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论文
合同作为现代企业经济活动往来的重要依据和行事规范,是企业市场经营行为的一个重要载体。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论文,供大家参考。
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论文篇一
《 合同管理流程及风险控制研究 》
摘要:合同的管理需要有内外部的结合,其中内部控制要争取使流程得以优化,风险得到最大程度降低以及效率得到充分地提升。这需要建立在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将从合同准备、签署、履行和履行后管理这四个步骤为出发点,以合同执行的过程以及导致风险的影响因素为线索,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分析;控制方法
合同的制定与执行是每一个企业的重要事务之一。这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争取使流程得以优化,风险得到最大程度降低以及效率得到充分地提升。这需要对合同管理的具体流程以及合同管理当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细致分析。对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合同管理流程,二是导致合同风险的影响因素。
1合同管理的具体流程
合同管理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第一是准备阶段,先对合同进行策划、调查,然后初步确定合同的对象以及拟订合同的文本,最后进行审核;第二是合同签署阶段,首先要双方按正式流程进行合同的签署,然后把合同分别移送到各个有关部门备案;第三是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的履行有很多形式,常见的有: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转让合同、终止合同、处理纠纷等;第四是合同管理阶段,主要是针对合同进行归档保管,以及对合同的执行情况做出评价等。
2按流程分析的合同管理风险及其控制方法
合同管理的四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履行阶段的风险尤为突出,在其他阶段当中合同准备阶段的风险次之,并且导致风险的因素有很多种。所以,针对合同管理方面的风险分析,可以从其执行的流程入手,也可以从导致合同风险的影响因素的方面挖掘。因为合同管理的每个阶段和环节都存在着风险。所以,根据流程的风险分析就可以分成以下各个阶段的风险分析:
2.1准备阶段的风险
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合同准备过程中的不得当行为导致的,包括合同策划风险、调查风险、准合同对象的风险、谈判风险、合同文本风险、审核风险等。
(1)合同策划风险的具体内涵是:在进行合同策划时,由于合同的内容超出或落后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业务实现目标所导致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合同设定的目标同企业所制定的各项目标不匹配;二是有意逃避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比如擅自大而化小,把较大金额或较高级别的大合同重新拆分组合成小金额低等级合同。针对此阶段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加大对以上两个目标的一致性的审核;第二种严格规定合同的不可拆分原则,把合同的制定和执行责任到人。
(2)合同调查风险的具体内容是:在对合同进行调查时,对被调查对象的评价有失客观公正的原则。这种风险一般表现为高估调查对象的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规避这类风险主要在于大力提高相关调查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责任心,以事实为依据,理性客观的对被调查者做出判断。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合同使用的双方建立商业信用档案制度等。
(3)准合同对象风险的具体内容是:准合同对象不能明确确定的风险。准合同风险包括以下两点:一是未能将有效履约的双方明确为准合同对象;二是错误的把具有履约能力的对象排除在外。有效规避这种风险可以通过加强防范措施,即集体决策的的制度。
(4)合同谈判风险的具体内容是:谈判过程中由于疏忽或考虑不周所导致损害自身利益的风险。此类风险一般体现为:对合同涉及到的产品具体信息的忽视,比如产品或服务的标的、质量或技术标准等,甚至是违背当地政策的内容,这些至关重要的细节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效避免这类风险的措施提高谈判团队的素质,如谈判队伍的人员结构要多元化和专业化;在谈判过程中,要认真聆听对方陈述,及时总结谈判条款,充分研究谈判策略,将团队的智慧发挥到最大化。
(5)合同文本风险的具体内容是:在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进行设定时出现的不得当的风险。此类风险一般体现为:合同内容和条款可的制定有失逻辑或欠缺完整性,这样就极有可能产生误解;此外,还有一种表现是,不了解企业当地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出违背规定的条款。消减此类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合同的审核。
(6)合同审核风险的具体内容是:在对合同进行审核时,由于审核人员的疏忽未发现合同的不当条款的风险。此类风险一般表现为:审核者由于专业素质低或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发现合同中有损自身利益的条款;发现合同本身存在的问题,但是没有提出合适的修改意见。
2.2签署阶段的风险
(1)合同签署风险一般表现为三种,分别是:一超出规定的权限进行合同签订;二由于合同印章管理失误,错盖合同印章;合同签署后,因保管不当,条款被篡改。降低这类风险的主要措施是:职责统一,部门清晰,严禁越权;严格印章管理,盖章程序化、专门化;签署过程现场化,当面化;合同内容防伪化,比如公章做出特殊标记,或者条款制定内部特殊化,防止被任意篡改。
(2)合同移送到有关部门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错误地将合同送到无关部门;管理合同的有关部门未能及时妥善处理合同;__不周全,导致合同泄密。降低这类风险的方法有:严格按照合同签收制度运行,并且要把无关的合同尽快退回;指合同保管专人化,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设施。
2.3履行阶段的风险
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合同变更或转让风险、合同终止风险等。
(1)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违约风险,即没有按合同中规定的条款履行相应的义务。降低此类违约风险的常用方法首先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包括合同对象的履约能力以及商业信誉,尽量和这两方面评价高的企业签约;在合同文本中必须明确违约需承担的责任;签订合同时,要让合同对象为能够履行合同提供担保措施;签订合同后,还要对合同对象进行履行监督,如果发现合同对象有违约的迹象,那么就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2)合同变更或转让过程中的风险一般要表现为:未能及时有效的对需要变更的条款作出更改;未能按照严格的变更程序随意更改,导致变更内容无效;合同双方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合同转让行为无效;降低这类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合同的各种“动态”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合同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对合同变更或转让的内容和条款作出决定;合同管理程序严格化。
(3)合同终止风险一般表现为:在合同条件不充分时,终止合同;合同终止时没有办理必要的终止手续。降低这种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将合同终止时需要的相关文件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逐一办理;到专门化的机构对合同严格复核终止手续。
2.4履行后管理阶段的风险
合同履行后的管理阶段也存在一些风险,即在履行合同后或终止合同后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合同归档保管的风险、执行情况评价的风险等。
(1)合同归档保管的风险一般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丢失合同或者内容泄密;二是合同被滥用。降低这类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责任追寻制度;制定严格的合同借阅的审批制度;对已签订的合同做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并提高检查的频率。
(2)合同执行情况评价风险的具体内容是:忽视合同运行的评价;未能对合同的内容做针对性以及全方位的评价。降低这类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及时向合同对象进行合同执行的回馈反映,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合同执行评价操作说明;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等。
3风险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导致合同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三种,分别是:外部因素、对方因素、自身因素。
3.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当前政治经济情况,社会发展走向,自热环境反映,科学技术态势等等。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不但要考虑到有关企业发展、运行、合作等切身利益条款,还要关注来自企业之外的各种影响因素,尤其是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影响。由于这些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所导致的后果,合同签订双方都没有办法控制,只能根据掌握的规律做出合理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规避措施。当然,这些外部的影响因素虽然不可控,也不能精确预测,但是,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担风险的措施,常见的方法有购买保险。
3.2对方因素
因合同对方的原因导致合同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合同对方的蓄意欺诈或违约、财务状况不佳、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等。如对方一开始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签订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欺诈他人;或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借故小题大作,蓄意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陷入财务困境,无力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因生产能力或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无力履行合同规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准等。控制这类风险,可采取“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方法。事前防范就是在签约前全面调查对方的签约动机、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等,并做出恰当的风险评估;只与具有良好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的单位签订合同;只签订与对方履约能力相符合的合同;要求对方提供履行合同的担保等。事中控制就是密切监控合同履行过程,一旦发现对方有违约的可能,或者已有违约行为,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风险扩大和发展。事后补救就是在对方违约后,根据合同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甚至采取合同仲裁或诉讼方式等。
3.3自身因素
企业自身因素导致合同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决策水平、管理能力、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等。合同决策的过程中,存在合同的策划尚未系统化,在确定准合同对象时没有严格按照符合本企业要求条件进行查找匹配,合同中出现的关键内容含糊不清;管理水平的影响原因主要有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经营目标不能恰当的设定,甚至与合同管理相关的职责相脱离,合同的管理过程有重大缺陷;人员素质所导致的风险因素包括有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合格、工作的态度不端正、未能严格执行合同制度、故意规避合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企业人员共同欺诈本企业等;因财务状况所导致的风险一般是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出现问题而而失去还债的能力,导致违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目前生产能力或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履行合同义务的要求等。控制此类风险的主要策略是风险降低,即建立合同内部控制并严格执行。
4合同风险的主要应对策略
针对合同中存在的诸多风险,企业可以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等方式,从而降低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4.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企业没有能力承受风险所带来的冲击,通常情况下,这类企业会选择放弃或者终止合同中的部分条款,从而来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根据规避风险的的程度以及采取的方式,可将他们分为完全拒绝承担、逐步试探承担两种策略。
(1)完全拒绝承担合同风险的含义是在针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后,企业直接拒绝承担某类或某个合同风险。在签订合同之前,企业都应该对合同对象企业做全面的合同风险评估,如果该企业认为合同对象企业存在长期经营管理不善、财务状况十分混乱、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低下、商业信誉严重受损等现象,那么本次合同签订的风险就很高,应取消与这家企业签订合同。
(2)逐步试探承担合同风险的意思是在针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后,合同对象的整体状况虽然不是十分完善,但是不会为该次合作带来损失,只是导致盈利减少,那么最好采用分步实施的方法,有效规避部分风险。如果在对合同对象企业进行完合同风险评估后发现,和他们合作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风险,但是,本公司所需的产品只有合同对象公司能够提供,那么也可以采取这种风险规避的策略。具体的方法是:以小变大,金额逐步增多,边合作边观察,然后在决定是否进行更大金额的合同签订。
4.2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是指在权衡企业的成本效益后,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风险防御系统措施,这套系统要保证能够将合同风险控制在有限的承受范围之内。风险降低针对于企业内部而言需要做好精细的内部控制,以此来更好的抵抗风险。
4.3风险分担
风险分散,简言之就是“大而化小,小而化无”的一个过程,具体做法是将较大金额的投资分散于几家能够提供相同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不同的企业签订合同,把风险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以此来有效的规避由于合同对象企业由于某种情况经营不善带来的合同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朱锦余.合同管理流程及其主要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5:4-7.
[2]任明.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楼海军.国际EPC水泥工程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4]李飞.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5]谭德俊.基于经济资本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4.
[6]杨宝君.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7]王丽荣.企业合同管理流程及其风险与控制[J].中国外资,2013,22:172-173.
[8]祝宝靖.采用BT模式的公路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论文篇二
《 机械租赁合同管理分析 》
【摘要】机械租赁合同如何签订、如何履行、如何归档,本文一一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在扬州万福大桥的实践,本项目机械成本可控,机械合同管理亮点颇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机械;租赁合同;签订;履行;归档
世界首座“悬索+塔楼”景观桥扬州万福大桥位于市区新万福路上,是扬州市区首座双层大桥,桥宽22米,上层行车为机动车道,下层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实现人车分离。建造过程中,本项目租赁了汽车吊、塔吊、浮吊、半挂车等众多起重设备和运输设备。机械管理部门经深思熟虑,决定以机械租赁合同管理为抓手,超前、规范、严谨的开展各项工作。
1合同签订环节
1.1熟悉资料,仔细调研
首先进场后应第一时间熟悉施组、施工调查报告、营销交底、项目管理策划书等重要资料,对整个项目过程需求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多方调查资源,确定设备来源,或内租或外租或自购或分包队伍自带。最后编制《项目总体性机械需求计划及成本预算表》。
1.2合作伙伴,优先考虑
经过众多项目的筛选,公司机械管理部门建立了《合格租赁供应商名单》。首先应与名单中的合适单位取得联系,优先使用,其好处有三:(1)大大减少了寻找租赁资源的时间,提高了效率;(2)长期合作伙伴,有过合作经历,对项目各项工作的适应性强;(3)可降低使用成本,减少资金支付比例。例如万福桥租赁了浙江永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振动锤,在项目需要时随时进场,无需提前支付押金;租赁了阳新县荣兴信息咨询服务部的平板驳,价格即合理又能保证24小时作业;租赁了之前合作过的25T汽车吊,月租单价为2.6万(2个司机)。建议在公司层面,按地理区域划分,壮大合作伙伴队伍,及时更新《合格租赁供应商名单》。
1.3集中租赁,效益凸显
万福桥前期栈桥、水中墩施工共使用2台50T履带吊、2台80T履带吊,是首个在公司试行机械设备集中租赁的项目,通过公司集中招标确定供应商和租赁单价、项目签订合同和日常管理的集中租赁模式,使50T履带吊月租单价控制在3.8万(市场价4.5万)、80T履带吊月租单价控制在6万(市场价6.5万)的价格水平,以预计使用5个月计算,节省租费12万,还不包括操作司机集中管理、资金支付、管理协调方面的收益。
1.4外拓资源,降低成本
万福桥受廖家沟内河桥梁净空的限制,全回转浮吊无法进入施工水域。经项目部和公司机械管理部积极沟通,经多方寻找资源和租赁比选,租赁了一台50T浮吊和80T浮吊,前者月租单价7.4万(包括振动锤、发电机组),后者月租单价12万,均为局指导价的一半,大大降低了机械租赁成本。
1.5合同范本,积极采用
公司范本合同,内容全面,双方权利义务清晰,违约条款明确,因此我项目所有租赁合同均采用了公司范本合同,有效的规避了合同风险。
1.6公司授权,规范齐全
根据公司规定,本项目需两级评审的合同均按要求进行了项目部评审和公司评审,经公司职能部门审核,发布单项授权后签订合同。通过层层合同把关,努力做到合同内容的完整性。
2合同履行环节
2.1重视租赁单价
严格控制机械租赁单价,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从源头上做到低于局指导价和市场价格。
2.2重视租赁期限
因有些设备租赁期限较长,甚至超过1年或2年。在期限未知的情况下,应在合同中明确相应单价的租赁期限。如万福桥80T浮吊合同中规定“租赁期限6个月内,租赁单价:壹拾贰万元/月(¥:120000元/月);超过6个月,从第7个月起租赁单价壹拾壹万元/月(¥:110000元/月)。”
2.3重视司机数量
根据以往经验,较多设备均要配备2名操作司机,满足24小时作业的要求。在工程前期,确实也需要2名司机上岗,但在项目中后期随着项目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时间减少,配备1名司机也可满足施工要求,但仍按2个司机的费用支付租费。因此,万福桥租赁的13m货车在合同中就明确了1个司机和2个司机两种租赁单价。
2.4重视资金支付比例
根据本项目施工合同“季度结算、过程支付比例为55%”的资金支付情况,首个向出租方提出了“结算后次月90日内支付上月结算金额的60%”的相应条款,经过耐心沟通,本着“长期合作、互惠共赢”原则,出租方均同意了此条款,这样大大降低了项目的资金压力,从合同上保持了机械租赁队伍的稳定。
2.5重视发票
以往租赁合同中仅明确了含税价多少或者规定出租方提供等额发票。至于提供什么种类的发票,是增值税发票还是普通发票,是租赁发票还是运输发票,很模糊。因发票的种类和税点不同,就会出现出租方随意开具发票,或者和当初签订的合同当事人名称不一致,或者发票种类错误,对以后的付款、审计带来系列问题。因此,在合同谈判中,应和财务部门积极沟通,在合同中明确发票种类。
2.6重视安全环保
万福桥靠近水源保护区,避免油污污染一直是业主担心的问题。因此在合同中明确了船舶出租方需配备垃圾筒、吸油毡、木屑、棉纱及相应的违约条款等。
2.7重视燃油管理
万福桥对通用机械设备(如履带吊)合同范本作了补充条款:“乙方必须严格遵守甲方的燃油使用规定,如甲方发现乙方人员有盗卖甲方燃油或其它材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损失并承担2倍月租金的违约金,且有权向司法机关举报。”
2.8重视日常管理
万福桥对通用机械设备(如履带吊)合同范本作了补充条款:“乙方操作司机应认真、及时填写《机械运转手册》和日常工作签单,甲方机管人员在每月检查中如发现上述记录不规范或不及时,可在每月结算中扣除500元。”和“因甲方工期紧张,乙方除必要的休息时间和维修时间外,应满足24小时工作制。”
3合同归档环节
3.1合同存档应规范有序
无论是两级评审的合同还是项目部单独评审的合同,均应有合同编号。编号应不断号、不重号,按合同编号有序排放,并建立合同台账。
3.2合同原件需妥善保存
合同原件必须在机电部留存一份,对合同原件均应扫描成电子版存档。
总之,为了有效的减少合同纠纷,避免合同风险,合同内容应尽量完整,并朝着我方有利的一方签订,在今后合同执行或合同纠纷中,我方就会处于主动地位,回旋的空间变大,从而真正实现合同的价值。扬州万福大桥机械租赁合同准备工作充分、履行手续完整、归档整齐有序,极大地降低了机械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论文篇三
《 医疗设备合同管理思考 》
摘要:医疗设备合同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提升医疗设备合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节约成本提高医院效益。本文通从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的生命周期管理入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医疗设备合同管理提出建议与构想。
关键词:医疗设备采购合同;合同生命周期管理;采购风险;采购成本
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管理是对医疗设备采购项目过程中涉及到合同的管理。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的过程是围绕合同进行的,合同是作为买卖双方之间的法律文件,是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合同管理是一个过程,它保证合同按照一定标准履行,从而充分达到医院(买方)和供应商(卖方)约定的合同目的。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进合同双方当事人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质量、工期、进度等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最终促成采购项目的顺利完成。
一、合同的定义:
1、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2、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管理的意义
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合同管理的内容;审查、监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合同管理要保证合同双方认真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还必须充分协调好双方之间的合同行为,分清权责,在合同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伙伴型关系。合同管理时应当遵循以下三个管理的原则:
1、诚信原则
即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签订和执行合同时,应该讲究诚实、恪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得规避法律和合同。这里包含着相互关联的两层意思:一是量力而行作出现实、可行的承诺;二是严格履行自己的承诺。在一般情况下,应该认为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之前都认真阅读和理解了合同文件,都明白该合同的各项条款的意义。一般应该认为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都具有善意,遵循对等原则,不刻意添加隐瞒或故意疏漏合同条款。
2、公平原则
法律是维护公平的,维护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各公民、团体之间的公平。根据公平原则,显失公平的合同条款是无效的,对合同进行解释时,应该兼顾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对合同文字的相互矛盾或其他缺陷,如果按合同约定的解释顺序和有关整体解释惯例进行解释后仍含糊不清,则可按不利于合同起草一方(业主)的原则进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理解为业主故意使用了这种有歧义的词句,因此他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效率原则
经济合同其管理与实施当然受经济学原理的约束。经济学讲究的是效率,及如何以尽量少的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目标,或以既定的资源实现目标的最优化。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需要维护的是整个项目的效率,即实现项目质量、成本、进度、范围等目标的综合最优。根据效率原则,有时需要比较灵活地执行某些合同规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追求项目整体的效率,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效率。由于项目各分目标的相互矛盾,某一个分目标的优化可能必须以另一个或几个分目标的损害为代价。
三、合同生命周期管理在医疗设备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有效的合同管理是对项目采购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或所涉及到的采购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索赔、争议解决、终止与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项目采购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各种活动构成了合同生命周期。通过对合同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在签订合同时仔细斟酌合同条款和条件的措词,尽可能的回避或减轻某些可识别的项目风险,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证项目有效的完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设备合同的管理过程中,着重做好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通过需求论证、效益论证和市场论证,为设备的引进和购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合同在产生和完善过程中,做到科学、规范、严谨,发现误差及时纠正。同时,合同管理人员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确保环环紧扣,流程畅通,执行及时、准确、快捷。并且在设备合同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重视了以下几个环节:
3.1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
(1)需求论证。即设备购置的必要性。临床科室根据各自的功能特点,从满足患者就医的需要、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及与医院等级和品牌相匹配的需要几方面着眼,制定合理的设备购置计划。
(2)效益论证。引进设备前,医院根据年度发展计划及财务预算,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现有同类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利于准确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及需求度,避免医疗设备重复购置、设备闲置或使用率低等,造成资源浪费,为设备的引进和购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市场论证。在进行需求论证的同时,设备采购部门通过调研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引导科室开展业务。对确定购买的设备,设备采购部门必须对购买的设备进行综合调研评估,如:使用科室、已知商家及历史价格等,同时要求参加投标的商家提供全套资质证件及待购设备的主要用户名单、业绩,了解其市场份额占有率。经严格审核后,再在医院领导牵头下,组织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医学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财务审计等相关人员共同进行医疗设备招标选型或商务谈判,通过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家,确保引进设备的功能先进、质量上乘、价格合理。
3.2设备购置合同的形成
(1)合同签订。医疗设备确定购置后,医院和供应商签订经济合同。合同上详细注明购置设备的产地、品名、规格型号、配置清单、付款方式、安装调试、技术培训、质量保证及维修保养等条款。
(2)合同交接。设备处将经使用科室认可,供应商和项目工程师、设备管理部门领导、院领导逐级签署的合同定点存放,由专人编号、盖合同章后进行分发。在合同交接过程中,注重细节,对合同交接的每个环节进行书面登记,谨防在交接过程中的遗失和误差现象。
(3)合同录入。建立设备合同管理台账,及时录入新的合同信息,以便于及时、便捷、准确、科学地查找和执行合同条款。及时按照固定资产编码规则进行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做到及时、准确,确保没有疏漏。
3.3设备购置合同的执行管理
(1)设备验收。设备送达指定地点,由相关人员和项目工程师共同进行到货、安装与技术验收,列入《检验检疫机构商品目录》内的进口医疗设备需进行商检,调试正常运行后,凭验安装验收单和发票,录入固定资产管理库。
(2)设备付款。合同付款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不拖欠款项也不在不具备付款条件的情况下预付合同款。
(3)合同核对。为确保设备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准确无误,我们建立健全了查对制度,定期由设备处领导、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处等相关人员参与合同核对,要求账实相符、合同条款有效执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4设备购置合同的收尾
合同收尾管理就是结束合同管理并结清账目,结束合同工作和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进行采购审计并将有关资料收集存档供未来使用,包括解决所有尚未了结的事项。采购结束后,未决争议可能需要进入诉讼程序。合同收尾管理包含以下几点:
(1)财务结算退还质保金。
(2)合同建档设备购置合同及时归档。同时设备处对设备购置的申购报告、论证材料、订购合同、验收清单、设备资料(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一律登记、编号、建立索引、归档。
(3)定期开展采购审计是对从计划采购过程到管理采购过程的所有过程进行结构化审查。其目的是找出可供其它采购项目借鉴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4)根据合同实施过程的情况,总结合同管理的经验教训。
四、结束语
设备管理部门要加强合同管理意识,同临床科室、资产管理部门以及法务部门积极合作,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通过规范的流程和完善的制度依法管理,实现对医院设备采购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洁.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S].主席令9届第15号,1999.
[3]许锋,等.医疗设备合同的标准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9(11):77-79.
[4](美)项目管理协会著.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第4版.王勇,张斌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北京中交协物流人力资源培训中心.采购过程与合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7-79.
[7]孔秋枫.医疗设备合同管理的体会[J].医疗设备信息,2006(8):65-66.
有关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论文推荐:
2.企业合同管理论文
4.有关风险管理论文
6.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