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观政治论文2000字
金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对金钱本质的认识,又包括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形成的获取和支配金钱的行为。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钱观政治论文2000字,希望你们喜欢。
金钱观政治论文2000字篇一
家庭如何培育3―6岁幼儿正确的金钱观
摘要:金钱是什么?金钱意味着什么?面对周围越来越物质的生活环境,该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金钱观呢?一方面,家家基本上都是一个宝贝孩子,谁都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对于孩子的大部分要求家长都是有求必应,家长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但另一方面,孩子的“高消费”“乱消费”也让家长头疼,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来拒绝孩子。对每一个家庭来说,如何培养一个有着正确金钱观念,从而形成良好财商的孩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金钱观的萌芽期在6岁以前,形成期是在6-12岁,发展期在12-18岁。如果儿童能在处于金钱观的萌芽时期,就形成恰当的金钱观,那么他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在对待金钱上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和能力。
一、理解正确的金钱观
现实生活中,拥有正确金钱观的孩子并不多,他们的表现为:能明白金钱的含义,了解金钱是要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获得的,是来之不易的;懂得勤俭节约,不攀比不浪费。而大多数的孩子表现出不良的金钱观,最常见的有这样几种:
[案列1]:最常见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商场或者超市里,孩子小的时候,可能就会指着东西要这要那了,吃的啦,玩具啦,琳琅满目,因为家人的宠爱通常是有求必应。更有家长将物质奖励运用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如吃完饭奖励一个玩具,穿一件衣服再奖励一个玩具,将幼儿本应该遵守的生活常规变成家长的需求,也造成了孩子的购买欲越来越旺盛。
[案例2]:轩轩7岁了,因为受到男孩要穷养的影响,一直以来,妈妈对他的需求控制很严,轩轩在商场看中什么玩具,妈妈只会在网上帮他淘,或者直接告诉他:“太贵了,妈妈买不起。”平时还时常教育他,金钱来之不易,爸爸妈妈要很辛苦的上班才能挣钱养活他。在幼儿园里,老师反映孩子时常把钱挂在嘴边上。有一次,轩轩妈妈和朋友一起带小孩出去玩,他竟然对朋友说:“阿姨,刚才我妈妈请你们吃饭花了很多钱,一会儿你们要请我们看电影。”轩轩妈妈当时很尴尬,同时又很担心,这么计较金钱的男孩子,以后走上社会是会被人看不起的,该怎么办呢?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对孩子来说,家庭的影响往往是最最直接的场所,孩子因为擅于模仿,所以大人的一举一动,无不深深影响孩子一生。大人们的有求必应,造成孩子对金钱观与物欲的混乱;父母亲往往认为能给孩子就多给孩子,却忽略孩子是不是适合或真正的需求。为了合理消费,有些父母会用“买不起”之类的借口来拒绝孩子买玩具的要求,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反而会给幼儿产生错误的想法,妈妈是因为没有“钱”这个事物才不给我买的,这样并不能帮助幼儿形成合理消费的概念。
二、从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来看培养幼儿金钱观的可行性
有许多父母疑惑,这么小的孩子能理解钱的意义吗?他能听懂父母的话吗?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理解金钱。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小宝宝对金钱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从儿童思维发展特点来看,3-4岁幼儿(幼儿初期)已经具备了简单的守恒、概念掌握以及推理能力,这也为从幼儿3岁开始接受理财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因为幼儿的自我中心化很强,且各种思维能力发展到幼儿晚期才基本成型,所以我们要合理的选择适合幼儿的理财教育方式。
[案列]铭铭三岁的时候就会区分不同面额的钱币,每次到超市门口坐小电马或者外出乘公交车,外婆都会拿一元的硬币让铭铭自己投币,久而久之,铭铭就知道了一元硬币的作用,家人有了零钱也交给铭铭来保管,铭铭拿到钱之后固定的放在一个外出用的小包里,每次外婆喊:“铭铭,我们出去了。”他就颠颠儿的跑过去背上小包跟外婆出门了。
三、培养幼儿正确金钱观的原则和方法
1、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家长自己是否具有健康的金钱观?我想很多家长不能给出比较自信的回答。很多家长本身就铺张浪费,追求物质生活,结果孩子无形中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造成了非名牌不穿,非高档不去的现象。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好的家长要自己学会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案列]西西今年上大班了,由于家境较好,妈妈每年都带西西出国旅游,西西妈妈认为从小多见见世面,接触不同的事物对孩子的性格有好处,这本也无可非议。但西西妈妈平时经常带西西出入高档场所,美容院、咖啡店,西西身上的衣服都是高端名牌,本地大多买不到,很多都是到香港购买,当然价格也不菲,有的都达到了几千。西西平时打扮的像个小公主,每天早上穿衣服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从头到脚讲究搭配,所以西西几乎每天都迟到。平时有很多游戏她都不参加,理由是怕弄脏了衣服,西西也没有什么朋友,孩子们都不愿意跟她玩,嫌她太娇气了。
2、家长要从平时的言谈中灌输正确的理念
在孩子面前,父母不应该回避谈论金钱。当然,也不能过分夸大金钱的作用,向孩子灌输金钱万能论。父母应该主动告诉孩子金钱来之不易以及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要让孩子懂得家里的钱是有限的,并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的。花钱买东西之前得先考虑清楚这样东西应不应该买。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很小时就体会到金钱的独特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金钱意识。
下面是一段四岁幼儿与老师的对话:
师:小朋友来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去干什么呀?
幼:去苦钱。
师:哦,爸爸妈妈要辛苦的上班才能挣来工资,有了钱可以做什么呢?
幼:给宝宝买好吃的,还有玩具。
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对金钱不要过分地强调金钱,对孩子说“挣了钱才能买东西”,这样会导致孩子“以钱为重”。让孩子了解钱能做什么,仅仅是金钱观教育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应该了解金钱的局限性,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爸爸妈妈对你的爱。父母要小心自己的言行导致孩子过于看重金钱本身,影响金钱观和价值观。 3、家长要让孩子参与家庭日常购物,指导孩子的消费行为
有许多家长反映不敢带孩子去超市,因为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零食、玩具、图书就会吵闹着要买这买那,孩子哭,大人尴尬。建议家长们不妨这样做,带孩子们去超市或商店之前,和孩子一起讨论购物清单,对孩子讲明哪些东西是当前最必须购买的,购买这些东西对生活有什么意义,逐渐培养孩子一种钱要花在实处的观念。在购物的过程中要教会孩子比较价格,讲述花钱要有计划,力行节俭的生活态度。
[案列]清清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推着购物车,手拿清单,告诉清清要买的物品,而清清对超市物品的摆放都很熟悉,很快就能帮妈妈找到,在买了一车生活必需品后,清清被一个漂亮的发箍吸引住了,她请求妈妈买一个。妈妈考虑到清清以前的发箍断掉了,同意买一个。可却发现发箍的标签价格是25元,妈妈对清清说:“妈妈在外面小店里买的只要几元钱,这个发箍却要25元东西差不多价格却贵了几倍,清清你觉得值得吗?”清清平时就有帮妈妈比较价格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点不舍但还是同意到外面去买。走出超市在路边摊上,清清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发箍,还提醒妈妈:“你要还价哦!”
如果孩子从小就懂得怎样明智的消费和控制自己的购买欲,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更有耐性更有计划性的人,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可以培养孩子的性格。这一切都需要父母去引导。
4、培养孩子养成储蓄观念,让孩子学会管理钱
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家长平时去银行办业务时可有意识的带上孩子,让孩子观察存钱取钱,告诉孩子钱不是无限制的使用的,首先要上班,每月挣的钱部分留着生活使用,部分要存起来,不能全部花完。
在学龄前阶段,家长是不会给孩子零用钱的,一是因为孩子年幼,钱不易保管;二是所有的花销都由家长包办,没有花钱的必要。但如果家长想培养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也未尝不可。
[案列]浩浩六岁了,他喜欢玩变形金刚和吃零食,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要带玩具给他,每次去超市都要买一堆零食,刚开始时,为了不让他吵闹,爸妈总是竭力满足他的要求。后来,浩浩爸妈决定帮孩子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一天,浩浩的爸妈一下给了他10元钱,说:“这是你这个月零花钱,你自己看着办吧。”浩浩非常兴奋,因为正值夏天,他每天都去买冰淇淋。可是没过几天,钱就花完了。在接下来的大半个月里,浩浩一分钱也没有了。
这个案列告诉我们父母对孩子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6岁孩子的判断力和价值观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还不能合理地控制零用钱。当孩子表现出奢侈倾向时,不要斥责他或干涉他对零花钱的支配权,而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权,让他切实感受到,没有节制地乱花钱,会让自己的经济受困。而刚开始给孩子零用钱要注意周期不能太长,以一周一次为宜,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延长发放零用钱的时间间隔。家长要给孩子买个储蓄罐,将家里的硬币放进去,孩子也会把零用钱放进去,无意间具有了简单的储蓄与支出意识。
5、家长要注意把握“度”的问题
孩子意识到钱的重要性,这是好事,但凡事要有“度”。应让孩子懂得别人的钱不能归为己有,因为丢了钱的人会着急的。外面拣的交给警察,家里拣的交给父母。更应注意让孩子懂得“钱是有用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尽量要让孩子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钱,但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又不是用金钱能换来的,比如“友情”和“亲情”。家长可直截了当的告诉孩子,斤斤计较的人是不会受人欢迎的。家里的人互相帮忙是爱的表示,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实,孩子出现金钱方面的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他刚接触了钱的一方面,还没有学习其他的方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帮助孩子了解金钱的其他方面的好时机。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告诉给孩子,这正是教育的过程。
6、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生活压力转嫁给孩子
家长要反思自己有多大程度上是为了钱而工作。大人在单位加班,回来晚了。孩子闹,大人烦。这时家长会怎样做呢?有的家长情不自禁地要教育孩子:“闹什么?我加班还不就是为了给你多挣点钱?我这么累为了谁?”我们仔细分析,在这样的情节里,家长给孩子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工作是痛苦的;工作就是为了钱;孩子要为大人的辛苦负责。
如果家长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跟孩子讲自己虽然很辛苦,但是在工作上接受了挑战、完成了任务,很有成就感,多跟孩子分享工作中的乐趣。
7、家长要指导孩子发挥金钱的最大用途
可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教育,告诉他钱除了买东西之外,还可以用来做一些其它事情,如捐助慈善机构、帮助失学的儿童等,告诉孩子钱不仅可以买到玩具和吃的,也可以帮助很多小朋友,培养乐于助人的观念。孩子有了一颗仁慈的心,一颗慈善的心,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案列]汶川地震时,幼儿园组织孩子向灾区捐款,别的孩子带来的都是百元大钞,只有娟娟抱来了一只储蓄罐,从储蓄馆里倒出了许多零钱,有一元的,还有五毛一角的。老师和她一起点数,总共有一百多元,娟娟把这些钱都捐给了灾区。娟娟妈妈告诉老师,这些零钱都是平时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有买菜找的零钱,娟娟的零用钱省下来不用也都存在里面。日积月累,储钱罐越来越重,而娟娟也养成了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借此机会将钱都捐给灾区,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孩子太喜欢钱,就会钻在钱眼里,被人称为“小财迷”;太不把钱当一回事,长大就会成为败家子。所以,如何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会用钱的同时又不被金钱所束缚,对家长来说是一门教育孩子的学问,对孩子来说,这是理财的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①霍艳芳,刘云艳:《浅议幼儿理财教育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载《学前课程研究》,2009。
②严顺富:《幼儿财商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金钱观政治论文2000字篇二
《老友记》中折射出的美国人的友情观、爱情观和金钱观
摘 要:美剧《老友记》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情景喜剧之一。这部电视剧以六个生活在美国曼哈顿的普通六个年轻人为主角,在10年里所经历的事业上的起伏、情感上的破折和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他们不断闹出笑话、产生矛盾冲突,但是他们的友情却不断升华。该剧也反映了美国人对友情、爱情婚姻及金钱的态度和观点。
关键词: 《老友记》 情景喜剧 友情 爱情 金钱
情景喜剧是美国发明的一种电视艺术,取材深入一般生活,讲述老百姓的日常琐事,并配以喜剧夸张的效果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作为情景剧经典之一的《老友记》,原文名“Friends”,又译作《六人行》,从1994年开播,连续播出了10年,全剧共237集,每集大约20分钟左右。故事主要讲述了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六个普通青年在10年里所经历的事业上的起伏、情感上的破折和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剧中瑞秋(Rachel)是一个大大咧咧、娇纵可爱的千金小姐,莫妮卡(Monica)是争强好胜、永不服输的厨师,菲比(Phoebe)是个按摩师,行事古怪,罗斯(Rose)憨厚专情,是个考古学家,钱德勒(Chandler)幽默风趣,是一名公司主管,乔伊(Joey)是个天真善良反应迟钝的演员。正是这六位美国普通青年鲜明的个性、真实的性格、诙谐的语言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美式幽默”,深深地吸引了众多的电视观众,使得《老友记》开播10年来深受欧美国家观众的喜爱。在中国,随着《老友记》的引进,同样备受年轻观众的追捧。在轻松享受美式幽默的同时,广大观众可以了解美国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了解美国人对友情、爱情、金钱等的看法。
一、友情观
美国人喜好社交,广交朋友,但友情是很难建立又很容易毁坏的东西,所有能破坏友情的事件,在六个人中间都发生过:钱德勒抢过乔伊的女朋友,还对乔伊的妹妹始乱终弃;乔伊和罗斯三次争女友;菲比和莫妮卡为了争抢男朋友互相诋毁,当年在街上“混”的时候菲比还抢劫过上中学的罗斯。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情,尽管各有缺点,尽管相互之间出现过矛盾和摩擦,但是他们到最后总能化干戈为玉帛,这是因为他们信任朋友,能够互相理解、尊重、支持,能够包容朋友的缺点,支持朋友的决定,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不会干预朋友的私生活。总的来说,从这部情景剧,我们可以用这几个关键词总结美国人对待友谊的态度:包容,支持与独立。
美国人同样非常重视友情,对朋友宽容支持,当朋友需要帮助时会及时给予援手。剧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瑞秋因为发现新郎不是自己的理想对象而逃婚来到曼哈顿寻找莫妮卡。她因为一直养尊处优,无所事事,除了购物消费外什么都不会做,其他五人帮助她逐渐适应自食其力的生活,从一个咖啡厅服务员做起,直到最后成为独当一面的职业女性。钱德勒和乔伊一直合租莫妮卡公寓对面的一套公寓。乔伊是一个不得志的临时演员,经常试镜,却经常受挫,因此经济上很拮据,所以钱德勒经常独自支付房租和水电费而毫无怨言。当乔伊一朝发迹,而两人出现矛盾,搬出合租公寓后,两人都独自在家倍感孤独,怀念一起同住的日子,最终还是住到了一起;当钱德勒结婚后搬出公寓,乔伊有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因为他要独自承担房租。钱德勒发现了乔伊的拮据,想要帮助他,但又怕伤了乔伊的自尊心。于是故意在牌桌上输钱给乔伊。
美国文化强调自由、平等,所以美国人在与朋友相处时会尊重彼此的空间和隐私。菲比童年生活凄惨,继父坐牢,生母自杀,生父未知,从小就只能靠自己在街上混生活,所以性格古怪,行事乖张。她自编自唱的歌曲常常大煞风景、倒人胃口,她对待感情极不认真,经常更换男朋友,说话时也经常让人不知所云,她甚至为自己的亲弟弟生下双胞胎,就是这样一个异类,其他五人总是尊重她的选择,甚至必要时给予帮助。当瑞秋接受法国的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时,尽管朋友们很是不舍,却没有劝说她留下来,而是为了她的事业着想,尊重她的选择。当莫妮卡和钱德勒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而在准备在郊区买房,其他朋友尽管因为以后不能经常聚会而忧伤,但是也没有极力劝阻,除了天真的乔伊孩子气地想方设法阻止他们买下那处房产,当知道给自己留有房间,自己可以随时来住时也释然了。
二、爱情观
美国人平等自由的思想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包括爱情和婚姻。美国人对爱情比较开放,只要是未婚男女,情投意合就可以在一起,很少考虑家庭背景、工作、文化程度、父母的意见等外在因素。剧中典型的例子就是罗斯和瑞秋。罗斯从高中时代就暗恋瑞秋,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表白。分开几年后瑞秋因为逃婚来找莫妮卡而与罗斯重逢,朋友鼓励罗斯向瑞秋表白,却总是阴差阳错,没有结果。眼见瑞秋频繁更换男友,在中国参加考古会议的罗斯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朱莉。而瑞秋得知罗斯一直暗恋自己后发觉自己也是爱着他的,去机场接机,不想却见到了带着女朋友回来的罗斯。回来后,当罗斯得知瑞秋对自己的感情时,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他列了一个表格,比较双方的优缺点:瑞秋有点娇宠;有点喜欢耍脾气;太在乎自己的外貌;只是一个女招待;脚踝还比较肥。朱莉和自己一样是研究古生物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而朱莉的缺点,罗斯想了半天说:“但,她不是瑞秋。”在那一刻,罗斯终于明白自己爱的是谁,只要有爱,则一切的外在因素都是多余的。同样,最后,瑞秋放弃了法国待遇优厚的工作,因为她发现自己一直深爱着罗斯。
美国人的婚姻比较纯粹,只要两个人情投意合就会去结婚,甚至不用考虑父母的意见,剧中另外一对迈克和菲比的婚姻同样说明了这一点。菲比童年生活凄惨,继父入狱,生母自杀,自小在街上流浪,受教育水平有限,成年后成了一个按摩师和自由创作歌手。迈克家境优越,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一个钢琴师。就是这样两个生活背景天差地别的两个人擦出了火花,产生了真爱,迈克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与之结婚。
三、金钱观
美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普遍认为美国人重视金钱。但是,美国人对金钱的观念是很洒脱的,挣钱的目的是更好地享受物质生活,并且,许多美国人不会为了高工资就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在第一集中莫妮卡是一名厨师,最大的理想就是拥有一间自己的厨房,所以当她有机会独自在管理一家厨房时,她欣然前往,但是当他发现老板的理念跟自己的理念大相径庭时,又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而且他们经常集体出游,但在这整整十年的生活中,似乎很少听到他们提钱,“accumulation”(积蓄)这个词也从未在剧情中出现,他们用金钱过着洒脱却不奢侈的生活。
美国人平等、独立的意识也体现在金钱方面。美国人很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小孩一旦成年,就离开家庭,自食其力,虽然大多数父母经济条件良好,住房宽敞,但是他们很少与父母同住,很少接受父母的接济。他们六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经济独立:瑞秋是咖啡厅招待,莫妮卡是厨师,菲比是按摩师,钱德勒是公司的主管,罗斯是考古学家和大学教师,乔伊是演员。莫妮卡和罗斯的父母经济条件很好,甚至开着保时捷(后来作为补偿送给莫妮卡了),但是兄妹二人分别租住在曼哈顿的公寓里,当莫妮卡生活一度拮据时,也没有想到回家接受父母的援助。同样,钱德勒的母亲写书赚了许多钱,可是他同样靠自己租房生活,即使婚后买房也未曾向父母要钱。即使是朋友之间,金钱也是很独立的。在这部电视剧中,有多次六个朋友一起聚餐的场景,还有几次朋友之间因为聚餐还有了争执。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次聚餐他们都是AA制,尽管在他们六个人里,经济状况各有不同,前期时菲比、乔伊和瑞秋较差,但他们都坚持各自支付自己的那份。
《老友记》作为一部影响了几代年轻人的情景喜剧,已经成了美国社会的缩影,可以让观众充分了解到当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及美国人的婚姻爱情观和对金钱的态度。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了解到,美国人对友谊和爱情是全心投入和非常执著的,朋友之间既互相尊重又彼此关心。对待爱情,他们毫无保留,用心呵护。既看重金钱,又合理利用金钱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恩·安德鲁.英语电影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史志康主编.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3]徐行.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看了金钱观政治论文2000字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