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对于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许多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必备的基础能力。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家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方法
进入小学后,儿童生活方式和日常活动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幼儿园的以“玩”为主变为学校的以“学”为主,这一变化对孩子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是家长应该协助老师做的功课。
小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往往很短,原来在游戏中学习的幼儿园生活变成了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和每天必须完成的规定任务,容易坐不住。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开始的时间可以是10分钟,慢慢地逐渐延长同时布置一些小“任务”,如让他看看图画书、画些画、听听故事磁带、拼拼图等等,做这些事时要一心一意、不讲话,不要站起来走动,时间长了,孩子便能越来越坐得住。
此外学会认真倾听是孩子入学以后能否专心听讲的重要前提。比如,当家长向孩子提要求时,应该让孩子的眼睛看着家长,耳朵在听,心里在想。在讲完后最好让孩子再复述一下,有助于孩子上学后的认真听讲。这些对将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现在的新生入学没有什么书面作业,但是每天还是会有一些巩固练习的任务。建议家长为孩子制作一张任务完成统计表,将表贴在墙上。
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由孩子自己做好记号,完成又快又好的给孩子画一颗星,家长可以每周或每个月与孩子共同进行小结,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初入学时,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指导孩子如何按照记事本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不要完全代劳或唠叨,以免造成孩子的依赖思想,缺乏独立性。
家长为孩子选择一些可读性强的书;每天陪孩子读一会儿书,这会让孩子很有兴趣;每晚为孩子讲一个小故事,学了拼音之后补充拼音读物,这样,将家庭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建立起了一个优良的阅读氛围。在低年级,学习任务并不重,家长们的坚持一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科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如果孩子们在一年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孩子将受用终生。 需要提醒的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需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去适应,多给孩子鼓励和安慰,同时,家长自身要做好榜样。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上学后,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家庭学习环境的准备是一项重要内容。
家长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家长还要注意养成孩子有意识锻炼身体的习惯,因为学校有体育达标,一年级的体育达标包括50米跑、2×25米往返跑、立定跳远、投沙包、坐位体前屈、跳绳、踢毽子等,家长要注意及早做准备,指导孩子跑步、跳绳的运动技巧。
总结: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阶段,是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家长要及早为孩子的过渡做充分准备,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休息、学会用脑、学会用眼、学会书写、学好习惯、学会守纪、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指导小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计划
在整个小学阶段,每个学期都要开设几门课程,每周、每日学习的内容都不同,各主要学科都要有课外练习,如果没有学习计划,就会手忙脚乱,杂乱无章,影响学习效果。要明白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计划的内容,掌握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长期计划以一学期为宜,从总体上对各学科的学习作出全面的安排。短期计划以一周为宜,对本周内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保障措施和作息时间作出详细具体的安排。 学习计划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同时又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保证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执行中既要坚定不移,又要根据实际适当调整,目的在于使学习计划更加切合实际,更为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预习方法
预习也叫超前学习,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过程。预习既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的方法是对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不懂不会,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克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听课方法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为此,在课堂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听。要聚精会神地听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 (2)注意看。要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内容,对教师用彩色粉笔标记的部分、用电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忆。 (3)多动脑。要积极思考,要边听、边看、边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主动练。在课堂上要大胆发言,勤学多练,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果。 (5)做笔记。对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难点都要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课后复习。 (6)善归纳。对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抓住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
复习方法
复习是指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复习包括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两种。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系统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周、月、学期或学年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目的在于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系统复习本质上是对前段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对集中的再加工的过程。 课后复习的方法包括: (1)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其过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没有理解,使进一步的复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复习课本,目的在于深化; (3)整理笔记,对课堂记得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加以补充和修正,使之更加系统、完整,便于复习; (4)对课本中不懂、不会的难点问题,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力求弄懂弄通,实在弄不明白的,问教师或与同学研究解决。 系统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比如循环复习法,是指学过一个单元之后即及时复习,然后再学下一单元,学完第二单元之后,再把这两个单元综合起来系统复习,以此类推,循环至终。分配复习法,指学过的内容及时复习之后在时间上每隔一定时期回过头来再复习,只是在时间间隔上逐渐拉长。比如上一单元讲过的内容及时复习,一周后再复习,两周后再回头简略地复习,一个月或一季度后再复习。事实表明,分配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当然集中复习也有其优势,比如在期末总复习时,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对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突破,进行系统化的复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应该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哪些学习习惯呢?
1. 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2. 课上积极参与,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3. 多动脑,勤动手,有声读的习惯。
4. 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检查的习惯。
5. 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6. 课外阅读并把看到的有趣故事讲给爸妈听的习惯。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