 《礼记·玉藻》:“凡尊必尚元酒唯君面尊,唯饷野人皆酒,大夫侧尊用木於士侧尊用禁。”尚元酒,带怀古之意,系君专饮之酒。春秋时分国人和野人,野人是指普通群众。饷野人皆酒,意思是让他们一般的饭菜,喝普通的酒。木於、禁是酒杯的等级。

  公元前221年,秦国一统天下,中国酒文化史也随之揭开了新的一贞。秦汉时期,大体承继了东周遗风·是青铜酒器和漆酒器并重发展.北方更着重青铜酒器.如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酒器,镶金错银,嵌人绿松石等,极尽奢华;南方则更着重漆酒器,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大批漆器,彩绘鲜艳。花纹飘逸洒脱.富有神秘感,堪称漆酒器中的极品。除青铜酒器和漆酒器外.还有少量金银、玉、瓷、玻璃、象牙等酒器,陶酒器仍有存在,多为大型贮酒器,如刘胜墓中出土的大陶酒海。

  秦汉年间出现“酒政文化”,统治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屡次禁酒,提倡戒酒,以减少五谷的消耗,最终屡禁不止。

  汉代时期对酒的认识进一步加宽,酒的用途广为扩大,东汉名医张仲景用酒疗病,水平相当高。调和人伦、献谀神灵和祭祀祖先是汉代基本酒文化功能,以乐为本是汉人酒文化的精神内核。秦汉以后,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酒礼严格。而东汉末年,酒文化从以乐为本向以悲为怀的转变。

  到了西汉末年和魏晋时期.青铜酒器逐渐衰微,漆酒图器日益兴盛。从酒器的装饰艺术风格来看,青铜酒器对东周遗风继承较多,但也已向活泼实用方向发展尤其纹饰制作偏向于纪实和具象性,神秘感减弱。

  三国时期作为我国的酒文化的发展时期,不论是技术,原料,还是种类等都有很大进步,三国时期的酒风极“盛”,酒风剽悍、嗜酒如命,陶元珍先生评价三国酒风时曾引用这样一段话:“三国时饮酒之风颇盛,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三国劝酒之风也颇盛,喝酒手段也比较激烈。

  中国人饮酒的历史悠久,对这一习俗的记载,先秦以来已屡见不鲜。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酒禁大开,允许民间自由酿酒,酒业市场十分兴盛。加上许多身处乱世的人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酒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甚至是应付世事的方式,"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的诗恰如其分的表达了酒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处恶也”。透过一个时代的酒文化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人的精神特质,以唐宋为例,略加分析,就可感知一二。 大唐帝国是一个让我们后人值得骄傲和怀恋的时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批批伟大的人物。如今一个个遥远响亮而又亲切的名字依然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现存的唐人有关酒的诗歌作品中抒发的感情,就与唐代乐观,昂扬的时代精神相合拍,与当时整个民族自信,自强,豪放外向和壮志凌云的心态相一致。雄而壮的诗酒情和雄而壮的唐帝国形象相得益彰。 在唐代,不会经营谋生不被人耻笑,相反地如果你不会喝酒则是很丢人的事。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喜欢喝两口,像唐王李世民他有“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垒”的诗句,就连女皇武则天也有“送酒惟须多,流杯不用稀”的豪情。 尤其是唐代文人的诗中有不少是与酒有关的名句,而且能张显个性,如诗仙李白,他在给妻子的诗中形容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他的《将进酒》中说“会须一饮三百杯”虽是夸张,但也足见酒在诗仙日常生活中的份量。

  元明清时期,酿酒的文献资料较多,大多分布于医书,烹饪饮食书籍,日用百科全书,笔记,主要著作有:成书于1330年的《饮膳正要》,成书于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易牙遗意》和《墨娥小录》。《本草纲目》中关于酒的内容较为丰富,书中将酒分成米酒,烧酒,葡萄酒三大类,还收录了大量的药酒方;对红曲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其制法。明代的《天工开物》中制曲酿酒部分较为宝贵的内容是关于红曲的制造方法,书中还附有红曲制造技术的插图。

  清代的《调鼎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黄酒酿造技术。《调鼎集》本是一本手抄本,主要内容是烹饪饮食方面的内容,关于酒的内容多达百条以上,关于绍兴酒的内容最为珍贵,其中的“酒谱”,记载了清代时期绍兴酒的酿造技术酒谱"下设40多个专题。内容包含与酒有关的所有内容。如酿法,用具,经济。在酿造技术上主要的内容有:论水、论米、论麦、制曲、浸米、酒娘、发酵、发酵控制技术、榨酒、作糟烧酒、煎酒、酒糟的再次发酵、酒糟的综合利用、医酒、酒坛的泥头、酒坛的购置、修补、酒的贮藏、酒的运销、酒的蒸馏、酒的品种、酿酒用具等,书中罗列与酿酒有关的全套用具共106件,大至榨酒器,蒸馏器,灶,小至扫帚,石块,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一遗漏。有蒸饭用具系列,有发酵,贮酒用的陶器系列,有榨具系列,有煎酒器具系列,有蒸馏器系列等。

  此外,酒道推向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境界,酒令五花八门,所有世上的事物、人物、花草鱼虫、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时令风俗无不入令,且雅令很多,把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从名人雅士的所为普及为里巷市井的爱好。把普通的饮酒提升到讲酒品、崇饮器、行酒令、懂饮道的高尚境地。

  新中国成立后,当今,酒文化的核心便是“酒民文化”。人的酒行为更为普遍,酒与人的生活更为密切,酒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贴近“生活”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如生日宴、婚庆宴、丧宴等等以及相关的酒俗、酒礼,成为生活内容,网络上还有这样的段子形容当下中国各大酒企都在卖什么:茅台卖“贵”;五粮液卖“尊”;剑南春卖“喜”;国窖1573卖“历史”;郎酒卖“红”;水井坊卖“高尚”;洋河卖“情怀”;金六福卖“福”;董酒卖“密”;古井贡酒卖“年份”;泸州老窖卖“老”;酒鬼酒卖“醉”;汾酒,卖“馆藏”。这些都是顺应当代中国人的饮酒需求而产生的观念性词汇,总的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中国的酒文化已渐渐演变成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中国特有的人情文化、中国商业权利寻租文化以及中国特有的公关饭局文化。

    452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