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500字论文(2)

坚烘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500字论文篇二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 要:积极心理学的异军突起,在某种意义上迎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需求。主流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更应该研究如何体验积极情感、如何构建积极人格、如何构建积极的社会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将预防、矫正心理问题与关注人的发展和幸福并重。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校园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进一步探索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不断丰富新内涵,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诞生后,心理学的研究重心偏向了心理疾病的评估与矫治,在“疾病模型”驱使下,心理学主要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消极品质为研究对象,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传统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的消极品质为研究对象,美国积极心理学家赛利格曼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正式诞生。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领域中的普通人,因此积极心理学在传播及影响力方面将具有更广泛性和深远性,必将促使心理学家从人性积极方面思考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问题。

  积极心理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研究领域涉及三个层面:“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例如幸福和安宁、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以及流畅和快乐;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良好的人际关系、美感、智慧等;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例如责任、关爱、文明、自制力、容忍力,以及职业化道德”。[2]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传统心理学理论主要致力于消除问题,认为心理咨询或治疗就是将各种心理问题消除。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一个在心理维度上符合健康标准的人;而积极心理学则把自身的关注焦点聚焦在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培养上。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医学治疗模式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基于传统心理学范畴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理念带有较为明显的消极色彩。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归结为疾病治疗是传统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潜在的消极影响。医学化模式下将学生基本分为两类即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没心理问题的学生。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的干预措施是心理咨询矫正和药物治疗。这种模式教育下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本能抗拒心理咨询与治疗。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心理疾病矫正咨询模式

  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归结为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咨询与矫正。学校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中,这种模式的确有利于问题学生的心理成长。但此模式的困境在于只是满足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广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发展性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和提升。这种模式的宗旨是解决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服务资源提供能力有限,实际上并不能达到防患未然的效果。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德育教育模式

  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为德育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挂靠到德育教育机构下,将思想政治与德育工作队伍直接移植为心理咨询与教育队伍,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德育教育模式部分原因是由于相关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理解上不够深入,部分原因是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投入力度不够,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合并同类项”。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行政管理模式

  我国高校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都挂靠在学生工作部门下,这种机构设置能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机构的行政指挥作用,比如部分高校依靠辅导员开展的心理普查、心理排查。在心理专职教师队伍不足、相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行政管理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有益的补充形式,但这种模式不能长期取代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人的积极情感及其体验,是发展优秀品质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情绪带来创造性和生产力,能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而这正是大学生应具有的积极品质。

  1.引导大学生追寻幸福,不断提升主观幸福感

  追求人生幸福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之一,如何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需要引领、指导大学生追寻幸福、发现幸福、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大学生个体内在和谐发展,不能远离了对幸福生活的追寻。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需置疑的”。[3]积极心理学界认为幸福感是指个体基于自我的生活经验而形成的主观感受。幸福感的核心内容是对自己生活的总体满意感,即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整个生活质量是满意的,感受到生活是充实的。幸福正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积极情感与认知。

  2.帮助大学生学会乐观,培养积极品质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过程和思维认知过程。情绪理论研究已经表明,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相应的、特别的行为即“特定行为倾向”,消极情绪与逃避、排斥倾向相关,积极情绪与接纳、合作倾向相关。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教育不但要取长补短,还要扬长避短。对受教育个体而言,教育的目的不但是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飞跃,即个体能动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的过程。“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学生的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同时,学生又是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其特定的问题,需要教育者的积极关注与科学引导。学生还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有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既是受教育的客体,更是自我教育的主体”。[4]因此,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范畴,坚持积极、正面、能动的人性观,引导、教育学生勇敢面向未来,以“积极的理念与行动为手段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5]

  3.指导大学生树立希望,不断提升心理弹性

  美国堪萨斯大学克里·斯奈德教授是积极心理学希望领域公认的理论创始人,他将“希望”定义为:“在成功的动因(指向目标的能量水平)与途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交叉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6]这包括三方面的含义:清晰的目标(远景思维);明确的策略(路径思维);启动并实施该策略的动机(动力思维)。目标、路径和动力是希望理论的三大要素。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路径和动力相互作用的过程,他们相互加强,呈正相关,对目标的达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中的希望理论,促进学生建立合适的目标,探索多种可行的途径,增强抗挫折能力和心理弹性,不断自我正性强化,最终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Siligman,P.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2] 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

  [3] 郑木越.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13.

  [4] 任 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68.

  [5] 陈振华.积极教育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27-39/68.

  [6] 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500字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500字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论文2500字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论文2500字

4.大学生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500字

271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