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公司为什么会倒下
李宁公司曾经也是我国有名的企业,无奈经营不善,难免走向倒下的命运。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宁公司倒下揭秘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李宁公司的起步
1990年,“体操王子”李宁退役,颇有商业头脑的他注册成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体育用品公司,专门生产、销售运动服装、运动鞋及篮球、足球运动用品等。由于李宁本人的名人效应,及当时国内体育品牌缺失的竞争环境,李宁公司迅速取得成功。
2008北京奥运会上李宁“飞天点火”,李宁品牌家喻户晓,受到狂热追捧至2010年李宁公司销售额超过94亿,直逼百亿大关。其后李宁公司在此种顺境中的过度乐观却招致灾难——渠道大扩张,定位失误导致成本失控,库存高企,利润暴跌,股价重挫,品牌受损。直至今日,仍未走出困境。
自2010年后,李宁股价一蹶不振,持续下跌,股价从高点下跌幅度接近90%,仅从股价的表现,已足以反应李宁公司战略失误的恶果。
李宁公司的失败战略
盲目乐观的大扩张,及随后的成本失控
由于长期雄踞国产运动品牌第一宝座,李宁公司在经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狂欢冲动后,信心急剧膨胀。基于对未来的进一步乐观预期,在渠道方面通过授权批发经销商模式,迅速向大型一、二线城市大幅,抢占市场份额。门店数量由6245增长到2011年的8255,涨幅超过32%。
李宁之所以会选择大幅扩张并在品牌溢价不够的情况下,贸然大扩张,是盲目乐观的结果。
2010年以后的中国经济恰恰处于4万亿刺激边际效应递减的后期,随着通胀原材料、劳工、店铺租金等支出上升,以及各大品牌同期的大扩张,整个运动用品供给出现急剧扩张,与此同时,社会零售品增速下滑,居民消费结构呈现M形,高端和低端需求上涨,而中端出现萎靡。
定位失策,库存高企,财务数据急剧恶化
2009年李宁公司在本土超越阿迪达斯,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品牌。时任CEO张志勇踌躇满志,对外公布公司未来十年路线图,到2018年超越耐克成为本土第一、世界前五的体育用品品牌。 2010年,李宁公司认为应该将营销的重心放在90后身上。沿用十年的“一切皆有可能”变成“让改变发生”,更重要的是,在李宁的品牌认知、运营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之际,向高端转型,提高产品售价和定位,与阿迪和耐克的战场展开正面竞争。
李宁公司倒下难以起来
拿身为同行的安踏比,2011年底李宁的营业额仅比其相差0.25亿元,但此后二者的差距渐甚。安踏自2012年实现营收67.23亿元,开始连续几年在营收上超越李宁,势到如今,已然是体育用品行业大哥大。
李宁官方对亏损的解释是:“公司执行变革计划时进行的前期投资,包括直销网络扩张及核心体育营销资源的投入,同时,清理渠道库存过后,公司减少了批发销售。此外,还有大量一次性费用的计提,其中包括呆账拨备、关闭旗舰店等费用。”库存增加和呆账拨款,再度成为拖累业绩的主要原因。
其实说通俗点,不过是之前贷款容易,就盲目扩张,想抢占市场份额,但销量不足。现在收紧货币政策,资金周转难,所以就亏损。
而与此同时,以安踏、特步、361°等品牌为首的晋江帮,以山寨的形象、低端的价格、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一夜之间揭竿而起,遍地开花,牢牢掌握了二、三、四线市场的渠道优势,撼动了曾经首屈一指的“体育一哥”李宁在国内市场的根基。
其实对于“大哥”为何被“小弟”逼走,或许还可以从其自身的品牌基因上去寻找答案。
“读书的时候,第一次进去李宁店看,那价格真可“追尾”隔壁的耐克和阿迪,但款式造型却媲美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361°,欧美价格,中东造型,山寨品质(广州福建那边制造的品质,你懂的),叫我怎么买?高不成低不就,没有装x的逼格就不要高举牛x的价格,除非它本身是个傻x!”——一个90后论“大哥为什么倒下”。
按照上述人士的说法,首先这是个大环境的问题,现在的市场不再是以前如歌坛般“一个风格走红畅销好几年”的形势,“躺着都能赚钱”的年代也已一去不复返。此外,随着gap、h&m、zara等快时尚品牌的加速进入,李宁,包括其他运动品牌的认知度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运动行业的发展推动着商业模式的变革,原来大批发销售的粗放模式也遭遇挑战,传统的运动品牌不得不应对转型。种种迹象表明,为了扭转过去几年的下滑态势,中国市场上的各个运动品牌,在营销上费尽了心思。
安踏:批发模式向零售导向转型。2014年安踏零售门店数字为7622家,比上年减少135家,依赖消费人群最广的大众市场,安踏成为第一个摆脱行业危机的体育用品公司。
匹克:而在国际品牌的步步紧逼之下,匹克体育已经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通过国际性的体育资源和区域赞助促进当地销售。
特步:在产品定位上,这家最早以娱乐明星代言起家的品牌,在与谢霆锋、韩庚等娱乐明星成功合作后,拥有了“时尚休闲运动”属性后的特步,开始专注于世界第一运动足球。
361°:面对转型,它则选择了和百度联姻的方式。发挥百度在用户需求数据上的优势,共同研究、管理用户数据,并共享销售和传播等资源渠道。
李宁:面对曾经“小弟”的咄咄逼人,“不做大哥两三年”李宁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与素来有“价格杀手”之称的小米科技合作,将运动融入科技,致力“智能科技跑鞋”之路,开始为“复辟”之路进军。
猜你感兴趣:
1.李宁的经营模式
4.李宁的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