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名言大全>其它名言>

宽容大度名言事例

嘉欣2分享

  古人云: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你知道宽容大度的名言事例有哪些吗?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的是宽容大度名言事例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宽容大度名言事例最新

  1) 忍耐是痛苦的,但他的结果是甜蜜的. (卢 梭)

  2)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不需要宽容呢? (屠格涅夫)

  3)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孔 子)

  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 子)

  6) 天称其高,以无不覆;地称其广,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曹 植)

  7) 识高则量大. (程 颢)

  8)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薛 瑄)

  9) 自家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含蓄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吕 坤)

  10) 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 (程 颐)

  11) 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里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友爱。

  12)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汉]刘 向《新序·节士》

  13) 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明]朱之瑜《朱舜水集·恭敏》

  14) 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

  15) 恶人胆大,小人气大,君子量大。──中国谚语

  16) 不会宽容别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俄]屠格涅夫《罗亭》

  17) 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中国谚语

  18)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李 斯《谏逐客书》

  19)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刘隗列传》

  20)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明]冯梦龙《增广智囊补》

  宽容大度名言事例精选

  1)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

  2) 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3) 宽猛相济能成事。

  4) 宽而栗,严而温。

  5) 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

  6) 学会宽容,世界会变的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 古希腊一位哲人

  7) 生活像一片汪洋,宽容是扁舟,泛舟于汪洋之上,才知海的宽阔。

  8) 生活像一座山峰,宽容是小径,循径而上,才知山的高大和巍峨。

  9) 生活像一杯咖啡,宽容是奶糖,二者的融合,才知道苦中芳香与甜美。

  10) 人善我,我亦善人,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11)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

  12) 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他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容。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容。

  13) 人如果选择了计较,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选择了宽容的话,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

  14) 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还心灵一份纯净。

  15) 宽容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但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

  16)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

  17) 我认为原谅别人已经认识到的过失是一种美德。

  18) 宽容就是潇洒,宽容就是忘却,宽容就是忍耐。

  19) 宽容别人就是做了一件高尚的事

  20) 宽容别人是大度,宽容自己是豁达。

  宽容大度名言事例锦集

事例一:六尺巷传奇(古代宽容的事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事例二:宰相肚里能撑船(古代宽容的事例)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事例三:将相和传奇(古代宽容的事例)

  公元279年旧中国时代,赵国的蔺相如守完壁归赵,立了大功,拜为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自恃功高,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常常称病不上朝,不跟廉颇争位。有时蔺相如坐车外出,碰见廉颇就赶紧避开。门客以为他胆小怕事。蔺相如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入侵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是先男家之急而后私仇啊!”这话传到廉颇耳中,廉颇很觉惭愧,便袒衣露体,负荆登门请罪。说:“我粗野低贱,志量浅狭,开罪于相国,相国能如此宽容,我死不足以赎罪。”于是将相重归于好,成了生死之交。

  事例四:千金之交(古代宽容的事例)

  有个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的故事。管、鲍二人少小相识,后来合伙经商,管仲总是要从中多占一些便宜,鲍叔不以他为贪,知他是家贫的缘故。此后,管仲出了不少馊主意,几乎使生意做不下去了,鲍叔也不认为他蠢,而认为是没有遇上好时机。后来鲍、管二人分别投奔齐国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门下,小白胜而纠死。管仲跟着倒霉被囚。鲍叔不以胜者自旌,反而力荐管仲于齐桓公(小白),也不计较自己会处在管仲之下。桓公果然拜管仲为相,治理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主。管仲后来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事例五:仁义胡同(古代宽容的事例)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看了宽容大度名言事例还会看:

1.宽容大度的事例集锦

2.宽容大度的名言警句

3.宽容的名言名句大全

4.关于宽容的经典事例20个

5.关于宽容名言名句

    193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