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点>

足协U23新政细则有哪些(2)

佩珊分享

  足协U23新政解读

  中国足协于6月14日下午发布2018赛季的U-23球员新政细则,相比目前实施的U-23球员政策,新政2.0版具体细节更为严苛,报名条件不满足和上场条件不满足,将分别取消参赛资格和做弃权处理。此外,新政2.0版对于18人报名名单人数和登场人数进一步细化了要求,首发U-23球员不少于外援,登场U-23球员人数同样不少于外援,可以说是本赛季使用政策的增强版,目的是督促各大俱乐部真正重视己队的年轻球员培养,同时限制外援对于联赛的影响。

  一.本土球员报名人数减少,同时U-23球员报名人数增加

  本赛季之初,由于增加了目前实行的U-23球员政策,足协放宽了本土球员报名人数,每个队从2016赛季只可报名25人增加至27人,一定程度上也是让各支俱乐部完成对U-23球员的补充。

  而2018赛季,各队本土球员的报名人数恢复为最多25人,同时25名国内球员中要包括4名U-23球员。U-23球员的报名人数,本赛季和2018赛季持平,但由于总报名人数减少,U-23球员占各队名单的比例反而提升。

  二.18人报名名单,U-23球员数量增加

  现实行的U-23球员政策,18人报名名单中要求至少2名U-23球员,其中1人必须首发,对于目前的大多数俱乐部来说,18人名单中只会出现2名U-23球员,不过也有建业、富力、权健、智诚这样的俱乐部报名人数高于底限。

  从2018赛季开始,U-23球员在18人报名名单中的人数增加至3人,同时至少1名球员首发。而18人中必须有3名U-23球员,也是与新政2.0版中外援登场人数为3人挂钩。

  三.严苛!首发人数等同于外援

  U-23球员从下赛季开始,出场人数不得少于外援出场人数,从新政2.0版本曝光以来,就已经引起了外界的热议。而新出台的细则中,U-23球员首发人数也不能少于外援,一定程度上堵住了用外援换U-23球员这个潜在的漏洞。

  从细则上来看,新政2.0版本比现有政策更加严苛,某些球队像目前应付政策的空间被极大压缩。

  四.引援空间被压缩,自力更生成关键

  对于目前的不少中超、中甲球队来说,U-23球员的配置数量不足,更为严重的是能力与主力球员有着较大的差距。但随着亏损俱乐部每笔内援支出不超过2000万人民币的情况下,想走引进的这条路也被堵死。如果新政2.0版本能被长期执行下去,重视梯队的建设,重视年轻球员的培养,成为未来各支俱乐部的头等大事。

  五.漏洞仍有,海外俱乐部已提前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规定的初衷不错,但漏洞仍在,由于U-23球员能力暂时达不到主力标准,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幺蛾子。在新政2.0版本的细则出台之前,有一则新闻不起眼,但却不得不令人担忧。葡萄牙第四级别联赛球队辛特拉联俱乐部宣布与前河北精英球员马溟澳(现年19岁)签约,双方签约4年,关键的是,这支葡萄牙低级别联赛球队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违约金为1000万欧元。

  更需要注意的是,辛特拉联俱乐2016年7月份被中国资本收购。这个现象值得中国足协注意,同时也值得各大俱乐部反思,新政2.0版本会不会成为这些海外小球会的“赚钱工具”。


  看过足协U23新政细则有哪些的人还看了:

1.2017足协新政有哪些规定

2.u23球员什么意思

3.2017年中超U23球员排名

4.2017中超外援政策有什么变化

35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