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关于他的思维方式的理论你了解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马克思的思维方式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马克思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根本方式,是由人本思维、实践思维、批判思维、历史思维、全球思维等一系列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根本思维方法构成的统一整体,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品格和思想高度,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层、最稳定、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课题是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坚持和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分析认识新的问题,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维的突出标志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并围绕如何坚守和实现这一最高价值来观察世界、认识社会、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本思维是对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人文主义传统思维的继承与超越。其超越突出表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是从“三个统一”的高度来认识人的问题,从而克服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思维的思想局限,形成了一种关于人的学说的新的思维取向。 一是从“应然性”和“必然性”相统一的高度来认识人的问题。深刻阐明了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所讲的那样是人应有的一种存在状态,又是人类发展必然要达到的一种存在状态,是“应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二是从关心关怀人的未来命运和关心关怀人的现实命运相统一的高度来认识人的问题。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话,那么,马克思恩格斯重点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问题,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存在现状及其解放问题,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当下关怀。这两种关怀相互衔接、相互支撑、高度统一,从不同层次和方面诠释了马克思恩格斯人本思维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三是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高度来认识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是社会的产物,不能离开社会发展来抽象地谈论人的发展。人类社会必然要走向共产主义,只有在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这里,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一种具有必然性的社会形态,而且是实现最高价值的必要社会条件。共产主义这一崇高而远大的社会价值目标,与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本思维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的突出标志是,始终坚持从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来分析回答各种问题。1845年以前,青年马克思先后运用基督神学、费希特自我哲学、黑格尔辩证的绝对理念论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等四种具有世界观意义的认识方法,先后把神的旨意、理性、抽象的人等实体性因素作为认识基点,来分析和回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和人的解放及其发展问题,虽然在博士论文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没有从根本上回答解决所研究的时代问题。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次提出了实践这一基本概念,并提出了从实践出发、以实践为基点来认识人的本质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思路。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思想。因为在此之前,哲学界思想界倡导并运用的认识基点无外是两大类别:一是精神或精神的各种形式,一是物或物的存在形式。前者是主观唯心论或客观唯心论倡导并运用的认识基点,突出强调了人的精神能动性;后者是朴素唯物论或机械唯物论倡导并运用的认识基点,突出强调了物的客观性。两者始终无法获得统一,因而都存在着自身的思想局限。而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活动,实现了物的客观性和人的精神能动性的高度统一。另外,以前的认识基点,不管是上帝或理性也好,还是某种实物或物体形式也罢,都是一种实体,体现的是一种实体思维。而实践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体现的是一种关系思维。从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是从传统哲学思维转向现代哲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此而言,马克思是现代哲学思维的重要开创者。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入分析了实践的丰富内涵,提出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其中最根本的是物质生产实践。以实践为认识基点,最根本的就是以物质生产实践及其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认识基点,来认识社会和人的本质及其发展,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哲学历史观的变革和突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立足物质生产实践及其矛盾运动这一认识基点,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过程及其共产主义发展趋势,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以及人的解放的途径和方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此后的理论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从实践出发,立足实践的发展变化来分析回答各种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完全可以说,离开了实践观点和实践思维,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实践思维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基点及其思想逻辑的展开方式。
马克思主义批判思维的突出标志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反思客观存在、揭示矛盾问题、提出思想思路、引领实践发展作为认识和思考的重点和主线。批判思维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新思维、变革思维。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哲学家们对自己学说的功能定位主要是认识和解释世界,而马克思恩格斯既强调认识和解释世界,更强调改造和变革世界,要求保持独立人格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与勇气,以质疑、反思、变革的态度和思维,即以批判思维对待现存一切。正因如此,马克思的许多著作都是以批判冠名的,如早期有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期有1857—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晚期有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当然,马克思恩格斯也有许多著作没有冠以批判的名号,但其中都贯穿着丰富的批判内容。批判思维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和以变革世界为己任的理论立场与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历史思维的突出标志是,始终坚持把认识对象作为自然历史过程加以思考和分析,并从中揭示其本质和规律。马克思强调,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非常推崇,在哲学界思想界集中批判黑格尔哲学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却公开承认是这位伟大哲学家的学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黑格尔哲学是以巨大的历史感为基础的。当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是把它作为一个历史过程看待的。既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又看到了它的现实反动性;当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分析社会发展时,也是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看待的,既看到了社会变革的必然性,提出了社会形态由低向高发展的“自然演进序列”,同时又看到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提出了“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当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分析共产主义社会时,同样也是把它作为一个历史过程看待的,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理论。还想强调一点的是,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历史观点和历史分析,所以他们在看待以往历史时,既以批判的又以充满敬意的审慎态度来对待,并尽可能多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这一点,正如后来许多思想家们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产生的空泛的学说,而是包含着丰富的人类思想精华和历史智慧的百科全书。历史思维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特性和厚重底色。
马克思主义全球思维的突出标志是,始终坚持立足世界不同区域和国家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思考、分析和回答各种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世界市场、世界文学(即世界文化)和世界历史等重要思想。他们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从而开拓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扩张,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活动,“世界文学”即世界文化开始形成,历史已逐渐成为“世界历史”。可见,马克思主义自从它创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从全球视野,即从世界各个区域、民族和国家的相互联系中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此后的理论思考和思想创造中,马克思恩格斯也一直保持这样的态度,坚持运用这种方法。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把英国、法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看作是一个体系,并由此提出了“共同胜利”的理论;马克思把东方社会和西方社会看成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提出了东方社会的革命是西方社会革命的火药桶的思想,提出了在西方社会影响下,东方社会可以打破自然发展进程,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的思想。全球思维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特性和宽广视野。
总之,人本思维、实践思维、批判思维、历史思维和全球思维,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五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思考和认识问题的价值维度、实践维度、创新维度和时空维度。坚持、运用和发展这一思维方式,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是理论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日益成为指导人类解放的强大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具有一种超越于其他学说和思想的强大解释力。一种哲学只有在自身的演进和发展中,及时地对这种变化予以关注和把握才能保证自己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面对对象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给出了一种具有真理性的解释,而这种解释与它在哲学史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集中体现在它变革了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力图通过思想的活动介入到人的现实的社会生活,进入到对世界的改造,使哲学的着眼点从一般的哲学问题,转向与人类改造世界休戚相关的具体问题。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是哲学的问题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从《博士论文》时期提出哲学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探寻哲学借以对现实世界发生作用的“桥梁”。一方面,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重建了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感性的人置于哲学的中心;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现实的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揭示了无产阶级的现实处境,进而实现了主体和劳动这两个范畴的重要联结。
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传统哲学的界限:第一,对人不再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是将人与其感性的活动、实践联系起来理解;第二,对对象、现实和感性也不再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由此,实践作为标志主体与客体本质关系的范畴,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础。这种全新的哲学实现了对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相互关系的科学把握,完成了哲学理论的变革与创新。
我们可以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主体问题的科学阐释来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一变革与创新。主体问题一直是哲学的经典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对主体的探讨集中体现为要么研究“抽象的人”,要么“抽象地”研究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突破了传统哲学的研究和阐释框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创生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体。
从理论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主体理解的创新,体现在它将关于主体的思想与现实统一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与社会本质的内在统一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把人视为抽象的、完全脱离于生活的、纯粹符号化的概念性存在,也不只是将其视为生理学上描述的对象,而是把他视为一种感性的存在,特别关注人的现实性和活动性,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获得和改变的。马克思指出,人只有在劳动中利用各种不同的生产手段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形成社会存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就是通过工业过程和利用技术来满足人的需求。因此,他强调必须把人的问题和生产劳动的问题关联在一起思考,在资本主义社会,尤其要同工业生产关联在一起思考。正如他所指出的:“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现代各种技术的发展每天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现实生活,这种改变可能不会引起人种的改变,但是我们作为人的存在来说却彻底地改变了。不断创造出来的这个新的主体对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它不断地改变着哲学本身对主体是什么的理解。哲学只有在关于主体的研究中才能得到不断发展、深化和创新,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辩证理解,是一次哲学上的伟大革命。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关注现实的人本身,而是在这样一种现实的关注中,着眼未来社会中人的存在,把现实的人作为一个条件而关注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关于人类的哲学,蕴含着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
从实践层面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聚焦“生产方式”这个概念的解释功能和实际作用,并把它运用于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实际解释中,运用于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中。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基于现实的、具体的生产方式来分析“具体的”社会主体的不同表现,明确不同阶层在变革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列宁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基于对19世纪80年代俄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实证分析,批判了民粹派把农民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的错误观点,通过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找到了变革这一社会的真正的主体力量,即无产阶级,并针对如何培育和引导这一主体力量及其农民同盟军进行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最终依靠这种主体力量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中国的国情,看到并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要依靠的主体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被转化成为特定民族、特定社会的思想意识形式,这意味着这种思想具有巨大的适应性,而这种适应性是由这种思想内在的真理性来保证的。
看过“马克思的思维方式”的人还看了:
6.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