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论文写作指导>

毕业专科论文总结范文怎么写

家文分享

  毕业论文是高校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篇一:《论信息化形势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 要】 本文在论述信息化形势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构建意义和应把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政策为基准、以市场为导向、以师生共享为目标、以模块化为策略的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思路,以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广西;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意义;原则;思路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民族地区的高校的教育日益呈现信息化的趋势。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政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策略,它的出现对健全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培养具有时代和地方特色的人才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但它在给民族地区课程体系的构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还存在些不足,例如:课程构建特色不足,更新不快、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在21世纪,抓好信息化形势下的课程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一、信息化对广西新建本科院校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信息化在带来教育范式转型的同时,不断的变换着教育的形式,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这也为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理念的改变成为现实。

  1、有利于“通”与“专”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观的实现

  现代社会要求高校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出“通”和“专”现结合的人才,这种课程体系要求把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很好地整合:加强文理渗透,在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性,并提高人文教育的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这种构建观念一直是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构建者不敢有的理念。信息化的出现,把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的海洋,课程构建者再也不用为资源不足而担心,不但为课程构建者实现这一观念提供了基础,也向课程构建者提出了这一要求。

  2、有利于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的实现

  在民族地区学生素质偏低的前提下,能不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也是其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包括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者是课程构建的起点,后者是课程构建的阶段性目标。而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分为知识能力方面和对学习的心理、态度、情感方面。目前,我国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个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未来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努力寻求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教学信息化的形成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它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给予学习者充分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应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践观的实现

  人才培养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建构主义的重要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构建起帮助和促进作用。而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是参与。信息化形势下,课程构建者可以利用各种工作和信息资源达到教育目标,信息化也有助于创建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创设有助于交流协商、知识构建和知识写作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学习者的社会参与,强调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创建实践共同体和实践场所。

  二、信息化形势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信息化形式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相应的原则,但信息化的形势下也有着新的内涵。

  1、科学性和人文性

  信息化为课程体系构建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相关的材料,通过连接可以取得各人感兴趣的知识,但并不意味着课程构建就可以不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亦如此。信息化形势下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必须根据学科的性质、内涵及发展方向、现实需求及未来趋势来设置,并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切实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推进国家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人文素养当然也应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考虑的因素,缺乏人文素养,培养出来的人才和抽出神经的植物人没有区别。

  2、专业性与自主性

  信息化形式课程体系把通才教育和适度专才教育结合起来。但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专业课是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保证的部分,否则这个课程体系就是去了专业性,而在其他模块的构建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讲义多媒体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甚至可以把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充分揉合到课程当中,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样,既能能够突出专业课的重要地位,凸显本院系的专业特色,同时,也能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3、理论性与实践性

  民族地区的课程体系的建构不仅要重视基础科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渗透,更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者在进行课程构建时,应考虑建立网上教学平台师生、同学提供交流机会,增强教学互动,同时还应当考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尽量为同学提高实践技能提供虚拟实验场所,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为以后步人社会进修和深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从而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4、稳定性和动态性

  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体系无不体现着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任何学科的课程设置都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有利于师生较深对本学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课程体系构建都必须体现出很大的动态性,各个学科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对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增进课程实施的优化,这有利于师生把握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

  三、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信息化形势下,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要求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有明确的思路,否则将会将会直接影响课程体系基本策略的实施。   1、以国家政策为基准

  信息化形式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国家政策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久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1995年,原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 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了研究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吹响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号角。2000年国家出台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做了进一步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一任务,民族地区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通”与“专”教育相结合的观念必须围绕“专”进行,成为专的支撑,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这还要求我们发挥信息化对促进民族地区课程体系的构建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方面努力。

  2、以市场为导向

  信息化形势下,课程设计应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并为这种导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民族地区的高校课程体系构建试图面向市场,但实践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课程构建只能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段式的传统逻辑思路设计的,结果发现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呈两张皮的状态。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各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面向市场提供力坚实的基础,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使宽口径的基础教育思想得以实现,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者很容易就能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调查、预测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能力的要求成了轻而易举的事,专业课程的设置能紧跟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确保了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实现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3、以师生共享为目标

  信息技术以实现资源共享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著称。在信息社会里,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者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把信息技术引进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以加强课程体系中课程资源的师生共享性为目标,深刻地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资源的共享赋予了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意味着学生可以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主义的构建者,媒体成了创设情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究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课程资源的共享可以减少课程的重复性,降低教学过程中课程的交叉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课程资源的共享性,还可以构建教师知识分享平台,消除教师之间实践和空间上的障碍,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吸收,实现了双方的良性互动,促进知识的成功转移,引发对专业发展的思考。

  4、以模块化为策略

  在信息化的形势下,考虑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博学的专业人才,在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上,采取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全部课程由三个模块组成,即理论课程模块、实践实验课程模块、综合素质课程模块。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方式设置课程,一是基础平台课程。一般来说,公共基础课是比较成熟的学科,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也相对稳定。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重点是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把前沿的东西加进来,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二是专业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包含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基础平台是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特点开设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教育的核心,是整个课程体系最重要的部分。为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每个专业都确定了几个方向的选修课模块,每个选修课模块开设一组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三是建好支撑平台课程。支撑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活动等。实验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鼓励各专业开设专题实践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学飞 秦惠民.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M]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高等教育学. 教育部人事司[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高振强,段丽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J] . 宁波大学学报,2007.08.

  [4] 赵东江.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 . 中国电力教育,2007.11.

  [5] 张宏军. 21世纪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J] .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04.

  [6] 罗华毅. 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 .

  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篇二:《论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摘要:“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期,课程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对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课程性质、课程层次、课程学习方式、课程学科属性四方面来考虑;课程内容优化上要更新和充实基础课程内容,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复,防范课程间内容脱节;课程设置上应遵循适应原则、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原则、精减原则和促进创新机制优化原则;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应以教材为载体来相对固化,以保证其在一定时期内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元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围绕当时文教政策加强了政治教育和革命教育内容;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政治理论课的同时,逐步对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90年代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扩充,拓宽了专业理论视野,加大了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2003年“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开始了精品课程建设。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高等院校课程建设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期,面临两个重大转变,其一是要全面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各行各业人才的需要;其二是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部分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提出来。教育部、财政部在未来五年继续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也提出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课程的改革不能只做修修补补的改革,必须从课程体系整体来思考其改革方向与内容,并及时将改革成果以教材形式相对固化和承载。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高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课程性质、课程层次、课程学习方式、课程学科属性四方面来考虑。

  课程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理论课、实务课和工具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有较大比重的实务课。课程按层次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开设上应强调基础课程的开设,保证它在全部课程中的主要地位。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专业知识的基础,其包含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稳定、持久,掌握好理论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和运用专业课的新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学生毕业以后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在课程学习方式上,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宽口径培养人才提供条件,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开课量,增加选修课学分很有必要。课程按学科属性可分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理、工、农、医专业,课程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课程为主;文、史、哲、经、管、法、教等专业,课程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为主。但应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做到文理交融、相互渗透,才能使本科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

  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不是一个学院一个专业的事,学校和专业均应高度重视,这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顶层设计,应结合有力措施使专业课程结构逐步优化,渐趋合理。

  二、课程内容的优化

  课程内容的优化是从专业知识链条和能力递进上来考察课程体系的优化,在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中最关键也最难。课程内容的优化可减少不同层次课程中知识的重复,使学生能更早更多地接触专业前沿知识,使整个课程学习体系化。

  首先,要更新和充实基础课程内容。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课本中已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了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成果。进入大学阶段,在课程内容上应提高知识层次,删除与高中阶段重复的知识,充实更前沿的知识,提高学科研究新成果的比重。

  其次,要去除课程间内容重复,防范课程间内容脱节。内容之间的重复脱节主要存在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在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可考虑将专业课的某些章节内容拆分变成专业选修课,专业课直接涉及学科领域发展前沿知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增长专业见识。

  三、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符合该专业内核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一般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也包括专业必须拥有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1.适应原则

  适应是指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自实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为适应社会对经济建设,特别是满足工业建设专门人才的需求,要求课程体系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实行适当的专门化,有重点地设置和加强重要课程,力求各学科的相互衔接。但因当时专业设置以移植前苏联的设置模式,导致专业设置繁多,特别是理工科的本科专业分得细、口径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类型单一。这种状况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得以初步改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本科人才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本科人才类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高校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代科技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各学科相互渗透,要求从业者在更高、更宽的层面上有所了解和掌握。因此,高等学校应当拓宽专业口径,在加强基础学科教育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和边缘交叉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和迅速掌握运用新科技的能力。

  2.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原则

  国家对学校培养人才、总体目标和战略方针有明确的规定,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备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据此,高校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体可以概述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专”、“博”结合的科学基础、熟练的基本技能和探索新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的基本精神相符合。

  3.精减原则

  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宽口径培养人才,势必设置新型课程,又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因此,必须精减课程,保证学生学好主要课程,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4.促进创新机制优化原则

  课程教学内容的量变将引发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的质变。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及时反映和体现这种质变,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和课程调整情况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更新中促进创新机制的优化。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

  如前所述,笔者认为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首先,研究与改革的对象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使这一较宽范围的研究与改革更加深入,更加透彻了,一是可以帮助明确本科专业内涵,二是基本构成了专业国家标准的一个侧面,即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标准。其次,在课程内容的研究与改革方面,第一是课程内容的基本界定,第二是课程间理论与实验实践内容的综合考察,即应推行理论与实验单独设课。

  在课程内容研究与改革上更加深入、透彻,一是分别构建了本科专业理论体系和实验体系,二是这两个分体系合成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三是基本构成了专业国家标准的另一个侧面,即专业课程内容基本标准。

  五、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相对固化与承载

  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如果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在课程体系(含理论、实验)上进行了构建,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梳理,则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过往情况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人员变动,改革成果往往难以持续,也难以在其他专业得到有效推广,甚至研究结果本身亦有可能退化。如果能将本科专业的大部分主干、主要课程编出系列教材,并形成改革与教材及时跟进的联动机制,则可相对固化改革成果,避免个人意志转移、部分教师变动等因素而影响它的可持续。因此,笔者认为,以教材为载体来相对固化改革成果,可在一定时期内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建立起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联动机制,其结果构成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如果再将本科专业实习环节的基本要求予以明确,则标准更加完善。应当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这一标准应该顺应用人需求和科技发展。课程设置异动及课程内容更新是允许的和必然的。其二是不排斥特色,如偏理论或偏应用的层次特色、地域上的南北特色(如农业)、就业服务上的工农特色、技术层面上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刘宝存.中国教育改革3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2]杨有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4).

  [3]王建惠.美国高校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陇东学院学报,2010,(4).

  [4]孟天财.新时期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的问题与破解[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

  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篇三:《浅谈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看,有些地方仍存在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市场竞争下的新职能,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想要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改变原有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二、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招聘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正处于体制改革的阶段,所以在招聘和用人方面还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标准。采用传统的用工机制一经录用就是岗位终身制,缺乏弹性,很难实现对人才的优化配置。同时,传统的招聘方式不够严谨,没有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且随意性大,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秩序;其次,企业在人员录用方面自主性较高,没有经过知识、技能的考核,只要通过人际关系就能得到岗位。这样的招聘方式不但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

  (2)培训机制偏旧,无法满足企业要求

  开展培训课程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但是,部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实际生产的培训内容。或者是一些管理者为了降低管理费用,缩减培训课程来减少培训费用的支出,从而使培训效果收效甚微。此外,还存在领导挪用培训经费用作其它项目使用的现象。传统培训机制落后还包括石油化工企业的培训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选择培训对象的问题上,由于传统的培训体系没有明确规定培训对象,人力专员在选择培训对象时无章可循,只能听从领导意愿。这样的选择方式导致了培训人员只是抱着走走过场的心态,反正培训结束后也不用进行考核。一般情况下,偏旧的培训机构所使用的培训内容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根本没有从实际出发,所选择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更没有评估价值可言,导致培训评估体系形同虚设。

  (3)缺乏合理的人才考核机制

  石油化工企业的职能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工作内容和责任不够清晰,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合理的人才考核机制造成的,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一定帮助,但部分企业对员工的奖惩却有失公平,使得人员工作态度懒散、消极,甚至有些员工还会产生不公平、不作为的逆反心理,从而难以实现对员工的统一管理。其次,石油化工企业实行的薪酬制度不够科学,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的薪资相差较大,薪酬没有与实际的生产业务、绩效挂钩,这样的薪酬制度难以服众,从而增加人员流失率。此外,传统的考核制度实行的是“大锅饭”制,干多干少都一样,不但打击员工的积极性,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浪费人力资源。

  三、提升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策略

  (1)采取标准化招聘机制

  更新的招聘机制应能发挥其新职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不断引进技术、管理型人才,用以保证企业生产的高效运行。因此在完善标准化招聘机制过程中,企业应该从管理和技术层面上出发,有针对性的选择人才,不只是增加了人数的数量,还要在质量上也得到提高。

  另外,建立的招聘机制应科学、合理。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石油化工企业对所要招聘的岗位要有预测性评估报告,包括对岗位人员的要求、标准和期望等,应聘者还要通过基础的专业测试和技能考核。第二,为了保证招聘活动的公平性,考核要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发现有徇私舞弊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并完善招聘考核制度。

  (2)提高培训的效用

  石油化工企业应重视培训的效用。良好的培训效果对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有很大帮助,且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有益员工身心健康、心情舒畅。而想要提高培训的质量,增加培训投入资金必不可少。其次,培训内容是整个培训过程的核心内容,不同的岗位要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且培训内容应层层递进。最后,健全培训管理体制有利于防范企业风险。因为培训体制不健全导致管理体制不健全,由此造成企业管理系统上下衔接不上,不利于企业的统一管理。所以,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建设计划、培训计划和成果反馈等,用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

  (3)建立健全的绩效管理机制

  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包括: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工作内容、职责等。员工要严格遵守绩效管理制度,它是评估员工行为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的考核项目、精确的评分制度和完整的数据体系,有利于精确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其次,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操作性较强的人力资源评价机制包括良好的评价实施阶段和制定阶段。在制定过程中,要预测企业未来的挑战和发现机遇,还要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质量较高的绩效评分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力资源在整个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1.大学生个人总结范文大全

2.大学生个人成长报告范文

3.对毕业论文的总结

4.毕业设计总结及感言

5.毕业生个人总结2000字

    26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