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术论文>

关于文化的外国人学术论文

家文分享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小编整理了关于文化的外国人学术论文,欢迎阅读!

  关于文化的外国人学术论文篇一

  日本的死亡文化

  【摘 要】日本是一个有着本民族历史的国家,虽然在历史上曾经向中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学习,但是在学习后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其中有一个部分不可忽略,那就是日本的死亡文化,本文从日本文化到日本文化中的生死观,再到日本文化中的死亡心理加以论述。

  【关键词】死亡文化;生死观;死亡心理

  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位置上是中国的邻邦,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很大的渊源。早在唐朝时日本派出使节团到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占领中国,想把中国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罪行,杀戮对于日本来说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

  一、 日本死亡文化及生死观的形成

  对于年轻的我们而言,死亡是一个沉重而遥远的课题。每次触及死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离开这个世界,总会被一种沉重的恐惧感包围。但是在日本,死亡文化是本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日本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有关于死亡文化的痕迹。日本人一旦遭到众人的抨击,日本人可能以死来挽回声誉;在日本,由于公司破产,老板自杀的不在少数。情人如果姻缘受到了阻碍,也喜欢拉手跳海。农村农民一旦在约定的时间内还不了债务,也会选择自杀,以避免失去信用使自己蒙受羞辱。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在战败时,由于日本武士把被俘或被敌人杀死视为一种莫大的耻辱,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自杀,而剖腹则被看作成一种最为体面的自杀方式。日本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距离,认识自然只是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不过是自然的简单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泾渭分明。死就是一扇门,当死神来临时,人就是通过这扇门到另一个世界去,也正因为此日本人从不畏惧死亡。他们对死亡有一种堪称极致的追求,他们直面死亡并在这之中思考着,怎么去死,他们用对死亡的激情去尽力使死亡的瞬间之美迸发。通过《夜隐文书》中有关于武士道死亡观的简评,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有着独特文化的国家。日本人认为死是一种律己的行为,应该被宽恕所以极力地赞扬崇尚死的行为。剖腹,原本是一种血腥的残忍的自杀方式,却被日本人发展为一种崇尚的死的仪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人在剖腹自杀这一行为上看到的不是死的血腥、恐怖和残忍,而是死的尊严、气节和壮美。合理地自杀是道德的一种升华方式。在《菊花与刀》中,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这样描述日本人的自杀行为:“精神即一切,而且永远不朽,自杀如果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便可以个洗刷一人的污名,保全死后别人对他的好评。美国人视自杀为罪恶,认为那是绝望是的自暴自弃。日本人却宣扬自杀,使之成为一种光荣的、有意义的行为”。日本提倡武士道精神,日本有“武士道,是死亡为等闲之道也”的名句,它启示人们,投身于死,便可以造就完美的人生。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生”,即如何才能活的更有意义,如何才能完美地了结自己的“死”,武士所提倡的是“应该活时决不轻生,应该死时决不偷生”。

  二、 日本的死亡文化的心理

  在日本的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有名的作家,但是其中他们有好多都死于自杀,其数量如此惊人。到底日本文化对待死亡有怎样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类似于《入殓师》的视角来看日本人对于死亡的文化心理。有岛武郎就是一位,他日本近代著名作家,白桦派文学兴盛期的重要人物之一。生于东京都小石川(即现今文京区),大藏省官僚的长男,画家有岛生马、小说家里见淳的亲哥哥。有岛武郎自学习院高等科辍学后,进入札幌农校就学。1903年到美国留学,归国后任教札幌农业大学。1916年因生父及妻子之死的震撼,正式加入笔耕行列,陆续发表了《一个女人》、《卡因的后裔》等不朽杰作。1923年和女记者波多野秋子一起在轻井泽的别墅上吊自杀。

  很多人对他们的死因有许许多多的议论,有些人认为他们是对天皇的效忠,属于一种武士道精神。但是从这些自杀的日本作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他们都是在事业的顶峰时期选择自杀,并且他们都有着骄人的成就,但是日本人的思维与我们并不相同。主要是由于:在日本封建社会中培育出的特殊的社会意识,有一种“惜命知耻”的道德规范,在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时候,就十分强调名的思想。以上作家的自杀,没有疑问,一定与“名”有关。在他们眼里,“名”高于一切,即使是死,也算是“死得其所”,死的辉煌。对于他们而言,“死”似乎是一种别样艺术,并不是我们眼中的理解不了,也不是所谓的对与错,黑与白的差别。他们想在死后能达到痛苦的绝对解脱,所以在他们看来“死”并不是是一种悲剧,而是一种从一扇门到另一扇门的过程。这些作家在文学上一直追求一种美,最后他们以自己结束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死”中的美。川端康成说:“死亡就在我们脚边。”死与生时刻相伴着。在日本传统审美价值取向中,崇尚一种强烈的毁灭之美、死亡之美。他们在作品的场景描述中,常常是让常人无法接受的死亡场景。春上村树在《挪威的森林》中一句类似宗教意味的话,却让我们对于死亡的看待多了一份平和。“我总以为人是慢慢在变老的,其实人是在一瞬间就变老的。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铃木大拙认为:“日本人没有什么特别的生命哲学,却有死亡的哲学。”

  综上所述,死亡对于日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永久的解脱,可以理解为永生,有点类似于一些宗教的观点,但是他们心中必定是对于死亡怀有崇敬之心,因此也就成为一个民族――大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冯玮.《菊花与刀》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20

  [2]中村雄二郎,孙彬.日本文化中的恶与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0

  [3]杨薇.日本文化透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199

  [4]汤桢兆.名曰日本[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4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文化的外国人学术论文

2672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