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论文写作指导>

2017年会计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家文分享

  会计不仅仅是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它还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学习啦小篇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

  2017年会计毕业论文篇一

  摘要:改革开放xx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在环境变化、事件处理和利益集团的博弈的推动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于20xx年出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逐步实现与国际趋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发展历程 发展动力 博弈

  20xx年x月x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xx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几项准则到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我国会计专家、学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心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公共选择过程并最终上升为一种政治化的程序,体现为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因此,会计准则的实施会产生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影响利益相关者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经济后果"。所以,只要存在利益相关者利益上的差别,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倾向和会计准则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就必然存在。

  1会计准则改革起步阶段(1978-199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使得原有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模式的缺点日益暴露,不同所有制和部门的企业之间由于各种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程序和报表格式不同,造成会计信息不可比、给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外国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贷款分析、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等均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及时认识到:会计改革已成必然,只有使会计管理体制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从19xx年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基本原理,并于19xx年开始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学会还组织翻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供国内会计专家学者研究使用。19xx年财政部提出了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设想。19xx年x月x日我国财政部正式设立了专门研究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会计准则组,并召开会计工作座谈会拟定我国会计改革纲要,在正式发布的会计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会计准则,改革会计核算制度"。19xx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准则草案,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的意见,19xx年x月,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正式发布了第一项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

  2会计准则具体化阶段(1992-20xx年)

  19xx年x月制定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之后,19xx年我国财政部开始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研究工作,19xx年x月x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之后的几年陆续颁布了债务重组、会计差错更正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无形资产、租赁准则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在这16 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中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防止出现制度空当,我国在发布和实施会计准则的同时,还不断地制定、修改会计制度,20xx年还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协调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而形成了国际上少有的"准则" 和"制度"并行的会计规则结构。

  3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阶(20xx-20xx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以国际化策略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20xx年x月正式加入WTO,我国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的会计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共识,《 企业会计准则》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合经济和会计的发展,与后来颁布的《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不一致。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迫切。但由于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我国不能完全照搬IAS,同时又要为经济的国际化服务,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确立了以国际化为主导同时兼顾我国自身特色的渐进式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制订策略。

  4会计准则体系构建阶段(20xx年以来)

  20xx年x月x日财政部向外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20xx年x月x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完善后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于20xx年x月x日在上市公司试行。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则类似于《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报表的填报等操作层面的内容做出示范性指导。至此,我国终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总原则、结构与范围上充分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及法律环境,对部分经济事项或交易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思考

  1环境变化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基础

  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由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主要是由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来推动的,而不是经实务规范和技术标准逐步发展起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布的会计准则是一种应急措施,基本准则的建立是为了与宏观上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这样可以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一段时期内与客观的经济条件相适应,但同时也增加了会计准则的波动性,加大了微观经济个体的执行难度和转换成本。 2事件处理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动力

  与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相比,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事件处理模式",但是当今风靡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却采用"通用原则引导模式"来为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提供会计处理依据。我国第一个具体准则的颁布是为了应付"琼民源事件"引发的会计问题,后来发布的十几项准则是为了应对国有企业上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有助于提高准则制定过程本身的质量、一致性,以及能够缓解实务界要求准则制定者及时做出反应的压力,这种模式逐渐被一些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采纳(杜莉,20xx)"因此,我们在制定了已经趋同的会计准则之后,应该考虑制定概念框架,同时可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技术标准"部分以及整个会计理论体系。

  3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关键

  当旧会计准则对某利益集团不利时,该利益集团就惠推动会计准则向有利于本集团的方向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取代旧会计准则就指日可待,当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已变得箭在弦上、不得不为时,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专业性的民间团体都在考量由自己来制定会计准则的成本与效益。社会最终选择谁来制定会计准则,是各相关利益团体 ( 包括政府) 博弈的结果。具体到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选择上,数十年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以及目前较强的政府职能作用和相对较弱的会计职业界,形成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政府主体模式。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意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引起了国际、国内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和实施以来,无论在会计准则本身的自我完善方面,还是在会计准则产生的作用

  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1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

  自从19xx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后,《会计法》一直是我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以及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的母法,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国会计模式从制度型向准则型转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过渡性阶段,以基本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算的"准则+制度"的实施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法模式的特色。中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呈现出以《会计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导向,以行业会计制度为核心,以内部会计规程和其他会计法规为补充的运行结构有利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与完善等特点,是现阶段可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2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我国新准则体系的出台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其次,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对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再次,在要素计量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亮点在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其规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总之,新会计准则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也兼顾了中国的国情。

  3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打破了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二是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前者为会计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有用、可比创造了条件,后者则为中国经济大步融入国际经济的行列扫清了道路。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目标和原则,会计政策和方法以及会计报告体系和结构,消除了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国外资本融入国内市场的空间障碍和阻力。使国内企业到香港地区和美国上市发行股票变得更加容易。 4推动了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实务的革新

  在实施会计准则以前,我国会计界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相对较弱,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会计实务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普遍感到过去比较精通的会计知识已经陈旧,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从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会计的高潮,并通过中西方会计比较,使之与我国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方法相融合,形成一种"中外合璧"的独特景观。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葛家澍文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

  [2]杜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及其经济分析[J].会计研究,20xx

  [3]蔡明利.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透视[J].现代商业,20xx(20)

  [4]李作畅.浅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xx(22)

  [5]李应芳.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时代经贸,20xx(6)

  [6]李平.新会计准则的评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6)

  [7]纪金莲.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xx,(12)

  [8]李强.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和意义[J].现代商业,20xx(27)

  [9]孙松.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xx.

  2017年会计毕业论文篇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引 言

  很多企业都制定的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特别强的针对性,没有根据本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制度的制定,也就是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全面,没有准确地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所在。而且就算是有内部控制制度,而执行的力度也令人担忧,总会遇到一些阻挠的问题。所以内部控制制度一定要实用,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全面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分。本文从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和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通过问题来寻找切实可行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2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很多企业虽然意识到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制定完整的制度来为企业服务,只有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才想到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但是又不及时补上。在遇到问题时,不依据制度办事,没有制度的随意主观判断,甚至朝令夕改,针对相同的问题而处理的方法却完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领导者的执行判断不断更改,导致员工也无从下手,最后就会越来越乱。甚至有些领导的决定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特别是一些家族企业,大部分的员工都是自己的亲戚,公司的老板就是家族企业的创始人。任何部门都是自己信得过的亲戚,所以自认为不需要内部控制制度,认为这些人都是亲戚,一定会向着自己。然而做企业不是做慈善,不是动动嘴,讲讲人情就可以做下去的。这样下去,始终都会失败。

  2.2 企业各部门不相互配合

  所谓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完全是会计部门的事情,跟公司的其他部门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所谓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基于整个企业的制度,而不单单是会计部门的内控制度,只有会计部门去遵守,其他部门可以忽略不去遵守。当内控制度涉及其他部门的切实利益的时候他们不但不支持,还认为是会计部门在给他们出难题,故意为难他们,这不仅激化了部门之间的矛盾,甚至也让会计部门的人受到了阻碍然后不愿意再去执行,内控制度也就只剩下形式,如同空壳。有的企业,单单是报账这个工作就有好多问题,比如规定哪天报账,这些人不来报账,又在另外的时间来报账,会计人员不给他处理的话,又要说是会计人员不通情理。还有就是虽然来报账,但是票据什么的都不完善,无法说明报账的钱用到了什么地方。还有就是有的企业是直接通过老总签字然后找出纳报账,出纳不给钱又说“老总都同意,你还不同意”,就是太拿自己当回事了,不过就是个员工。所以在每个月月底,对财会人员来说,各个部门的报账手续和票据都难以审核通过,多领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部门主管更是徇私舞弊,讲究个人人情,给自己部门的人随意签字报销,完全不把公司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当回事。有些领导甚至认为,这些制度多余,根本没有必要。如果是小企业还好说,公司就几个人,口头打声招呼或者随意简化报销流程。但是对于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企业,难道每个员工报销都要去跟老板打招呼,随意更改报销流程,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报法,那会计人员的整理工作就比较费时间了,还有的小企业为了非法避税,领导授意各部门故意绕开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这或许是节约了眼前的利益,但是长期发展下去,会计信息就会失去价值,因小失大。

  2.3 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有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没有实行严格的招聘制度,有的甚至是部门领导硬塞给人事部门,卖个人情的。导致一些专业岗位的人对本部门的工作一窍不通,工作无法进行。如果领导是这样的情况,那指挥工作不就变成了瞎指挥了。公司的人员往往会因为交情什么的拉帮结派,说的是人熟好办事,也就是在执行制度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些公司根本没有财务人员,全是外面找的兼职或者是行政人员来充当。还有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在培训的时候不去,在考核的时候又去找关系。所以就导致了企业内控制度落实难。其主要原因就是员工的素质不高,领导没有领导的样儿,员工没有员工的样儿,领导和员工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还有一种企业的老板,对内部控制制度嗤之以鼻,以老大自居,认为仅凭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特别是在创业初期,人少的时候,以自己为大,老板一句话说了算,不去制定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一些别的企业的成功案例不去学习,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企业用自己的观点是最对的,不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所谓的企业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如何管理上,内控制度能都极大地制约企业的从业人员,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内控制度的认识,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不然等到出现大问题时才追悔莫及,悔之晚矣。

  2.4 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般监督机制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则包括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虽然这两种监督体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起到监督的作用,但是由于外界人员对公司的了解不够,所以外界的监督体制也不能很好的对企业起到监督的作用。一个企业最好的监督体制就是内部监督,而且应该设立内部的审计部门,专门的一个部门来进行监督,这样就能更好地起到监督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内部审计部门设立的不完善,没有发挥好审计部门的作用,导致内部监督也不能很好地进行。   3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可以借鉴一些国内、国外的成功案例,并加以分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从别人的失败中找教训,从别人的成功中找经验。不断地去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工作才有章可循,不至于乱成一团。在制定内控制度的时候,不能一人独断专行,仅凭一人的观点来制定制度,必须倚仗团队的精英的力量,发挥大家的智慧和专业水平,来制定和完善制度。

  3.2 企业各部门积极配合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一项烦琐且又复杂的工作,所以企业的各个部门必须配合好会计部门的工作,任何人都不能利用职位之便来随意改变内控制度。而且一旦发现内控制度的缺陷时应该及时完善。其他部门不能加以阻挠,会计部门也不能故意刁难。

  3.3 加强企业领导和员工内控知识的学习

  一个企业内控制度的实行仅凭一人之力是万万不行的,所以必须加强整个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内控制度的学习,这样才能做大做强企业。还有就是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进行培训,使得员工在具备高超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懂得遵守职业道德。不以领导的话唯命是从,遵纪守法。领导也不能搞一人独断,必须依据制度规定行事,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不能随意更改和规定制度。特别是小公司在起步阶段更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儿小成就就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领导就必须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打好坚实的基础,领导掌好舵,引导着企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一个企业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必须不断学习,一段时间的成就只能代表这一段时间的出色,并不能因为一段时间的成就就不去继续虚心学习。学无止境,更何况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都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这也要求不断地对当前的形式进行分析,对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进行解析,这样才能使得企业更好地发展。

  3.4 设立审计部门,完善内部审计工作

  有的公司由于规模小、人不多等情况,内部监督几乎没有,更别谈什么设立审计部门了。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一个公司要想持续健康发展,也必须设立审计部门。就算没有审计部门,也要有相应的人来执行监督工作。审计部门必须切实的履行好审计部门的职责,不拉帮结派,搞裙带关系,审计工作不能偷工作假。要审核好会计部门的工作,审核好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做好内部监督。在完善内部工作的同时,同样也应该积极配合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3.5 加大会计内控执行力度

  在一些企业虽然已制定比较完善的内控制度,但却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执行力度不够,只要涉及本部门的利益,大家都不愿意让步。出现问题时,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责任,相互推卸责任,避而远之,最后就只能不了了之了。所以必须出台一系列的奖惩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沟通,让企业员工都参与到内控中来。而另外有一些企业并没有内控,所以也就没有执行这一说了,这样对企业的发展相当不利,所以必须完善内控并大力推行。

  3.6 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

  有的企业没有专门设立招聘人才的人事部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司小、人不多、资金不够等原因。但是不设立人事部门,这对公司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没有人才企业怎么发展,人才没招对或者安排岗位不合适这都是资源的浪费。而且还要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正因为小企业资金少,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人才的管理中去,所以激励制度就特别重要,对人才进行能力的划分,对做出贡献的、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员工也有寄托和动力,都会努力地工作。

  4 结 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制定和实行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控制度。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借鉴和学习中,找出内控制度的问题所在,加快人才的培养,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企业朝着更加健康、更加繁荣、更加壮大的可持续之路发展。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2017年会计毕业论文”

207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