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论文写作指导>

浅谈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国民休闲的重要方式与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酒店管理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策略 》

  摘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聚焦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阐述了其背景与意义,分析了其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的成效与问题,着重提出了其深度合作的提升对策及建议,以提高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和国家级教改专业建设项目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对策;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

  一、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加大支持产学研工作,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2013年10月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无疑,这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目标与任务,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转型发展指明了走向与归宿,已经成为各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全国较早开办、上海市高校首批具有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招生资格的热门专业。本专业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理念,紧扣“对接国际标准、适应行业需求、服务国家发展”的专业定位,聚焦“国际品牌酒店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原则,对接世界酒店业发展方向与技术进步的动态,把握国内酒店业及相关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响应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目标以及长三角区域城市化和国民休闲化的大趋势,凝练特色,打造产教融合深入、职业标准清晰且与国际高端酒店管理专业对接的酒店专业人才培养高地。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订单式定向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得到了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保局和上海市旅游局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用人单位、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持续改进永无止境。响应党中央要求,面对十三五规划,适应中国新常态,这些都客观要求上接天气、下接地气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顺势而为,积极作为,特别是不断提升其产学研合作的长度、宽度及高度,即深度合作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开展本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多年来,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聚焦产学研,先后与全球知名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建立了订单式定向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围绕“国际品牌酒店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岗位、培养方法、专业教学体系、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先后获得上海市级重点教育教研建设项目“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的研究与实践”、上海市人保局“咖啡师(五、四、三)”职业标准开发、“前厅服务员(五、四、三)职业开发”、上海市旅游局“饭店主要岗位能力标准目录研究课题”及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等项目的支持,专业和教学团队取得了“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团队”等荣誉称号,并因专业改革成绩斐然,于2013年获得了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两个国家级项目支持;2014年10月获得了首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称号;2015年11月依托本专业师资力量成立了酒店管理学院并成功承办了“2015年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全国高校旅游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殊荣和项目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改革发展中取得更大成绩,必将持续推动上海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工作也存在如下不足或问题:例如,产学研合作的内涵以及质量有待提高、酒店经营管理者进校授课内容方式有待进一步满足学生需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有待持续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外在规模还有待扩大、合作的运营方式有待优化、酒店管理专业新进年轻骨干教师酒店管理理论特别是酒店管理实务处理能力有待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软件硬件标准有待提高等。因此,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深度合作是客观的、必然的、长期的。当前,新常态下的中国,特别是立足于服务业全球化的城市上海,这些都迫切要求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务必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切实提高合作质量。

  三、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提升对策建议

  (一)完善驱动共赢机制,拓展校企纵深合作

  本专业由“学校———单体酒店”合作形式升级为“学校———酒店集团”全面合作,再升级为“学校———国际酒店集团群”深度合作,明确了校企合作发展方向,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各大酒店集团的优势力量,促进酒店集团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由校企合作中企业为主导变成多方共赢,相互激励的平等共进的组织模式。建议时机成熟时成立校企合作中心,中心成员由校企合作单位酒店高层管理人员、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高职教育机构领导班子、行业协会负责人共同组成顾问,共同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师资聘任和学生就业等环节,并根据业界的最新实践,动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建议:未来统筹学生、企业、学校和教师四方的利益诉求,即通过企业挂职提升专业教师行业经验,通过专业教师授课传授学生酒店职业要求,通过学生实习和职业表现以赢得企业青睐;通过企业口碑建立学校信誉,通过学校信誉教师获得委托课题,通过酒店公司委托研究项目使教师进一步理解行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深化校企合作。

  (二)建立多方共享机制,促进校企联动协作

  本专业在资源共享方面做出很多有益的探索,例如充分利用企业方行业专家资源,有效地培养了人才。未来可参考国内外知名高校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团的做法,组建由行业专家和知名教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和严格企业专家的作用,聘请具有很强教学能力和丰富行业经验的企业退休高管来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真正发挥其优势。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具有联盟性质的伙伴关系,实现价值共识,课程共建,资源互补、优势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三)改进合作支持机制,规范合作约束机制

  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离不开政府、学校、行业主管部门等诸多方的支持,从本质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对内,考虑建立其与合作教育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例如校企合作教育作为一项灵活的制度,必然要与弹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相匹配,才能保证学生企业实践时间与酒店企业营业周期协调一致,交替实习,一年不间断。对外,借助行业协会力量规范酒店企业实习生管理水平和成效,进一步探索合作多方的约束机制。

  (四)优化校内实践基地,完善校内教学机制

  本专业借助多方力量建设完成了包括国际星级酒店样板房实训室、酒店精品咖啡实验室、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等在内的多类型校内实践基地,但限于师资力量,尚不能真正实现酒店式运营管理,影响了学生校内实践教学效果。未来可参照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等国际先进经验及做法,借助合作酒店集团的管理经验和力量,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方式,激活校内实践实训设施使用效率和效益;可进一步拓展校内实践性教学机制的建立,使得校企合作运行平台由校外延伸到校内,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五)持续创新课程体系,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企业课程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与成果。目前已经开设酒店服务技能、酒店服务英语、酒店运行与管理等企业课程。在中、高、本贯通式本科建设中,企业教学应承接行业职业标准,在不同层次教育中开设不同层级的专业实践课程,注重应用技能的培养。例如:开发针对酒店业及国际酒店品牌企业管理的实地考察课程,使学生及时把握酒店公司的发展现状;加强酒店管理课程深度开发,例如酒店战略管理、酒店组织再造、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客户服务、酒店营销管理、成本收益、竞争战略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等课程,使学生对酒店管理形成整体认知;改进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学法,针对集团酒店不同模块,可聘请行业内知名的企业主管和服务大师参与授课;开设酒店服务特定技艺训练实践课程,如调酒、侍酒、咖啡、茶艺等。

  (六)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提升学生职业认同

  酒店业是一个技能型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加上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基层员工薪酬水平整体下降,收入报酬和高强度的工作付出不匹配使得酒店管理本科生行业内初次就业面临挑战。这就要求校企合作必须更加务实,贴近学生职业发展要求,能够留住和帮助优秀人才在企业成长和发展。因此,未来本专业应建立社会、学校、企业三元化学生评价体系,重视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的新变化,改革学生学业的质量评估体系,形成将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的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形成开放式专业办学体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使得学生在酒店集团管理培训生、营运管理培训生和海外实习生等方面具备更多竞争优势,帮助职业实现高起点。同时,应持续跟踪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情况,特别是酒店职业发展动态,收集反馈信息,不断优化现有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BeaverG,CPrince.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andCom-petitiveAdvantageintheEntrepreneurialVenture[J].JournalofSmallBusinessandEnterpriseDevelopment,2002,8(5):56-67.

  [2]张俊,李忠云.高校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3(22):35-36.

  [3]赵丽丽.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环境共建分析及绩效提升[R].研究报告,2015.

  浅谈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考核创新思路 》

  摘要:顶岗实习作为院校有效的实践教学途径在现下被广泛应用,但顶岗实习现状和呈现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选取顶岗实习考核这一角度,从分析顶岗实习的现状和问题入手,阐述了顶岗实习考核创新动机分析以及创新考核的策略分析,最后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从四个方面探索顶岗实习考核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顶岗实习;考核创新;动机分析;创新策略;创新途径

  顶岗实习是现行校企合作模式下广泛应用的一种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众多院校突破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有效途径.对顶岗实习进行考核,是检验实习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的有效手段.

  1顶岗实习考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普遍呈现实习人数多、实习酒店分散、地区分布不均,同时校企实习目标不一致、沟通不畅等特点,造成当前顶岗实习考核面临诸多问题.

  1.1考核内容粗略笼统,监管评定片面性强

  由于实习中实习地点、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的分散性,学校单方面进行远程指导和监控检查难度较大,对实习学生时效性引导较弱,因此,实习指导老师无法清晰掌握学生在酒店岗位的现实技能操作情况,无法预知学生对客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无法实时监管、指导,也无从获知职业能力素养的进展情况,只能依据学生的半年实习日志内容,毕业实习报告以及实习鉴定表这些书面文字作为评价标准.而鉴定表的真实性、客观性等学校无从把关,监管不到位造成在考核评价上片面性强.

  1.2考核过程设计单一,能力目标界定不明

  以往考核的过程和毕业考核合并,以提交实习报告,毕业实习答辩为主,考核过程集中在最后一次终结性考核中,整体过程一次性体现,学校无法从实习报告内容和答辩中全面地了解学生实习状况,也无法界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无法检验是否达到教学计划中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1.3考核指标制定模糊,有效质控力度不足

  在实习考核中,缺乏明确清晰的评价指标,以平时表现打分成为评价的主要手段,主观性过强,制约了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虽然有部分学校已经制定考核指标,但量化指标太过宏观,指标内容不全面不系统.

  1.4考核结果有违初衷,实习报告流于形式

  毕业实习报告撰写的初衷是让学生通过实习,打破传统学生撰写论文的弊端,创新设计毕业报告内容,深刻体味实习变化,收获个人实践经验,也是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但是大多数实习报告都千篇一律,形式大于内容,实习答辩时在谈及收获和个人体会,学生大多认识不深刻,实习收获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学校实习报告要求与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和能力脱钩,导致考核效果差,报告流于形式.因此,考核要紧抓初衷,要从实习初始就做好筹划安排,灌输设计毕业实习报告的重要性,重视实习中的个人成长和经历,让实习报告不再成为形式主义,提升考核效果.

  2顶岗实习考核创新动机分析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1].本文将顶岗实习考核创新动机理解为促进顶岗实习考核创新的直接原因,即驱动力.顶岗实习考核创新的驱动力分为内在驱动力与外在驱动力,从这两个方面理解高校愿意通过创新顶岗实习考核办法来健全考核机制,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2.1考核创新的内在动力

  2.1.1创新者的个体动机

  对于高校顶岗实习考核策划实施者而言,导致其进行创新的内在动机是教学管理动机.动机较高的创新者更加关注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并会想尽办法改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学管理动机较高的管理者而言,切实贯彻落实好考核工作、恰当使用好考核评价方法是其自身对工作的追求,他们并不会特别在乎创新对个人的收益和风险,而是更加关注创新对顶岗实习考核的促进作用.

  2.1.2创新者的能力

  创新者是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或群体,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2].顶岗实习考核的创新者是考核计划的策划者和考核过程的指挥者,也是考核方案的制定者和考核过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沟通学校、酒店考核双方的桥梁和纽带.创新者对于教学管理的改革突破的力度、深化教学改革的强度直接影响着考核体系的创新,创新的考核体系是解决考核中实际存在问题的关键.创新考核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每一环节都紧紧相扣,所谓“牵一发而动其身”,这要求考核创新者具备全面系统科学的谋篇布局能力,以及迅速屏蔽障碍、高效快速地执行能力.

  2.2考核创新的外在动力

  2.2.1教学组织内外部管理需求

  来自教学组织内外部的需求压力表现:内部是如何有效地解决实习中实际问题的压力,外部是院校间交流学习给教学组织带来的创新压力.首先,顶岗实习考核考核指标如何细分量化、考核内容如何创新使用、考核形式如何层次多元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通过创新思维透彻研究解决问题成为考核策划实施者一项重要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将会呈现“问题—创新—新问题—新创新”的循环往复的模式.其次,相关兄弟院校总结执行的取得成效的考核体系改革举措,会让教学系部产生了相当的竞争压力.

  2.2.2教学组织内外部沟通需求

  教学组织内外部沟通需求表现在:首先,内部考核工作组需要就考核标准、考核政策、考核内容、考核实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信息处理、探讨研究.同时,外部考核工作组需要与酒店实习单位和学生进行充分有效沟通,了解实习的进程、安抚实习生心理、解决实习问题,确保顶岗实习能划上圆满顺利的符号.

  3创新顶岗实习考核的策略分析

  3.1以培养发展职业能力作为创新顶岗实习考核的抓手

  顶岗实习能强化训练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能提早适应社会、增强岗位责任感,极大限度地提业素养.顶岗实习创新考核的目的不仅是评价学生实习好坏的依据,更重要的是树立企业的价值观,为以后的职业指明方向.通过考核,发现学生的长处与不足,量体裁衣地制定新的培训计划,促进其发展职业能力;通过考核,让学生收获经验,找到了提升自我的空间.

  3.2以院校间促进学习作为创新顶岗实习考核的压力源

  学习交流是增强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能够使考核创新的先行者在推广交流、展示成果的同时激荡头脑风暴、带着压力前行,也使相对的后来者发现差距、找出问题,增强考核创新的紧迫感.学习其他院校考核的先进经验能强化竞争意识,让考核组织者意识到差距的存在,从而触动考核单位,激发创新性观念和行为的产生.在考核工作中,可以充分开发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互联网+教育+实习等模式,促进院校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院校间的沟通交流效率.

  3.3以考核工作者的能力作为创新顶岗实习考核的保障

  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是“道”,“道”通还要“术”行.“术”则是创新者的能力.创新能力高低是影响考核体系创新的关键因素,提升顶岗实习考核工作者的创新能力成为必要手段.创新考核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每一环节都紧紧相扣,所谓“牵一发而动其身”,这要求考核创新者具备全面系统科学的谋篇布局能力,以及迅速屏蔽障碍、高效快速地执行能力.创新能力高的领导者可以调动协调各种资源,敏锐掌控问题关键、宏观引导创新方向;能力高的考核工作者能够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准确有效执行实施,保障创新实习考核进程.

  4顶岗实习考核创新的途径

  4.1以重视过程性评价来促进考核沟通

  由于酒店顶岗实习的特殊性,大多学校在考核中通用做法是采取终结性评价,以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表等评定等级,实际上这种评价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过程性评价划分为三个节点,第一节点是实习1个月,主要考核酒店岗位认知,重点要求掌握实习各酒店企业文化,工作规范等;第二节点是实习3个月,考核实习生在各岗位技能操作的具体情况,第三节点是实习结束,考核实习中实际问题处理以及毕业实习报告设计.过程性评价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能更深入了解学生实习状态、安抚不稳定情绪、促进考核沟通.

  4.2以丰富考核内容来提升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从业者从事某项职业必备的核心专业能力.在过程性评价三个节点,通过丰富的考核内容来强化专业认知,巩固专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考核内容包含岗位认知考核,岗位技能实践考核和岗位技能应用考核.通过考核内容深入,层层进阶,找到差距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社会的差距,及时调整,以便更快地适应社会,既能积累经验,又能客观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4.3以可测量的指标体系来清晰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确立意味着实习考核要评定学生达到怎样的目标.建立可测量的指标体系更好地评判和检测学生在技能操作、素质能力方面所达到的成绩.指标体系既重视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又加强基本素养、岗位技能的评分,在两者之间安排好比例,突出“把需要的人员放在需要的位置”,各尽其才、发挥个人创造力.以实习酒店中餐服务员岗位考核为例,将考核项目分成礼貌礼节、服从管理、岗位职责一级指标,细分二级指标,具体明晰考核内容,赋分评价.

  4.4以增加考核角度来客观考核结果

  为了使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在考核中需要增加考核的角度,酒店顶岗实习采用全方位360度考评.360度考核的考核者来自三方,即学校实习指导老师、酒店方培训及管理人员以及酒店入住客人的评价,三方的评价信息汇总权重打分,得出加权后分数即是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这样能够使得考核评价更全面客观、公正公平.

  5结语

  尽管院校的顶岗实习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为了适应当下严峻的就业环境,让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到良好的对接,实现工学结合的推进的需求,激励着我们要发挥创新精神去改变顶岗实习问题,顶岗实习考核创新就是一个突破性的尝试,它将重视过程性评价、丰富考核内容、可测量的指标体系、增加考核角度来规范实习考核,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皮特里.动机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5-268.

  〔2〕黄艳茹,阎波,郑烨.我国公务员考核创新的动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5(1):40-45.

  〔3〕龚江南.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3):49-51.

  〔4〕赵宝芳,韩振生,王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30-32.

  〔5〕孙百鸣,袁冰滨,陈志平.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1);73-75.

  〔6〕王万刚,胡先富,袁亮.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10):58-59.

  浅谈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角色失调分析 》

  摘要:酒店实习是酒店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时间过程。本文以角色理论为基点,从角色距离、角色压力、角色模糊及角色冲突四个方面探究酒店实习生角色失调的表现,从学校、酒店企业、实习生自身以及家庭四点分析角色转换现实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角色”一词原本是戏剧中的专门术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特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实习生从学校来到酒店实习,从单一的“学生”角色变成双重身份的“学生兼酒店实习生”角色。身份的不同,责任的承担,角色转变中的各类冲突,心理压力不断增大,这些现象是实习生刚踏入职场的一种必然出现的现象。但是实习生普遍存在从“学生”向“酒店员工”这一角色转变的困难,不能很好的适应新角色的转变。

  一、酒店实习生角色转换中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一)因理想与现实差距而产生的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在调查过程中,随机对三亚学院2012届酒店管理专业的王同学进行简短的访谈。王同学是一个外向、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同学。实习的工作岗位是餐吧,每天主要做的工作是出品酒水及兼传菜。对于工作的挑战性和吸引力,王同学是这样的回答的。“工作没有难度和挑战性,只是一些简单反复的工作内容,而且缺少专业性的东西。与课堂里的专业知识相差很远。如果是一份涉及专业知识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会让人很专注和投入。其实我更想去前厅的接待部门,想通过与客人的接触更多的去观察其消费动机。这样就可以把专业和实践相结合,而且有挑战性的工作让人很有成就感,也很有吸引力”。王同学的英文水平流利,期望在前台实习,但由于身高不足,形象欠佳,所以最后选择餐吧的岗位。从理论的角度来说,王同学符合“进入角色”的条件,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其对角色的期待为前厅部门的前台接待,而现实中的实际角色为餐吧服务员,并且将其工作归结为简单的反复重复工作,失去了对实习岗位的角色认知,认知的欠缺导致无法很好的本次实习的定位,距离感也应运而生,同时滋生出对自身角色的低认同度。在实习岗位安排中,65%实习生的个人兴趣会被考虑但最终还是以酒店需要而定实习岗位。个人的角色期待与实际扮演角色的差距,导致了低的角色认同。

  (二)因酒店工作本身性质产生的角色压力

  1、酒店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顾客需求的多样性、无节假日,在旺季的时候这种现象更突出。调查表明19%的实习生认为酒店工作压力非常大,让他们喘不过气,59%的实习生认为压力大,仅有4%的实习生认为没有压力,可以轻松面对工作。实习生在酒店工作超时的现象较为严重,在被调查的实习者中,每天工作超时的有31.92%,经常工作超时的有31.11%,有时工作超时的有25.53%,偶尔工作超时的有10.63%,从未工作超时的有2.13%。从数据中可知,实习生每天工作的强度非常大,承受的角色压力变大了,角色扮演的困难也随之增大了。实习生一下子适应和接受不了这样的工作强度,心里留下阴影,造成大多数人毕业后不愿继续留在酒店行业。调查数据显示,24.43%的实习生毕业后不会选择酒店这个行业,更不愿在酒店一线部门工作。原因是酒店行业工作时间太长,经常加班,工作量大,导致角色压力变大,而角色压力变大,也会加剧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感的产生。

  2、实习生不仅需要提供体力劳动,而且需要提供情感性劳动,即通过情感管理,抑制某种或伪装某种情感,形成他人可观察到的面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来影响顾客的感受。服务质量如何,客人是否满意都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服务。人毕竟不是机器,有时会出现身体不适或心情不佳,那么服务质量肯定会下降。在对李同学的访谈中,李同学说“我是在宴会实习的,如果身体不适或心情不好时可以申请到后台去帮忙,不用面客服务。如果情况不严重的就调整一下,继续”。从调查中可知,一般情况下,服务人员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努力表现顾客需要的情感,压抑自己的个人情绪。为此面临着情感压力,这是构成角色负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因认知和定位的偏差而角色模糊

  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都不止一个,扮演的角色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角色间经常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角色模糊即是个人无法获得清晰的角色期望,个人对行为结果了解不明确,缺乏预测能力,以致于无法获得清晰的角色期望,或者出现的期望不一致的情况。访谈中,被访者李同学表示,对于上司的具体工作要求感到不明确,最清楚的一点就是上司要求工作中不要出差错。因为李同学实习的单位比较特殊,是军队的疗养院,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同其他酒店不一样。李同学在一次服务中,因为上茶的顺序弄错了,因此经理在第二天的早会上批评和强调此类错误。上茶前先了解在座客人的职位,先给职位最大的客人先上茶,然后顺/逆时针依次上茶。如果实习生都不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那么工作中如何保证不出差错。调查发现,在被访者中有超过55%的实习生对于管理者的具体工作感到模糊不清,同时也不太清楚自己的工作岗位具体是做什么的。也许是实习生没有正确理解管理者的意思,又或者是管理者在传递信息时不够准确。为此,管理者应该在实习生正式上岗前针对其日后所做的工作给予一个正确的充分的讲解和细化,让实习生明确知道管理者对其自身的工作要求,以及今后的工作如何开展,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那么实习生作为新员工,作为下属,应该要多学多问,遇见问题可以请教同事或上司,和同事上司之间多交流多沟通,了解上司和同事的想法,也让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然后慢慢进入角色,适应工作生活环境,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因挫折感和失衡感而产生的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或与角色期望相矛盾,而出现的心理上的行为上的不适应和不协调状态。63%实习生在实习前期望的实习岗位和在实习时所在的岗位不一致,这就产生了角色扮演和心里角色冲突。72%实习生比较期望自己的实习岗位能在前台或者二线部门的岗位,为今后毕业的职业发展做个铺垫。但是仅有少部分人能实现这样的期望。作为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觉得应该做管理者,接受不了从最基层的服务工作做起。除此之外,作为酒店的新员工,有34.04%会受到老员工和其他实习生排挤,酒店出现排外现象。实习生在上级和同事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冲突,导致实习生缺乏对酒店安全感和认同感,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实习生的工资待遇较正式相比差一倍之多,而工作分配上却和正式员工一样,甚至有时做的更多。这诸多不平等待遇造成实习生心里不平衡,引发实习生与酒店之间的角色冲突。

  二、角色转换现实困境

  角色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不能完全消除这样的问题,只能减少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于角色问题产生的原因,实际上可分为学校,酒店,实习生、家庭教育这方四面,可从以上四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并采取措施来减少角色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不良影响。

  三、促进角色转换培养建议

  (一)学校方面

  专业教学中强化酒店职业意识。充分利用课堂教育对学生进行意识、能力、心理及态度的培养。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例如职涯规划讲座、邀请企业人士演讲或校外参访相关产业。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在实习前就对酒店行业的现况有所了解,也可降低资讯不对称中的失误与挫折感。

  (二)酒店方面

  对实习生实行人本管理。酒店要关注员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爱员工突出人的地位,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习岗位根据个人特点、特长、意向及综合能力安排。提高员工福利,建立有效的“物质+精神”结合的激励机制。制定“1带1”老员工带新员工实习计划。酒店加强与实习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实习生的想法。区别对待实习生。

  (三)学生方面

  明确方向,加强自身职业规划,提前做好角色转换准备。利用假期时间在社会上实践,提前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实习生做铺垫。正确对待挫折,积极接纳自我。树立职业意识。提升自身能力。

  (四)家庭方面

  给予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实习工作。强化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孩子独立性,自立自强。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社会,面对工作压力。

有关浅谈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酒店管理的毕业论文范文

3.酒店管理毕业论文范本

4.浅谈酒店管理论文范文

5.酒店管理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6.浅谈酒店服务管理毕业论文

    157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