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学习资讯>

北方人中秋吃什么月饼

燕妮分享

  中秋夜,一轮皎月挂天穹。北方人,想起了北国的雪月,南方人,想起了南疆的水月,文人,想起了诗情画意的“梨花院落溶溶月”

  北方人中秋吃什么月饼

  北方人吃月饼的由来

  有人以为吃月饼和送月饼,自古以来就与中秋节有关。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楼观月,而当时还没有月饼出现。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

  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于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做皇帝。八月初二,徐达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这一夜南京,人们绘月宫图,陈列鲜果、月饼,燃点斗香,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竞放水灯等等,热闹非常。此后,无论南方、北方中秋之夜都十分热闹。北方人在这一天要吃月饼、水果,购兔儿爷给孩子玩。

  北方人吃什么月饼?

  一说起北方人吃什么月饼,不得提一下京式月饼。是的,京式月饼则是北京乃至于北方月饼的代表。京式月饼是混糖类,就是把油、糖、面混合在一起做成的饼皮,包的馅基本是拌制的,不需要高温炒,只要把料拌合在一起就行了,而且馅的原料用得比较多的是冰糖、青红丝(柚子、桔子皮腌制后染成红色、绿色)、核桃仁、瓜仁,加油和熟面粉。口味偏硬、纯甜,甜度及皮馅比适中,一般皮馅比为4:6,喜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酥松。

  老北京过中秋吃的是“自来红”及“自来白”两款传统月饼,团圆饭吃完以后赏月的时候,因为北京中秋节月亮升起来都比较晚,大概得等到九点多钟月亮才会升起来,这时候人就在四合院摆上桌子,喝喝茶,然后吃口月饼。

  自来红和自来白都是传统京式月饼,它们的得名来自不同的皮色:自来红是烫面制成的,自来白则是冷水面团,所以呈现不同颜色。

  “自来红”用来祭祀所以有严格规定,皮要用芝麻油做,里面放有不同的果仁,还有北京的“青丝、红丝”(杨梅和陈皮),而且要有冰糖。“自来白”的材料就比较随意,没有特别规定,只是面是用猪油和的。

  中秋节还要用红糖、芝麻酱制作一种称为“团圆饼”的面食,以象征全家甜甜蜜蜜、团圆和美之意。制法是:将发好的白面加碱揉好后根据笼屉大小先擀成四片簿面饼,每片上均抹上些芝麻酱、糖桂花汁,并码上些果脯、核桃仁葡萄干等,一层层叠放在一起,再擀一较大的面饼从上向下将其包严成大圆形饼,上屉蒸。

  “团圆饼”和月饼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作为主食,而月饼只是茶点。

    17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