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友先进事迹简介:为祖国守边52年
52年来,魏德友倾力做好一件事——为国守边防。他用实际行动铸成了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下面小编整理了魏德友:为祖国守边52年,魏德友先进事迹简介。一起来学习吧。
魏德友:一个牧羊人,一座“活界碑”
魏德友赶着羊群走过一片废弃的房屋,每年转场的牧民走后,就只剩下他一家留在这里(7月23日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魏德友年轻参军时的照片;右图为放羊途中的魏德友(资料照片)。
魏德友赶着羊群走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7月23日摄)。
边防派出所的官兵巡逻至此和魏德友交谈(7月24日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魏德友在巡边间隙休息;右图为边境界碑(资料照片)。
魏德友赶着羊群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放牧,每年转场的牧民走后,就只剩下他一家留在这里(7月23日摄)。
魏德友赶着羊群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放牧,每年转场的牧民走后,就只剩下他一家留在这里(7月23日摄)。
这是魏德友老两口的家(7月22日摄)。
魏德友老两口在家门前合影(7月23日摄)。
沿着蜿蜒崎岖的羊肠牧道驶进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一间用土块和牛粪砌成的屋子孤零零地立在空旷的草原。土屋往西1公里处,一群羊撒在草地里悠闲地啃草,旁边有一个身着迷彩、戴着白帽的黑老头,骑在一垛野草上呆呆地盯着,手里不时拨弄着挂在胸前的那部黑色收音机。
这位老人叫魏德友,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一个穷尽一生扎根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的人,一个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界碑”的人。
7月12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孙金龙抵达塔城后,第一时间来到九师一六一团魏德友夫妇家中看望慰问,代表兵团党委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握着孙金龙的手,魏德友夫妇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魏德友:为祖国守边52年
近日,新华社等媒体对魏德友夫妇的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今年76岁的魏德友是一六一团一名普通党员,自1964年从北京军区转业到一六一团原兵二连工作后,他和妻子刘京好坚守在毗邻边境线的一片无人区,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家住路尽头,种地是站岗,放牧是巡逻”是魏德友半个多世纪生活的真实写照。
1982年,一六一团原兵二连交裕民县吉也克镇管辖,原兵二连百余户群众陆续撤离。魏德友主动选择留了下来,买了3头牛、20只羊,在这里放牧巡边。
原兵二连党支部撤并后,魏德友几十年里没少交一分钱党费。“我是一名党员,时时处处要做与党员身份相符的事。”魏德友说。
52年来,魏德友倾力做好一件事——为国守边防。他用实际行动铸成了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他和刘京好的家被驻地边防派出所官兵称为“一座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52年来,魏德友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堵截临界牲畜上万头(只),劝返临界人员千余人次,至今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
“我就是在放牧时多操了份心,这是一名党员的责任。”魏德友说。
退休后,魏德友夫妇原本可以在家享清福,二人每月有近5000元的养老金,儿女们也多次劝他们回山东老家安享晚年。魏德友却说:“我们身板还硬朗,等干不动了再说吧。”
“长年累月在荒郊野外过这样的苦日子图啥哩?”有人这样问他。
魏德友的回答很简洁:“守在这里心里踏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