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比较晚是不是正常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说话晚,孩子说话比较晚是不是智力有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孩子说话比较晚正常吗,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说话比较晚正常吗
为何孩子说话有的早、有的晚?孩子语言发展相较其它方面,差异还是挺大的。有些孩子18个月龄已经可以讲很多了;有些孩子在2周岁5个月才刚刚会讲一些。
但从孩子的长远来看,讲早与讲晚,孩子的智力上几乎并无差别。这只是宝宝自身特点的差异,就像一颗果子,会有早熟与晚熟的差别,但最终都会一样的香甜。
宝宝说话含糊不清怎么办
专家看法
当孩子来到开口说话的阶段,说得多与少,一般与家庭环境有关。如果大人之间很喜欢交流,孩子耳闻目染,自然就更擅长语言交流。宝宝会发现:人际的交往通过语言来做沟通,不仅能更有效的处理问题,还能更有效的达成情感的交流。
对一个家庭而言,即便孩子不说话,通过宝宝的举手投足,家长也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所以宝宝不说话并不影响他在家庭的生活。有些家长不善言辞,很默契的帮助孩子完成很多事情,宝宝就会依赖性强、说话少。但有些家庭更倾向于语言互动交流,引导孩子独立自主,宝宝就会自我照顾能力强、并且说话多。
Lucas已从语言理解期过度到了语言表达的初期的阶段,家长可多为其准备语言环境:就当下的现象、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其交流,引发其多想、多说、多练习,相信孩子的语言爆发指日可待。
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第一方面:不同月龄,不同语言能力
宝宝语言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0-3个月的时候就会听声音;4-6个月通过口腔的探索发出咿呀的声音;7-12个月已能理解基础性的简单语言,也能发出妈妈、爸爸等简单词汇。
1-2岁是宝宝对语言的超强理解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语言,只要与他生活场景对应得上、经历过的,宝宝都能记得住。2-3岁进入语言表达期,宝宝能将之前所积累的所有语言,都能说出来。
3岁后宝宝几乎完成了所有的语言表达;3-6岁是宝宝练习语言技巧的阶段,宝宝能学会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幽默、修辞、演讲等。
第二方面:不给孩子过度的压力
中国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给孩子压力。因为不同的孩子在语言的发展上并不是同步发展的,开口有早晚,所以父母就会希望孩子能更早的开口。
于是家长就无形给了孩子更大的压力,孩子被“逼”着去学习,其心理感受很糟糕,于是他会自动启用“趋利避害”模式,回避发展自身的语言系统。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宽松的环境、语言上顺其自然的发展,不附加任何强制性的要求。
第三方面:并不是“把话说出来”才算成功
父母会错误的认为孩子说出来的就是懂了,说不出就是不懂,所以在教孩子的时候,以“能够说出来”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但这只是片面的看法。
在早期教育中,孩子的理解力和动手力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懂不懂,最主要是看他有没有理解,及看他能不能通过练习,做出来,而不仅仅只是表达的能力。
第四方面:在社交中学习语言
人类的语言是用来社交的,宝宝熟练运用语言社交,是其社交性发育的结果。所以语言不是靠父母用书本、字卡“教”出来的,而要在宽松的人际交往环境中多练习,才能学会。
让宝宝多跟家里人交往、多跟社会交往,交往关系一旦建立,宝宝的语言功能就会自动建立起来,成为宝宝日常生活中正在使用的工具。
第五方面:重视早期阅读
阅读是人类很重要的一项技能。早期阅读的培养可以从9个月开始,通过玩耍式的学习获得。宝宝1岁多后,逐渐开始阅读内容、父母可以通过讲述,让宝宝知道情节,宝宝就能养成早期阅读的习惯。这对于宝宝未来上幼儿园、小学时,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