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应用心理学实践论文(2)

坚烘分享

  应用心理学实践论文篇二

  《浅谈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应用》

  【摘 要】本文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情感教学 心理沟通 教学思维 互动教学

  笔者在大学里从事教师工作已近八年,随着自身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学生们交流的增多,发现他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非常反感。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书本”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促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改进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自身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教师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是尽到了责任。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知道他们思考什么,想要什么,有什么困惑和不良的情绪,对目前的学习生活的满意程度和期待值,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其次,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所以,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及个人性格、爱好等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全面、全局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最后,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与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思维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的有效运用体现在: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的教学非常必要;但是,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常常使教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在我的课余时间,经常有学生来向我诉苦,有学习方面的困惑,有恋爱方面的挫折,有求职遇到的障碍等等,这些课堂外的“闲事”,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和学生心理沟通,解决了他们的烦心事,自然就会让他们回归到正常学习状态。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方法与语言学习的密切关系,运用情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每一堂课的前十分钟特别重要,教师要快速调动课堂气氛,不能总是给学生“下马威”,否则教学效果会打至少百分之二十的折扣。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适时调整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即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永远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坚持到底。教学方法也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我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头脑风暴、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趣味游戏等,学生参与度很高,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冉苒,张长英. 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严长浩. 开展互动教学提高《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的教学质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

应用心理学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1.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论文

2.应用心理学相关论文范文

3.应用心理学相关论文

4.应用心理学结课论文

5.应用心理学论文

269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