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社会学论文>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论文(2)

秋梅分享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论文篇2

  论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及对策

  摘要: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新生人口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与此同时,老龄化现象也开始出现,这一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以及其对策。

  关键词: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

  引言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人口、高龄老人增速加快,空巢老人增多,区域不平衡、农村老龄人口比例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与之相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现象呈现严峻形势,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笔者认为应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吸取国际上的经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入手,改变现有的传统养老方式,探索构建一个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1、人口老龄化出现的原因

  1.1生育率下降

  人们最初关心人口主要是关心它的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每年的生育率在强制的递减。同时,由于近几年物价飞涨,人们生活压力骤增,生活节奏变快,育儿费用变成一笔不小的开支,社会中出现了一批“丁克族”,这更加剧了生育率下降的速度。

  1.2人均寿命延长

  建国后消除了战争对人口死亡的影响,饥荒、疾病、社会剥削等因素也被根除了。医疗、卫生设施和保健服务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越。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曾经的不治之症在现今社会中也有了可以医治的医疗条件。在社会环境的优化,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的条件下人们得重大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减少。这些都使得人均寿命得以延长。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2.1政府、社会压力增大

  我国的政策将养老金划分为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是在经济上主要依靠社会养老的现代社会,而人口的老龄化就意味着政府和企业的压力降大大增加。尤其在企业中,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使许多企业发放退休工资成为一大压力,绩效不好的企业甚至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而更多的老年人退休金是分属于社保管理,由于退休人员每年都有增加的情况下,社保财政经常会出现赤字现象。为了保证退休人员的工资按时发放这就又加大了在职人员缴纳退休养老保险的压力,即使是这样也常常会出现退休金发放推迟或不到位的现象。这便加剧了退休人员的矛盾,我们常常在政府门前可以看到退休老人因为退休金的发放问题聚众闹事,不但破坏了社会和谐还加剧了社会矛盾。而处于农村户口管辖的老人,由于农村社保体系不完善,许多农村老人根本没有养老保障。

  2.2医疗费用增加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显著递增,虽然现今社会环境与以往有所改善,但老年人患病率较之年轻人还是非常高的,这就给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需要尽早寻求解决的方法。对于老年人所需要的治疗已不仅仅是医院器械能够提供的,许多老年人更多需要的是家庭护理,而在这一方面我国有待发展,虽然个别大城市已经有了相关的医疗条件,但更多的中小城市却还止步未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得不到保障,将会加剧社会矛盾的发生。

  3、人口老龄化相关解决对策

  3.1建立健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

  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问题。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宏观决策和政策要兼顾当下和长远,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予以考虑。在养老保障体系规划设计和实施中要注意体现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的地区差异,综合考虑我国儒家传统思想、宏观经济发展、家庭结构变迁、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对老年人口中的特殊人群,如残疾老人、空巢老人、低生活保障老人等给予特别的关注。然而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全部纳入其中,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多部门介入和合作,全面系统地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组建专门联席工作机制,强调多部门协调合作,避免单个部门角度“零敲碎打”地解决问题。

  3.2不断完善养老保险保障制度

  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要把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来抓,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应加大国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逐步延长职工退休年龄,增强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积累。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可以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迟退休年龄:首先可以将女工人的退休年龄提高到55岁,然后将女工人和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推迟到60岁,最后将所有职工的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解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问题,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改变目前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筹资模式,实行部分积累式的基金制筹资模式。

  3.3探索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老年养护服务模式

  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决定了家庭养老在生活护理、亲情关爱、精神慰藉方面不可取代的地位。但从中、重度依赖的老年人实际获得的护理情况看,家庭的长期护理供给不足。鉴于中国家庭结构的现实情况,多数老年人能够接受在社区就近或居家获取上门护理、日间照料、托养服务以及志愿者互助等服务,社区与家庭养老共同发展成为养老的主要形式,大力发展社区照顾成为重大的社会民生工程。鼓励民间资本兴办老年公寓、养老院。政府还应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社会角色作用,使其承担相应的老年养护服务责任,结合医院资源优势,重视老年病科、康复科的发展与建设,也可创新服务模式,举办医联体、组建老年病院,实现对老年病患集医疗、保健、康复、养老及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3.4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大力推行居家为主的养老模式,加快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对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生活照料和各项服务,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快发展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素质。加强老龄法制建设,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重视农村老龄工作,着力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老龄事业协调发展。

  3.5加强老年专科护理队伍建设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老龄学科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中国与先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相比,具有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基数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国家应大力鼓励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老年专科护理专业,培养大量老年护理专业人员,适应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养老和照料需求。同时要规范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行为,抓好老年护理专业执业护士的培养和认定,按照《国家职业大典》要求,加强对养老护理员培训、考核、发证等职业资格准入环节的管理,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养老护理专科队伍。

  结束语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问题,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在这个正在到来的银发浪潮面前,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掌握主动,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也关乎每一个人的未来。必须要承认,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除了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安全网外,调动众多的积极因素去尽心尽职为老年人服务,才能够使社会和谐,使明天更好,而护理业界将是最值得发展,最有动能的力量之一。

  参考文献

  [1]刘畅.我国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J].长白学刊,2012,05:130-133.

  [2]张拥军.人口老龄化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及后续教育的重要性[J].才智,2008,22:174-175.

  [3]赵秋蓉,高炳宏.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体质研究展望[J].体育科学,2000,04:61-65.

猜你喜欢:

3553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