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

坚烘分享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二

  《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以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受社会环境、家庭情况、自身因素、诊断的拖延等诸多因素影响。结论: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错综复杂,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通过选择性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掌握一般性的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减轻其不良心理反应,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心理;健康教育

  癌症作为当今社会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由于人们对癌症认识的不足,一旦确诊为癌症,任何人,即使是一位意志坚强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甚至出现剧烈的心理反应[1],表现出恐惧和绝望,在希望与放弃中游移,无心顾及工作、学习以及参与社会活动。对于很多患者及家庭而言,癌症就是飞来的横祸,尤其是在确诊为癌症的初期,患者很容易出现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大多数出现抑郁、焦虑等急性心因性反应。而不良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医护人员面对癌症患者应及时、正确了解其各种心理需求,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给予心理指导,引导患者正视现实,摆脱死亡的恐惧心理,使其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其弥留之际生存的社会意义。

  1 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

  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失落的家庭角色、无助感、无望感、自尊心、自身形象、失眠及疲倦、诊断的拖延、不良的医疗服务理念、匮乏的沟通意识、家属及亲友的冷漠感等,均影响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2]。

  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一般表现为焦虑、恐惧、孤独、愤怒、抑郁、猜疑、内疚、自责、失落、接纳等。焦虑和恐惧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心理反应,表现出担心、紧张、烦躁不安、过于敏感、失眠、厌食等[3],患病初期可出现孤独感、猜疑,甚至出现抑郁,极度的悲观和绝望、情绪低落、忧愁、沮丧、失落感等情感变化,渐渐产生愤怒的情绪,自责、内疚,最终面对现实,接纳事实。

  2 健康教育

  2.1 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的行为干预,帮助癌症患者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及战胜病魔的信心,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预防疾病,促进康复,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实施方案

  针对患者的性格特征、职业类型和性质、文化程度、家庭情况以及周围生活环境等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熟悉患者的具体治疗措施,在掌握全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预见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争取做到事先控制举措。

  2.2.1 性格特征

  性格外向者多表现出极度焦虑和失落,性格内向者则表现出消极、低落等情感变化。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配合患者,解释其所需要或想了解的有关疾病的情况,消除顾虑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对于病情恶化或癌症复发的患者,表现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应给予患者更多的照顾和安抚,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

  2.2.2 职业类型和文化程

  干部、教师等文化程度较高、年龄偏大的患者,应采用安慰、鼓励方法,保证采取各种方法对患者精心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感到放心、满足;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一般需要精神上某种寄托,表现行为错乱,应采用理解和尊重的方法,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有关常识性的知识,满足和尊重患者的心理需求。

  2.2.3 家庭及周围环境

  因家庭环境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感到恐惧、紧张、抑郁寡欢、心情苦闷等,心理活动失去平衡,产生感情的宣泄,应采用疏导、隔离、劝导和照顾的方法,需要家属、亲友及社会的配合,进行关心、体贴照顾、劝说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感,同时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尽量减少其恶性刺激。

  2.3 健康教育的意义

  2.3.1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找回生存意义

  患者面对长期、致命的疾病,可能会失去所有兴趣和爱好,生存将会成为惟一目标。积极使用谈话、倾听技术及开放性的提问方法,主动倾听患者的心声,使其树立信心,自我发现,超越自我,找回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2.3.2 保持乐观和充满希望的态度

  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才能改善生理环境,还能够延长生命。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癌症科普知识,正确引导患者正视现实,使其消除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对生存充满希望。更加需要社会上的关怀与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2.3.3 避免指责,正确引导患者树立自信心

  人群中存在各自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具有固有的个性,外界力量很难改变其固有的性格。每个人完全可以用各自特有的方式、方法去应对疾病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必通过外界力量尝试着改变其固有的性格。当患者的性格发生变化时应给予正确引导和开导,增加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3 结论

  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医院应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医护人员应该经常和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悲观紧张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及时给予帮助;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问,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其由悲观、紧张、恐惧、猜疑等心理状态转变为冷静、乐观的态度思考问题,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使家属及亲友经常探视,给予关心、照顾和安慰,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珍淑.癌症患者的心理支持.中国实用医药, 2009,3:230-231.

  [2] 吴煜.肿瘤患者家庭康复.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41-44.

  [3] 托马斯・爱德华,托马斯・戈登.治疗医患矛盾的12张处方.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43-191.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2.有关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3.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

4.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论文

5.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论文

259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