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工学论文>环境工程>

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梁海英 马锦义分享
  摘要针对目前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设计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放设计程序、组建高素质设计团队、提高设计质量、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等对策,以促进城市园林建设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存在问题;对策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ervice facility in urban green space were pointed out. Aiming at them,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were come up, offering opening design process,setting up high-quality design team,improving design quality and establish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measure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gardens.
  Key wrodsurban green space;public facility;problem;solution
  
  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是城市园林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其具体内容和范围参照《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中的规定,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公厕、洗手台、园灯、公用电话、果皮箱、饮水站、路标、导游牌、停车场、自行车存放处、摄影部等。
  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分析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存在的问题,并从设计程序、设计队伍建设,以及管理规范等方面给出对策,以促进城市园林公用设施的健康发展。
  1存在的问题
  1.1人性化关怀不够,不能满足游人需求
  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的功能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目前公用设施虽然可以满足游人的使用功能,但是在布局设置和设计上,还存在因为人性化关怀不够而不能满足游人需求的细节问题。对设施使用舒适性的关注不够,一些设施缺少科学性,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环境行为学,不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性。出现诸如缺少绿化景观的简单硬质铺装的停车场、字体和背景模糊一片的标识牌、窗口“森严”的公园售票亭、语言生硬的告示铭牌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2与环境协调性较差
  由于园林绿地设计中的公用设施在设计中常被排除在整体设计之外,导致公用设施与绿地环境缺少协调性,尤其垃圾箱、公用电话、园灯等小型设施,甚至只作为普通市政设施填充到城市绿地中来,不论造型、色彩还是质感都显得过于简陋,缺少与环境的关联性,缺乏艺术性,不能与优美的园林环境相协调,更难以起到体现环境整体特色并装饰环境的效果,更有甚者和绿地环境格格不入,无法满足游人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和精神愉悦需求。
  1.3个性不明显,地域特色不显著
  城市园林景观绿地不仅要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更是一个城市的“门面”,是外地游客对整个城市的阅读,城市绿地和其中的环境要素担当着对一个城市性格表达的角色。但是目前,城市绿地公用设施常是工厂化批量生产,作为用具放置到绿地环境中,缺少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一些公用设施和其他城市无异,不具有任何地域文化特色,不能体现地方文化底蕴。
  1.4系统性不强,形式杂乱
  公用设施种类多、体量小、数量大,若各种设施之间联系不够,缺少形式风格的系统性,则导致环境杂乱无章。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城市园林绿地普遍存在此类现象,尤其是垃圾箱、标识设施等小体量设施,形式多样,新旧并存,不论从材料上还是风格上都显得杂乱无章,严重损坏环境的整体性。比如,南京白鹭洲公园垃圾箱风格上古典与现代共存,材质上有陶瓷、木材、塑料等多种,并且随意摆放,让环境显得杂乱无序。
  1.5缺少维护,管理不规范
  缺少日常基本的维护和管理,是目前城市绿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公厕恶臭熏天,满地污水;洗手台无水;垃圾箱旁垃圾满地,苍蝇乱飞;引导标识牌被生长的植物遮挡,诸如此类日常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公用设施破损现象很严重,尤其是一些小型设施,如垃圾箱、标识牌、园灯等,有的虽然进行了维修和更新,但是更新不到位,随意采用不同原来风格的垃圾箱替代原有的破损垃圾箱,甚至用简单的塑料桶来替代。
  2对策建议
  2.1纳入环境整体设计,开放设计程序
  对于公用设施的设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纳入环境整体设计。在新建园林绿地中,公用设施的设计要与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环境设计同步进行;对于已建成园林绿地,设计者必须了解原有园林绿地的环境特征,如类型、规模、历史、风格等,使设施设计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成功的表现形式,与周围环境协调,完美地融入环境当中,而不是生硬地添加。
  开放的设计程序,是指向公众敞开的参与性和具有反馈机制的设计过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是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其工作不只是提出构想、选择设计方案,还应对设计思想进行宣传、交流和贯彻实施。加强宣传,激发公众参与设计的愿望和责任。建立常设展示场所,在宣传的同时吸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1]。在建设过程中,决策需要公开化、增加透明度;建成后,建立使用评价(POE)制度,了解使用者的反馈意见,并组织专家科学地客观评价,为设施的修正和管理维修以及以后同类的设计提供依据,以促进发展[2]。
  2.2集思广益,组建高素质的设计团队
  纳入环境整体设计的公用设施设计,是由单体性设计转向与自然、环境、建筑、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整体设计[3],是一个系统的设计概念,需要考虑设计方案的提出、实施、管理维护等整个过程,这就需要组建一个拥有众多的各个领域专家和设计师、工程师的设计团队。同时在设施设计的具体过程中,注意发挥设计者的专业特长,合理分工,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2.3精益求精,提高设计质量
  装饰性对于公用设施不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园林绿地景观中,游人对设施的装饰性有着更高需求和期待。不仅要求能用、好用、耐用,更要美观、要艺术,这需要设计师不能满足于使用现状,要精益求精,设计中既要考虑设施的功能性、科学性,还要考虑人性化、艺术美、地域文化等因素,为游人提供高质量的设计作品。
  2.3.1注重设施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指设计中要考虑材料、工艺技术水平因素,以及施工、制作和后期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因素,以确保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同时,不同的外表材料具有不同的性格表现;不同的工艺也会使同一种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性格;设计者只有在对材料和工艺技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后,全面考虑,才能让设计从图纸转化为现实,而不是只流于形式。设施的科学性关系到游人使用的安全性,材料的选择要坚固、无毒、无污染,应减少污染、噪音、眩光等干扰和不适的影响。
  2.3.2注重人性化。设计的焦点是处理人与设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追求的是三者之间的和谐。设计应该从研究人的行为和需求开始,了解使用群体的需求特征,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设计依据。同时,运用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做好造型、色彩、功能、位置、布局等细节的处理,考虑安全感及便利性,并加强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和考虑[4]。另外,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到设施的另外一类使用者,设施的管理人员,考虑他们在管理中的便利性。
  2.3.3注重设施的艺术性和环境协调性。公用设施作为园林绿地环境的一部分,应该与园林之间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怎样将设施很好地融合在城市园林绿地环境乃至地域大环境中,这实际上是一个整合过程。具体设计中,应在对环境特色文化的解读的基础上,通过艺术造型,严格要求每个细节,创造出高品质的作品[5]。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追求艺术性、装饰性之时,还应注意减少设施个体的炫耀性,尽可能减少公用设施对环境的干扰,以整体环境质量取胜。
  2.3.4注重地域文化的表达。“社会的发展、生产的进步、人口的增加、经济的繁荣促使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延伸。由于地域不同,文化脉络、宗教信仰不同,都对城市设计、城市建筑所形成的城市景观有着某种制约和影响”[6]。设计者要对地域文化内涵进行提炼、汲取,运用到设施的设计创意中,充分考虑到地域文化差异因素,使设施与该城市、地区的文化背景相呼应而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域的风格,让外地游人和当地居民在游赏城市园林绿地时,充分体会到地方的文化特色。
  2.4建立规范、细化的日常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力度
  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是绿地公用设施更好地为游人提供服务和良好城市园林绿地环境的保障。管理制度必须规范,职责具体明确,具体包括3个方面:
  2.4.1日常的清洁和管理。包括日常卫生工作以及对维护设施形象的清洁工作,应从数量、频率、质量等方面做详细的规定,以保障日常管理的具体实施。对于使用频率高的设施,管理维护次数也须随之提高,才能维持高品质的使用环境。
  2.4.2定期检查,及时更新维护。绿地公用设施很多属于工业产品,体量小,易损坏,需要加强定期的检查,及时更新维修,尤其对一些游人密集的区域,因为超负荷使用以及人为破坏,要加大检查的频率,及时维护、更新。对于损坏处的修补最好恢复原状,若无法做到也要尽量与原有设施的造型、色彩保持一致,否则就容易显得突兀而与环境不协调。
  2.4.3对游人不良使用的监督和制止。针对设施被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加强监督检查,对不良使用行为进行制止,并引导游人正确使用,对于偷盗和故意损坏现象,给予一定的经济制裁或者法律制裁。
  3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的建设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诸多要素,内容纷繁复杂,因此其建设是一项非常浩大的系统工程。该文仅从理论的角度对城市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进行资料性和实地性地调查分析,其中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各个领域的研究者以及公众对园林绿地公用设施的关注,并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以促进其蓬勃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
  4参考文献
  [1] 杨叶红.“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2] 陈立新.从城市公共设施的现状谈设计计划[J].工业建筑,2007(37):15.
  [3] 张彪,凌菊.谈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3):200.
  [4] 王慰娟,张俊霞.园林绿地设施人性化特征探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6(6):104-107.
  [5] 郑乃铭.艺术家看公共艺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 胡升高.欧洲城市景观艺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