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驾驶员技师职称考核论文

家文分享

  驾驶员不但要掌握交通工具的行驶特性,还要熟悉自己所用的交通工具的性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驾驶员技师职称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驾驶员技师职称论文篇一

  《浅谈驾驶员行车安全》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私家车逐步进入家庭,加之高等级公路飞速发展,交通事故频繁。由此所引发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国己达到每天死亡600人以上,数字触目惊心。怎样预防事故发生,确保行车安全,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系统工程。为此,一方面,驾驶人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全天候”驾驶车辆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强化道路交通中的科学管理,为驾驶人安全行车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关键词:交通安全 汽车驾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开车,买汽车不再是新鲜事了,作为快捷,便利、用途广,运量大,效率高的道路交通工具己逐步进入家庭。但是,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道路运输与铁路、航空、航海(包括内水航运)和管道运输等整个交通运输比较。交通运输方式事故率较高,安全性相对较差。交通事故猛于虎,它已经成为“交通公害”。每天由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受伤人数,数字触目惊心,由其引发了多少个家庭的破裂,其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古人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因此作为机动车驾驶人怎样预防事故发生,做到安全行车,责无旁贷,责任重于泰山。

  一、培养驾驶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交通参与人的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认清交通事故的危害,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1、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职业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德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可以调整、协调职业内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社会道德风尚,提高国家法律建设和全民族素质。驾驶人职业道德对于驾驶人在其职业生活中履行职责的质量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它是社会公德在驾驶职业的具体表现。

  (1)强化自我约束的能力。驾驶人职业道德贯穿于驾驶人整个驾驶工作的始终,它不仅表现在驾驶人行车过程中遵章守纪、安全行车、文明驾驶上。还表现在礼貌待人、尊客爱货、优质服务上。但与驾驶人无关的工作也会引起社会的评价,因此职业道德对驾驶人的一般社会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驾驶人的种种不良倾向加以约束。

  (2)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对驾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行车中必须要有两种基本意识:一是把自己的任务、目标完成好;二是确保行车的安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担负的工作,不仅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分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对自己的安全负有重要责任。所以,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就是驾驶人责任感的一种完整体现。

  2、提高法制观念,自觉服从交通管理。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率,必须认真学习,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它的法律、法规。做到“重在预防,安全第一”,强化驾驶人的法律、法规意识。自觉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摆正位置不开特权车、违规车,服从交通管理,自觉遵守交通条例。

  3、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全心身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自己喜爱的工作和感兴趣的内容,最能引起集中注意,也能使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例如,发动机的嗡嗡声和陌生的行人,一般人对它没有直接的兴趣,但是由于驾驶人热受本职工作,就可以从发动机声音的变化,察觉故障;从行人的动态预测妨碍行车关系因素。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投入到行车任务中去。只有全心身役入进去了,才能使人注意力集中,心平气和主动的完成任务。

  二、驾驶人要提高“全天候”驾驶车辆的能力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驾驶人的因素占70%以上,这个比例是很大的。为达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主要是要培养驾驶人的“全天候”执行任务的能力。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需做到:

  1、严格地把好驾驶人的“入口”关,不断提高技术素质。

  据美国马克弗伦德的调查表明:未经正规培训的驾驶人,其肇事次数是受过正规培训的两倍左右。因此必须做好科学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严格把关,不允许培训不合格或不适合从事驾驶工作的人员进入驾驶人队伍,严格和加大培训的考核的难度。要熟练的驾驶操作技能,并且虚心学习,善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严禁酒后开车,行车中接打电话,违章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超载行驶,占道停车,疲劳驾驶等“十大不安全驾驶行为”,做到精力集中。

  2、提高驾驶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机动车驾驶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二小时后最好进入服务区休息、避免开疲劳车。科学地掌握人体生物节律理论:一般情况下人的体力循环周期为23天,情绪循环为28天,智力循环周期为33天,当人体处于生物节律高潮时,是体力旺盛,情绪激昂,思维敏捷,这时执行任务最为安全。要克服好胜心理、超越心理、急躁心理、侥幸心理、负重心理、恐惧心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稳健型的性格,强化性格的理智特征做到细致、严谨、主动,并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并加以克服不足之处。

  3、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

  始终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除国家公安与交通部门加强对机动车的检验和提高保修质量外,机动车驾驶人必须执行好各项车辆检查制度。主要工作有:第一,对自己所驾驶的车辆必须做到勤检查、勤维护,发现故障及时修复。第二,认真地做好三检工作,即出车前检查,水、电、油、轮胎气压等检查,行车途中检查,载货是否捆绑结实,轮胎温度是否过高。收车后要即时清洁车辆按常规做好保养,停驶或行驶时,车辆达到规定的行驶里程或停驶里程时要到专业的维修厂去做保养、检修,做到坚决不开“故障车”上路,确保车辆行车安全。

  三、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我国是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通过各种形式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的人员密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交通拥挤,环境复杂,从而影响交通安全,而交通参与者往往缺乏交通法规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认为公路,是公家的路,随便怎样使用都不成问题,反正汽车不会撞人,撞了也会赔偿。久而久之,养成了一大批不良的交通习惯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关键在于宣传教育。所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整个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管理工作的基础。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交通管理法规及相关规定;交通安全意识;安全行驶常识;驾驶人技能培训;车辆维护的基础知识;职业道德教育;紧急救护知识的教育,同时,要大力宣传高速公路行车时注意事项。

  四、强化道路交通中的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就是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和变化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客观规律性,用科学的方法来减少或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一种方法。对事故多发地段,管理人员要经常巡查,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及时教育驾驶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总之,让安全扎根于驾驶人的心灵深处,这样才能保证行车安全,安全行车,就是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唯有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全从我做起,我们每一个驾驶人都提高对安全行车的认识,把安全行车放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首位,借前车之鉴,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牢记事故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驾驶员技师职称论文篇二

  《浅谈汽车驾驶员综合能力》

  摘要:汽车驾驶员应注重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增强业务素质。始终把素质过硬当作合格驾驶员的基本功。同时,行驶途中始终坚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警指挥,较好防止了交通事故出现。

  关键词:预防措施,节油技术,故障维修。

  前言:从事驾驶工作以来,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钻研行车驾驶、交通法规、机械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安全行车奠定坚实思想基础。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驾驶。为保证行车安全,平时注意车辆保养,每天上下班都坚持先检查车况,看车辆是否有毛病,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每次都是在确认车辆良好情况下才出车,较好防止了行驶路上出问题。

  经过这二十几年的驾驶历练,我对安全驾驶及汽车节油有较深刻的认识。下面就我对驾驶员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措施、汽车节油技术及汽车主要故障检修浅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措施

  1、驾驶员要努力学习汽车安全行车的各种知识,以适应于交通安全的要求。驾驶员不但要掌握车辆行驶特性,还要熟悉自己车辆性能,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安全行车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到出车前想一想,看一看,坚持途中检查和回场后保养,掌握安全行车系统知识增强安全行车意识。

  2、做为一名驾驶员要学习交通安全心理学,注重心理健康,从驾驶员-车辆系统的观点认识事故的实质,正确认识事故出现后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和预测行车事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关系,为消灭萌芽事故,增加信心,建立科学的依据。

  3、认识和掌握“信息处理特性”,驾驶员无论是在滩区或在路上行驶,他的行动过程首先是收集各种情报、情况予以预测,作出判断,然后才是行动,欲使行动无误,关键在于收集各种情况,在驾驶中自觉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驾驶行为。

  4、严格训练,提高技术水平。正确的驾驶操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为此对所训驾驶员进行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在实习期间要增强自我跟车训练实践,掌握车辆运动规律,提高自己独立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避免“职业杀手”的出现。

  二、汽车的节油技术方法

  从我驾驶经验而言:汽车经济性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1、汽车车身的质量,2、汽车车身的风阻系数,3、汽车发动机

  的技术水平,4、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与技术有关,如果起步用低档又要大脚油门之后来个急制动,这样消耗燃油量就为增多。专家提醒我们,新车磨合,在最初的3000公里行驶里程之内一定要磨合,新车磨合要注意时速控制在每小时80公里以内尽量减少急加速急减速

  合理保养汽车,对于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每行驶5000公里以上的配件都需要更换,因为空气会引起气量减少,导致汽油燃烧不充分,降低燃油效率,而汽油滤清的阻塞也会使发动机工作异常,对于加机油需要质量注意机油标尺,所标示的刻度,机油太多将曲轴淹没,增大阻力,机油过少则无法起到润滑和封闭作用,甚至影响发动机效率,对于轮胎状态,胎压偏低会造成油耗增加。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根据不同路况选择合理的驾驶状态,减少紧急转弯。行车时不仅要看前一辆车、要同时看前两、三辆车的情况,以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急刹车,不要猛加油,一次猛加缓加到同样的速度,油耗相差可达10亳升左右,匀速行驶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最经济工况,发动机转速2000到3000转,车速60到90公里换档时机,选择最佳时机换档杜绝低档高速,低档高速行驶往往使油耗超正常值的百份之四十五左右,节约燃油是一个的话题,往往牵涉的因素很多,因此车辆如何节约燃油,最好不要局限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从以上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车辆的节油主要是驾驶员有直接关系,驾驶员对驾驶操作技术和车辆运用方法关注才是节油的真谛,只有对车辆的熟知和了解,加上正确的使用,才可能真正进入车辆节油的境界。

  对于一定的车型而言,汽车燃油消耗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驾驶员驾驶操作的技术水平,其驾驶操作的技术水平的好坏决定了汽车耗油量的多少,驾驶操作的技术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热车:对汽车发动机启动后进行3~5分钟的热车后可起步,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油耗,并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2、起步:冬季启动后起步应保持低速行驶,待发动机及各总成温度升至正常后方可正常加速行驶;日常起步应从一挡起步,尽量避免起步时急踩加速踏板。

  3、挡位及车速的选择: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行驶,应尽量选择较高的挡位(高档位不代表高速)。上坡时应提前加速,利用惯性冲坡,不能利用惯性冲坡的应提前降至合适的挡位上坡,以免因降挡过晚造成动力不足,增加换挡次数,使油耗增加。

  4、离合器的运用:试验表明,在良好道路上起步连续换挡至车速40km/h,一脚离合器换挡法可以节约燃油0.4ml,时间缩短1s,在坡道上减挡,一脚离合器换挡法由五挡降至四挡,可节约燃料1.65ml,缩短时间0.56s。

  5、加速踏板的控制:汽车行驶时,加速踏板应轻踏、柔和控制,应尽量避免急加速及空踩加速踏板。提倡预见性驾驶,细心观察前方百米范围内的路况,再决定是否加油。明明还有几秒就是红灯了,偏要一脚油门去赶,增加油耗不说,还影响道路行人安全。多注意周围的车况、路况再下判断,平时多注意了,节油也就积少成多了。

  6、合理利用制动:汽车行驶时,应尽量利用发动机制动,少踩制动踏板。制动前应有预见性,能合理的利用滑行来控制车速,尽量避免紧急制动。

  7、发动机温度的控制:发动机温度过高、过低,都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及燃油消耗量,正常的发动机温度(80~95℃)有利于燃料的雾化和混合气的均匀分配,使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并且能保证机油的润滑能力,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降低摩擦功的消耗。

  8、空调温度设定:空调是夏季油耗偏高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使用空调时必须注意,尽量不要把温度设定在最低,如果空调在最低温度时,空调压缩机不停的工作,油耗负担会随之增加。

  三、汽车的主要故障的检修

  作为一名驾驶员,必须具有对汽车基本故障检修的能力。汽车基本故障包括汽车发动机故障及汽车底盘故障等。

  1、当汽车起步时,离合器不能平稳结合,而产生抖动。产生此故障的原因主要是从动盘的钢片或压盘发生翘曲,变形造成从动盘不能正常与飞轮或压盘结合。排除此故障的方法是更换从动盘或压盘。

  2、当汽车行驶途中出现运行无力、异响、耗油量大及水温升高等故障时,发生此故障的原因是活塞烧顶、爆震。要排除此故障,我们应检查活塞头部是否已经熔化或有熔化迹象。若已熔化,应换新活塞,并清洗机油底壳,检查、清除油道已熔化的铝颗粒。最后重新组装试车。

  3、当汽车行驶、滑行时,驱动桥均发生较大的响声。产生此故障的原因主要是主传动器一对锥形齿轮严重磨损、齿轮变形、齿轮断裂、齿面磨损、啮合面调整不当、啮合间隙太大或太小、啮合间隙不均或未成对更换齿轮等。排除此故障主要方法是更换主传动器的锥形齿轮。

  结束语:通过十多年的驾驶经验,根据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业绩,对照国家职业标准,本人已达到汽车驾驶员技师水平。

  驾驶员技师职称论文篇三

  《试谈驾驶员安全驾驶心理素质要求》

  [摘 要]本文在我国驾驶员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从疲劳驾驶、外界因素、利益驱使和侥幸心理等方面,对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心理素质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从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和驾驶习惯三个方面,对驾驶员安全驾驶心理素质要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驾驶员 安全驾驶 行车安全 心理素质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私家车和货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交通道路安全的形势日新月异,安全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受到驾驶员考核方式的限制,无法全方位的检验驾驶员的水平,如没有相应的心理素质检测环节,使得很多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员,能够获得驾驶证,在交通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安全的驾驶。近些年我国交通的事故越来越多,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很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较差,面对突发情况时,无法很好的应对,如面对突然出现逆向行驶的车辆,没有及时的做出反应,因此提高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于行车安全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影响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

  1.1 疲劳驾驶

  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精神通常会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等快速行驶中,一点点的疏忽,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如果长时间的处于这种精神状态,会导致驾驶员的心脏活动和身体机能受到影响,出现精神麻木、反应迟钝,无法面对突发的情况。虽然我国已经对疲劳驾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有很多货车司机,驾驶时间会超过12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一些私家车为了赶时间,也会长时间的驾驶,导致驾驶员的四肢酸痛,经常打哈欠,对车辆的操作性降低,同时心理焦躁不安,无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

  1.2 外界因素

  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其他的因素,影响驾驶员的情绪,使得驾驶员的心理无法平静,给安全驾驶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在实际的行车中,外界的因素有很多,如单调的路面情况,会对驾驶员造成催眠;连续的转弯或者复杂的路面,会使得驾驶员产生厌烦的情绪;长时间的交通堵塞,会导致驾驶员的心情急躁等;遭遇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可能会产生恐慌。由于每个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不同,遇到这些实际情况时,做出的反应具有较大的差异,如果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较差,就可能会做出不当的行为,如与其他的驾驶员“较劲”,拼命的开车,这些急躁、骄傲、紧张等负面心理,都属于不合理的情绪,容易让驾驶员做出错误的操作,影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1.3 利益驱使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近些年营运车辆越来越多,营运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营运车的疲劳驾驶和超载情况非常严重,尤其是企业税费的增加,给营运车辆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很多驾驶员为了赚更多的钱,会超载驾驶、长时间的驾驶,导致驾驶员长期生活在紧张的心理状态。为了保证交通的安全,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对超载的查处力度,但是很多驾驶员的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不顾行车安全,严重的超载行驶,这样在行车的过程中,必然会害怕遇到警察,保持高度紧张的心理,如果超载等情况被发现,受到了相应的处罚,由于营运车驾驶员的素质较低,无法认识到超载的危害,反而会归结为自己的运气不好,甚至是社会的不公等。在接下来的行驶中,带着负面的情绪行车,可能会不顾行车安全,在逆反心理和利益驱使下,不会停止超载的行为,甚至会超载的更多,这样的心理素质,显然无法保证安全驾驶。

  1.4 侥幸心理

  由于我国交通管理相关法规不够健全,管理的人员编制有限,无法对驾驶员做出严格的管理,很多规章制度,都需要驾驶员自觉的去遵守,但是在行车的过程中,很多驾驶员会利用这样的漏洞,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做出极端的行为,如在预感到可能会出现事故时,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而是想着“这样做可能会没事”,或者运气好就能够过去等,这样的心理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如果驾驶员多次的违规驾驶,没有被警察发现,就会加剧驾驶员的侥幸心理,对违规的操作不在意,遇到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没有足够的警惕心理,面对道路上的警察,驾驶员会害怕被查处,产生紧张的心理,在这样复杂的心理状态下,驾驶员很难全神贯注的驾驶,经常会出现惊慌失措和反应迟钝等,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2 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心理素质要求

  2.1 职业道德

  对于驾驶员来说,应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观念,自发的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错误的操作和负面的心理,首先驾驶员要热爱驾驶工作,具有足够的工作热情,了解驾驶员职业的责任,在日常行驶的过程中,能够遵守各项交通法规,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能违反相应的规定,遇到其他驾驶员违反交通法规,应该进行制止。其次要保证车辆处于健康的状态,在行车的过程中,要为其他的车辆考虑,不能做出方便自己,影响他人驾驶的事情,同时与其他驾驶员积极的进行沟通,了解对方的想法等,互相的礼让,即使有十分的把握,也要留给自己应对突发情况的时间和空间,为有序交通与和谐行车,贡献自己的力量。

  2.2 身体素质

  驾驶工作与传统的体力劳动相比,虽然看起来比较轻松,但是需要长时间的集中精神,心理的压力很大,而身体素质的不同,面对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会有不同的表现,如驾驶员患有血糖或者血压类的疾病,可能导致血压和血糖的不正常,影响心功能等,遇到突发情况时,甚至会导致驾驶员昏厥等。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近些年出现了多起由于驾驶员身体素质导致的行车安全问题,如某公交车司机心脏病突发,虽然及时的停下车辆,没有造成严重的事故,但是这样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并不是每个驾驶员在发病时,都会做出这样的处理,如果没有及时的停车,将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员必须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行车的过程中,保持精力充沛,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中,也能够做出正确的处理措施。

  2.3 正确的习惯

  驾驶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很多营运车在招收驾驶员时,都喜欢聘请具有足够经验的人员,尤其是长期安全驾驶的人员,说明驾驶员具有良好的驾车习惯,在多年的驾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驾驶员能够做出正确的处理,由此可以看出,正确习惯的重要性。如果驾驶员具有某种不良的嗜好,如赌博、酗酒等,显然无法保证驾驶过程中,长时间的正确操作,因此驾驶员必须减少相应的娱乐活动,最大程度上保持头脑的清醒,为了培养驾驶员正确的驾驶习惯,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不同的驾驶员在一起交流,能够爱惜自己的车辆,钻研驾车的技巧,逐渐形成良好的驾车习惯,以及正确的生活习惯等。

  结语

  要想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驾驶员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尤其是面对突发性的事故时,如果驾驶员无法保持冷静的心理,做出最佳的应对,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威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对于心理素质的检查,目前还没有良好的考核方式,而且涉及到驾驶员自身的利益和安全,驾驶员应该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如果自身患有重大疾病,就不应该从事驾驶工作,以此来保证安全驾驶。

  参考文献:

  [1] 张华.驾驶员心理特征与驾驶安全的关系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02):55-56.

  [2] 黎美清,苏红帆,葛宪民.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特征与交通事故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动物防制. 2009(09):678-680.

  [3] 吴雪梅.影响驾驶安全的心理因素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185-188.

  [4] 时爱军,徐文才,苏红刚.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与对策[J]. 汽车运用.2008(04):35-36.

  [5] 王安琦.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的关系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3):285.


猜你喜欢:

1.汽车维修技师技术论文

2.驾驶员技师技术论文

3.驾驶员专业技术论文

4.驾驶员技术论文

5.车工技师论文范文

    267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