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术论文>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诗琪分享

  欢迎阅读下面论文,关于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希望你们喜欢。

  文献综述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写作、课题申请和发现新论题等方面具有广阔地应用空间。 文献综述具有清晰厘定学术问题,驱散研究迷雾的作用。 设定研究论题、进行文献搜集和分析整理,并按照一定的学术规范实施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 合格的文献综述要求做到遵守一定写作规范和学术伦理。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的时代现实, 而信息技术在让全球化成为日常化的同时更加尖锐地显现了自身。

  将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样的麦克卢汉式的断言表述为人是信息网络中技术的人,或许更贴切。 转瞬间,人类就从对技术的欢欣鼓舞转变为对技术的愁眉不展了。 可是,爆炸性的信息冗余并非就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它往往比因缺乏信息更容易使人处于世界的边缘。 人需要在成为一个具有批判眼光、自主观点以及检视素养的人才不至于受限于自己经验,或像傻瓜一样被丢弃为宅居者。 所以,韦恩等人在《研究是一门艺术》中指出:各个阶层的人都在做研究,政府、机关、行业与企业投入大量经费开展研究,从实验室到大海深处,从洞穴到外层空间都在进行着研究,研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而且,只有“能确实地做研究或评价他人研究的人”,才能分享到可信赖的信息。

  世界一体化对于中国高校(研究机构)而言,意味着被纳入全球机制,并以国际标准衡量高校的人才培养、学术生产与思想贡献。 也正因为如此,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型计划,思考中国对世界的学术贡献。从研究生到专家学者,从政府机关到行业单位以及各级大大小小的研讨会议都在鼓励研究,倡导学术。 这一潮流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研究方法的空前强调。 中国的论文产量已跃居第二,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学术贡献率远远匹配不了生产量。 即是说,中国学术遭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困境。

  如何用西方学术规范表达中国问题成为制约中国人文社科国际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种学术合法性也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社会科学家最根本的困境”.

  突破这种困境的出路,在我们看来关键在于“做出文献综述的‘谱系图',才能进一步发现、聚焦自己拟研究的‘问题’. ”

  因为,文献综述是“为某一目的而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系统过程”,包括分析与收集信息的方法,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认为它是研究中“头等重要的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 学者们越来越重视综述文献的重要性,每年文献综述、研究综述、会议综述等综述类文章都数以万计。例如,我们以综述作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就发现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每年均以超过一千篇的数量递增。不仅如此,综述类文章还常常是高引用率和高下载量的文章。 可当我们检索有关指导或阐述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时, 却不无惊诧地发现这方面的论文寥寥无几。 虽然有很多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文章,但却极少有涉及文献综述写法的。 同时,指导人们怎样做研究综述性研究的着作也极少见。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学术论文,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及如何进行写作的问题, 以期对这方面的不足有所弥补。

  2 文献综述及其在论文写作中的意义。

  文献综述在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中处于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地位, 它既是进入学术门径的基本技能与素养, 同时也能反映出研究者的学术影响与学术地位。 相反,一位不会写作文献综述的学者,或者一篇没有文献综述的论文通常都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 没有文献综述的学位论文,更会引发人们的质疑。文献综述是一种规范的、系统性的研究训练,也是推动创新的关键方法。 就像莱布尼兹总结的学术原则所说的那样,“研究旁人的创造发明方法是成为成功的创造者的前提”. 人们总是在前人思考过的地方,才会发现重新思考的空间。

  “文献综述”,英文称为 survey、synthesis、overview、review. 文献综 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研究 综述(research synthesis)、研究述评(research review)、及元分析(meta-analysis)这些称呼尽管互有指涉与交叉,但通常被认为是以往研究结果、方法、理论等所做的独立研究、点评并以此构建相关主题的严格的研究活动。

  是在对某个事先设定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 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分析、 综合和思考。迈克尔认为文献综述是“列出与你的研究计划相关的历史研究, 并解释你的论文是如何建构并超越过往研究的。 ”

  劳伦斯和布伦达对文献综述的定义是:“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争。它依据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全面理解,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论证;通过论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回答研究问题。 ”

  可见,选择研究论题,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与考量,在分析、综合、思考的思维活动中揭示发展趋势以及做出科学评价的不断循环过程就是文献综述的过程。文献综述基于不同的对象和重点具有不同的划分,比如说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之分, 定量与定性研究文献综述之别以及理论文献综述与研究报告之归类等,但其基本旨趣并无根本不同。

  文献综述首先是对主要学术观点和富有影响的理论方法的整理,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其次是研究者就设定的研究论题与目标依自己的眼光、 学识和兴趣对现有的文献进行评价和分析; 再次是对该研究的未来提出建议或展望,以凸显出将要进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文献综述相当于研究论题的历史地图, 撰写综述就是勾画出研究论题相关性的代表性成果, 并对此作出评述以给予其相对客观公正的坐标, 借此建立自己的问题框架体系进而显明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所带来的意义。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何在呢?首先,对课题涉及的相关成果,包括思路、方法、观点等具体问题作总结,绘制研究问题的路线图以突显实施的研究计划在问题域中的位置与价值或给读者呈现较为清晰的研究历程,提供启发其进行新的研究可能;其次,在关联问题上作了分析和评价, 拓展了对研究的深刻认识显示对研究问题的熟悉和计划实施的可能性;最后,文献综述建立了某一问题的研究框架, 使人获得研究计划的原创性所在以及发掘新的研究方法、思路的必要。 总之,文献综述是在学术问题与学术传统中发现出新的研究可能, 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去证实如何从可能变为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贡献。另外,文献综述在申请学位论文、申请基金项目、撰写研究计划或资助申请、描述或阐释研究现状、寻找研究方法和新课题、寻求科研伙伴以及满足个人的研究兴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实用价值。

  芬克认为文献综述涵盖七项任务:选择研究论题、选择文献来源、选择检索词、拟定筛选标准与方法、进行综述、综合结果。

  库珀概括为五个阶段:问题形成-数据收集或文献检索-数据评估-分析和解释-表述研究结果。

  劳伦斯描述必经的六步骤: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综述撰写。对于主题选择之后,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方法把问题具体化,并聚焦中心问题;文献搜索包括发现、查询、浏览、分析文献从而凝练主题;展开论证包括建立论证方案、论证过程、形成论断;文献研究包括归类、综合、分析收集的资料;文献批评是一个充满隐含推理、论证与反驳的过程; 综述撰写则是通过写作使问题明晰以便自己和他人理解的过程。

  这些论述都启发了文献综述的写作思路。 文献综述开始于研究问题实施之初, 并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随着材料的丰富和思维的改进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因此,文献综述既不是初期行为,更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贯穿研究始终不断生成的研究活动,这是必须树立的对文献综述的意识。

  3 文献综述的撰写。

  3.1 问题的形成阶段。

  从现实问题的兴趣出发, 将之与相关学术领域或具体问题域相勾连然后细化该兴趣点, 通过将日常生活图式借助特定的学科话语模式转化为学术科研形态,这是建立研究课题的一般途径。兴趣是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很好的动力, 如果在生活中短时间内未能形成比较具体的兴趣,被动进入某个论题的话,这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帮助我们获得对某些问题的兴趣。比如说,请教领域内专家学者、博学之人,阅读专业学术刊物,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学术组织等等。这里说的“现实问题”并非单纯指社会现实问题,它也涵盖个人经历(比如说研究女性主义理论的多为女性)、学术积累和关注的内容 (比如说优秀的历史学家总是那些爱好历史之人)等。而且,务必谨记,越具体的问题越是有可能成为研究对象和进行深入研究的价值。 “具体”是说有具体的对象所指和明确的论题边界、明确地问题聚焦、鲜明地研究视角。

  当然,问题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但也存在一些偶然因素和外在目的考量的现象。 学术前沿与热点的激发、交叉学科的影响、特殊资料的占有以及奖学金、项目申报和职业前景的考量等, 也时常是一种促发与诱因。问题形成过程中,综述者的决策和思想变化也会影响综述的效度, 其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变量定义里概念的广度和在研究中搜索基本关系调节量使用的操作细节。 ”

  但从根本上讲,学术问题的形成离不开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思考和分析论证,它是从学术史和问题域中诞生出来的,而不是灵光闪现。好的研究论题往往被认为是那些可让学者得以安身立命、 长期耕耘的极具延展性的研究论题。

  3.2 文献获取与阅读。

  文献综述撰写之前, 需要获取与研究论题相关且对研究起到参考作用的目标文献, 即那些有价值的文献, 所以对研究对象做严格限定和目标文献的仔细确定,是在海量信息中高效率工作的前提条件。这就涉及到文献检索的渠道范围和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获取文献资料的渠道分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数据库与期刊网、专业会议论文库等, 非正式渠道包括个人联系 (田野作业和民族志考察)、 恳请邮件 (外国很多期刊论文提供了写作者邮箱)、互联网搜索(谷歌图书与学术搜索)等。 特别是一些着名数据库, 像 Web of Science、EBSCO、JSTOR、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Proquest DigitalDissertation、Periodicals Archive Online, 为论题提供了可靠的文献来源。教科书、以往学者的相关综述能为初次进行文献综述工作的人提供捷径。可更为重要的,还是要给自己树立一手资料(primary sources)的文献搜索目标。 像原典着作、经典论文与书籍(即通常所说的初级原始资料、二级原始资料和三级原始资料)都属于一手资料。穷尽所有研究成果是综述者的追求,但遗漏却在所难免的, 这个时候借助高水平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则可以化解部分难点。这里,应该告诫研究者须“非常注意那些不可获取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这些研究与已经检索到的研究的区别”.

  “如果你埋首于毫无计划的数据搜索,可能会让自己陷于一堆书籍及论文中而失去方向。 各式各样的原始资料可以把你带向任何地方”,这需要设定筛选原始资料的方法和合理的检索方法。 任何一位想成为有经验的文献综述者都必须熟悉如何选定数据库,熟悉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言和语法确定关键词、 主题、标题,进而成功找出相关研究。依靠那些信誉良好的出版社、有名望的学者、权威期刊和数据库等更容易让我们得到有价值的文献而免于被大量无用的低质量文献弄的焦头烂额。熟悉相关数据库的检索语法(比如布尔逻辑运算法则),采用关键词搜索还是主题搜索,具备相关的图书管理学知识, 或上相关课程以及与管理员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等则会让研究者在检索时受益匪浅。

  互联网时代, 我们也必须了解如何在个人工作电脑上进行信息分类和存储。缺乏管理的文献资料,会让人不知所措。因此,对检索的文献进行条目存档是很有必要的。条目包括作者、题名、时间、刊号以及参考页码等。 下载一些像 EndNote, Citation 之类的软件便可轻松解决。

  接着就是阅读文献,尽量对每一篇文献进行编码、做一个读书笔记,记录其中的重要结论、研究方法和启示, 还包括批判性或建设性的评价为后来进行综合和文献撰写奠定基础。具体说来,“在阅读每一篇文献时,需要考虑哪些是该文献所没有回答的问题, 研究可能存在哪些方法上的问题, 所提出的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是什么”.

  思考不同文献之间如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特别是它们与个人正在进行的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用连贯性思维和逻辑顺序表述文献综述。阅读文献就是要在阅读中找出难题、 提出论证和寻找出论点的证据。

  3.3 文献论证与评估。

  阅读文献之后, 接下来的工作不是立刻投入到文献综述的撰写,而是开展文献的评估和论证。文献综述的作用是寻求研究成立的合法性依据, 从以往研究中发现学术传统与有用的方法论, 通过批判以往权威研究---这个假想敌而凸显出本研究的意义。 该目的的达成建基于扎实地文献评估和论证过程。 通过设定一定的标准衡量文献的价值和关联性、研究的合理性、阅读收获和方法的恰切性, 并力求把综述者主观因素的干扰成分降到最低。分析研究进展、文献对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的有用性,并制定论证方案是必须的。论证方案是文献-论题-逻辑-方法-理论组成的路线图,也是要解决一堆乱七八糟的材料如何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棘手的问题。 论证是逻辑地呈现论据并推导出意图结论的思维过程。对此,文献综述中,常用“两类论证建立论证方案。第一类论证是发现式论证,讨论并解释有关研究对象的已有知识。 发现式论证就是呈现于你的研究兴趣相关的现有知识。 ……论证的第二种类型是支持式论证。支持式论证以发现式论证为基础,对发现式论证中通过资料整合而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评论,并解决研究问题。这一论证的结果就是你论文的主题陈述”.

  方案的实施完全依据扎实的文献作为事实根据, 通过令人信服的推理得出结论或前瞻性意见。不管论证的过程提供了多少文献,或多么高质量的文献,也不管使用了什么高明的论证方法,其论证过程必须在逻辑上能证实研究的结论。 文献综述的价值不只在于文献本身的价值, 更在于综述者对文献的加工处理是否准确客观、自我阐释论证、告知以及发现问题与规律上。论证解决的是以什么线索来安排文献的,这个关键问题。 这也是避免蜻蜓点水式的姿态性综述和堆砌材料的惯常毛病的有用方式。

  文献评估是对搜集的文献加以阐释、解读,并探求这些文献中的结论是如何成功解答问题的。 文献评估包括作者论点与阐释是什么,该研究的重要性何在,作者要得出什么,解决的方法是什么,问题详细度是否与重要性匹配,有没有对论点和论据做核实,是否客观对待观点的不一致性,参考文献是否密切相关,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你如何评价该研究,它与你的研究有何相关联性,是否揭示了论题的最新进展、最新态势,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等方面。 “综”是对文献资料进行的综合分析、归纳分类、加工整理,使材料围绕某个论题的逻辑化、精确化;“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学术的、深入地、系统性理论阐述。文献评估就是“述”,它是上升到发现新研究和只有通过新研究才能解答的问题的高度的必然要求。 文献评估要遵循从前提到命题的合理性原则, 不能断裂逻辑规则的链条以保障结论的有效性。 有效地批判性评估可以窥视文献与正在进行的研究见解的粘合点,准确定位文献价值,厘定概念范畴,揭示研究的问题所在,层次清晰地论证出研究目标和研究价值。

  3.4 文献综述的撰写。

  在完成文献搜集、分类管理、阅读分析、方案制定以及论证性思考之后,便自然进入到撰写环节。综述撰写从设想最终模式起步, 通过不断地写作和修改才能完成。 在撰写中,综述者要意识到该过程是“先通过写作弄清自己想要说什么,然后再通过写作弄清应该如何说”,才能“促进他人理解自己”

  和自己的研究结论。

  写作的开始阶段,首先建构一个纲要,然后写一部分初步的草稿。 综述者一是切忌“把研究中的每篇文献或每个概念、数据都视为同等重要”,否则,那样写出来的论文“甚至变成四不像,那绝对不是一篇好的论文”;二是切忌“使用作者原话”,除非不这样就无法表述。 否则,就必须“使用自己的语言(研究课题的语言),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将原文的思想表述出来”,舍此无他。

  文献综述是基于某一论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评述性论文,其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稍有差异。

  通常说来,文献综述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前言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相关概念和综述范围,扼要说明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给人以基本轮廓。主题是综述的主体,无固定模式、格式。可按问题史综述,可按问题横向关系综述,也可进行比较综述或以理论带动。 但不管哪种方式都是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和个人独创性的研究呈现。总结是研究结论,包括发现、 前瞻与建议。 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深入探讨有关问题的指向。 因此,内容务必准确无误且有典范性又不宜过多。

  文献综述是规范的研究论文。它讲求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论据充分合理、 结论令人信服又能给人以教益。 综述者须研究遵循学术规范, 操用特定的学术话语,从学术问题生成学术问题。既不要把文献综述写出报告文件, 也不要把文献综述写成了演讲稿或材料汇编。

  4 文献综述的规范。

  4.1 堆砌材料而不批评评述。

  文献综述是建立在他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的, 文献观点和自己观点就需格外小心区分, 明确其他研究者的文献在文献综述中只是作为论据和评述的对象出现的。 也就是说,综述者的研究论题、理论思路和论证逻辑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思考、发现。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问题, 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文献综述就是把相关研究成果综合一下,让阅读者去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那么,就很容易把文献综述写成材料单或其他研究者的众声喧哗。 放弃评判的权力,模糊了综述者与其他研究者之间的界限,就会被材料带到被动境地。 这样带来的后果要么是直接转译、摘抄他人文字,要么是通篇充斥“有学者指出”、“某某人认为”、“某某论文或着作写到”, 诸如此类的文字。 综述者应该明白文献综述“重点是利用文献的一些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所讨论的问题服务,而不是强调到底是哪些人干了什么事情,得出什么结论”.

  止步于文献而没有建设性观点, 不对文献的未来可能研究做探讨,是只有“综”而没有“述”的文献汇编,不属于文献综述范畴。

  4.2 对他人文献的随意化处理。

  文献综述是对人耐心、细心、判断力、思维以及写作的全面考验,是一件苦差事,也是衡量学术能力很好的试金石。有些投机取巧,自以为聪明之徒很容易犯了随意挪用他人文献内容而不做标注, 任意下断言而不给出论据支撑或不进行论证阐释的毛病。更有甚至,完全利用他人的文献综述内容,以为这种方法很讨巧。其实, 这样做的危险在于会把述者带入一个远离已经设定的研究论题的方向之外, 或者严重伤害文献综述的逻辑顺利,最终会让个人研究论题流产,由此引发版权与学术道德的讨伐也是可能的。

  4.3 文献资料的主观化处理。

  文献综述是基于事实之上的科研学术活动, 对其他研究者成果的评判必须是基于学术的公正、 客观认识,要避免不负责任地主观化断言。尽量避免个人利益考量,不要因为与研究者有师承、学统关系或学术争论就奉承或棒杀; 不能不指向论点而情绪化地指向作者本人, 也不要因为学者个人问题就一概否定其学术成就;不能因为地域、时间问题而选择性批评研究者;也不能为了综述结论的需要而人为性地取舍文献, 甚至过分夸大自己研究的意义,陈述一些莫须有的价值。对他人研究成果保持一种尊重,以平等开放、谦卑有礼的态度进行学术定格是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谋篇行文犹如为人处世,要遵守学术伦理还要不断体悟修德。 倘若如此,述者便超越了利害得失,并最终发现尊重他人及其研究,也是最有益于自身的。

  文献综述开始于研究之处,贯穿与研究始终,讲究研究论题与文献之间的无数次打磨, 历经深思熟虑之后的反复修改而最终成型的研究论文。 它富有逻辑而不是文献的串联, 它富有理论而不是不同对象和话语的任意夹杂, 它研究结论的得出是建基于事实基础之上的科研推理,而不是想当然地主观评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对于研究开展的意义不可小觑,需要严格的学术训练方能达成。 而能否写出高质量研究综述的根本, 在我们看来在于是否把研究作为研究来对待。


学术论文相关文章:

1.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2.学术论文范文及写作指导

3.大学学术论文格式范文大全

4.本科的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5.毕业论文

    407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