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下面是关于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希望你们喜欢。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愈发显得重要。更需要教师细心观察, 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慢慢渗透,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能否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相处较多, 无疑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人选。下面笔者结合实际简单谈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活动渗透
具体来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需要综合参考自身所教学科的特征来开展, 同时针对教材中蕴藏的心理健康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例如:导入《走一步, 再走一步》一课时, 可先提出问题: (1) 同学们, 你在生活当中遇到过危险吗? (2) 你是怎么化险为夷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接下来再问: (3) 课文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危险?怎么会陷入险境?又是怎么脱险的呢?请看课文《走一步, 再走一步》, 通过这些问题既把学生带到课文中, 又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故事。在模拟的问题情境中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生活。又如, 笔者教古典诗词《诗经》二首时, 课前先要求学生下载《关雎》和《在水一方》等歌曲学唱, 课堂交流学唱。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不仅能真切地感受到诗词的音乐美, 而且能在反复吟唱中达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集体活动渗透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相关集体活动过程中, 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在本学期八年级足球比赛中, 笔者亲临现场和体育教师一起, 主动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赛前组织运动员围圆圈击掌加油;赛中安排体育委员领头呐喊助威;赛后积极做好赢输球后的心理疏导;既让学生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又帮助学生形成阳光心态。又如: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 根据学校安排, 每学期笔者都组织学生及时观看, 将视频中的相关活动及时转化为班级中的体验式活动。如安全教育系列, 观看视频后, 笔者鼓励学生现场用人体示范并体验, 示范交通标志, 示范指挥交通的手势, 体验交通混乱状况, 体验交警工作的辛苦和重要性等等。一系列集体体验活动, 荡涤了学生心灵, 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和思想道德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主题班会渗透
为了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 笔者采取了让学生自己上主题班会的形式:即每周根据政教处周历安排, 提前安排一个小组集体准备, 周会前先由团支部书记和班长预审, 再交班主任审查, 最后由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周会, 上完后班干部和学生代表点评, 班主任最后做总结。例如:一天晚上我突然收到一条微信:“张老师, 今天杨梓给你添麻烦了, 实在对不起, 谢谢你宽容他。”看着信息, 我的心情五味杂陈。我怎么也不会想到, 老实的有点木讷的他竟会在月考中违纪, 我该如何处理此事呢。课下我先召开班干部短会, 倾听他们的心声;再找监考老师了解实情, 最后我们共同决定再开一次“诚信”主题班会。班干部强烈建议让杨梓上这次的班会, 我欣然同意了。经过精心准备, 他在其中设计了诚信告白、诚信签名和全班齐唱《相亲相爱一家人》歌等环节。当听到他知错就改的铮铮誓言时;当看到他在红纸上认真写下自己的名字时;当看到他深情领唱歌曲时, 其他同学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宽容了他。看到这一切, 他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不断地重复着“谢谢”二字。我在班干部点评后继续说:今天让我们大家与他携手, 共讲诚信, 共做一个诚实的人;从《傅雷家书》中学做一个像傅聪一样优秀的儿子或女儿……集体的帮助和温馨的激励及时帮他走出了情绪的低谷, 全班同学的诚信意识、集体荣辱意识也大大增强。
四、写作训练渗透
写作——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笔者发现, 要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先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写作训练渗透比个别面谈更加行之有效。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进行处罚, 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但是怎样既能使违纪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罚又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怎样巧妙地将这些坏事转变为好事呢?我在班上大力尝试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 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封200字以上的违纪心理报告, 详细描述当时的心理, 为老师正确处理这些坏事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 不但违纪现象少了许多, 而且违纪的学生一般也不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他们的心理变得更积极, 更阳光。当然对平时写得好的作文, 我也会及时传到班级微信群, 让所有的家长共同分享, 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 赞美声不断。这样既使被表扬者有荣誉感, 同时也使其他学生和家长受到感染, 从而激发上进心,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行为指导渗透
针对目前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 大多较自私, 缺少爱心, 心理承受能力低, 受不得半点委屈等特点, 笔者曾设计行为指导课———《父母离异后》。先设计情节:小丽的父母单位倒闭了, 父母双双下岗了, 后来因为生活琐事又离异了。原本开朗的丽丽脸上失去了笑容, 她感到同学们看她的目光有了变化, 自己也有点抬不起头, 学习成绩也下降了。再出示问题:大家想想怎样才能使丽丽变成从前开朗、乐观、自信的丽丽?怎样才能使她更坚强呢?通过科学的引导,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困境, 自信自强, 学会体谅、关爱他人。
总之, 作为一名教师, 应当时刻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俯下身子, 细心观察, 轻轻地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勇敢地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多想办法, 慢慢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渗透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 最大限度地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辉.浅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才智, 2013 (21) .
[2]贾志鹏, 杨君.浅谈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8) .
[3]郭福胜.谈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课外阅读:中下, 2012 (12) .
思修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