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2017思修论文优秀范文

坚烘分享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设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课程,是国家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和素质的主要平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思修论文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7思修论文优秀范文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解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提出的“24字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它反映了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

  党的,从国家、社会、个人的层面,首次以24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勇于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理论勇气和理论自信,而且明确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和新高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富强”,即富足强盛,是经济价值目标。它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创造出足够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的要求。这是近代以来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为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文明”是文化价值目标,其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和谐”即和睦协调,是社会价值目标,其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种矛盾处在可控的范围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方面强调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最核心的价值导向。“富强”是基础,“民主”是保障,“文明”是灵魂,“和谐”是目标,四者构成有机整体,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诉诸于社会管理实践而形成的基本价值导向,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和新境界,体现了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自由是前提,平等是基础,公正是底线,法治是保障,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爱国”即热爱祖国,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荣誉和利益,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公德。“敬业”,是职业道德,要求人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忠于职守,提高技能,精益求精,敢闯敢干,开拓创新。“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个人处理与他人、社会、国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要求,要求以信立业,以质取胜,讲信誉,守诺言,没有隐瞒欺诈等行为。“友善”,是对公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上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修身律己,与人为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公民对国家、对职业、对社会、对他人应持的态度和应尽的责任。它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提供了核心的价值导向。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

  “三个倡导”体现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涵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凸显了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容纳了历史文化传统、鲜明时代精神和未来价值追求,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1.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人民经过长期残酷斗争后的选择,为当代中国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规范的综合体,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是社会主义的精神自我。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人们逐步意识到“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当它被人民认同,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就会成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具有先进性。其先进性体现在它维护和反映的是社会的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不为少部分人服务。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个人思想出现多样化是一个必然现象。但有些人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他人、社会利益甚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由此引发的矛盾不断增加,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本质的、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维护和反映的必然是社会的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2.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观。不同时期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在内容、形式上是不同的。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该时代精神的精华,都有值得后续社会继承发展的合理成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久远的伟大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其核心价值观只能在本民族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如爱国、诚信、和谐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的传统,也是现代社会倡导的个人品德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必然要反映社会实践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等观念逐步被民众认同,并推动社会实践的变革。有人认为民主自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事实并非如此,“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和民主、人权、公平、公正、竞争、效率等价值元素是资本主义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但自由、民主、平等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从马克思、恩格斯等,到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都把自由作为崇高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就很强调“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由作为终极追求、最高原则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都有表述。把自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提出来,可以说是进一步向全世界宣示,自由并不是资产阶级专利,自由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做得比资本主义更好。

  3.国家意志、社会要求和个人愿望的三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的价值取向是为绝大多数的人谋利益。马克思主义强调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鲜明的阶级性和人民性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寻求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它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反映和表达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决定了它与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标准是统一的,在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也是统一的即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来获得人们的认同,并用以引导、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2017思修论文优秀范文

2809278