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2500字以上思修论文(2)

坚烘分享

  2500字以上思修论文篇二

  《浅析大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的时代意义》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当代大学生民族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的方法和途径,进而阐释大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观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我们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和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制定的,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其核心理念是平等、团结、自治、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和谐,实现各民族的繁荣发展。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观现状分析

  当代民族问题是大学生民族观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即当代民族问题决定着大学生民族观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大学生民族观是关于民族存在的观点和看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一方面,大学生民族观来自直接的经验世界,这种民族观直接来自于客观的民族存在,但却是不稳定的、易变的。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民族观来自于外在理论的引导和教化。大学生接受民族理论的系统教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观,这种民族观是自觉的民族观,是在外在理论引导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存在决定了大学生民族观的差异。另外,民族存在同时决定了大学生民族观的发展变化。

  社会对大学生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尽管它不同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现代生产交往方式负面影响、社会民族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和民族文化的教育作用相对弱化等。[1]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是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目前我国民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我国缺乏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明确的法规制度,缺少对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专门性法规制度。同时,关于考核评估也存在缺乏固定制度操作的问题,考核为知识性的认知检测,而民族意识的其他要素,如情、信、意、行等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检测。

  2、学校民族观教育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现象,如民族教育发展不平衡、多种语言文字和宗教文化并存等,它们都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发展及其教育。

  3、学校民族观教育是影响大学生民族意识发展和科学民族观形成的主要渠道。但是一些高校对民族观教育重视不够,存在不系统、不彻底、流于表面的现象。

  4、一些高校民族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相对陈旧。从教育内容来看,大多数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系统传授,空洞的理论往往缺乏说服力,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从教育方法来看,我国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主要采用的是理论说服法,尽管一些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理论,但很难对大学生的民族问题分析能力有所提升。

  (三)大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的方法和途径

  1、在大学生中掀起爱国主义教育的热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载体,加强树立正确民族观的教育,不断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是我们的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不断推进民族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首先,高校应根据十七大以来关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要求,充分重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课程设置、课程学时、课程实践、师资力量建设、教研改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次,从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教学上,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深刻理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实质与内涵,提高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最后,高校应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与民族观教育课题研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民族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民族精神教育。校园文化环境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无形的重要课堂。校园文化环境包含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诸多环境因素激励、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和习惯,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的一个重要环节。

  4、发挥社会实践的锤炼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驾驭和解决新形势下民族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如可组织广大学生观看国家与各地举办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表彰会;可组织开展“红色之旅”实践活动;可组织广大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体验活动,从实践中培养与各民族的深厚情谊。

  (四)大学生树立正确民族观的时代意义

  1、有利于各民族大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有利于他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观察民族问题,使各民族学生能够认识到本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为荣,更以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为荣,为中华民族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而骄傲。

  2、有利于各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问题,维护和增进民族团结。境外敌对势力常常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分裂主义宣传,混淆视听,蛊惑人心,制造事端,妄图达到破坏民族团结、分裂中国的目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同各种分裂势力和分裂活动作斗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3、有利于各民族大学生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有利于他们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和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关键所在。加强大学生民族观教育,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需要,是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开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局面的需要,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努力,长期坚持,不断创新,方能收到良好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蓝波涛:当代大学生民族观分析,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第22卷。

看过“2500字以上思修论文”的人还看了:

1.2017大学生思修论文2500字以上范文

2.2017大学思修论文2500字

3.2500字思修期末论文

4.2017大一思修论文2500字

280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