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文化>

小学粽子的手工做法图解

朝燕分享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喜欢吃粽子吗,这可是端午节非常受人欢迎的食物哦,相信大家一定也非常的喜欢吧。所以,下面就随学习啦一起来了解下小学生粽子的手工做法吧!

  小学粽子的手工做法图解

  手工粽子的做法食材

  手工粽子的做法步骤

  1. 糯米清水泡至少4小时以上(我泡了一夜,上海天气比较热 当中换了一次水)

  2. 赤豆泡过夜,当中换了一次水

  3. 猪肉按自己的口味放入调料,腌制2小时以上

  4. 粽子叶清水泡2小时,之后煮5-10分钟。煮好后放锅里余温继续泡着不要捞出。备用

  5. 红枣去核,洗干净

  6. 蛋黄放肉里腌制30分钟以上

  7. 粽叶卷起来,下面不要漏洞洞

  8. 放入一把米,加入一颗红枣。在加入一把米,压紧,松了不好吃,还容易散开。把上面的叶子对折。按着下面的粽子形状包起来

  9. 部分米加入适量盐,生抽,老抽搅拌均匀。用来包蛋黄肉粽。喜欢颜色深的话可以多加点老抽。

  10. 包好的粽子,O(∩_∩)O第一次做,貌似还不错哈。

  11. 锅中放入水,摸过粽子即可。煮开后转中火在煮30分钟。转小火1:30小时。关火闷20分钟

  12. 出锅啦!卖相不好,不影响味道!大赞,

  13. 卫生,健康,美味哦O(∩_∩)O三种口味

  14. 赤豆蜜枣的

  15. 咸蛋黄肉粽

  16. 红枣的

  粽子的相关故事

  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眼下很多餐饮企业也会在端午节推出粽子产品,并且餐饮企业还会制作礼盒,方便大家品尝。

猜你感兴趣:

1.端午节粽子图片

2.端午粽子的做法

3.迷你小粽子的做法步骤

4.粽子怎么画

5.简单的灯笼手工制作方法

    上一篇:肉粽子的家常做法

    下一篇:与文学有关的职业介绍

    338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