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思维方式>理性思维>

比赛性辩论思维

莫羽分享

  估计现在还有不少辩手在为辩题的创新性而头疼,总觉得自己拿不出一些可以令对方措手不及的观点。所以比赛性辩论思维创新很重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比赛性辩论思维,希望大家喜欢!

  比赛性辩论思维

  第一,要敢于想平常人所不敢想,想那些平常人认为对己方很不利的观点。这个观点我以“人为自己活着或者为别人活着更快乐”为例,持为自己活着更快乐的一方,往往会认为提到那些卑劣者会对己方不利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如果你提到一个卑鄙小人,让他为别人而活,你认为他是会去上吊,还是兴奋地放爆竹来庆祝呢?所以,一定要在对己不利的地方打开突破口,在貌似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这样才能给对方来个措手不及。

  第二,要紧密联系关键字的含义及功能,作适当的发挥与联想。这个观点以“避免人才外流是不是政府的责任”为例,人们一般会认为反方不好辩,实际上反方的立场却更有利一些。例如关键字“政府”,如果知道它并不是我国的权力机构,那就可以得出它没有责任去避免人才外流的结论。另外,“外流”不等同于流失,反方如果抓住了这一点,恐怕正方会很尴尬。

  第三,不要太过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感情出发。比如前一阵子美国总统大选,一个媒体在中国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奥巴马上台,会有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但实际上是不是如此呢?我们从美国总统的本质出发进行分析,就可以明白,美国总统代表的是美国人的利益,只有当美国与中国利益有共同取向时,中美两国的关系才会改善。所以第一印象往往只是自己感情上的一种判断,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观点。

  比赛性辩论思维名人言论的驳斥

  在辩论场上,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辩手引用名人的话,来佐证己方观点。由于对于权威言论的忌讳,对方一般不会对这些言论作反驳。以下是应对名人言论的两个小技巧,仅供参考。

  第一,细析名人身份。

  外行的言论,在行业中是没有权威性的。如果在对方举出某位名人的名言时,你能想到这位名人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就可以知道他在本行业中到底是不是权威。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一个军事家以一个文学家的描绘,去制定作战方案,这样的战争是不是很荒.唐?

  这里引用我们学院的一场“美是客观存在/主观感觉”为例,正方提出毛主席说过“美是客观存在”,令反方措手不及。但如果细析名人的身份,就可以发现毛主席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却不是一位美学家,所以他的言论只是一个外行随口说说而已,不足为据。

  第二,注意名言出处及其环境。

  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很大,因为对方所讲的名言,你不一定会知道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讲出来的。不过辩论场上常有瞎猫碰死耗子的事情,不妨也讲一下吧。一个名人,在讲出一句话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会对这句话有极大的影响。如果你能够把这句话的语境提出来,说明这句话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算不得是什么有理的话,这样就够了。

  比方说一个遭了车祸的诗人,他或许会发出“全世界都是一片黑色”的感慨,但实际上全世界是不真的一片黑呢?他所面临的环境正是我们所可以利用的,毕竟辩论场上对细节的把握是很严格的。只要你能找出环境给名人造成的巨大影响,那么名人的言论就是你可以利用的。

  比赛性辩论思维辩论举例小窍门

  在辩论场上,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问题,是一种很形象的做法。但据我以前给人解题的经验来看,很多人都在为举例子而头疼,认为没有什么例子好用。而且,他们一问我有什么例子好用,就肯定说要用哪位名人的例子,因为他们以为名人的例子会感染人。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吧。

  第一,举例子的时候,不一定要举那些非常有名的例子。记得以前“辩题求解”版块有个帖子,叫《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作者要求解题者给他举出一些名人的例子。但何苦呢?你举出一个出名的例子来,结果对手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或者对他的情况很是了解,于是马上指出这个例子中有哪些因素你没有考虑到,所以你的观点是片面的。这时,你还能说什么?觉得这样很有意思吗?

  我一向认为,举例子要刻意寻找那些平常生活中的例子,越平常越好,因为只有平常人的生活才是最能打动人的。你说美国驻伊拉克总司令怎么怎么样,可是他在中国的知名度,不一定比得上美国的反战母亲;你说某位省长提出某项改革建议,但他的建议远远比不了一位老奶奶被儿子赶出家门更能触动人……这就是平常人的影响。

  在辩论场上,举平常人的例子有以下好处:自己熟悉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或者评论起来驾轻就熟;对方不熟悉事件事情的经过,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给对方制造了麻烦;观众与评委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会对己方观点产生浓厚的兴趣;显示出自己关心时政,能够彰显自己的风采;平常人的事情比较容易理解,不会牵到太多利益纠葛,可以准确地分析其得失……总之一句话,使用平常人的例子,你可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第二,在场下的时候,思考一个事物,要尽量让对方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不要总想着要把对手逼上绝路。我一向不喜欢把对手逼得太死,尤其不喜欢对手在我面前哑口无言,因为我觉得那样不是交流,而是在吵架。在辩论场上很有一些辩手,在别人逼迫自己的时候,会被激发出超常的潜能,所以逼迫别人,往往会让对手出彩。

  但要注意,让对手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并不是说自己要为他开辟战场,而是要让他的回答,有一定的倾向性。假如说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而对手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这两条路都是对对方不利的,但其中一条是绝境,另一条是相对有利的。那么我就要把对手往稍为有利的这条路上引,然后利用自己在场下准备的大量资料,在这里对其进行痛击。有充足的事实与数据,对方想要翻盘就难了。

  第三,不要去找一大堆资料,却不对它进行梳理。找例子的时候,我建议大家要注意压缩,每条例子的字数最多不过两百,只要大家明白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就行了。如果你找了一堆例子,结果每个例子都是过程的详细描述,再给你加上一堆评论家的评论,一个例子占了你一页纸,你觉得自己的队友能看得下去吗?

  找例子的时候,最好不要看别人的评论,要先自己对它进行思考。别人的评论往往会对你的思维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你接受了别人的评论后,你的思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顺着别人的思维走。如果担心自己看问题不够全面,可以先自己思考,然后再看评论,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88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