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亚投行的形势政策论文怎么写
亚投行全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属于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亚投行的形势政策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亚投行的形势政策论文篇一:《浅论亚投行建立背景及未来挑战》
【摘要】随着2013年习提出建立亚投行,2014年,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导发起的政府间的金融机构,对亚洲今后的发展、“一带一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创立亚投入,无论是对我国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即是一大机遇,也是一大挑战。本文末也针对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亚投行 背景 挑战 措施
亚投行全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在2013年10月2日提出积极筹建,并与2014年10月24日成立的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一、创立背景
亚洲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比例达1/3,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和潜力的地区。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亚洲地区在2010到2020十年间基础设施资金需求达8万亿美元,这与现今亚洲各开发银行每年融资不足600亿美元的象征形成巨大差距。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不断壮大与发展,现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根据《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2中国对外投资同比增长17.6%,数额多达800多亿美元。30多年的积累,中国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备,特别是在交通道路方面的工程建设在世界已经算首屈一指。中国迫切的望于此相关的产业走向国际,但现存的亚洲经济体尚处于较初级阶段,缺乏有效的多变合作机制,不能把资本转化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
最后,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停滞不前,不利于中国和亚洲的发展。有调查表明,中国在美国主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或日本和美国驱动得ADB中,所处地位与自身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极不成正比。2010年,中国主张的提升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国家份额的IMF改革方案也因美国的极力阻扰而破产。所以,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势在必行。
二、未来挑战
目前亚投行的57个创始国中,虽然有英、法、德等西方大国,也有瑞士、卢森堡等传统金融强国,但是世行和开行的实际掌舵者美国和日本的缺席造成的影响是无法弥补的。中国能否“摸着石头过河”,全世界都在关注。
(一)、专业人才缺乏
亚投行作业中国主导的,总部设在北京的国际组织,如何招聘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在今后的实际运用中是一大难题。要吸引高素质人才,并增加其机构的忠诚度,就需要整体机构的设计和规划。除了保证高素质人才的本身外,还要确保其家属的日常生活,要形成一个统一合理安全高效的机制以适应人才引进。
(二)、平衡地区间关系
亚洲幅员辽阔,地广人多,各国风俗人情皆不相同。如印度、印尼等国家,资金需求量大,同时希望在所在区域内发挥更大的影响;而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对扩大其国家的影响力有较高期望;英、法、德等传统大国则想继续保持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诉求,如何协调各国关系,使亚投行平稳高效运动,也是一大挑战。
(三)、财务平衡的可持续性
亚投行作为一个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银行,项目风险大,安全性高,周期长,收益低,如何抱持贷款的可持续性,及时收回贷款,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亚投行不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机构,它致力于促进各国的发展,但必须以维持财务平衡为基础,才能长期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三、应对措施
第一,各国应该增加沟通,共同提高治理水平。在公平和效率间寻求最佳平衡。从目前亚投行确立的机制来看,投票权在亚投行决策机制中的作用明显淡化,各方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公开透明的表决重大事项。
第二,应对不同情况的风险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应对。对于金融风险方面,亚投行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上过去相关组织的经验,同时要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高素质人才,特别是一些在跨国跨国法律事务、国际资本运作、国际事务协调等诸多领域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端人才,从而充分把控项目投资风险。
第三,要利用私人部门引入的资金,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亚投行要解决融资问题,积极调动私人部门参加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私人部门的投资不仅可以扩大资金运动的规模,同时由于私人部门对回报的要求较高更敏感,更利于项目的风险管控。亚投行应当积极探索公私合营的模式,借鉴先前国际金融组织的操作经验,进一步发展。
四、总结
亚投行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正是因为现有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金融组织存在缺陷,所以才有亚投行的出发和发展。作为中国提出的创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高担保等,以振兴交通、能源、电信等各个行业的投资。提升亚洲地区经济稳步发展;同时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
参考文献:
[1]王亚坤.亚投行未来发展的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10).
[2]纪屏.亚投行彰显中国影响力[J].决策与信息,2015(5)
[3]丘知鱼.亚投行背后的博弈[J].时代金融,2015(10).
[4]王有鑫.亚投行成立是多赢选择田.金融博览,2015.
[5]张涵.亚投行的挑战[N]. 31世纪经济报道,2015.
[6]亚投行将给亚洲带来什么[N].新华网,2015.
[7]张平,赵国昌,罗知.中央官员来源与地方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12,11(2):613~634
[8]徐现祥,李郇.中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C].经济学季刊,2005:83~100.
[9]胡勇锋.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分权[D].西南财经大学,2014.
亚投行的形势政策论文篇二:《“亚投行”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开始进入国际化进程,中国要想谋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本文通过研究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现状,认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机遇
引言
近年来,人民币在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边境贸易中大量使用,人民币已被越南、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及边境旅游业中的支付和结算工具,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硬通货,有“小美元”之称。中国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签订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起步,表明人民币尚处于区域化初始阶段。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57个国家创始成员国,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亚投行旨在支持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亚洲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这是中国政府尝试主导区域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国通过外交战略来发挥资本在国际金融中的力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将推动人民币首先成为亚洲区域内的核心货币,为人民币进一步实现国际化提供重要契机。
一、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综述。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国外学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有:第一,关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T.Nakao(2010)认为扩大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包括渐进的资本交易自由化政策、适度的汇率政策、开放的国内金融体系等。Y.C.Park(2010)认为人民币要真正实现国际化必须首先改革国内的金融制度,开放国内金融市场、采用灵活的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B.Eichengreen(2010)认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诸多困难,要消除很多金融限制,建立深度的、有流动性的金融市场,增加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使其更好地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交易。R.Portes(2011)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中国必须要放弃资本管制并逐步增加汇率的灵活性,同时要有更深层次的金融市场工具及运作良好的监管机构;第二,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困难。J.Leahy(2011)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存在两个最大的障碍,即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以及当前还不存在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Ulrich,Hoosain & Wong(2011)认为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才能促进人民币成为广泛使用的贸易货币和投资计价货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Cookson & Dyer(2010)认为中国应当逐渐放开资本项目的管制,大幅增加内地债券市场准入,提高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的便利,人民币才有可能实现国际化。
(二)国内学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进展。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有:第一,大多数学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必要的;第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已经具备基本条件,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刘曙光(2009)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有三个:基本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政治军事因素。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这几个因素都在朝着更加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潘理权(2000)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尚不具备条件,目前讨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还为时尚早;第三,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及推进方式,王元龙(2004)认为一种货币如果不能实现自由兑换,在国际范围内的接受程度就会十分有限,将成为一种高风险货币。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先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陈彪如(2006)认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是货币国际化不可或缺的条件。钟伟(2002)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考虑合并完成,要抓好人民币“资产池”的国际化工作,建立国际化债券市场,使央行相对于国际投资者可实现最小动态负债。巴曙光(2003)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个长久过程,只有国际贸易实力、国内金融市场完善度达到一定程度和人民币自由兑换实现后,才可能陆续拥有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李婧(2009)认为要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四,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郑木清(1995)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首先实现区域化再实现国际化。赵海宽(2003)认为人民币可以直接国际化,而不必经过区域化阶段。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是漫长与曲折的。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集中在改进我国金融制度和开放金融市场方面,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开放资本项目,会导致国际游资冲击并引起国内经济的崩溃。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不能开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行动,人民币在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大量流通和使用,亚投行的成立将为人民币首先成为亚洲区域内的重要货币创造重要条件,中国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利用好这个平台积极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因此,本文侧重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研究,这将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新方式,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重要机遇。
二、“亚投行”对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的机遇
(一)拓展人民币的价值贮藏职能。人民币用来充当一国官方用途的国际储备是发挥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价值贮藏职能的重要体现。亚投行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储备地位。截至2014年,中国先后与26个国家或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度达2.9万亿元。随着亚投行的运转,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必定会越来越密切,与亚洲区域内其他国家之间的人民币互换协议也会增加,不断扩大人民币在亚洲国家国际储备中的份额,最终带动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储备地位上升,为未来人民币真正实现国际化准备条件。
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贮藏职能的另一个体现就是人民币用来充当私人机构的金融资产。亚投行的成立也将在私人投资领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2020年前亚洲地区每年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约为7,300亿美元,随着业务的开展,各成员国缴纳的资本金必然不能满足亚洲区域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大规模筹资,这就为私人投资者进入该领域留下了巨大空间。亚投行可以发行大量包括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和其他金融衍生品在国际上募集资金,增加国际投资者手中的人民币资产,促进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的价值贮藏职能。
(二)拓展人民币的计价支付功能。人民币的国际计价支付功能是衡量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一级指标,因此拓展人民币的计价支付功能对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进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有重要影响。2014年货币国际化指数:美元55.24%、欧元25.32%、英镑4.94%、日元3.82%、人民币2.47%,人民币国际化的指数并不高。亚投行的成立,能促进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可以凭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积累的丰厚资本和技术优势参与进来,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亚洲区域内众多国家之间的经济金融联系必然加强,区域内的跨境贸易和投资规模也会不断增加。为了有效保障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和资金流通,简化相互之间的计价和结算业务,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会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为实现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内的国际化创造条件。2014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4,803.9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16%,亚投行成立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和资金流通将会更加频繁,实行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将会降低双方的贸易和投资业务的成本,带来更大利益,这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更多机遇。
(三)扩大人民币区域影响力。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地域扩张上分三步实现: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首先是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台以及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及地区的使用;其次是人民币区域化,提升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地位,使其逐渐成为亚洲区域内部的主导性货币;最后是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在货币职能上人民币国际化采取三种形式并举:人民币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以美元、欧元为主,国际贸易结算大部分采用的也是美元,亚投行的成立挑战了现有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与西方国际经济金融垄断机构相抗衡,扩大了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作后必然会加强中国与亚洲区域内其他国家间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增加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内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增加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使用量和覆盖面,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削弱美元在亚洲区域内的影响力,扩大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同时,亚投行的成立必然会带来大量跨境资本的流动,我国应该改革国内金融市场,使其更加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届时必定会带动更多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来降低风险和成本,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提供了很好地平台,中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主导力也将增强,人民币的影响力也会大幅度增加,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三、借助“亚投行”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
(一)坚持中国政府在亚投行中的主导作用。亚投行是由中国政府首发倡议并积极推动成立的,目的是为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考虑到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需求规模、获得较高的国际债权信用评级所需的资本金水平、中国出资的财务承受力以及世界主要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出资情况,法定资本金为1,000亿美元,我国以财政部作为出资主体,占股权的50%,实现相对控股,可使用人民币、外汇储备或两者各占一定比例的形式出资。截至2014年,中国官方外汇储备余额达3.84万亿美元,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13.86万亿元,中国有能力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中国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最大的出资国,理应争取在其中的主导权。在出资方式上可采取以多种货币入股的模式,推动人民币成为亚投行资本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用人民币对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项目进行贷款和投资,形成支撑人民币走出去的强大后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采取的是多国共同出资设立的地区性银行,该模式组建难度大、运营成本高。作为主导国,我国需要设立合理的合作方案,除了各国政府资金入股外,还可以吸引其他商业银行投资和民间投资,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债券,采取银行模式和基金模式互补的形式,形成投资和贷款的有机结合,借此平台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二)积极开发人民币计价的新型金融资产,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尽快推进人民币产品和市场的发展,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丰富投融资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种类,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兼顾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以美元、欧元为主,这些币种的投资收益率低,受欧美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大。亚投行未来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以人民币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债券或者收益率高的相关资产,使人民币逐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币种。同时,亚投行开始运作后,必然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中国企业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发行人民币债券,银行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发行人民币计价的优先股。海外市场上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产品的发展,人民币在当地沉淀并产生交易,需要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否则人民币将会全部回流到中国,达不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因此,通过适度的制度安排适时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增加人民币的海外交易量,促进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作用。
(三)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助推人民币国际化。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应该坚持以高水平引进和大规模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带动经济发展,鼓励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当前,亚洲很多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阶段,对能源、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很大,但是供给却严重不足,并且面临建设资金短缺、技术经验缺乏的困境,相反,中国部分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成熟的技术经验。因此,一方面亚洲众多发展中国家有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资金缺口;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本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工程承包经验,双方可以通过亚投行联系起来,实现互利共赢。亚投行的设立可以带动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内企业走出去能够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能使企业走出去的货币交易成本减少,投资的汇率风险降低,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两者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平台相互带动,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四)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计价、结算比例。从历史上看,与某种国际大宗商品的计价和结算绑定在一起往往是一国货币崛起的起点,“煤炭―英镑”、“石油―美元”的崛起就展示出了一条主权货币的演化之路。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谋求与英镑和美元一样的世界关键货币地位,但是其演化的方式值得我国学习。我国作为亚投行最大的出资国,可以创造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使用的条件,通过直接投资和贸易的渠道带动人民币走出去。在亚投行支援的基础设施建设国跨境贸易和投资中扩大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比例,尤其是将人民币与基础设施建设材料的贸易结算绑定起来。近年来,亚洲地区发展缓慢,经济发展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制约,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度大、见效慢、收益低,很少有投资者愿意从事这种投资。对于众多中国的建筑企业来说,有长期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愿意从事相关投资,中国政府应该把握这个难得的平台,促成众多建筑材料交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增加人民币的输出,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四、结语
我国一直是经济大国,但相对货币来说却是小国。2013年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量的比重达到87%,而人民币只有2.2%,人民币国际化刚刚起步。中国与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在亚洲区域内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随着亚投行的成立及其以后的发展,区域内的贸易投资量增加,必定会增加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内的流通,同时也有更多国际私人机构愿意持有人民币资产,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中国也需要做出更多努力,促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完善金融制度,为人民币国际化顺利推进提供更多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元龙.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市场研究,2009.7.
[2]黄海波,熊爱宗.论人民币的空间和机遇[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2.
[3]李海英,石建勋.国外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最新动态[J].当代经济,2012.1.
[4]沙文兵,孙君,邓业建.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近期文献综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2.6.
[5]程恩富,周肇光.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可能性[C].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六次会议论文集,2002.9.
[6]郑木清.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J].复旦学报,1995.2.
[7]陈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J].财会金融,2014.2.
亚投行的形势政策论文篇三:《亚投行创立的战略意义》
【摘 要】 本文对亚投行作了概述,分析了亚投行炙手可热的原因,探讨了创立亚投行的战略意义。认为,这是中国国力提升的体现;打破了美元霸权;满足中国外汇储备输入需求;支援“一带一路”,输出过剩产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
【关键词】 亚投行;创立;战略意义
一、亚投行概述
亚投行,全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10月提出倡议,于2015年正式签署协定的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的成立宗旨在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强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截止2015年4月,共有57个国家申请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亚洲只有日本没有加入;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加拿大没有加入,亚投行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
二、亚投行炙手可热的原因
1、亚洲各国放下争端共谋发展
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中有33个是亚洲国家及地区,大部分是2014年申请加入的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包括与我国有领土争端的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
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或加速阶段,油气管道、高铁、通信、航线航道等满足区域联通的基础设施至关重要。这些国家及地区之所以长久以来被卡在发展的瓶颈,根本原因就是基础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所以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根据亚行测算,为维持当前经济发展水平,2010至2020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超过8万亿美元,每年需7300亿美元,亚洲大部分国家政府无法负担这笔开支。虽然有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但资本逐利,而基础设施的投资周期太长,再加上各种政治因素,世界资本并不会大量投资在这方面。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供给严重不足,资金、技术缺口很大的窘境。
亚投行的出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绝佳途径,亚投行的主要投资目标正是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同时又能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资源,这正是亚洲各国急盼的。因此,虽然印度与我国有藏南和阿克赛钦的领土争端,多年来一直对争议地区虎视眈眈,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近几年因南海问题与中国闹得不可开交,加上美国从中搅局,几乎到了或有一战的地步,但亚投行倡议一出,这些国家都能够清醒的权衡利害,盯准这一难得机遇,放下争端,加入亚投行,谋求共同发展。
2、欧盟大国纷纷加入亚投行
建立亚投行的倡议在2013年就已经提出,在长达一年多时间里,欧美大国无一响应,何解?
首先,目前世界主要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基本由美国主导,如世界银行、IMF等,甚至专为亚洲设立的亚洲银行也由美国实际控制。显然,美国长期在全球全面称霸,在世界金融市场占主导地位。亚投行的出现,无疑与欧元区的出现一样,会很大程度削弱美元霸权,威胁美国地位。因此,中国向美国发出创始成员国邀请是礼节性的,美国不响应是理所当然。其次,其他欧美国家虽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对加入亚投行心头痒痒,但或因与美国同盟而不参与,或因对亚投行的未来发展仍存疑惑而持观望态度。
然而,去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同月17日,法国、 意大利和德国紧随其后申请加入。
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的率先“反水”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19世纪英国首相帕雷斯顿曾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依照这条国际政治黄金法则,英国加入亚投行,并提出要做人民币在欧洲的离岸中心,正是看准中国的潜力,想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占得先机。而英国的加入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欧洲其他大国打消顾虑,纷纷申请加入亚投行。这说明各国对中国和亚投行的前景十分看好,想从中分一杯羹。
3、俄罗斯加入亚投行
相比其他欧洲国家,俄罗斯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动机更明确。首先,石油和天然气是俄的经济支柱,由于乌克兰领土争端,欧洲各国和OPEC一直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向其施压,俄在欧洲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如果俄加入亚投行,未来亚投行投资的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就会优先使用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同理,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加入亚投行,也是为图未来优先使用其矿产品;其次,俄虽属欧洲国家,但其大部分领土却在亚洲,加入亚投行后,俄只需在章程制定方面多做努力,其亚洲地区的基建项目很可能争取到亚投行的大额投资。
三、创立亚投行的战略意义
1、中国国力提升的体现
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高增长,人均GDP增长30倍。2010年,中国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人民币纳入“特别持款权(8DR)”等相应出现。作为中国第一次主导建立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及其“朋友圈”的扩大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以及各国对中国日渐高涨的信任度。这是中国试图改变世界现有政治经济地缘的信号。
2、打破美元霸权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发起,2002年开始酝酿的多边关系自由贸易协定,加入标准及其严苛,意在将中国排除在外。2014年之前,TPP共12个成员国,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比重约40%。除现有国家外,不少国家正考虑加入该组织,其中包括中国台湾和菲律宾等。简单地说,成立TPP是一些国家在针对中国,或者说是为了躲避中国。
亚投行的设立,打破了几十年来世界银行统治世界,亚洲银行影响亚洲的传统格局,世界银行的相对地位受到影响。同时,亚行最大的股东是美日,其实是美国借助日本之手统治亚行。而亚投行的设立,对他们的冲击最直接,菲律宾甚至在签署TPP的最后一刻临时倒戈加入了亚投行。这种形势下,美日自然十分焦急。
3、满足中国外汇储备输入需求
近些年来,中国囤积了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储备当然不能都用来购买美国国债,大量资本需要输出。而“一带一路”计划正是绝佳的机会,它为我国大量外汇储备寻找到了适合的出口。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需要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亚投行的出现正好能够输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4、支援“一带一路”,输出过剩产能
中国不但拥有庞大的资金,更拥有先进的基建技术与执行力,中国的“铁公基”产业发达是世界有目共睹的。目前我国正面临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境况,而与此同时,亚洲各国在这方面是不足的,亚投行的出现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亚投行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能让国内先进基建技术向外输出,同时也能释放过剩产能,通过亚投行进行融资,使我们的产业走出去更有保障。
5、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当下中国处于一个从贸易国家向金融国家的转型时期,需要为人民币走出国门铺设通道,而亚投行这样的多边合作机制为人民币出海创造了机会。亚洲发展中国家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将在带动中国出口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在亚投行业务开展后,中国可以亚投行信贷为先导,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促进直接对外投资带动人民币走出去,包括发行区域内人民币债券等方式,为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提供配套融资工具。在增加结算、投资基础上,促使区域经济体增加人民币储备需求。与之并行的是,人民币与多种货币签订了互换协议,人民币国际化的蓝图已经比较明朗。
四、结语
亚投行的建立既是中国经济模式的向外延展,也顺应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趋势,同时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亚投行不仅触碰了美日的亚行,更挑战了美元霸权的神经。亚投行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需要强大的国家政治意志与娴熟的专业技巧共同推动,这考验着中国领导力,也会真正检验中国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刘杉,张林.亚投行的机遇与考验[J].商业文化,2015-06-25.
[2] 樊文敏.亚投行成立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商,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