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训练500题(4)

学习啦  若木   2016-11-26 12:44:43

 
  49.解题
 
 
  弟弟让姐姐帮他解答一道数学题,一个两位数乘以5,所得的积的结果是一个三位数,且这个三位数的个位与百位数字的和恰好等于十位上的数字。姐姐看了以后,心里很是着急,觉得自己摸不到头绪,你能帮姐姐得到这首题的答案吗?
 
 
  50.头巾的颜色。
 
 
  有一队人一起去郊游,这些人中,他们有的人戴的是蓝色的头巾,有的人戴的是黄色的头巾。在一个戴蓝色头巾的人看来,蓝色头巾与黄色头巾一样多,而戴黄色头巾的人看来,蓝色头巾比黄色头巾要多一倍。那么,到底有几个人戴蓝色头巾,几个人黄色头巾?
 
 
  51.分果冻。
 
 
  小红的妈妈买了许多果冻,这些果冻一共有48个,小红的妈妈对小红说:如果你能把这些果冻分成4份,并且使第一份加3,第二份减3,第三份乘3,第四份除3所得的结果一致,那你就可以吃这些果冻了。小红想了好长时间,终于把这个问题想出来了,聪明的你知道怎么分吗?
 
 
  52.买书。
 
 
  小红和小丽一块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两个人都想买《综合习题》这本书,但钱都不够,小红缺少4.9元,小丽缺少0.1元,用两个人合起来的钱买一本,但是钱仍然不够,那么,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呢?
 
 
  中级题:
 
 
  53.三针什么时候重合?
 
 
  在一天(包括白天和黑夜)当中,钟表的三根针能够重合吗?什么时候重合?
 
 
  54.概率是多少?
 
 
  在一次贸易会上,有5个人进入贸易厅都要把自己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交给保安验证,经过验证后保安再把公文包还给他们。由于保安的疏忽四个人离开时发现每个人拿的都不是自己的公文包。想一下,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如果是n个人呢?(n>1)
 
 
  55.卖丝巾。
 
 
  一家饰品店在关门之前处理货物,一条丝巾以20元的价钱卖不出去,老板决定降价到8元一条;结果没人要,无奈,老板只好再降价,降到3.2元一条,依然卖不出去,无奈,老板只好把价格降到1.28元一条。老板心想,如果这次再卖不出去,就要按成本价销售了。那么这条丝巾的成本价是多少呢?
 
 
  56.买苹果。
 
 
  有5个人去买苹果,他们买的苹果数分别是A,B,C,D,E,已知A是B的3倍,C的4倍,D的5倍,E的6倍,则A+B+C+D+E最小为多少?
 
 
  57.逃跑的车。
 
 
  某城市发生了一起车祸,汽车司机撞人后逃跑了。已知该城市只有两种颜色的车,黑色25%,灰色75%。车祸发生时有一个人目睹了车祸的过程,他指证是灰车,但是根据专家分析,当时那种条件能看正确的可能性是90%。那么,逃跑的车是黑车的概率到底是多少?
 
 
  58.计算容积。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毕业于名牌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因为他是学校的佼佼者,所以十分傲慢;一位老者很看不惯就给他出了一道求容积的题,老者只是拿了一个灯泡,让他计算出灯泡的容积是多少。傲慢的学生拿着尺子算了好长时间,记了好多数据,也没有算出来,只是列出了一个复杂的算式来。而老者只是把灯泡中注满了水,然后用量筒量出了水的体积,很简单就算出了灯泡的容积。
 
 
  现在如果你手中只有一把直尺和一只啤酒瓶子,而且这只啤酒瓶子的下面2/3是规则的圆柱体,只有上面1/3不是规则的圆锥体。以上面的事例做参考,你怎样才能求出它的容积呢?
 
 
  59.猪、牛、羊的单价各是多少?
 
 
  现有2头猪、3头牛和4只羊,它们各自的总价都不满1000元钱。如果将2头猪与1头牛放在一起,或者将3头牛与1只羊放在一起,或者将4只羊与1匹马放在一起,那么它们各自的总价都正好是1000元钱了。那么猪、牛、羊的单价各是多少元钱?
 
 
  60.付费。
 
 
  某人租了一辆车从城市A出发,去城市B,在途中的一个小镇上遇到了两个熟人,于是三人同行。三人在城市乙呆了一天准备回城市甲,但是他的朋友甲决定在他们相遇的那个小镇下车,朋友乙决定跟他回城市A,他们用AA制的方式各付费用。从城市A到城市B往返需要40块钱,而他们相遇的小镇恰是AB两城的中点。三个人应怎么付钱呢?
 
 
  61.种玉米。
 
 
  从前有一个地主,他雇了两个人给他种玉米。两人中一人擅长耕地,但不擅长种玉米,另一人恰相反,擅长种玉米,但不擅长耕地。地主让他们种20亩地的玉米,让他俩各包一半,于是工人甲从北边开始耕地,工人乙从南边开始耕地。甲耕一亩地需要40分钟,乙却得用80分钟,但乙的种玉米的速度比甲快3倍。种完玉米后地主根据他们的工作量给了他们20两银子。问,俩人如何分这20两银子才算公平?
 
 
  62.找零钱。
 
 
  有一个香港人旅游来到泰国,在一家商店看上了一家相机,这种相机在香港皮套和相机一共值3000港币,可这家店主故意要410美元,而且他不要泰国铢,只要美元,更不要港币。现在相机的价钱比皮套贵400美元,剩下的就是皮套的钱。这个香港人现在掏出100美元,请问他能够买回这个皮套能吗?
 
 
  63.狼与羊。
 
 
  有一群狼,还有一群羊,一匹狼追上一只羊需要十分钟。如果一匹狼追一只羊的话,剩下一匹狼没羊可追,如果两匹狼追一只羊的话,那就有一只羊可以逃生。问,十分钟之后还会有多少只羊?
 
 
  64.猜数字。
 
 
  小明的三个同学来找小明玩,小明说:“咱们做个游戏吧。”其他三人表示同意。小明在他们三人的额头上各贴了一个的纸条,纸条上均写着一个正整数,并且有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但他们三人都能看见别人的数却看不见自己的数字。然后,小明问第一个同学:你知道你的纸条上写的是什么吗?同学摇头,问第二个,他也摇头,再问第三个,同样摇头,于是小明又从第一个问了一遍,第一个、第二个同学仍然不知道,问道第三个时他说:144!小明很吃惊。那么,另外两个数字是什么呢?
 
 
  65.蜗牛爬行。
 
 
  话说一百只蜗牛因为洪灾而同时被困在了一根1m长的木棍上,蜗牛一分钟能爬1cm,爬行时如果两只蜗牛相遇的话就会掉头继续爬。那么,要让所有的蜗牛都掉进水里,要多长时间?
 
 
  66.商人买马。
 
 
  一个商人从牧民那里用1000元买了一匹马。过两天,他认为自己吃亏了,要求牧民退回300元。牧民说:“可以,只要你按我的要求买下马蹄铁上的12颗钉子,第一颗是2元,第二颗是4元,按照每一颗钉子是前一颗的2倍,我就把马送给你,怎么样?”商人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便答应了。请问,最后的猜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67.公交车座位。
 
 
  有一辆公交车总是在一个固定的路线上行驶,除去起始站和终点站外,中途有8个停车站,如果这辆公交车从起始站开始乘客,不算终点站,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又有一位乘客从这一站到以后的每一站下车。如果你是公交车的车长,为了确保每个乘客都有座位,你至少要安排多少个座位?
 
 
  68.卖西瓜。
 
 
  小张和小王经常在一起卖西瓜。一天,小张家里有点事,就把要卖的西瓜托付给小王代卖。没有卖之前,小张和小王的西瓜是一样多的,但是,小张的西瓜小一些,所以卖10元钱3个,小王的西瓜大一些,所以卖10元钱2个。现在小王为了公平,把所有的西瓜混在了一起,以20元钱5个出售。当所有的西瓜都卖完之后,小张和小王开始分钱,这时,他们发现钱比他们单独卖少了2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张和小王当时各有多少个西瓜呢?
 
 
  69.小超市的闹钟。
 
 
  小张在一个小超市买了一些东西。他离开的时候发现超市的钟指向11点50分,回到家,家里的钟已是12点5分,但小张发现他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没有买,于是,他就以同一速度返回小超市。到超市时发现超市的时钟指向12点10分。家里的钟是非常准确的,那么小超市的时钟是快还是慢?
 
 
  70.有多少人迷路?
 
 
  有9个人在沙漠里迷了路,他们所有的粮食只够这些人吃5天。第二天,这9个人又遇到了一队迷路的人,这一队人已经没有粮食了,大家便算了算,两队合吃粮食,只够吃3天。那么,第二队迷路的人有多少呢?
 
 
  71.两人赛跑。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在一起赛跑,当男生到达100m终点线的时候,女生才跑到90m的地方。现在如果让男生的起跑线往后退10m,这时男生和女生再同时起跑,那么,两个人会同时到达终线吗?
 
 
  72.免费的餐饮。
 
 
  在一个家庭里面有5口人,平时到周末的时候,这家人总是会去一家高档饭店吃饭。吃了几次,这家人就提议让老板给他们点优惠,免费送他们一餐。聪明的老板想了想,说道:“你们这一家人也算是这里的常客,只要你们每人每次都换一下位子,直到你们5个人的排列次序没有重复的时候为止。到那一天之后,别说免费给你们送一餐,送10餐都行。怎么样?”那么,这家人要在这个饭店吃多长时间饭才能让老板免费送10餐呢?
 
 
  73.敲钟的速度。
 
 
  在一个寺院里,每天和尚都要敲钟,第一个和尚用10秒钟敲了10下钟,第二个和尚用20秒敲了20下钟,第三个和尚用5秒钟敲了5下钟。这些和尚各人所用的时间是这样计算的:从敲第一下开始到敲最后一下结束。这些和尚的敲钟速度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一次敲50下的话,他们谁先敲完。
 
 
  74.火车早到多长时间?
 
 
  有一天,小张乘坐火车到达某一个地方给小王送货,本来说好小王来接小张的,可是,这天火车提前到站了,所以小张就一个人开始往小王住的地方走,走了半个小时后,迎面遇到了小王,小王接过东西,没有停留就掉头回去了。当小王到住的地方时发现,这次接货回来的时间比平时早了10分钟。那么,这天的火车比平时早到了多长时间呢?
 
 
  75.核桃有多少?
 
 
  有一堆核桃,如果5个5个的数,则剩下4个;如果4个4个的数,则剩下3个;如果3个3个的数,则剩下2个;如果2个2个的数,则剩下1个。那么,这堆核桃至少有多少呢?
 
 
  高级题:
 
 
  76.开始打工的日子。
 
 
  有一个小伙子在一家工地上连续打工24天,共赚得190元(日工资10元,星期六半天工资5元,星期日休息无工资),他记不清自己是从1月下旬的哪天开始打工的,不过他知道这个月的1号是星期日,这个人打工结束的那一天是2月的哪一天?
 
 
  77.三个火枪手。
 
 
  在古英国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火枪手同时看上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不好选择,提出让他们以枪法一较高低。谁胜出她就嫁给谁。第一个火枪手的枪法准确率是40%,第二个火枪手的准确率是70%,第三个火枪手的准确率是百分之百。由于谁都知道对方的实力,他们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公平的方法:第一个火枪手先对其他两个火枪手开枪,然后是第二个,最后才是第三个火枪手。按照这样的顺序循环,直至剩下一个人。那么这三个人中谁胜出的几率最大?他们应采取什么策略?
 
 
  78.电影院卖票。
 
 
  有一些人排队进电影院,票价是5角。查了一下,进电影院人的个数是2个倍数,在这些人当中,其中一半人只有5角,另外一半人有1元纸票子。电影院开始卖票时竟1分钱也没有。有多少种排队方法使得每当一个1元买票时,电影院都有5角找钱?(拥有1元的人都是纸币,没法破成2个5角的纸币)
 
 
  79.称重。
 
 
  有4头猪,这4头猪的重量都是整千克数,把这4头猪两两合称体重,共称5次,分别是99、113、125、130、144,其中有两头猪没有一起称过。那么,这两头猪中重量较重那头有多重?
 
 
  80.距离是多少。
 
 
  方静是一个很爱看书的孩子,在她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学科的书籍,其中的一个方格里,摆的都是历史类书籍。在这个方格里,方静按历史的先后顺序从左到右摆放着,因为摆放的时间过长生了蛀虫。其中的一本《中国历史》,分为四书;每一本的总厚度有5厘米,封面与封底的各自厚度为0.5厘米。
 
 
  如果蛀虫从第一本的第一页开始咬,直到第四本的最后一页,你能算出这只蛀虫咬的距离是多少吗?
 
 
  81.冰与水。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热胀冷缩”的道理;但是有一种很特别的物质却并不遵循这个道理,那就是水,有时候它是“冷胀热缩”。经过多次的实验得出结论:当水结成冰时,其体积会增长1/11,以这个为参考,你知道如果冰融化成水时,其体积会减少多少吗?
 
 
  82.钟表匠装表。
 
 
  有一个老钟表匠很粗心,有一次,他给一个教堂安装钟表。结果他由于粗心把钟表的短针和长针装反了,短针走的速度反而是长针的12倍。由于装的时候是上午6点,钟表匠把短针指在“6”上,长针指在“12”上。装过后,钟表匠就回家了。结果细心的市民发现钟表这会儿还是7点,没过一会儿就8点了。人们通知钟表匠过来看看。钟表匠比较忙,就说下午去看看,等钟表匠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7点多钟。钟表匠看教堂的时间也不错,就回家了。但钟表依旧8点、9点的走,人们又去找钟表匠。钟表匠第二天早晨8点多赶来用表一对,仍旧没错。请你思考一下他对表的时候是7点几分和8点几分?
 
 
  83.买葱。
 
 
  有一个人买葱,大葱1块钱一斤,这人便跟卖葱的商量,如果葱叶那段每斤两毛,葱白每斤8毛并且分开秤的话他就全买了。卖葱的一想反正自己不会赔钱,便答应了,结果却发现赔了不少钱。你知道为什么卖葱人会赔钱吗?我让琳儿想了一下,在我的提醒下总算想明白了,如果分段买那么1元钱可以买2斤葱了,可到底什么原因呢?
 
 
  84.猜年龄。
 
 
  两个好友在路上相遇。于是互相攀谈起来。甲对乙说:“我记得你有三个女儿,他们现在多大了?”乙说:“他们的乘积是36,他们的年龄恰好是今天的日期,也就是13。”“嘿,伙计,你还没告诉我你女儿的年龄呢。”“哦,是吗?我的小女儿是红头发的。”乙说。“那我知道你三个女儿多大了。”甲答道。你知道乙三个女儿的年龄吗?
 
 
  85.求表面积。
 
 
  有一个长方体的铁块,这个铁块正好可以锯成三个正方体的铁块,如果锯成正方体的铁块,表面积就会增加2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铁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
 
 
  86.包装书。
 
 
  小红要把7本长40cm、宽30cm、厚5cm的书籍包在一起。请你告诉她她至少要包装纸多少平方厘米?
 
 
  87.各有多少把伞。
 
 
  有红黄蓝三种伞共160把,如果取出红伞的1/3,黄伞的1/4,蓝伞的1/5,则剩120把。如果取出红伞的1/5,黄伞的1/4,蓝伞的1/3,则剩下116把。请问,这三种伞原来各有多少?
 
 
  88.盖火印。
 
 
  有一个商人,他经常让马为他托运货物,这些马有的强壮,有的比较弱,商人为了区别它们,便决定通过盖火印的方法给每一区马都做个记号。在给马盖火印时马都会因为疼痛叫喊3分钟。假设马的叫声是不会重叠的。如果给15头马盖火印,至少可以听马叫喊多长时间?
 
 
  89.算灯笼。
 
 
  国庆期间,有一家饭店为了炫耀自己的豪华,在饭店的大厅里装了许多的灯笼。其中一种装法是一盏灯下一个大灯笼两个小灯笼,另一种是一盏灯下一个大灯笼四个小灯笼。大灯笼共有360个,小灯笼有1200个。你觉得这家饭店的大厅里两种灯各有多少盏?
 
 
  90.仆人做工。
 
 
  一个人在一个大户人家里做仆人。大户人家的主人给仆人一根3尺长,宽厚均为1尺的木料,让仆人把这块木料做成木柱。仆人就把这块木料放到称上称了一下,知道这块木料重3千克kg,即将做成的木柱只重2kg。于是仆人从方木上砍去1立方尺的木材,但主人认为仆人这样做不合理。仆人该怎么向主人解释呢?
 
 
  91.巧分遗产。
 
 
  有一个人得了绝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个人生前有70000元的遗产,他死前他的妻子已经怀孕了。在遗嘱中这人说,如果他的妻子生下的是儿子的话,女人所得的遗产将是她儿子的一半,如果是女儿的话她的遗产就是女儿的二倍。结果女人生下的是双胞胎,一儿一女。这下子律师为难了。恰在这时一个高中生说了一个方法,便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知道这个高中生是怎么分的吗?
 
 
  92.黑红手绢。
 
 
  有一个班的学生在元旦时开了一个联欢晚会。其中有一个游戏环节需要全场的同学都参与。班长给每个人背上都挂了一个手绢,手绢只有黑红两种颜色,其中黑色的手绢至少有一顶。每个人都看不到自己背上究竟是什么颜色的手绢,只能看到别人的。班长让大家看看别人背上的手绢,然后关灯,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手绢是黑色的,就咳嗽一声。第一次关灯没有反应,第二次关灯依然没有反应,但第三次关灯后却听到接连不断的咳嗽声。你觉得此时至少有多少人背上是黑手绢?
 
 
  93.薪水难题。
 
 
  有两个人在一家工地做工,由于一个是学徒,一个是技工,所以他们的薪水是不一样的。技工的薪水比学徒的薪水多20美元,但两人的薪水之差是21美元。你觉得他俩的薪水各是多少?
 
 
  94.蜗牛爬三角。
 
 
  将三中蜗牛放在一个正三角形的每个角上。每只蜗牛开始朝另一只蜗牛做直线运动,目标角是随机选择。那么蜗牛互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
 
 
  95.买玩具。
 
 
  有六个小朋友去玩具店里买玩具,他们分别带了14元、17元、18元、21元、25元、37元钱,到了玩具店里,他们都看中了一款游戏机,一看定价,这六个人都发现自己所带的钱不够,但是其中有3个人的钱凑在一起正好可买2台,除去这3个人,有2人的钱凑在一起恰好能买1台。那么,这款游戏机的价格是多少呢?
 
 
  96.龟兔赛跑谁在先
 
 
  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原版,是由于兔子过于贪玩乌龟胜出了。但依兔子的速度可以远远超过乌龟的。而现在有一总长此4.2km的路程,兔子每小时跑20km,乌龟每小时跑3km。不停地跑。但兔子却边跑边玩,它先跑1分钟,然后玩15分钟。又跑2分钟,再玩15分钟……那么,先到终点的比后到终点的要快多少分钟?
 
 
  附最佳答案
 
 
  初级题:
 
 
  29.第一步,先将10斤酒倒满7斤的桶,再将7斤桶里的酒倒满3斤桶;第二步,再将3斤的桶里的酒全部倒入10斤桶,此时10斤桶里共有6斤酒,而7斤桶里还剩4斤;第三步,将7斤桶里的酒倒满3斤桶,再将3斤桶里的酒全部倒入10斤桶里,此时10斤桶里有9斤酒,7斤桶里只剩1斤;第四步,将7斤桶里剩的酒倒入3斤桶,再将10斤桶里的酒倒满7斤桶;此时3斤桶里有1斤酒,10斤桶里还剩2斤,7斤桶是满的;第五步,将7斤桶里的酒倒满3斤桶,即倒入2斤,此时7斤桶里就剩下了5斤,再将3斤桶里的酒全部倒入10斤桶,这样就将酒平均分开了。
 
 
  30.首先,顾客给了小赵50元假钞,小赵没有零钱,换了50元零钱,此时小赵并没有赔,当顾客买了20元的东西,由于50元是假钞,此时小赵赔了20元,换回零钱后小赵又给顾客30元,此时小赵赔了20+30=50元,当小韩来索要50元时,小赵手里还有换来的20元零钱,他再从自己的钱里拿出30元即可,此时小赵赔的钱就是50+30=80元,所以小赵一共赔了80元。
 
 
  31.第一步:根据题意可以知道这道题是在理想情况下的。30匹马8天把水喝光,马匹数加上所用天数就是38;
 
 
  第二步:25匹马12天喝光水,马匹数加上所用天数是37;
 
 
  第三步:由于第一步的加和是38,第二步的加和是37,说明马匹数加上喝光水所用天数的和是逐次递减的;
 
 
  第四步:如果23匹马把水喝光所用天数加上马匹数就应该是36,所以答案应该为3623=13天,即23匹马13天能把水喝光。
 
 
  32.第一步:小强考的分数、名次数和他年龄的乘积是3256,就说明分数、名次数和年龄是1958的质因数;
 
 
  第二步:将1958因式分解,得质因数1、2、11、89;
 
 
  第三步:因为这是小学生知识竞赛,所以小强的年龄不可能是1、2,更不可能是89,只能是11,所以小强的年龄是11岁;
 
 
  第四步:小强的分数是89,相应的竞赛名次是2。
 
 
  33.第一步:小丽花了90元买了一件衣服,结果120元卖出,此时她赚了12090=30元;
 
 
  第二步:小丽又花了100元买了另外的衣服,90元卖出,此时她赚的钱是90100=10元,说明这次她赔了10元,这里的150元是干扰的数字;
 
 
  第三步:第一步小丽赚了30元,但第二步她赔了10元,所以赚的钱数是3010=20元。
 
 
  总的来说小丽还是赚了,并且赚了20元。
 
 
  34.第一步:此时鸡妈妈数数是从后向前数,数到她自己是8,说明她是第八个,她的后面有7只小鸡;
 
 
  第二步:鸡妈妈又从前往后数数,数到她她自己是9,说明她前面有8只小鸡;
 
 
  第三步:鸡妈妈的孩子总数应该是15,而不是17,鸡妈妈数错的原因是她数了两次都把她自己数进去了。
 
 
  35.第一步:在这里奶奶走的最慢,其次是妹妹,然后是洛洛、妈妈、爸爸,所以因该让走的最慢和次慢的同时过桥,也就是先让奶奶和妹妹过桥,所用时间以奶奶为准,即23秒;
 
 
  第二步:这一次同样让走路最慢和次慢的同时过,即洛洛和妈妈过桥,所用时间以洛洛为准,即15秒;
 
 
  第三步:这一次爸爸一个人过,所用时间是8秒。此时他们一家过桥一共用了46秒;
 
 
  第四步:过完桥他们还要走两分钟的路,走完路需要时间是两分钟46秒,此时离三分钟还有14秒,所以他们赶的上公交车。过桥顺序是奶奶和妹妹,洛洛和妈妈,爸爸,过桥用了46秒。
 
 
  36.这50箱苹果可以均分为5份,也就是分5次卖完。由于马车一次运10箱苹果,一箱有30个苹果,也就是商人进一次城时运300个苹果,走一公里商人的儿子都要吃一个,当到达城里时,他的儿子已经吃了49个苹果,第二次同样他的儿子都要吃掉49个苹果,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也一样,所以最后他儿子一共吃了49*5=245个苹果,所卖苹果总数是50*30245=1255个苹果。
 
 
  37.此题易混淆人的做题思路。多数人认为青蛙一次跳3m,两次就可以跳6米,超过了井的深度,两次就可以跳出井。这是错误的。因为题中说“井壁非常光滑”,说明青蛙在跳到3米高度时,会因为触到井壁而重新落回井底,所以无论这只青蛙跳多少次,它都跳不到井外去,除非它一次跳的高度超过井的深度。
 
 
  38.设有N个桃子,一组X个孩子,二组Y个孩子,三组Z个孩子,则有N/X=7,N/Y=8,N/Z=9。由上式知道桃子数量是7、8、9的公倍数;然后算出最小公倍数504,分别除以7、8、9,得出小组的数量比:72:63:56;最后用504除以7、8、9的和,得出每个孩子分到的桃是21个。
 
 
  39.首先可以设大牛车用x辆,中型牛车y辆,小型牛车z辆,依题意知x+y+z=100,3*x+2*y+z/2=100,然后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出答案。
 
 
  40.第一步:先假设天天有弹珠x个,甜甜有弹珠y个;
 
 
  第二步:由天天的话可以得到x+2=3y;
 
 
  第三步:由甜甜的话可以得到x2=y;
 
 
  第四步:解两个式子得x=4,y=2即为答案。
 
 
  41.因为40小时已经超过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但没有超过48小时,所以用48去掉一天的时间24小时,剩余16小时,在下午六点的基础上再加上16个小时,六点到夜里12点只需6个小时,所以剩余的10个小时是第二天的时间,即是第二天的上午10点,此时明显天是亮的,所以那时天不会黑。
 
 
  42.小军拉第一次灯时灯已经亮了,再拉第二下灯就灭了,如果照此拉下去,灯在奇数次时是亮的,偶数次是关的,所以7次后灯是亮的,20次是关的,25次灯是亮的。
 
 
  43.得到书架的三个人每个人拿出1000元,一共是3000元,将3000元给两个人平分,也就是两个人每人拿到3000/2=1500元,所以说,书架的价值应该是1500+1000=2500元。
 
 
  44.先用40元钱买20瓶饮料,得20个饮料瓶,4个饮料瓶换一瓶饮料,就得5瓶,再得5个饮料瓶,再换得1瓶饮料,这样总共得20+5+1=26瓶。
 
 
  45.最多能将西瓜切1024次块,就是2的10次方。最少切11块。
 
 
  46.把15分解因数,15=5*3*1*1或15=15*1*1*1,因此,这个家庭4个儿子的年龄为5岁,3岁,1岁,1岁或者15岁,1岁,1岁,1岁。这4个儿子中,有可能有一对是双胞胎,也有可能有三个是三胞胎。
 
 
  47.C最小。由题意可得(1)A、B>C、D;(2)A、D>B、C;(3)B、D>A、C。由(1)+(2)得知A>C,由(1)+(3)可得知B>C,由(2)+(3)得知D>C,所以,C最小。
 
 
  48.根据题干所提的我们先假设,两位数是AB,三位数是CDE,则AB*5=CDE。
 
 
  第一步:已知CDE能被5整除,可得出个位为0或5。
 
 
  第二步:若后一位数E=0,由于E+C=D,所以C=D。
 
 
  第三步:又根据题意可得CDE/5的商为两位数,所以百位小于5。
 
 
  第四步:因为上一步得出了C=D,因此,当C=1,2,3,4时,D=1,2,3,4,CDE=110,220,330,440。
 
 
  第五步:若E=5,当C=1,2,3,4时,D=6,7,8,9,CDE=165,275,385,495。
 
 
  所以,这道题应该有8个这样的数。
 
 
  49.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5个人。40+31(604)=15。
 
 
  50.由于每个人都看不到自己头上戴的头巾,所以,戴蓝色头巾的人看来是一样多,说明蓝色头巾比黄色头巾多一个,设黄色头巾有X个,那么,蓝色头巾就有X+1个。而每一个戴黄色头巾的人看来,蓝色头巾比黄色头巾多一倍。也就是说2(X1)=X+1,解得X=3。所以,蓝色头巾有4个,黄色头巾有3个。
 
 
  51.四份分别是12,6,27,3。设这四份果冻都为X,则第一份为X+3,第二份为X3,第三份为3X,第四份为X/3,总和为48,求得X=9。这样就知道每一份各是多少了。
 
 
  52.这本书的价格是4.9元。小红口袋里就没有钱,小丽口袋里有4.8元。
 
 
  中级题:
 
 
  53.设三针完全重合的时间是a+b小时,此时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角度(与12点方向的顺时针夹角)相等。先考虑时针与分针重合的情况:时针1小时走过30度,分针1分钟走过6度,可列出方程(a+b)30=b*60*6,330b=30ab=a/11(a=0,1,2,3,….10)当b=1,相当于12点,这时是时针开始走第2圈了。将b小时换成分钟,是60a/11分,
 
 
  a=0时,0时0分0秒,重合;
 
 
  a=1时,60/11分=5分300/11秒,不重合;
 
 
  a=2时,120/11分=10分600/11秒,不重合;
 
 
  a=3时,80/11分=16分240/11秒,不重合;
 
 
  a=4时,240/11分=21分540/11秒,不重合;
 
 
  a=5时,300/11分=27分180/11秒,不重合;
 
 
  a=6时,360/11分=32分480/11秒,不重合;
 
 
  a=7时,420/11分=38分120/11秒,不重合;
 
 
  a=8时,480/11分=43分420/11秒,不重合;
 
 
  a=9时,540/11分=49分60/11秒,不重合;
 
 
  a=10时,600/11分=54分360/11秒,不重合。所以一天24小时(从0时0分0秒到23时59分59秒)中完全重合2次,分别是0时0分0秒和12时0分0秒。
 
 
  54.1/25,1/n*n
 
 
  55.老板降价是有规律的,他每次都是以原价格的2.5倍往下降,20/8=2.5,8/3.2=2.5,3.2/1.28=2.5,1.28/2.5=0.512。因此,这条丝巾的成本价是0.512元。
 
 
  56.由已知A=3B=4C=5D=6E,ABCDE都是整数,所以A要能被3、4、5、6整除,于是A最小为3ⅹ4ⅹ5=60,A=60,B=20,C=15,D=12,E=10,A+B+C+D+E=117
 
 
  57.T=(25%*90%)/(25%*90%+10%*75%)=12/39=75%
 
 
  58.先把啤酒瓶底的直径测量出来,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瓶底的面积。再在瓶中注入约一半的水,测出水的高度,做好记录;盖好瓶口后,把瓶子倒过来测量出瓶底到水面的高度,做记录。将两个做好的记录相加再乘以瓶底的面积便可知啤酒瓶的容积了。
 
 
  59.360,280,160。
 
 
  60.由于三人相遇的小镇恰是两城市的中点,所以可以将旅游的这个人的旅程分为四段,朋友甲只走了两段,朋友乙走了三段,此人则走了全程,往返两城需要40元,三人走的总路程是9段,总费用均分到每段路程上,得一段费用是40/9元,进而得甲的费用是8.9元,乙的费用是13.3元,此人的费用就是17.8元。
 
 
  61.很多人看到此题都会立刻下笔运算,但仔细审题你会发现地主是让他俩各包一半,当然工作量就是一人一半,工钱是与工作量有关的,这与他们的工作速度并无关系,工钱自然均分,所以一人10两银子。
 
 
  62.很多人看到此题都会认为皮套10美元,相机400美元,这样看来相机确实比皮套贵400美元,但仔细看题会发现并非如此。假设皮套x元,则相机应该是400+x元,可得x+400+x=410,计算可得皮套为5美元,而非10美元,如果误算的话就会多出5美元。100美元就应找95美元。
 
 
  63.这道题看似数学计算题,其实是逻辑思维题。答案是没有一只羊
 
 
  64.小明第一次问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说明任何两个数都是不同的。问第二次的时候,前两个人还不知道,说明没有一个数是其它数的两倍。于是得到:1.每个数大于0;2.两两不等;3.这三个数中,每个数字可能是另外两个数字之和或之差,假设是两个数之差,即a-b=144。这时1(a,b>0)和2(a!=b)都满足,所以要否定a+b必然要使3不满足,即a+b=2b,解得a=b,不成立,所以不是两数之差。因此是两数之和,即a+b=144。第1、2都满足了,必然要使3不满足,即a-b=2b,两方程联立,可得a=108,b=36。
 
 
  65.由于蜗牛的爬行速度都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两只蜗牛相遇然后掉头走的话,相当于两只蜗牛互不理睬继续向前爬。所以最坏的情况就是相当于一只蜗牛从木棒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时间就是100s。
 
 
  66.结果商人吃亏。因为按照第二颗是第一颗的2倍的规律买时,所得的数字是成等比数列的,最终牧民所得的钱数是2+4+8+……+2^n1,n=12,计算得4096,这个数字远远大于商人原来付的1000元,所以商人上当了。
 
 
  67.由题意可知,这辆公交车从起始站到终点站一共有10个站,在这里用1站10站表示。那么起始站(1站)应该至少上来9个人,才能保证以后的每一站都有人下车;2站应该下1人,上8人;后面的依次类推。
 
 
  1站:9人
 
 
  2站:(91)+8=16人
 
 
  3站:(92)+(81)+7=21人
 
 
  ……
 
 
  9站:(98)+(87)+(76)+(65)+(54)+(43)+(32)+(21)+1=9
 
 
  10:全下了。
 
 
  即:
 
 
  1站:1*9=9人
 
 
  2站:2*8=16人
 
 
  3站:3*7=21人
 
 
  4站:4*6=24人
 
 
  5站:5*5=25人
 
 
  6站:6*4=24人
 
 
  7站:7*3=21人
 
 
  8站:8*2=16人
 
 
  9站:9*1=9人
 
 
  10站:0人
 
 
  那么这辆公交车最少要有25个座位。
 
 
  68.如果1个西瓜10/3元和10/2元,那么放在一起后,1个西瓜就是25/6元,但由于是以5个西瓜20元的价格出售的,也就是说1个西瓜4元,所以,每个西瓜损失了25/64=1/6元。现在损失了20元,所以,一共有20/(1/6)=120个西瓜,每个有120个。
【猜您感兴趣】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4)】相关文章
【逻辑思维】图文精华
上一篇:经典逻辑思维训练题25题_提高逻辑能力的训练方法
下一篇:思维分几种?什么是逻辑思维?
学习成就梦想!— — 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