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学概论论文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为了适应环境、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突破身体的各种极限,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以实现对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改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视新闻学概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视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一:电视新闻直播中应用传播规律
[摘要]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自身的媒介特征和传播规律,电视新闻直播方式被广泛应用以来,大众可以通过电视影像实时获取新闻资讯,见证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电视新闻直播不仅发挥出电视媒介的技术优势,充分展示其影像魅力,更是凸显传播规律对于新闻实践的指导和推动,带动大众传播与社会进步的结合与思考。
[关键词]传播规律;电视新闻;直播;实践探析
前言
当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时效性、准确性与信服力已经成为新闻竞争的重要依据。电视的线性特征和独有的影像语言,使得它在新闻直播中具有自身媒介优势。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解码编码理论”,电视新闻在直播过程中受到传播规律的指导和影响,电视媒介使用通信技术将新闻事件编码为实时电视画面,再通过画面编辑和新闻解读将电视画面解码为新闻资讯传达给受众,这个信息传播过程就是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过程中的同步性、直接性、现场感和不可预见性是传播规律的具体表现,具有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电视新闻直播将新闻事实直观展示在观众面前,将新闻事件的现场发生同步传输,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充分满足了观众获取资讯的迫切需求,实现了新闻资讯的信息传播。人们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取真实准确的新闻资讯,亲眼所见和真实感受更能带动人们的判断感受和情感融入,当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带动大众的同步感受和热情反馈,大众媒介的传播功能得到了最好体现。
电视新闻的直播特征
1.同步性
同步性是电视新闻直播的典型特征,也是吸引观众收看的魅力所在。它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和报道同步,充分满足观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时效性要求。从早期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到钱塘江大潮、国庆阅兵,电视新闻直播逐渐发展并日益成熟,用电视手段将新闻事件同步实时呈现,满足了受众迫切希望得到资讯的心理期待,实现了复杂新闻内容直接化编辑,也是编码到解码的传播过程。这个同步过程进一步确保了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加了受众的认同感。
2.直接性
电视新闻直播将新闻画面和内容信息直接传达到观众,避免了“多层转播”造成的“信息损耗”,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内容的曲解和变形”,保证了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加了观众的信任度。通过传播理论可以得知,受众接收信息的信任程度决定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信任程度越高,传播效果越好。影像语言具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可以营造气氛渲染以带动观众的感情融入和情感认同。电视媒介呈现的现场即时画面,是最具说服力的新闻元素,在画面基础上结合多种电视新闻手段,如现场采访、口头解说、细节发现等,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和信服度,获得了受众的选择偏爱,提升了电视新闻的覆盖范围和传播效果。
3.现场感
电视新闻直播的同步性和直接性带动了受众接收信息的参与感和现场感。心理学家鲍尔曾提出“固执的受众”理论,认为被动接收的信息很难被受众实际接受,受众更愿意接受拥有理智判断和情感认同的信息渠道中传递出的资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受众拥有更高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也拥有更为清晰的理性思考和感情判断,要想获得他们理性层面和感性层面的双重认同,就要提升新闻事件报道的“现场感”,带动受众“参与”新闻事件。
4.不可预见性
电视新闻直播是新闻事件的实时记录,它在事件发生前会做好一切预判和期待,却无法控制事件的发展,这个过程呈现的悬念特征,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掌握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在带动受众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的同时,让受众主动获取资讯并且关注新闻事件发展,提升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钱塘江大潮的电视直播就具有这方面的典型特征。电视技术的进步,使得钱塘江大潮这一壮美的自然景观可以实现在电视直播中完全记录和同步展现,观众通过电视新闻就可以看到多角度的实时画面,超越时空距离和避免浪潮危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文字解说了解相关的知识资讯,在多重基础上对于浪潮形成主动期待和持续观看,实现了新闻资讯的信息接收。
传播规律的实践指导
1.流程缩短和技术应急
电视新闻直播的快速直接使得新闻制作流程缩短,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新闻资讯的实时发布和顺利播出,就需要完善的流程制定,同时配合相应的全面技术应急预案。新闻直播前期需要大量的背景信息扩展和知识储备,在新闻制作流程缩短的要求下保证新闻质量,要求新闻工作者坚守新闻信念和职业道德。在宏大新闻叙事的同时,注意新闻细节的提炼,后续加入追踪和深入报道,以完善新闻内容、丰富新闻资讯、加强新闻深度,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直播的传播价值。由于电视新闻直播的即时性和不可预见性,在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必须做好预案,对于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应对新闻事件的非常态发生和突发事件出现,严守“把关人”职责,及时准确应对突发情况,保证安全播出,维护电视媒介的新闻权威和舆论传播使命,使得电视新闻直播实践不断进步和完善。
2.编辑策划意识
在新闻传播中,新闻制作人员作为“传播者”控制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从而影响到“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这就对新闻工作者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新闻制作的编辑策划是对于新闻内容的选择和舆论传播的引导,是电视新闻的主体。根据新闻主题确定受众范围,依据受众要求制定节目风格、表达方式和传播目的。在电视线性传播的媒介特征下,将审美价值和逻辑含义寓于画面的编辑组接,充分发挥电视的影像语言特征,用声音和画面吸引受众,强化编辑策划意识,不断实践创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使命感,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直播的传播价值。
3.高效配合协作
电视节目制作是需要多个岗位共同协作的集体工作,各个岗位都具有其专业性和技术特征,电视新闻直播的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高效协作和紧密配合。在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充分准备、认真工作,确保每个细节准确配合。2009年建国60周年阅兵和2015年抗战胜利阅兵都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播记录,也是弘扬爱国精神、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新闻事件。电视媒体在直播准备过程中进行了周密准备和演练,央视阅兵直播分布57个机位,兼顾各个场景和角度,同时注重对新闻细节的敏锐把握,形成后续报道和深入采访,不仅增加了革命历史、军事知识的宣传教育,更是带动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使命感,彰显了民族文化和国家地位。通过团队密切协作的电视媒介,使得信息输出量大大增强,充分实现其大众媒介的传播价值。
4.多媒体方式的融入
“互联网+”时代已经形成多媒体手段的百花齐放。电视要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些新兴语态,进一步融入多媒体手段,无论是策划、拍摄、剪辑还是后期制作,要充分运用新兴技术手段,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电视节目制作服务,提升制作效率和传播效果。电视新闻直播的实践探索,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形成传统媒介和新媒体技术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电视媒介将不断进步,继续发挥其竞争优势。
结语
传播规律对于大众媒介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电视作为教育宣传和传播资讯的主要媒介工具,用影像语言和线性传播特征作为自身优势,在大众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和文化内涵。直播是电视新闻特有的传播方式,保证了新闻的准确真实,增加了观众的情感认同和时空体验。新闻直播是电视媒介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趋势,其发展过程深受传播规律的引导并已经形成众多的实践经验,建立了电视新闻的权威语态,彰显了电视的大众媒介地位。在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过程中,将传播规律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媒介特征和竞争优势,使得电视新闻直播更加凸显其艺术魅力和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默多克.传媒产业的功能和价值[J].新华文摘,2004(2).
[2]雷跃捷.张彩.电视新闻频道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法]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M].[美]克拉克编.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建明.新闻学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英]戴维•莫利著.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史安斌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电视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二:县级电视新闻采编创新对策
摘要: 县级新闻面对区域内的受众群体,其吸引力就在于它贴近民生,所以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创新思维,丰富采编信息,避免平庸和僵化。要强化新闻策划和编排的前后期创作提升效应,灵活应用语言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大众,吸引大众。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编
1县级电视新闻采编面临的问题
特色的语言表达是电视画面的有力补充,能够传输更加丰富的信息,但在我国县级电视新闻采编的中对于语言的应用往往套用其他新闻的语言格式,老套固化没有新意,平淡而缺乏个性,难以配合图像对观众进行视觉、听觉方面的冲击。另外主持人的解说也存在一些缺陷,在表达的清晰和精炼程度、现场感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2提升县级电视新闻采编质量的对策
我国县级电视新闻在采编方面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以改进:
2.1突破传统模式,创新采编思维和方式
首先县级电视新闻采编要有亲民意识。特别是对于时政类新闻,要注重提炼,把握重点,选好角度,发掘出会议的“干货”,配以醒目的标题,少说套话、官话。比如我台在采编“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等时政类新闻时,不以“我市召开某会议”、“某领导在会上强调”等为标题,而取名“我市今年经济增长目标10%”、“我市今年3.8亿元建设教育民生工程”等。镜头则配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工程的最新动态画面。在播报《市政府召开“五大战役”项目建设服务工作评议会议》的新闻时,转换角度,用《“五大战役”服务质量好坏群众说了算》作标题,并播出群众对各单位的评议结果。再如对《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报道,可以对在市委工作会议上与本县有重要关系的经济社会工作作有选择的重点报道,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其次,要注重新闻采编方式的创新。如在报道社会民生新闻时,鼓励多采访和使用现场同期声,有选择地播放精彩的现场片段录像,并结合微信等网络平台,方便观众事后查看。有的新闻事件本台记者在赶往采访的途中,第一目击者可能会把拍到的视频和图片先传到互联网,新闻部门要及时联系作者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在本台新闻中加入该资料播出,使画面更具现场感和说服力。有的新闻事件仅用一张图片就能反映出多重信息,方式简便,时效性强,电视台要鼓励多播报此类图片新闻。在报道种养殖等农业新闻时,可突破现场空间限制,如电话邀请专家对农户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等,以更好的服务受众,延伸信息量。
2.2增强策划意识,改变传统编排方式
新闻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内容,而且要有创造,这种创造主要体现在编排和策划上,而这方面恰是县级台的薄弱环节。福安新闻每年都有结合时政、重大纪念日等主题策划栏目报道,如近期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我们在行动》、《从数字看民生》、《红旗飘过红土地》等,通过大量的一线采访,反映百姓身边事,让群众参与议政。本台曾与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在农历七月初七当天联合策划了一个音乐《快闪秀》节目,拍摄到大量病人和家属现场诧异的瞬间、感动的表情细节,并在当晚的《福安新闻》中全程播出快闪秀和对医生、病人家属的采访,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在编排方面,县级台的软肋在于常常按领导的排位顺序决定新闻的先后,而把新闻的价值意义作为次要参考因素。《福安新闻》在编排中打破常规,以新闻内容的重大、重要性及与百姓的关联度来决定编排的先后顺序。同时,突出头条引领和提要引导作用,一档十五分钟的新闻,选三到五条民生新闻作提要提示。另外,还利用“组合效应”来进行新闻的编排策划,把一些相似或者具有对比性的新闻以比较的方式进行播放,以方便观众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比如在播放与传销相关的新闻时,考虑到社会公众可能会对传销与营销或销售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我们在新闻中作了相应的甄别。福安台在新闻策划与编排中,善于跟踪热点,引导舆论,充分体现编辑意识,力争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福安新闻》栏目也因此获得了全省“县级台十佳新闻栏目”称号,福安台多次获评年度“先进县级台”。
2.3注重新闻语言的灵活使用
针对不同的受众主体,新闻在语言使用时应当有所差别。县级新闻的受众以当地群众为主,采编时要特别注意语言的使用,并选择与本地实际情况最贴切的播放方式,使观众感受到新闻与自己息息相关。首先是在使用语言上要和文学语言有区别,要体现出个性化,体现出真实、形象视觉效果的特点,为画面加分。比如在播放养殖业的新闻时可以采用当地居民通常使用的称呼,或把养殖方面的问题平民化表述。本台在一则信鸽拍卖的新闻中,创造性地用童声作解说,并模拟该只信鸽拟人化的语言,生动反映出拍卖现场竞拍的热烈过程,新闻取名《帅鸽身价值五万》作标题,节目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好评。其次是主持人在作现场解说时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做到简练、完整,尽量使解说语言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针对不同的新闻要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时要侧动表达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热点,这都是新闻采编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3结论
县级新闻面对区域内的受众群体,其吸引力就在于它贴近民生,所以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创新思维,丰富采编信息,避免平庸和僵化。要强化新闻策划和编排的前后期创作提升效应,灵活应用语言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大众,吸引大众。
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的思考彭爱萍;孝感学院学报2011-05-18
2、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培养彭爱萍;新闻知识2011-01-15
电视新闻学概论论文相关文章:
3.关于新闻采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