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育儿>

幼儿园小班入园育儿知识

岳彬分享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可能会不太适应,焦虑。那么,幼儿园小班入园的育儿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入园育儿知识,供大家阅览!

  入园育儿知识篇一

  (一)宝宝入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1、怕生。不愿意与老师和生疏的小朋友交往,抵挡交往,躲避,缩在角落或没有人的地方。

  2、强烈抵挡。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

  3、拒绝吃东西、喝水。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使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让孩子不能随便吃生疏人的东西,这些孩子来园后,轻易表现为拒吃、拒喝。

  4、跑出教室一个人玩。

  5、说谎。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6、阶段性体质敏感。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7、尿裤子、尿床。由于老师把握孩子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家长多带上几套换洗衣裤就行。

  (二)对策分析

  1、充分信任老师

  宽容的家长往往能造就出一个精彩的教师。当您能包容老师的某些小弱点而充分信任他时,会促使他更有信心面对这份事业。

  2、及时与老师沟通,达成教育共识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特色。家长尽可能多抽时间和老师接触,如实说明孩子的情况,让老师和您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3、在心理上精心呵护,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多给孩子讲一些幼儿园好玩的事情,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愿望。切勿在孩子不听话时以“送你上幼儿园”、“让老师来管你”之类的话来威胁孩子。教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洗手、独立上厕所等生活技能。孩子离园回家后,切勿太急切询问他在幼儿园的生活,更不要一见面就问“今天有没有孩子打你”之类的话,来加重孩子对焦急、恐惊情绪的重复体验。回家后,多拥抱和抚摩孩子,这样有助于幼儿减轻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4、在生活上细心体贴。

  宝宝入园后,家长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入园初期,家长某些不自觉的行为并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看看您是否有这样的行为:

  行为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家人郑重其事地将孩子送到幼儿园。

  分析:这种隆重的方式只会让孩子产生紧张的情绪,当全家人都离开时,孩子感到更加孤独、失落,不利于他们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建议:由一个家长送孩子为好,给孩子创设一个自然的入园气氛。

  行为二: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你总是对老师反复交待:“老师,宝宝早饭才吃了一点点。”“老师,他今天还没有解过大便。”“老师,如果宝宝尿湿了,书包里有裤子。”甚至走出教室后,忽然想起一些问题再回过头和老师作个交待。

  分析:这些言行很容易给孩子一种消极暗示,使孩子觉得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做好诸如大便、小、吃饭之类的事情,产生焦虑情绪。

  建议:家长要信任孩子,这是对孩子的积极暗示,让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对自己充满信心。家长可以在上幼儿园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也可以把特别要特别交待的问题以小纸条的方式告诉老师。

  行为三:您已经和自己的孩子说过再见了,但你又悄悄地回来,躲在教室外的角落里想再看看孩子的情况。

  分析:很多家长在初入园时都有这样的经历,这一方面是由于对孩子的担心引起的,另一方面,还潜在的含有一种特殊的心理——那就是家长有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孩子是自己一手带大的,他需要我。但是,如果家长的偷看被孩子发现了,更引起他们更强烈的思想波动,这是最不必要的。

  建议:大大方方地和孩子老师说再见后,就大步离开教室,不逗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分离,但分离并不表示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而是一段时间的离开。

  行为四:为了让孩子不哭,你会说:“宝宝,妈妈去买糖果,一会儿回来。”“吃完中饭妈妈就来接。”但事实您是离开孩子上班了,并且中午也不会来接。

  分析:家长的这种连哄带骗的行为,只是让孩子一时不哭,但是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的焦虑情绪更深,甚至会影响到孩子对成人的信任度。如果孩子相信家长所说的话,他就会不停地问老师:“妈妈怎么还没来。”这时候,老师的工作就更难做了。

  建议:家长不妨直接告诉孩子,妈妈必须要上班,而宝宝长大了必须要上幼儿园,下午睡好觉吃完点心,妈妈就能来接你了。妈妈也会想你的,但慢慢的,我们会越来越快乐。

  行为五:孩子在家吵闹时,您说:“再不听话,就告诉你们老师,让老师来批评你。”“在家这么不乖,把他送到幼儿园去。”

  分析:家长的话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的老师都很凶,幼儿园是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因为只有不乖得孩子才会被送到那里去,从而对幼儿园产生一种抵触、害怕的情绪。

  建议:家长尽可能正面引导,告诉孩子幼儿园又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做游戏,一起玩玩具,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正面引导有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

  行为六:整整一天没有见到孩子,您准备了许多饮料、糖果,急匆匆地赶到幼儿园,一见到孩子抱着亲了又亲,好象他受了很多委屈似的。

  分析:这种过于强烈的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委屈,而只有妈妈才是他的保护神,这也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

  建议:尽量以平和地接孩子回家,可以和孩子有个温情的拥抱,但是需要平静与自然,让孩子自己走着出幼儿园,而不要抱他。提示孩子高高兴兴地和老师再见。这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看,妈妈来接你了。”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并不是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而只是暂时的离开。

  行为七:孩子回家后,您反复地问那些您所担心的问题:“今天饭吃完了吗,是老师喂的吗?”“有没有小朋友打你?”“睡觉有没有尿裤子。”“阿姨有没有给你换裤子,老师批评你了吗?”等等。

  分析:这其实是家长一种焦虑情绪的体现,这种过多的提示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情感上的安慰和情绪上的缓解,而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安,使孩子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使他更加不愿意接纳幼儿园。

  建议:但家长可以在接孩子的时候和老师作一个小小的交流,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大概情况。可以以游戏的方式,比如让孩子当老师,爸爸妈妈当小宝宝的方式,让孩子自然地表现出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

  特别提醒

  要学会“狠心”

  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声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入园育儿知识篇二

  一、入园前家长要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一)给予孩子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很重要。

  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能满足他们生理上的需要,使孩子逐渐地产生依恋父母的情感。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的时候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孩子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而不是一个样样都不会的“小宝宝”了。

  (二)提前带着孩子熟悉环境,让孩子对新环境产生兴趣,并有融入的愿望。

  孩子到了新的环境难免会不适应,感到陌生,所以父母要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熟悉老师、环境,表现出对孩子即将开始的幼儿园生活的羡慕。

  (三)家长的态度要明智。

  有的孩子适应环境很快,因为他的父母的态度很坚决。送孩子入园时家长首先自己不能流露出难舍难分的情绪。每天孩子离园后,父母通过积极的情绪影响孩子,“今天有没有新的朋友?和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而不是消极地问:“小朋友欺负你了吗?”或者是用物质刺激来哄孩子入园:“明天不哭我给你怎么怎么样”。

  二、入园后教师要创设温馨的环境让幼儿感到温暖。

  (一)开动脑筋,稳定孩子情绪是关键。

  在开学初的一周内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分散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最独特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有些心理学家把游戏称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所以老师们通常会准备很多孩子在家可能都没有玩过的新奇玩具来吸引孩子的目光,让孩子忘了焦虑。同时教师们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交朋友,采用正面鼓励、侧面引导的方法等,在集体生活中体验快乐,满足孩子社会性交往的需要,为孩子创建安全、温暖的氛围,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和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

  (二)关键要建立幼儿归属感。

  能让孩子在幼儿园建立归属感的方法很多,比如给孩子带上全家福的照片,能随时看到自己的家人,他们就会很快乐地微笑。同时告诉孩子老师的称呼、小床的位置、毛巾、水杯,孩子老师会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即使出现等。有了归属感的孩子会觉得有某些东西是归属自己的,觉得自己就是小主人。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幼儿,让其爱上幼儿园。

  如何转移幼儿的分离焦虑?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一般小班刚入园,我们都会选择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朗朗上口的手指游戏,好听的儿歌等等,让孩子发现幼儿的美好、老师的美好、同伴的美好,进而喜欢上幼儿园。

  三、家庭和幼儿园形成合力,让幼儿尽快适应环境。

  家园配合必须同步一致。尤其是入园前的家访工作是最不能忽视的。

  教师没见过这些要入园的孩子,根本不了解他们,他们有什么样的性格?孩子没见过老师,这么陌生,会喜欢她们吗?入园后会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这些只能从家访工作入手,让教师尽可能多的掌握幼儿信息以便了解幼儿。

  可以让父母用孩子简介方式,把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弱点、强项、身体有什么过敏的地方,都写在一张纸上交给老师,让老师充分了解孩子,会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有所帮助。

  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出现刚入园期间的不适应、哭闹等都属于正常现象,要理智地对待,急不得,更打不得。对孩子每一点进步都要表扬肯定,面对孩子提出“在家歇着不上幼儿园”之类的想法,家长一定不要妥协,要坚持去幼儿园。

  总之,帮助孩子渡过“入园焦虑期”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成人,突然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那站在孩子的角度呢?他们更需要安全感,让他们有勇气,有信心,去融入一个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大家庭”。

  入园育儿知识篇三

  一忌:一味妥协推迟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

  这是目前幼儿园新生入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并且还存在侥幸心理:也许明天,他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呢!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儿园,那么当你再次送孩子入园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会更加变本加厉。

  二忌:送两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哭闹比较严重,吃饭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长很心疼,便想送上几天,在家里休息上一天,给孩子调理调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当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来幼儿园会感到更加陌生,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建立起与老师之间的依恋感情,送送停停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更加困难。所以坚持送园,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

  三忌: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宝贝,又见到自己的宝贝哭闹得厉害,家长的心疼也在清理之中。可是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感染实在太强了,这种家长陪着孩子哭的情况在幼儿园的新生入园接待中司空见惯,造成孩子们错认为家长不要他们了,让他们认为上幼儿园不管对于他们自己还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剧了孩子的分离焦虑。

  四忌:哄骗孩子说:“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去给你拿件衣服来!”

  在祖辈送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一张嘴要哭,马上对孩子说:“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着你!”“奶奶去给你买奶,一会儿就回来!”等,这种说法可能暂时有效,可是当孩子发现自己上当后,他会感觉到非常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儿了,这让他们没有了安全感。

  五忌:骗孩子说:“别哭,我第一个来接你!”

  许多家长会这样许诺孩子,当孩子哭着对你说:“妈妈第一个来接我!”你忍心拒绝孩子吗?于是好多家长随口承诺:“好,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们当然并不反对这种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长,您能保证您是第一个吗?如果不能,请不要这样回应孩子,请换一种方式回应孩子:“妈妈会早点来接你!”因为轻易承诺而没有兑现,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说话不算数,那么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长欺骗了自己,会推理到其它,那么家长会不会来接他?孩子便没有把握了。

  猜你喜欢:

1.小班入园育儿知识

2.小班入园的育儿知识

3.小班新入园育儿知识

4.小班刚入园育儿知识

5.幼儿园小班育儿知识

6.小班开学育儿知识

7.育儿知识小班入园

8.新生小班入园育儿知识

    346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