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轼研究的学术论文(2)
对苏轼研究的学术论文篇二
浅谈苏轼词风
摘要:世人皆知诗是唐代最佳,而词唯有宋词最美。宋代词坛名家辈出,豪放、婉约两派词人共同书写了宋词的历史。众所周知,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但这位豪放派的鼻祖却并不只以豪放见长,他的婉约词也写得清丽徐出,别具风采。就苏轼的婉约词而言,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所产生的影响来看,都足以与他的豪放词相媲美。本文通过对苏轼豪放,婉约词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苏轼和他的豪放,婉约的词作,更好的了解宋词。
关键词:苏轼;豪放;风格;意境
引言
宋代词坛分为婉约与豪放两派,可谓名家辈出,蔚为壮观;当时名作涌起,各具丰姿,它们像争奇斗艳的花朵一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艺术殿堂,而苏轼无疑是这座殿堂中的艺术奇葩。在婉约词一统天下的时候,他敢于与之分庭抗礼,首创豪放一派。南宋的胡寅曾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谬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1]这一评价概括了苏轼词作气势恢宏、风格豪迈的特点,而正如法国作家布封所说:“一个好的作家绝不可能只有一颗印章”,苏轼的词风也不拘一格,多姿多彩,豪放旷达之外也多有清新韶秀之作。
提起苏轼的词,人们多会想到气势豪迈、奔放不羁的“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确,苏轼作为豪放一派的开创者,以广阔的题材、工巧的文笔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豪放词,而但其在婉约词上的造诣也是无人能及的。苏轼的婉约词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他的豪放词,在质量上也多上乘之作,受到诸多词学评论者的赞誉。[2]张炎也曾评价苏轼的婉约词“清丽徐出,出人意表,为周、秦诸人所不能到。”[3]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也对苏轼的婉约词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东坡词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其独到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4]
一、苏轼词风格特点
苏轼的婉约词与北宋婉约名家的词作相比,不但不逊色,而且多有过人之出。他的创作不但吸收了晚唐五代以来委婉抒情的写作技巧,更打破了柔靡绮丽的传统风格。可以说苏轼的婉约词拥有自己独树一帜的特点,这才使得他的作品在异彩纷呈的北宋词坛享有盛誉。
(一)气势宏伟,豪迈悠远。
提到苏轼的词,我们经常会用豪放、气度不凡等词语来概括他的词风,读者也常常会被他那豁达的气魄所感染。我们读完其诗的确是这样,苏轼的作品中有一大部分饱含着豪迈与恢宏的气度,他常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词中,在写人、咏景、状物中,以奔放豪迈的形象和磅礴的气势来展现自己非凡的理想。语言风格奔放不羁,读起来铿锵有力,令人读罢感觉酣畅淋漓。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通过狩猎盛况的生动描写,抒发作者的爱国热情和欲前往边关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上片写出猎的狂热情景,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既是写实,也是诗人虚拟的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格调高亢,笔力健劲,读时如身临其境,备受感染。为下片做铺垫并渲染气氛。诗人意在表明:自己精力正旺,大可为国家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含蓄地表达了报国杀敌的勃勃雄心和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豪壮的气概、博大的情怀所在。
(二)清新放达,超尘脱俗。
苏词在创造清新放达,超尘脱俗的境界时,营造旷达超俗的意境是苏词的又一风格。苏轼在这类旷达词中通过清空疏旷的艺术格调,在词中多用比喻、象征、拟人、烘托等抒情手法。渲染出旷放之境。对苏轼而言,词不仅是情感的载体,而且也是人生哲理的宣言。这种表现功能的转变也就必然引起表现手法的变更。将抒情与说理统一于一体。情是词的基础,理是词的美的升华,二者互为表里。苏轼的一首《定风波》别具旷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有人生态度。尽管雨道中不狼狈而窜,斜照相迎也是预料中事。却通过对生活小事的描绘,表达出诗人不计得失、一切听任自然的超旷哲学。全词见出词人对人生风雨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旷达胸怀。
(三)推陈出新、情真意切。
我们也了解到苏轼的词有很多婉约型的作品,同为婉约词,少了轻柔绮丽、缠绵悱恻的婉约之风,更多的是神韵悠远,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打破了昔日婉约的作风,内容上推陈出新。苏轼因为自己的人生遭遇和思想的独特性,决定了他必然会给那些传统婉约词注入新的活力。传统婉约词是以言儿女之情为主,其作用是为了娱乐遣兴。苏轼却一反常调,“以词为诗”,打破诗词固有的领域,使词不仅可以言情,而且可以明志。思想境界,高远志向,自然风物都可表现出来。苏轼之前,大多数词人的淡淡忧伤,多是百无聊赖之作,很少有写坎坷人生的肺腑之言。苏轼则不同,他在词中融入了个人深情之言,浑厚的思想经历,使词更贴近了生活。
综上来看,我们不能只单方面地以豪放或者疏旷来概括苏词的总体风格,开创豪放一派,用一种恢弘不凡的气度,展现自己超凡的人生态度。同是婉约词,苏轼追求另一种清新优雅的审美情趣,体现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美感。如“清丽舒徐,苏轼沿着传统婉约词的创作发展变化,推陈出新,这是对题材艺术美的改造。因此只能用风格多样化来概括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2]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3版。
[3]秋枫:《婉约词・图文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看了“对苏轼研究的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3.学术论文范文
5.大学学术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