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篇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摘 要】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教学实效性,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 心理问题 指导思想 任务 内容 健康教育 实效性
1 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1 学习上的持久紧张和竞争压力,产生焦虑心理。大学生从进入高中到考上大学,持续多年紧张学习。进入大学,众多的优秀学生集中在一起,有的学生失去了学习优势,心理上的落差很大,产生紧张和压力,成为一种心理负担,使大脑处于高度疲惫状态,导致心理功能的失调,出现抑郁、恐怖、强迫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1.2 人际关系问题,有的学生嫉妒心强,对他人或群体缺乏认同;有的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自我封闭,人为地扩大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心理距离,乃至产生社交恐怖;有的学生不愿或不屑于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认识不到良好人际关系的作用,对人冷漠,独来独往,成为孤家寡人。
1.3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经受不起批评、打击和失败。目前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多,他们优越感强,在家是被长辈宠爱的“小皇帝”,以往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他们的心理定势,他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
1.4 学校和社会适应问题。大学生正处于摆脱依赖,独立地走向社会的转折期,表现出很多适应不良。有的学生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造成大学生活适应困难,如不会洗衣叠被;有的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自学方法、思维方式而对大学教学方式不适应;有的学生由于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变革的步伐而迷惘困惑;有的学生因挫折承受力弱,缺乏相应的心理防卫机制,遇挫而一蹶不振,导致严重的适应不良。
1.5 因恋爱受挫,造成情感危机。情感危机是指一个人在情感方面遭到打击,使他无法控制和驱使自己的感情,从而严重地干扰他的正常思维和对事物判断处理,甚至使学习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有的学生在极度的悲痛、忧郁、焦虑、烦躁等情况下,做出轻生和莽撞的事情。在大学生中最常见的情感危机的失恋和单相思。失恋或单相思者,在精神上蒙受痛苦和自我折磨而不能自拔,造成心理失调和行为上的怪异。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内容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推进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实效性研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推进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性原则,防止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干扰,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内容。首先,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下与个性特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其次,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类型及其成因,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最后,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交往态度,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大学生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3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任务和内容的要求,总结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3.1 在充分重视和全面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下,把该项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总体的设计、安排和实施。应该把调查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控机制、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报告讲座、各教育教学环节内容中的心理教育的渗透、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宣传报导、与医疗机构的联系、等项活动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内容到形式、从机构到条件,都需要作出整体的筹划和运作,发挥多方面内容形式和整体工作效益。
3.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扩大教育培养对象的范围,增强其实际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着眼于正面的、积极的、长远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其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培养教育活动。因此,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的主要工作不是少数人的;而是全体的,是面向促进所有人心理素质和人格成长和完善的教育。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和作用、提高其吸引力和实效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3.3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工作奠定基础和条件。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能够全面客观具体地了解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为科学正确地制定工作方案和应对措施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条件。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后,特别是可以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对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沟通活动,可以进一步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追踪了解和帮助。由于这种有针对性的关心,学生能够配合和接受,因此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改变了心理辅导活动门庭冷落的状况。
3.4 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学生接受兴趣,提高深入持久的实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应该遵循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注意团体教学辅导与个别咨询结合,教学、训练、咨询、文化活动以及所营造环境气氛等形式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在每种方式方法中,注意引导开发学生的知、情、意、行,尤其注重训练和实践。
3.5 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充分利用心理健康学生社团的作用,让学生宣传心理知识,在活动中服务他人,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播放心理电影、举办心理知识长廊、心理漫画展、心理剧、心理知识竞赛、呵护自己心灵的主题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当代中国人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杨宇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2001
3 黄希庭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5 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
6 程良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