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沙区综合治理的措施及建议
雷传起,王磊 分享
摘要根据阳谷县青杨李风沙区治理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其治理措施,对后续工程建设提出了合理建议,供同类工程建设时参考。
关键词风沙区治理;措施;建议
阳谷县青杨李风沙区位于羊角河流域中段,地处县城西北,南距县城12 km,风沙区总面积12.13 km2,规划治理面积10 km2;规划治理区涉及8个自然村,总人口9 738人,其中农业人口9 432人。21世纪初,由于乱滥伐、开荒种地,致使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降低了农民生活水平[1-2]。风沙区治理方案实施后,共完成整地改土53.33 hm2,种植防风林1.2万株,营造防风林网5.6 km2,水保林2.4万株,新打机井38眼,开挖灌排沟渠11 km,新建、扩建桥涵6座。扩大水浇地92 hm2,年增蓄水保水2.9万t,保土6 000 t,年增产粮食360 t。综合治理不仅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减轻了干旱对农业的威胁,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1综合治理措施
1.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从调查情况看,风沙区的群众虽有着改善生存环境,尽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但又缺乏必要的农业技术,阳谷县水保工作人员针对这种情况,从规划开始,就始终科技先行,因地制宜。一是顺应农业产业结合调整的大潮流,不再将治沙改土后的土地种植一般粮食作物。水保科技工作者根据土质化验结果,经林业专家建议,推荐种植当时较优良的杏树新品种美国凯特、金太阳。实践证明,该品种在砂壤土中生长旺盛,且无病虫害,易于管理,效果显著。二是沟渠、路、林、机井综合全理布局。风沙区内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之各方面投入少,沟渠路林基本都是自然形成,沟弯、路窄、树不成行。水保技术人员将治理区分成两大区,一区是对原有沟渠进行拓宽、清淤,沿沟渠的道路加宽,种植防风林,营造防风林网[3],对土地基本以渠灌为主;另一区是对无沟渠、调水困难的高亢地区,采取井灌,每眼井的控制面积掌握在2.67~4.00 hm2。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为风沙区的根本治理奠定基础[4]。
1.2精心施工,科学种植,严把工程质量关
由于风沙区内多缓岗,大面积的土地平整比较浪费财力,技术人员把缓岗区分解成6.67 hm2左右的子区分别平整,做成平原梯田,控制每一子区内地面坡降不大于0.3%。在沟渠的施工中,一律使用大型机械,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放线、开挖,以保证工程质量。所开挖土方用于加高、加宽原有的生产路,晾出多余水分后,再碾压密实。所有新打机井,均由县水务局技术人员电测定位,按照水文地质资料选定井型,由专业井队承揽工程施工任务,所需填砾、砂管、滤水管、提水工具均由专业生产厂家提供,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以确保成井质量。防风林、经济林的栽种直接关系到风沙区治理的成败,技术人员专门聘请了林业果木专家现场技术指导,从苗木的购置、择选、栽种、剪枝、浇水,都一一指点到位,成活率达95%以上。
1.3以点带面,促进风沙区的农业经济发展
一期工程竣工后,因其综合治理效果所产生的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周围非治理区群众治沙改土、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积极性。如杜庄村在本村近20 hm2砂壤土上栽种梨枣,经过林业、水利技术人员的指导,大大提高了成活率。又通过分解承包,使农民增强了责任感。孙庄村对本村废窑进行改造,大力发展杂果林及园林用苗圃。通过招标,已引进聊城市一家林木公司,经过近半年的土地平整,废窑拆除,修路、挖沟、打井,已栽种园林、杂果苗木20余万株,现长势良好,预计2011年产值将达40余万元。
2 建议
一是增加农民投入,扩大投资渠道。该项目全部是政府投资,从树苗购买、运输到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全部由政府负担,受益区群众只是在栽种、浇灌上投入了部分人工。这种投资方式只能在试点区使用,如面上推广必须增加农民投入,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同时在政府同规模投资的情况下,扩大治理成果。建议在项目建设时,在政府投资的前提下,增加工项受益区群众的集资。集资款与政府投资捆在一起使用,也可直接用于治理项目的某一子项,如打井、修路、挖渠等,在水利技术人员指导下群众自行施工,统一组织验收,统一管理。农民投资的比例不宜过大,占总投资的10%~20%为宜,关键是唤起其参与意识,珍惜治理成果。二是定适当的承包期。受益区群众将治理后的沙荒地承包后,为激发其积极性、自觉性,使其舍得投入,确保治理后的风沙不再卷土重来。土地的承包期定为20~30年为宜,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保证治理成果的长期效益发挥。
3参考文献
[1] 潘慧,尹志华,李俊有.巴林左旗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主要灾害评估[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4):79-80.
[2] 侯宪梅,赵玉柱,陈义.浅谈浑善达克沙地的现状、危害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1):81-84.
[3] 单红叶.沙地造林合理密度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217-218.
[4] 王春阳.泰来县风沙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267.
关键词风沙区治理;措施;建议
阳谷县青杨李风沙区位于羊角河流域中段,地处县城西北,南距县城12 km,风沙区总面积12.13 km2,规划治理面积10 km2;规划治理区涉及8个自然村,总人口9 738人,其中农业人口9 432人。21世纪初,由于乱滥伐、开荒种地,致使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降低了农民生活水平[1-2]。风沙区治理方案实施后,共完成整地改土53.33 hm2,种植防风林1.2万株,营造防风林网5.6 km2,水保林2.4万株,新打机井38眼,开挖灌排沟渠11 km,新建、扩建桥涵6座。扩大水浇地92 hm2,年增蓄水保水2.9万t,保土6 000 t,年增产粮食360 t。综合治理不仅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减轻了干旱对农业的威胁,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1综合治理措施
1.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从调查情况看,风沙区的群众虽有着改善生存环境,尽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但又缺乏必要的农业技术,阳谷县水保工作人员针对这种情况,从规划开始,就始终科技先行,因地制宜。一是顺应农业产业结合调整的大潮流,不再将治沙改土后的土地种植一般粮食作物。水保科技工作者根据土质化验结果,经林业专家建议,推荐种植当时较优良的杏树新品种美国凯特、金太阳。实践证明,该品种在砂壤土中生长旺盛,且无病虫害,易于管理,效果显著。二是沟渠、路、林、机井综合全理布局。风沙区内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之各方面投入少,沟渠路林基本都是自然形成,沟弯、路窄、树不成行。水保技术人员将治理区分成两大区,一区是对原有沟渠进行拓宽、清淤,沿沟渠的道路加宽,种植防风林,营造防风林网[3],对土地基本以渠灌为主;另一区是对无沟渠、调水困难的高亢地区,采取井灌,每眼井的控制面积掌握在2.67~4.00 hm2。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为风沙区的根本治理奠定基础[4]。
1.2精心施工,科学种植,严把工程质量关
由于风沙区内多缓岗,大面积的土地平整比较浪费财力,技术人员把缓岗区分解成6.67 hm2左右的子区分别平整,做成平原梯田,控制每一子区内地面坡降不大于0.3%。在沟渠的施工中,一律使用大型机械,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放线、开挖,以保证工程质量。所开挖土方用于加高、加宽原有的生产路,晾出多余水分后,再碾压密实。所有新打机井,均由县水务局技术人员电测定位,按照水文地质资料选定井型,由专业井队承揽工程施工任务,所需填砾、砂管、滤水管、提水工具均由专业生产厂家提供,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以确保成井质量。防风林、经济林的栽种直接关系到风沙区治理的成败,技术人员专门聘请了林业果木专家现场技术指导,从苗木的购置、择选、栽种、剪枝、浇水,都一一指点到位,成活率达95%以上。
1.3以点带面,促进风沙区的农业经济发展
一期工程竣工后,因其综合治理效果所产生的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周围非治理区群众治沙改土、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积极性。如杜庄村在本村近20 hm2砂壤土上栽种梨枣,经过林业、水利技术人员的指导,大大提高了成活率。又通过分解承包,使农民增强了责任感。孙庄村对本村废窑进行改造,大力发展杂果林及园林用苗圃。通过招标,已引进聊城市一家林木公司,经过近半年的土地平整,废窑拆除,修路、挖沟、打井,已栽种园林、杂果苗木20余万株,现长势良好,预计2011年产值将达40余万元。
2 建议
一是增加农民投入,扩大投资渠道。该项目全部是政府投资,从树苗购买、运输到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全部由政府负担,受益区群众只是在栽种、浇灌上投入了部分人工。这种投资方式只能在试点区使用,如面上推广必须增加农民投入,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同时在政府同规模投资的情况下,扩大治理成果。建议在项目建设时,在政府投资的前提下,增加工项受益区群众的集资。集资款与政府投资捆在一起使用,也可直接用于治理项目的某一子项,如打井、修路、挖渠等,在水利技术人员指导下群众自行施工,统一组织验收,统一管理。农民投资的比例不宜过大,占总投资的10%~20%为宜,关键是唤起其参与意识,珍惜治理成果。二是定适当的承包期。受益区群众将治理后的沙荒地承包后,为激发其积极性、自觉性,使其舍得投入,确保治理后的风沙不再卷土重来。土地的承包期定为20~30年为宜,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保证治理成果的长期效益发挥。
3参考文献
[1] 潘慧,尹志华,李俊有.巴林左旗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主要灾害评估[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4):79-80.
[2] 侯宪梅,赵玉柱,陈义.浅谈浑善达克沙地的现状、危害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1):81-84.
[3] 单红叶.沙地造林合理密度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217-218.
[4] 王春阳.泰来县风沙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