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建筑类初级职称论文

家文分享

  建筑行业"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建筑类初级职称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建筑类初级职称论文篇一

  从中国建筑的现状浅谈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摘要]文章分析我国建筑的现状,探讨建筑的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原则。

  一、引言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多种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孕育出了多种多样的建筑,而建筑也成为了我们国家多彩文化中重要的一笔。遥望古人悠远的脚步,他们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回首过去的几十年,新中国的一代建筑师作出了他们自己的贡献;可看看中国建筑的现状,我们不禁感慨:新世纪的中国建筑人应该建出什么样的建筑,才能传承中国建筑的文明,再创中国建筑的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建筑设计蓝图很快便在大地得以实现,这种建设速度快得惊人。在这场建筑的变革浪潮中,建筑设计行业在飞速成长、壮大;当然,国外的各种设计思潮也汹涌而来。结果,中国的建筑市场成了某些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许多造型新奇、怪异的建筑在大城市中出现。表面看起来它们光鲜亮丽,其实这些怪异的庞然大物在大量地消耗着国家的资金和能源,而且这股风潮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一个建筑设计人,对此感到深深的忧虑;笔者在彷徨中追问:中国建筑的现状怎么会这样?

  看看当今中国新建的城市大型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有多少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绝大多数都是外国建筑师的“创意灵感”。他们把在自己国家不能实现的建筑在中国大地建造出来,但他们并未考虑到中国人民的承受能力和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只是一味地追求建筑高度、体量和建筑造型的新奇,最终建造出来了一个个建筑怪兽。然后逐渐发展下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中国的建筑界:一些设计单位为了赢得项目,击败竞争对手,不得不把方案设计得新、奇、怪,最后整个建筑市场都是千篇一律的怪异建筑;更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严重地误导了还在学校里求知的学生,使他们误认为这就是现行的流行趋势,是正确的、可持续推行的。这种影响会导致在今后很长的某个时期内整个建筑行业将陷入一个误区,设计师会找不到自我,设计出的建筑也不再有灵魂。可想而知,这样的后果是毁灭性的、非常可怕的。所以,中国的问题还是要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建筑和创作同样要靠生活在中国的本土建筑师来创造。这样才能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下去。

  在对现今的建筑热议的同时,要认识并明确未来的中国建筑创作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中国建筑师身负重任,任务就是把现代建筑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努力创作中国现代建筑,让中国现代建筑以其自己独有的魅力展现于世界。因此,建筑设计创作不能再天马行空,必须认识到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而回到创作最初的出发点:建筑是为了人类的活动而设计建造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建筑创作设计应该是理性的,中国建筑的发展也应该是理性的。

  二、建筑的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原则

  我国建筑设计的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尽管几十年过去了,这条基本设计方针还是没变,说明了它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指导性都是不可动摇的。方针首先要求建筑要“适用”,就是要满足人的基本活动,因为建筑是为人而设计的,这是最根本的一点,必须有清楚的认识。所以,建筑设计要从平面功能开始入手,只有平面满足了人的使用要求,而后才展开外观设计;如果设计只是一味地迁就于立面造型,做出来的平面很多是不规则的,是不符合人的使用习惯和室内陈设的布置的,后果是许多不规整的空间得不到完全的使用,造成了平面空间的过度浪费。这便是为了功能而设计,而不能只考虑外观造型,为了造型设计而设计——这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

  三、建筑的人文基础

  建筑是大地的音符。也就是说,建筑不是死的,它是有生命的,但这必须由建筑师赋予建筑生命力,它才会有灵魂。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在这过程当中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出了无数的建筑奇迹和艺术精品,这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这一座座不朽的建筑丰碑都是凝结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设计师无限的智慧,是当时人们生活和文化艺术的体现;可以说是历史给了它们灵魂,直到今天这些建筑依然展现出无限的魅力。甘肃的敦煌石窟在沙漠戈壁中静静地沉睡了几百年,直到有一天它被人发现,人们看到了它的真正面目,人们都不禁感叹:这些美轮美奂的画面简直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这些壁画在过了几百年后还能如此感动我们现代人,是因为这成千上万幅壁画代表了古人的精神寄托,是他们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所以我们在凝视这些画面,依然充满了无穷的遐想。还有其他各个地方的建筑,无不体现出当地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貌;这些建筑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它们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了光彩,相反它们在今天却更加绚丽多彩。可看看当今的许多奇特“现代建筑”,只是外观亮丽花哨,刚开始还觉得比较新奇,久而久之便感觉空洞无力,再过若干年就觉得陈旧、落后了,随后变成了一座座建筑垃圾,又继续建更新奇的建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建筑不应该成为这样的一个悲剧,故我们应反思:我们设计的建筑缺少了什么?就是少了文化底蕴和历史的传承。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时代,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建筑都要蕴涵有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使之更加发扬光大,而不至于慢慢消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要我们的建筑代表了我们的民族,就可以在世界建筑之林永存。

  四、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古人一直在倡导天、地、人的和谐,也就是道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古人亦能如此,我们又当何为之?建筑作为人造空间,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建筑满足了人类各种活动的需要,人、建筑与自然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现代工业文明以来,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肆无忌惮的强取豪夺和无休止的破坏,大自然已经开始报复人类: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地震、海啸、山洪、冰冻雪灾和“非典”、甲型H1N1流行病传染等灾害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我们应该醒悟了:不断过度的开发、改造只会不断地损坏自然,最后也就破坏了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建筑造型和色彩都要融入周围的环境,那才是和谐的,是美的。古人在作建筑设计前,都要先勘察风水。风水无非就是建筑与周边环境及建筑内部环境空间的合理设计,从而科学地利用光、热、气、风、水等自然条件,满足人类达到生活舒适的目的。比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等等,都是结合并利用现有的地形、选用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材料,与环境相融合,才达到了与自然如此统一、协调的效果。而今天的建筑活动成了破坏自然环境、消耗能源的大户:50%的能源消耗来源于建筑业;近50%的资源使用于建筑业;50%的垃圾来源于建筑业。在今天的城市规划进程中,城市建设过快、过大,有些规划设计不尊重自然地形、地貌,甚至还有占用耕地、森林的现象。这些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盲目开发建设、破坏自然的建设是极不负责任的,是对人类和大自然的犯罪。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应以尊重自然的设计原则,顺应气候条件,顺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现代技术手段,使新建筑尽可能多地取之自然,而又归于自然。

  五、结论

  面对中国 建筑的现状,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我们都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而不能再用人民的血汗钱来建造那些极度浪费的建筑实验品了。请认真负责地看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好好想想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该留给他们什么东西?那就应 该更理性地设计我们的建筑,让我们设计的现代建筑在它们的有限之年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使其能够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建筑类初级职称论文

269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